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和萧何如此厉害,为什么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直到韩信到来?

张良和萧何如此厉害,为什么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直到韩信到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84 更新时间:2024/2/17 14:54:13

用刘邦自己的话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张良和萧何的长处和不足

刘邦可谓知人善任,很清楚三人的作用和能力,张良不能带兵,出谋划策也更多在战略方面和政治方面孤立项羽,拉拢诸侯这是张良的功绩,因此在大势方面刘邦虽然屡败屡战却越打朋友越多,而楚国却面临众叛亲离,特别是英布也被刘邦拉拢过去之后,可谓孤家寡人。

在刘邦有固定的地盘汉中、巴蜀之后,萧何是没有跟随刘邦在前线,正因为大后方有一个稳定的萧何,才保证了刘邦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项羽所面对的粮道被袭击的危险。有张良和萧何只是保证了刘邦不会一败涂地,但却无用武之地。在被项羽关到蜀中之后,刘邦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出蜀,夺取关中。

这是张良和萧何所不能办到的,张良除了一开始跟随韩王信的时候带过几千人的军队打游击,后面几乎再也没有亲自领兵的经历。萧何就更没有带兵经验了,他们还不如刘邦自己,韩信说刘邦是能带领十万军队的,而自己是多多益善。但是其实后面韩信还说了,大王善于将将,而自己善于将兵。因此韩信其实在人情世故上没那么白痴,当然这是题外话。

韩信的关键作用

韩信在萧何的一力举荐下,刘邦最终听从建议,登台拜将给予了韩信武将的最高荣誉。但实际上刘邦对韩信的才能还是有所怀疑的,还定三秦,韩信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实际上带兵作战的是刘邦自己。不过这一次之后,刘邦应该是比较信服韩信了,之后在和项羽鏖战的时候,听从韩信的意见,给韩信三万军队北上开辟第二战场,又派遣使者安抚彭越,拉拢英布最终形成合围项羽的局面。

实际上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早被项羽打败了,在和项羽的几次交战中,刘邦都输的很惨,很多次都调遣韩信的军队过来补充兵力,只留下新兵给韩信。那么韩信打的都是软柿子吗?其实也不然,齐国田荣一直是项羽认为的心腹之患,在刘邦表示安分守己回自己的汉中,还烧了栈道的时候,项羽就不把刘邦当做重要的敌人看待了,以为留下三秦的诸侯就足以抵挡刘邦。因此将重心和主力都调到了齐国平叛,然而刘邦很快平定三秦,拉起56万人马打起项羽的首都彭城,结果项羽火急火燎的带了三万骑兵回来,打的刘邦几次孩子,老婆和父亲都被项羽抓住了。

因此韩信所面临的局面极复杂,又有威胁,但是韩信就是依靠自己天才般的军事才能逐渐平定北方,包抄项羽,项羽派遣大将龙且,结果被韩信采取水淹之计打败斩杀。顺利完成包围圈,最终十面埋伏促使项羽乌江自刎。

萧何、韩信、张良缺一不可

韩信无疑是灭楚中最为耀眼的明显,但萧何和张良也是刘邦能成功的保证。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么无疑刘邦根本无缘和项羽争雄,刘邦手下的武将和项羽手下的武将几乎是一流和二流的对比,樊哙、夏侯婴周勃等等这些人和项羽手下的龙且、英布、虞子期、钟离昧相比都是远远不如的。几乎不能独当一面,因此可以看到刘邦每次都是亲自带兵的,因为其他人还不如他自己呢。

萧何的赏识和推荐是韩信得以被发现的重要一环,萧何保证粮草也是韩信能战胜敌人,刘邦能苟延残喘的保证。而张良在鸿门宴上保护了刘邦,还拉拢到了陈平,让刘邦能取得项羽一定的信任,得以封为汉王,又用计谋促使项羽定都彭城,拉拢彭越和英布也出力甚多。

在政治上阻止了刘邦差点分封将领为诸侯,还和陈平一起提醒了刘邦谨慎处理韩信要当假齐王的危机。

因此刘邦能成功,这三人的功绩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刘邦自己也认为“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更多文章

  • 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是如何衰落败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晋门阀士族,三国士族的崛起,门阀士族什么时候形成

    可是士族门阀从南北朝开始衰落,到隋朝时期仅剩下数个集团苟延残喘,在唐朝初期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消失。那么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是如何衰落败亡的呢?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后,士族门阀彻底垄断了选官,导致士族子弟凭借血统家世就能当官,根本不需要努力。除了少数子弟以外,绝

  • 在曹操心中,只有四人能正面对抗关羽,曹营有一人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让曹操伤透心的五大叛将,关羽进曹营,曹操有没有五虎将

    吕布纵览三国,也只有这4个人能够正面对抗关羽。第一个人就是三国名将吕布,吕布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强的将领。三国时期没有人能够正面对抗他,关羽曾经和张飞一起,挑战吕布。但是这都被吕布压着打,这可以看出吕布实力强劲。关羽一个人,可以说根本不是吕布的对手。张飞第二个人是张飞,张飞是关羽的结拜兄弟。二人的实力

  • 在刘备死后,为何诸葛亮就一直吃败仗?姜维临死前道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临终前给姜维留下了什么,诸葛亮死后姜维有无建树,姜维讲诸葛亮之死

    此次北伐,诸葛亮首先征求参军马谡的意见,并且执行了马谡的离间之计!如此一来致使曹魏停用司马懿,司马懿被换下之后,曹魏便派遣了曹真,曹真远要比司马懿好对付多了,诸葛亮一举拿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不过后来错用马谡守街亭,导致失街亭,蜀军自退。诸葛亮操之过急,蜀国没有得到休养生息。蜀国的家底,本就不

  •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最畏惧的魏将主要还是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郃冲出诸葛亮的包围圈,老版三国有诸葛亮杀张郃吗,诸葛亮抓张郃

    张郃袁绍没有采纳张郃的意见,结果乌巢被破,绍军溃败。如果用张郃之计,后来形势必然两样。由此可以看出张郃谋略过人。他后来在曹操手下,攻城略地,四处征战多年。攻邺城、击袁谭、围雍奴,都大破敌手。讨柳城,他和张辽都是先锋,立下战功。征东莱、讨管承,他又和张辽一起讨陈兰、梅成等,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他还随

  • 朱元璋曾给朱允炆留了30万军队,为何直到丢了皇位,他都不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真的是被朱允炆害死的吗,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态度,朱元璋没有留一个武将给朱允炆吗

    在明朝数百年的国祚中,有那么几位皇帝总是被人津津乐道,朱允炆和朱棣就在其中,尤其是靖难之役、建文帝之谜。总有人说,朱棣是被逼反的,还有人说,朱允炆打输了不可能输的仗,一切的罪责都被归咎在了朱允炆的身上,还被打上了无能、懦弱的标签。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纵观当时的朝野,朱允炆的实力自然是要大于朱棣的。然

  • 经济繁荣的宋朝,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探究宋代百姓的出行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老百姓是怎么出行的,宋代出行特点,宋代官员出行前常用的仪仗

    今天我们外出可以乘公共交通,也可以自驾,那么在中国的宋朝时期,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呢?一、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第一,陆地出行工具。宋朝时陆地出行工具已经非常丰富多样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人力、畜力、人力畜力并用等。其中,以人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主要有辇、舆、檐、轿和人力推车;以畜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

  • 清朝皇帝普遍比明朝皇帝勤政,清朝结局为何会比明朝还要糟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的皇帝虽然勤政但是比较残忍,为什么清朝皇帝很勤政,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

    清朝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为止,一共传承了十二个皇帝,包括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十二个皇帝虽然才能天差地远,性情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政。清朝皇帝为什么会普遍具有这个特点?原因有三点。一是清朝起家于关外苦寒荒凉之

  • 国学女大师蒙曼:从百家讲坛火到诗词大会,却被一首唐诗拉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百家讲坛蒙曼讲唐诗,蒙曼讲唐诗300首,蒙曼唐诗三百首

    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见解有对有错,但如果因见解不同便否决某个人的话,未免太过偏激。说起蒙曼,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的博士,主修隋唐史,凭借在《百家讲坛》讲解《武则天》而走红网络,自07年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讲解隋唐宫廷史。但就这样一个国学女大师,却在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悯农》上

  • 鼎盛时期的明朝到底有多强大,当初的版图面积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明朝三个鼎盛时期,明朝全盛时面积有多大

    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国土最大值在明初,明末疆域发生很大变化当年朱元璋在刚刚建立明朝江山时,为保证边境安稳,便将皇四子朱棣安放在边境,镇守一方平安。可朱允炆未能理解爷爷的一片苦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丢了江山也丢了性命。明成祖登基之后,他深知明朝刚刚建国,根基不稳,急需休养生息,于是火速迁都,并且修

  • 明朝四大宦官中他是唯一的好人,却遭抹黑几百年至今被唾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最著名的一位宦官,明朝四大太监都有谁,明朝后期最著名的太监

    为了巩固手中来之不易的皇权,朱元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开国之后,他大规模屠戮功臣,剥夺统兵大将的兵权,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同时他又取消宰相,宁肯累死也要事必躬亲。除此之外,他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用于窥测探查文武大臣的行为,防止他们有不法之举。即使如此,朱元璋还是对文武大臣们不太放心,又别出心裁一手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