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写下《吕氏春秋》流传千古,细数“天使投资人”吕不韦的一生

写下《吕氏春秋》流传千古,细数“天使投资人”吕不韦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2 更新时间:2024/1/22 14:09:39

白手起家,富甲一方

据史料记载,吕不韦是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姜子牙的第二十三世孙,卫国人。吕不韦少时聪慧,家里传至他父亲这一代,以前的显赫荣光不再,因此,吕不韦被他的父亲寄予重望,他承载着吕氏家族复兴的重任。

吕不韦在年少的时候显示出惊人的经商天赋,他善于发现商机,周旋于列国之间,将各种商品低价买入,高价售出,从中赚取不菲的差价,很快便积攒起庞大的家业。靠着往来于列国之间经商售货,吕不韦使他的家族过上了物质无忧的奢华生活。

[var1]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列国都以农耕为本,很贬斥商贾之道。重农抑商的社会氛围使得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很低下,吕不韦虽然善于经商,富甲一方,然而他并不能把财富转换为政治权力,在列国诸侯的眼中,吕不韦不过是一介贱商,根本不值得一提。吕不韦很想改变这种状况,他在经商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寻求自身政治地位的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吕不韦在赵国时终于等到了能够飞黄腾达的翻身良机。

结交异人,成功上位

吕不韦有心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他对于列国的政治局势很是关心。而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异人逐渐受到了吕不韦的关注。起先,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立长子嬴倬为太子,太子倬在魏国当质子期间被人杀害,因此,秦昭襄王嬴稷又立自己的次子公子柱为太子。

异人是公子柱庶出的儿子,由于异人生母夏姬不受宠,异人也不被重视,被派往赵国当质子。赵国因为知道异人的身份,也不怎么待见他,各种应该的礼遇规格都没有给到位,这导致异人在赵国也备受欺辱,生活困窘。

[var1]

吕不韦嗅到了这里面的“商机”。按照常理,秦昭襄王老去后,该是安国君嬴柱继承王位,而在嬴柱之后,嬴柱的长子公子傒是最有可能的即位人选。然而,安国君最宠爱的妃子华阳太妃膝下无子,吕不韦建议异人认华阳太妃为嫡母,如此一来异人很有可能在与公子傒的竞争中胜出,成为安国君之后的王位候选人。

吕不韦将扶持异人上位当作了一场豪掷千金的投资。吕不韦先是找到异人,将自己想要扶持他当王位继承人的想法和盘托出,知道了吕不韦想法后的异人觉得值得一试,便接受了吕不韦的建议。吕不韦为了扶助异人上位,将自己的千金家产分为两份,一份用于异人在赵国提高生活质量与结交权贵,另一份则由自己带着前往秦国游说华阳太妃和安国君。

[var1]

异人在一次由吕不韦操办的家宴上,看上了宴会中一个美丽的舞女赵姬,便向请求吕不韦把这个女人送给他,吕不韦同样喜欢赵姬,不过他想到自己已经倾家荡产扶持异人,不能半途而废,就满足了异人的请求。异人临幸赵姬后不久,赵姬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公子政。

在处理好赵国的诸多事宜后,吕不韦便携带众多礼金前往秦国为异人游说。他从华阳太妃的弟弟阳泉君下手,在说服阳泉君之后,便去秦庭游说华阳太妃。吕不韦帮助华阳夫人分析她在秦庭中的地位,并指出如果与魏国交好的公子傒登上王座,那么作为楚系的华阳太妃一派便会在秦庭中失势,而如果帮助异人上位,异人肯定会感谢华阳太妃的恩德,在上位后也能够继续帮助华阳一派维持在秦庭的权势,华阳太妃被吕不韦说服。

[var1]

而且,异人在与华阳太妃的信中,极力讨好华阳太妃,这令华阳太妃很是欣喜。于是,在安国君面前,华阳太妃多次不经意间提起秦在赵国的质子异人,引起了安国君的注意。而且,吕不韦的千金之资也起到了作用,诸侯显贵每每拜访秦国,必会提及秦国质子异人的种种聪慧通达之处,于是,安国君便日益青睐自己这个庶出的儿子。

公元前257年,秦赵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派秦军攻打赵国邯郸,异人因为在赵国为质,便遭到了赵人的搜捕追杀。异人机敏聪慧,跟随吕不韦趁夜色乘马车逃离邯郸城,进入了秦军大营,辗转回到了秦国。异人回到秦国后,在咸阳宫跟华阳太妃举行了认亲仪式,华阳太妃是楚国人,于是她给异人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子楚,膝下无子的她成为了子楚的嫡母。

[var1]

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嬴柱即位成为新一代秦王。子楚在与安国君的相处中,每每谈及天下政事,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奇思妙想,这令安国君很是欣慰。安国君继位为秦王后,便正式册立子楚为秦国太子。

嬴柱为先王守孝一年后正式举行继位仪式,然而,仅仅过了三天,他便不幸身故。子楚之后继位为秦王,他履行了之前对吕不韦的承诺,使吕不韦封侯拜相,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商人吕不韦这次的投资得到了数以千万倍的回报。

[var1]

安邦定国,《吕氏春秋》

公元前247年,继位三年的秦王子楚因病离世,年少的公子政继位成为新一代秦王。秦王政年少,太后赵姬垂帘听政,她事无巨细都与吕不韦商议,因而吕不韦权倾朝野,在秦国地位极为显赫。吕不韦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虽然吕不韦最初上位是一场利益上的投资,但是他做相国后还是为秦国尽心尽力的。吕不韦曾经率领秦军攻灭东周国,结束了周朝天子的统治,进一步扩张了秦国的国土。

嬴政从小到大跟吕不韦都很亲近,吕不韦是教育嬴政长大成人的老师,他深知嬴政有着一统天下的志向,便极力在嬴政亲政前为他铺平秦国东出的道路。吕不韦看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无人可挡,他便着手为统一后的秦国制定稳定国家的政治纲领——《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众多门客写成,最后署上了他的名号,全书分为六论、八览、十二纪,凡是当时的研究领域,《吕氏春秋》都有所涉及,这部书也是吕不韦心目中的秦国安邦定国的总纲。《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融汇众家之长的杂家著作。这部著作涉及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吕不韦对秦国的内政外交都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他历经秦庄襄王、秦王政两代,为相十三载,为秦国统一天下呕心沥血。在内政上,吕不韦积极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与此同时,吕不韦还下令韩国水工开凿郑国渠,十年渠成,关中数万顷良田得到灌溉,关中千里沃野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支持。

[var1]

在外交上,吕不韦率领秦国对山东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成果,扩展了秦国的疆土,铺垫了秦国进一步东出的道路。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终于等来了自己亲政的日子,然而,他与吕不韦的关系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结语

一方面,作为曾经的老师和仲父,吕不韦在政见上和秦王嬴政有着很大的分歧。吕不韦深刻意识到了秦国法家专制的危害,秦国打天下可以借助法家思想,若是守天下还以法家思想为主导,则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也是吕不韦修撰《吕氏春秋》的主要原因。

对比之下,雄才大略的秦王政一心想着攻伐六国,有急于求成之嫌,其实这也可以理解,秦国那时已经有了横扫六国的实力,秦王政想在他执政的时期完成这一千古伟业。如果按照吕不韦的方针,秦国能够更加长久地统一天下,但是扫除六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吕不韦因为嫪毐叛乱受到了牵连,他与秦王政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了。嫪毐原本是吕不韦的门客,被吕不韦送给赵姬当男宠,后来,嫪毐利用与太后赵姬的关系,祸乱后宫,政治势力庞大,乃至到了起兵叛乱的地步。

后来,秦王政平定了嫪毐叛乱,借机罢黜了吕不韦的相位,令其迁回封地居住。由于忌惮吕不韦的威望权势,秦王嬴政后来下诏书令吕氏全族迁往蜀地,吕不韦见他与嬴政之间的关系已经无力回天,便在动身前往蜀地之前饮毒酒自杀身亡了。

更多文章

  • 高庄战国墓出土“怪”青铜器,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它有特殊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青铜器鉴定,考古未解之谜青铜器,淮阴高庄战国墓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据考古报告显示,3月26号这天,原江苏淮阴市城南乡的高庄村,一户农民在田里清理水沟时,竟然意外看到淤泥里有半块腐朽的木板,以及一些腐烂物。这位村民感到很纳闷,便放下手里的铁锹,蹲下来将木板捡起

  • 春秋时期,齐国用什么赏赐臣下?探究齐国的赏赐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齐国的大臣都有什么品级,春秋时期齐国盛产什么,周王室赏赐齐国物品

    春秋时期,在各诸侯国中,齐国的赏赐可以说是十分宽泛的,上至卿大夫下至庶人,还有来自别国的人,女性等都在赏赐范围内。作为春秋霸主的齐国用什么赏赐臣下?又为什么要进行赏赐?一、春秋时期齐国赏赐的原因第一,功劳。提起赏赐的原因,人们最先想到的多是功劳,这也是各国赏赐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齐国,有功劳的贵族

  • 秦国大一统的奠基者,浅谈一代雄主秦昭襄王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对秦昭襄王评价,秦国昭襄王,秦昭襄王时的秦国势力

    可以说秦昭襄王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那么,秦昭襄王的一生都建立了什么卓著的功勋?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传奇?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秦昭襄王。为质燕国公元前325年,嬴稷出生在秦国国都咸阳。嬴稷并不是秦惠文王最看好的儿子,嬴稷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嬴荡。嬴荡勇武刚毅,有王

  • 老师为何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赵国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太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蔺相如完璧归赵对赵国的好处

    [var1]战国期间,赵惠文王得到了宝物和氏璧,它是举世闻名的美玉一枚,原本是楚国的宝物,后来流落到赵王手上。这件事被传出去后,强硬的秦昭王也想看看这件世间宝物是什么样,更想将它据为己有,便派人告诉赵王,他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件宝物赵惠文王一听到这件事,惊慌失措,谁都知道秦国当时的强悍,十五座城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怎么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灭六国的秦始皇是秦国的吗,秦始皇一统六国哪六国,秦国统一六国是什么历史事件

    嬴政最初是秦国在赵国的一名质子,后被接回宫中即位。他在赵国看到了乱世中的残酷,他一心想改变这诸侯国分裂的现象。想统一天下完成自己的一番霸业。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怎么处置六国君主的?嬴政的母亲听信吕不韦和侯嫪毐这种权臣,惑乱朝纲。嬴政一一铲除。他招纳李斯这位大法学家,李斯创造了史上第一个律法。以及最著

  • 秦国灭掉六国后,始皇帝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灭六国后怎样对待六国国君,秦国统一六国以后的历史,秦国是怎么逐一灭掉六国的

    不论从何种角度去评价他,我们始终无法否认,这位一代霸主用时十年终灭六国,结束兵荒马乱的中秋战国时代,缔造了如今众人也可望不可即的功业。秦始皇作为一名既有野心,也有手段的帝王,绝对不是世人眼中凭脾气办事的暴君,他对人对事都有着一定的考量。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位帝王在灭掉六国之后,又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

  •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哪个更好?春秋一大国已经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任人唯贤还是任人惟贤,任人唯亲历史上的例子,春秋时期的大国与小国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生活中势必会碰到这两种现象,上级领导任人唯亲遭人非议,上级领导任人唯贤让亲近之人不再亲近、难以掌控局面,陷入两难的僵持。过分地注重“任人唯亲”或是过分地注重“任人唯贤”,都是不好,会引起许多显露出来、隐藏不见的祸患,当两个综合起来运用最佳。但是,两相对比,肯定是有更好和更

  • 从恩怨关系和政治局势的角度,看商鞅之死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死得冤不冤,商鞅之死对后世的影响,商鞅之死具体分析

    老人们常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值得人们铭记且印象深刻的,后来吃的人就不那么引人注目。当然,这螃蟹不单指的是螃蟹,还有代指其他事物。个人认为这话有失偏驳的,后来居上名垂千古者比比皆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他被后人熟知铭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在他创建了皇帝制度当上第一个皇帝,而是其功绩、才华和成就,

  • 安山是一座宝山,山上藏有燕国府库的铜钱,为何至今也没有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燕国钱币,石臼湖为什么有很多古代铜钱,燕国47位君主列表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大安山位于北京房山区,属于太行山的一个分支余脉,最高海拔为1438米,虽然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但考古研究表明在11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的生活遗迹。在秦汉时期,大安山开辟了通往河北

  • 秦始皇安置在咸阳的六国王室哪去了?牵扯出一个秦末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什么时候从邯郸回到咸阳的,秦始皇定都咸阳是今天的哪,秦始皇是在咸阳驾崩的吗

    数百年的割据分裂,让神州大地各处的人失去夏朝时期的大一统观念,纷纷视邻国人为异域,和自己并非同宗同族,就像我们现代中国看待蒙古、越南等国一般。抑郁愤懑的人肯定很多,其中六国王室是最明显且最多的,秦灭六国带来统一,不再有大规模战争,刚开始对百姓来说是好事,终于可以安心种田耕地,不用背负那么重的徭役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