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经济繁荣的宋朝,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探究宋代百姓的出行方式

经济繁荣的宋朝,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探究宋代百姓的出行方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4/2/13 0:34:57

今天我们外出可以乘公共交通,也可以自驾,那么在中国的宋朝时期,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呢?

一、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

第一,陆地出行工具。宋朝时陆地出行工具已经非常丰富多样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人力、畜力、人力畜力并用等。其中,以人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主要有辇、舆、檐、轿和人力推车;以畜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主要有辂、车、马、驴、骡、驼、牛、象;人力、畜力并用的主要是串车等。

其中辇又分为很多种,如大辇、芳亭辇、凤辇、逍遥辇、平辇等9种;舆分为小舆、肩舆、龙肩舆、腰舆、龙舆、龙凤舆等等,共25种;檐分为兜檐、檐子;轿分为凉轿、暖轿、藤轿、山轿等6种;人力推车分为一人、二人、三人和浪子推车。在这些出行工具中,舆是宋朝人常用的出行工具,数量最多,檐的数量最少。

宋朝的畜力出行工具主要有辂、车、马、驴、骡、驼、牛、象,其中辂有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6种;车的种类最多,有进贤车、明远车、白鹭车、鸾旗车、耕根车、崇德车等47种,车在畜力出行工具中数量也最多,也是宋朝社会常见的出行工具。

人力、畜力并用的串车是宋朝时装载食品的独轮车,前后两人驾车,两旁人辅助,前面以畜拖拽,这种常用来装载售卖的物品,不载人。串车是宋朝最典型的人力、畜力并用的出行工具。在这三种出行工具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畜力出行工具,比如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常见的马车就是其中一种。

第二,水上出行工具。宋朝繁华的经济使得水上出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也很丰富,主要分为舟、船、舫、筏、艇、舸、凌床等。其中舟和船的种类最多,舟分为龙舟、御舟、官舟、民舟等,船分为座船、客船、民船、渡船等。毫无疑问,舟和船是人们最经常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陆地出行工具和水上出行工具相较而言,人们出行以陆地工具为主,陆地出行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二、宋朝出行工具的特征

宋朝因为经济大繁荣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无数新事物出现,出行工具也不例外。相比唐朝,宋朝出行工具呈现出明显的特征,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特征,也能让人感受到宋朝时人们生活上的变化。

第一,种类增多。与唐朝相比,宋朝的出行工具在种类上有所增多。其中,辂增加了1种,辇增加了2种,舆增加了14种,轿增加了5种,车增加了13种,水上出行工具增加了凌床。总之,出行工具的数量共增加了36个。

宋朝增加的辂是大辂,大辂来源于唐高宗时期的“玉辂”。宋徽宗时期,皇帝祭祀天地时认为乘坐大辇不符合古代的礼制,当时掌管造车的相关部门便请说打造大辂,大辂是按照玉辂制造的,但没有用玉装饰,从此以后大辂便与玉辂分开,成为辂的新类型。

辇多了平辇和朱辇。平辇最早出现在宋真宗时期,“御辇院请别制升泰山天平辇”,御辇院请求另外制造平辇,泰山是古代君王的祭祀之所。由此可见,平辇的制造原因与大辂相似,都是为适应皇帝祭祀。后来,皇帝日常出行也常用平辇了。而朱辇则是北宋金兵南下被迫南迁时,专为运送宋朝前任帝王的御容圣像所制。

舆增加了14种。其中行漏舆是为装计时机械,为宋太祖增设,南宋时不再设置;十二神舆是宋朝载有十二辰神像的舆车,同为宋太祖增设,南宋亦不再有;交龙钲舆、交龙鼓舆是宋朝时,皇帝出行所备仪仗中为奏乐而设的车,南宋时不用;此外宋朝增设的舆还有钟楼舆、鼓楼舆、椅子舆、平舆、龙凤舆、白藤舆、相风乌舆、龙肩舆、黑竹舆和皮舆等。

宋朝增加了5种轿。其中鼠尾轿是一种小型轿子,王安石罢相后,陈秀公前来拜见,坐鼠尾轿在江边迎接他;暖轿四周设置帷幔遮挡,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凉轿不密封,留空隙,也没有帷幔、窗帘,最早见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山轿是人们登山使用的出行工具;梯轿也为登山使用。

车增加了13种,有凉车、青旌车、鸣鸢车、飞鸿车、虎皮车、貔貅车、羊头车、浪子车、太平车、平头车、痴车、串车和独辕车等。凉车为皇帝所乘;青旌车、鸣鸢车、飞鸿车、虎皮车、貔貅车是宋朝时皇帝大架中的五种前驱车;太平车行使平稳;串车人力畜力合用,载物而行;独辕车体型较小,适用山地行使。

水上出行工具增加了凌床,凌床是为了便于北方人出行而形成,使人们在天寒地冻、水面结冰时也能运送物资。

第二,平民化。中国古代的出行工具历经唐朝变化后,宋朝时已逐渐平民化,尤其是在马、车和轿子的使用上。唐朝时,朝廷对乘马人有规定,“商贾、庶人、僧、道士不乘马”,可以看出乘马在唐朝并未普及。

宋代以前,犊车是皇帝贵族常用的出行工具,宋朝以后,平民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开始使用犊车,直到宋神宗对平民使用犊车进行严格的规定。但即便如此,人们对犊车的喜爱丝毫未减,每当上元节、清明节,人们观灯踏青时便会乘用犊车,这在陆游的诗中有所体现。可见,两宋之际,犊车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神宗至徽宗年间,平民百姓中渐生乘轿之风,朝廷虽明令禁止普通百姓乘轿,但仍难改变这一现象。宋徽宗时百姓甚至开始乘坐暖轿,徽宗于是下令暖轿只可官员乘坐,然而还是阻止不了百姓乘轿。南宋乘轿已是蔚然成风,轿子真正融入到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由畜力向人力转变。与唐朝相比,宋朝将马作为出行工具出现减少的趋势,主要宋朝地理疆域所致,没有合适的牧场养马。据有关学者考证,宋朝官家的马主要来源于购买、进贡、盗马等,基本上都是外来的,由此可见宋朝是非常缺马的。

在畜力出行工具减少的同时,宋朝人力出行工具逐渐增加。原因首先是南宋疆域地形崎岖不平,畜力出行工具已经不适用了,在这样的地形下显然人力更为灵活;其次是统治者对乘用人力出行工具的限制有所放松;最后是受到当下社会风气的影响,人力出行工具的平稳、舒适更受人们欢迎。

第四,逐渐保守。唐朝时的出行工具在形式制作上以保守为主,至北宋时,男性出行多骑乘,女性则多坐车。但由于北宋马匹严重不足,人们外出多用牛车,少数驴车。神宗时皇帝曾下令禁止普通百姓乘坐暖轿,可见暖轿之风盛行,暖轿是一种形制较为封闭的轿子,可见当时人们倾向于保守封闭的出行工具。

三、宋朝出行工具的作用

第一,方便出行。宋朝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出行工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一方面能解决人们步行外出劳累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人们出游时路上花费的时间。同时,出行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宋朝旅游业的进步。

第二,有利于物资流通。宋代物资流通的渠道既有陆地也有水路,进行陆路运输时以牲畜类出行工具为主,其中最常用的是驴;水运则常用大型舟船,如在宋哲宗元祐八年,苏轼曾就灾情上谏请求以舟船运米救苏、湖地区的百姓。

第三,推动水陆交通建设。宋朝时多样的交通工具使水陆交通网形成,北宋以开封为中心,南宋以临安为中心。北宋都城的物资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因此朝廷每年都会招募百姓挖凿疏通河道。客观上,出行工具推动了道路、河道的休整,最终也对人们的出行有利。

第四,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将畜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朝畜牧业的发展。宋朝车架最常用的牲畜是牛,此外骡、驴的使用也较多,这些牲畜的大范围使用非常有力地推动了宋朝畜牧业的发展。

第五,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出行工具的类型增多为人们外出游玩提供了基础,每至上元、清明,驾车乘船出游的宋人不可胜数,上至皇室妃嫔下至平民百姓,或赏花戏水,或郊外祭奠先人、观赏奇花异木,或湖中撑彩舟画舫,热闹非凡。

结语

宋朝开明的政策使其社会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除了体现得经济方面外,也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例如出行工具的多样化、平民化,出行工具的变化又带动了人们的旅游热情,使宋朝一度兴起旅游热。同时,宋朝出行工具的类型、政策等也对元、明、清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普遍比明朝皇帝勤政,清朝结局为何会比明朝还要糟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的皇帝虽然勤政但是比较残忍,为什么清朝皇帝很勤政,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

    清朝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为止,一共传承了十二个皇帝,包括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十二个皇帝虽然才能天差地远,性情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政。清朝皇帝为什么会普遍具有这个特点?原因有三点。一是清朝起家于关外苦寒荒凉之

  • 国学女大师蒙曼:从百家讲坛火到诗词大会,却被一首唐诗拉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百家讲坛蒙曼讲唐诗,蒙曼讲唐诗300首,蒙曼唐诗三百首

    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见解有对有错,但如果因见解不同便否决某个人的话,未免太过偏激。说起蒙曼,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的博士,主修隋唐史,凭借在《百家讲坛》讲解《武则天》而走红网络,自07年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讲解隋唐宫廷史。但就这样一个国学女大师,却在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悯农》上

  • 鼎盛时期的明朝到底有多强大,当初的版图面积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明朝三个鼎盛时期,明朝全盛时面积有多大

    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国土最大值在明初,明末疆域发生很大变化当年朱元璋在刚刚建立明朝江山时,为保证边境安稳,便将皇四子朱棣安放在边境,镇守一方平安。可朱允炆未能理解爷爷的一片苦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丢了江山也丢了性命。明成祖登基之后,他深知明朝刚刚建国,根基不稳,急需休养生息,于是火速迁都,并且修

  • 明朝四大宦官中他是唯一的好人,却遭抹黑几百年至今被唾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最著名的一位宦官,明朝四大太监都有谁,明朝后期最著名的太监

    为了巩固手中来之不易的皇权,朱元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开国之后,他大规模屠戮功臣,剥夺统兵大将的兵权,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同时他又取消宰相,宁肯累死也要事必躬亲。除此之外,他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用于窥测探查文武大臣的行为,防止他们有不法之举。即使如此,朱元璋还是对文武大臣们不太放心,又别出心裁一手扶植

  • 宋江虽然是梁山的老大,但这三位他却招惹不起,他们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江为啥能当上老大,宋江为何能成梁山老大,宋江从来不是梁山老大

    在水浒中,梁山作为一个集团,集团首领是宋江。宋江自从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可以说梁山水泊的所以事物都是宋江一个人说了算,宋江做出的任何觉得一般情况下都会得到手下们的支持,因为跟着宋江能越来越好。还有就是上山之前各位都是久经江湖考验,怎么讨好一个人可以说是十分精通,自然不会和集团老大对着干,因为对着干得罪

  • 傅友德:数易其主,屡立奇功,朱元璋后期第一猛将,因何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傅友德和朱元璋谁厉害,朱元璋为何要杀傅友德,傅友德与朱元璋

    一、南征北伐,开发边疆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祖先居住在宿州。小时候的傅友德十分勇敢,力气很大,也非常有智谋。傅友德的性格受到乡里少年们的欢迎,常常受到推崇。元朝末年,各处英雄豪杰起义的时候,傅友德也加入了起义军,最开始跟随的是芝麻李,与芝麻李一同前往刘福通处,但是没有得到重用。跟随刘福通手下的将

  • 都是打油诗,朱元璋的诗受到一致赞誉,洪秀全的诗却贻笑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这些草根皇帝,很多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一般,甚至目不识丁者也并非鲜见。不过,他们这些大老粗当了皇帝之后,生怕被人嘲笑自己粗鄙无文,影响形象,于是竭力想把自己打造成文武双全、英明睿智的天才形象。诗歌是古代文学体裁中的主流,诗人们也往往受到世人千年传颂,于是,闲来无事写几首诗,成为很多

  • 魏忠贤为什么不敢反抗崇祯?不是因为他是太监,而是有此人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崇祯为什么离不开魏忠贤,为什么崇祯一上台就能拿下魏忠贤

    回首盛唐,时有权臣和权宦威胁到皇帝的事,干涉皇位的继承和国家的运转。中国历史上,作为不完整的男人太监做到极致的,非魏忠贤不可。没有哪位太监的权力超过魏忠贤,没有哪位太监的党羽超过魏忠贤,更没有哪位太监得“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之名,差一岁就是皇帝的万岁。古今中外,谁能胜他魏忠贤一筹。没有。魏忠贤的阉党势

  • 明朝军队大量装备枪炮,为啥打不过清朝的弓箭?原因令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火药具有会发生高温爆燃的特点,因此很快被人们用于军事用途。已知史料记载,唐朝末年的一次军阀混战中,公元904年,军阀杨行密围攻豫章城,将士们在攻城过程中“以发机飞火,烧龙沙门”,被后世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朝德安知府陈规在守城作战中,把长竹竿填充火药然后点燃

  • 此人是万历的最爱,为皇后之位争夺半生,却因一道遗嘱坠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历的两位皇后,万历皇帝的皇后都是谁,万历皇帝最疼爱的人

    而在儿女之情上,万历其实也非常特殊。许多人认为古代的皇帝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挑选自己最爱的女人,但其实这点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绝对是奢侈的。历史上真正做到了这点的皇帝非常少,万历就是一个。万历最初是有一个皇后的,只不过这个皇后对于万历来说与其说是妻子还不如说是合作伙伴,因为这就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婚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