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和晋国为何联姻?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秦国和晋国为何联姻?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45 更新时间:2024/2/6 22:00:03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联姻长盛不衰,其中最广为人知便是“秦晋之好”,即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姻。秦国和晋国在春秋时期联姻多次,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实际上政治婚姻无法真正决定秦晋之间的关系。那么,哪些因素在制约和影响着秦国与晋国的关系?

一、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影响秦国和晋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之间的争斗经历了数代国君:秦穆公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公。这一时期,秦国和晋国都在不断扩张领土,甚至达到互相接壤的地步,两国的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一开始的友好关系、姻亲联合还是后来的冲突竞争,秦晋两国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领土,更多的人口,维持称霸中的优势。

[var1]

秦国和晋国之间关系的变换是为了能在周政权刚刚衰落的春秋时期更好地进行争霸战争,维护和扩大本国的优势,从根上说两国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进行的一些列外交。从秦穆公继承王位到去世的39年中,秦国的晋国之间既存在合作又充斥着冲突,秦穆公统治期间,秦国的实力发展到崭新的高度。

但是当秦国的实力还不能到达能与晋国抗衡的程度时,和平外交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此时的晋国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十分需要与其他国家联合,保证自身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晋两国选择联合,秦穆公迎娶晋国之女,两国成为姻亲之国。然而结亲第二年,秦穆公就出兵攻打晋国。

[var1]

由此可见,结为姻亲也不能避免秦晋之间的战争,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战争无法避免。这时候国家首先考虑不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而是是否对国家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利益在秦晋邦交中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两国是否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

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时,大臣里克先后杀死晋国多位公子大臣,晋国内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晋国内乱,秦国为了夷吾承诺的河西之地出兵帮助夷吾继承君位,也就是晋惠公。秦国的出兵完全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河西对秦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着秦国能否向中原进发,也是秦国称霸西戎的要塞。

[var1]

取得河西之地就相当于整个关中地区落入秦国之手,能够将关中地区作为粮食的后备,进而向外扩张。河西之地一直是秦晋两国常年争夺的地区。同时,秦国通过扶持晋惠公上位,也给自身提供插手晋国内政的契机,便于在以后的争霸中操纵晋国。在这些利益的驱动下,秦国才会决定对晋国冲出援手。

为了国家利益,夷吾继位后背弃原本的许诺,对秦国称河西是先君之地,他没有决定权。从晋国利益出发,河西之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地方,如果让给秦国,秦国如虎添翼,将会成为晋国称霸之路上最大的阻碍。面对国家利益和信守承诺,毫无疑问夷吾也以国家利益为重。

[var1]

但是秦穆公没有因此对晋国出兵,甚至在两年后晋国借粮时伸出援手。穆公说:“晋国的君主是不好,但是百姓有什么罪过!将粮食送给他们。”可见秦穆公出手帮助晋国是考虑的是晋国的百姓。尽管秦国和晋国之间存在恩怨,但百姓无辜,在晋国百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对日后的战争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然而次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求援时却遭到拒绝,晋国甚至出兵攻打秦国,“韩原之战”爆发。秦国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生擒晋惠公。秦国在这场战争中胜利的原因之一便是晋国失去民心,秦穆公抓住这个作战的好时机,最后晋惠公虽被放回,但晋国太子留在秦国做了人质。

韩原之战打败晋国后,秦穆公还要求晋惠公送出当时承诺的河西八城,秦国与晋国再一次联姻。秦国与晋国的第二次联姻同样并非单纯的姻亲关系,此时晋国敌不过秦国,秦国没有能力消灭晋国,结为姻亲是为了更好控制晋国的内政。

二、国家实力

国家实力的影响秦晋两国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晋文公之前,晋国的整体实力不如秦国。后来,晋献公的女儿与秦国联姻,两个国家各取所需,彼此之间互相照应,因此能在当时的额大环境中相安无事。

[var1]

晋惠公去世后,晋国的内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国家实力大大减弱,秦国蠢蠢欲动,希望能够通过联姻晋国君主废立的方式控制晋国。于是秦国嫁女晋国,并通过河西之地的许诺扶持在秦国为质的太子圉上位。后夷吾反悔,但此时晋国实力远不如秦,更是在遭遇灾荒时向秦国乞求援助。

后来秦国遭遇灾荒向晋国乞粮,不尽遭到拒绝,晋国还趁机攻打秦国,大败。战争结束后,晋国不得不以太子为质,并将河西八城送给秦国,两国再次联姻。秦国的晋国第二次重归于好是因为国家利益达成一致,此时秦国的实力在晋国之上,晋国对秦国是依附。晋文公时期,晋国城濮之战的胜利使其霸主地位确立,晋国实力越来越强使秦晋之间的关系数年之内趋于和平。

这一时期秦国不但无法操纵晋国,甚至被晋国利用攻打郑国。秦穆公决心不再当晋国的马前卒,转头与郑国结盟,晋国无奈之下只好撤兵。此时秦晋两国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矛盾一触即发。晋文公死后,晋国呈现日渐衰微之势,秦国趁机灭滑,最终失败。秦穆公统治期间,秦国在西戎称霸,不断向中原扩张,但由于晋国的牵制,疆域未出函殽。

三、地缘政治

据史学家研究,当时的秦国独自位于中原的最西边,距离中原较远,其文化更接近周围的戎狄,较为落后。秦国的殉葬制度也十分落后和残忍,国君死后,跟随其殉葬的人多达百余。秦穆公统治时期,由余参观完秦国之后感叹其落后,可见秦国的环境对其的发展非常不利。

晋献公之时,晋国的疆域与华夏诸国相邻,又临齐、周、郑等文明国家,国土平坦开阔,因此使得晋国在晋文公时期跃居各国之首。秦国两国的国土相连,从秦国的角度看,想要成就霸业必须先东出中原,因此首先要处理好其与晋国的关系。与晋国和睦还是友好由当前国力决定,依当时秦国之贫弱,友好是最佳选择。

这样一来,秦国就能杰出东出中原的障碍,避免双方作战,为其进军中原奠定良好的军事物质基础。选择与晋国联姻,秦国就有了强有力的外援,在其他诸侯国中的声望也会提高,拥有参与大国争霸战争的资格。

[var1]

此时的晋国也是戎狄环绕,东方的齐国又有谋求霸业之势,选择与秦国联姻一方面能够牵制戎狄,另一方面也能使晋国集中精力为谋求霸业做准备。在秦国和晋国的国土互相接壤的情况下,两国都是充分考虑了国家的发展前途和联姻会产生的影响而作出决定的,这个决定或许有对婚姻本身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意图。

从地缘政治来看,秦国和晋国的联姻有其必然性。但是,建立在婚姻上的政治关系极不稳固,国家利益一旦发生冲突时,婚姻必然会作出让步。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实力得到空前发展,对盘踞周围的戎狄势力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以至于“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国国土的扩张在客观上必然导致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会让邦交发生变化。

在秦穆公的通知下,秦国的声望越来越显著,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加强与华夏诸国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霸业做准备。想要东出中原,首先考虑的便是与晋国的关系。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秦穆公紧紧跟随,两国之间常常发生摩擦。伴随着晋文公去世,亲近冲突更甚,爆发多次战争,直到殽之战秦全军覆灭,两国关系彻底破裂。后来秦国调整战略,联合楚国、鲁国制衡晋国,两国从此战国不绝。

结语

春秋时期,秦晋土地接壤。两国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三次联姻,实际上都是为政治服务,以便实现各自的政治目的。秦晋两国初始交好,后来多次结为姻亲,期间战争没有因姻亲关系而止。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使多种多样的,国家利益起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国家实力起主导作用,地缘政治则制约着两国关系的变换。

参考文献:《史记》《左传》《春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写下《吕氏春秋》流传千古,细数“天使投资人”吕不韦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不韦关于投资的名言,吕不韦为什么姓姜而叫吕不韦,吕不韦发迹史

    白手起家,富甲一方据史料记载,吕不韦是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姜子牙的第二十三世孙,卫国人。吕不韦少时聪慧,家里传至他父亲这一代,以前的显赫荣光不再,因此,吕不韦被他的父亲寄予重望,他承载着吕氏家族复兴的重任。吕不韦在年少的时候显示出惊人的经商天赋,他善于发现商机,周旋于列国之间,将各种商品低价买入,高

  • 高庄战国墓出土“怪”青铜器,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它有特殊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青铜器鉴定,考古未解之谜青铜器,淮阴高庄战国墓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据考古报告显示,3月26号这天,原江苏淮阴市城南乡的高庄村,一户农民在田里清理水沟时,竟然意外看到淤泥里有半块腐朽的木板,以及一些腐烂物。这位村民感到很纳闷,便放下手里的铁锹,蹲下来将木板捡起

  • 春秋时期,齐国用什么赏赐臣下?探究齐国的赏赐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齐国的大臣都有什么品级,春秋时期齐国盛产什么,周王室赏赐齐国物品

    春秋时期,在各诸侯国中,齐国的赏赐可以说是十分宽泛的,上至卿大夫下至庶人,还有来自别国的人,女性等都在赏赐范围内。作为春秋霸主的齐国用什么赏赐臣下?又为什么要进行赏赐?一、春秋时期齐国赏赐的原因第一,功劳。提起赏赐的原因,人们最先想到的多是功劳,这也是各国赏赐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齐国,有功劳的贵族

  • 秦国大一统的奠基者,浅谈一代雄主秦昭襄王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对秦昭襄王评价,秦国昭襄王,秦昭襄王时的秦国势力

    可以说秦昭襄王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那么,秦昭襄王的一生都建立了什么卓著的功勋?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传奇?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秦昭襄王。为质燕国公元前325年,嬴稷出生在秦国国都咸阳。嬴稷并不是秦惠文王最看好的儿子,嬴稷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嬴荡。嬴荡勇武刚毅,有王

  • 老师为何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赵国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太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蔺相如完璧归赵对赵国的好处

    [var1]战国期间,赵惠文王得到了宝物和氏璧,它是举世闻名的美玉一枚,原本是楚国的宝物,后来流落到赵王手上。这件事被传出去后,强硬的秦昭王也想看看这件世间宝物是什么样,更想将它据为己有,便派人告诉赵王,他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件宝物赵惠文王一听到这件事,惊慌失措,谁都知道秦国当时的强悍,十五座城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怎么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灭六国的秦始皇是秦国的吗,秦始皇一统六国哪六国,秦国统一六国是什么历史事件

    嬴政最初是秦国在赵国的一名质子,后被接回宫中即位。他在赵国看到了乱世中的残酷,他一心想改变这诸侯国分裂的现象。想统一天下完成自己的一番霸业。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怎么处置六国君主的?嬴政的母亲听信吕不韦和侯嫪毐这种权臣,惑乱朝纲。嬴政一一铲除。他招纳李斯这位大法学家,李斯创造了史上第一个律法。以及最著

  • 秦国灭掉六国后,始皇帝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灭六国后怎样对待六国国君,秦国统一六国以后的历史,秦国是怎么逐一灭掉六国的

    不论从何种角度去评价他,我们始终无法否认,这位一代霸主用时十年终灭六国,结束兵荒马乱的中秋战国时代,缔造了如今众人也可望不可即的功业。秦始皇作为一名既有野心,也有手段的帝王,绝对不是世人眼中凭脾气办事的暴君,他对人对事都有着一定的考量。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位帝王在灭掉六国之后,又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

  •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哪个更好?春秋一大国已经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任人唯贤还是任人惟贤,任人唯亲历史上的例子,春秋时期的大国与小国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生活中势必会碰到这两种现象,上级领导任人唯亲遭人非议,上级领导任人唯贤让亲近之人不再亲近、难以掌控局面,陷入两难的僵持。过分地注重“任人唯亲”或是过分地注重“任人唯贤”,都是不好,会引起许多显露出来、隐藏不见的祸患,当两个综合起来运用最佳。但是,两相对比,肯定是有更好和更

  • 从恩怨关系和政治局势的角度,看商鞅之死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死得冤不冤,商鞅之死对后世的影响,商鞅之死具体分析

    老人们常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值得人们铭记且印象深刻的,后来吃的人就不那么引人注目。当然,这螃蟹不单指的是螃蟹,还有代指其他事物。个人认为这话有失偏驳的,后来居上名垂千古者比比皆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他被后人熟知铭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在他创建了皇帝制度当上第一个皇帝,而是其功绩、才华和成就,

  • 安山是一座宝山,山上藏有燕国府库的铜钱,为何至今也没有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燕国钱币,石臼湖为什么有很多古代铜钱,燕国47位君主列表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大安山位于北京房山区,属于太行山的一个分支余脉,最高海拔为1438米,虽然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但考古研究表明在11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的生活遗迹。在秦汉时期,大安山开辟了通往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