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心想成女皇的刘娥,到死不归还权力,宋仁宗还差点被烧死

一心想成女皇的刘娥,到死不归还权力,宋仁宗还差点被烧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63 更新时间:2024/1/19 4:57:27

刘娥发迹史

刘娥父亲刘通,本是虎捷都指挥使,在跟随宋太宗征北汉的时候,死在道路上。而此时的刘娥,尚在襁褓之中,在外婆家中长大。

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

等到刘娥渐长,嫁给了蜀地的银匠龚美。夫妻二人一起去了开封,只是生活很快陷入困顿。为了生存,龚美只好决定卖掉刘娥,重新给她找一个好人家。在这种背景下,刘娥进入了襄王(后来的宋真宗)府邸之中。只是《宋史》中,为了替刘娥避讳,只是寥寥几笔便对此事一带而过。

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后年十五入襄邸。

刘娥容貌艳美,受到襄王的喜爱。宋太宗见自己这个三儿子容貌憔悴,便非常纳闷,通过询问襄王的乳母刘氏,得知了刘娥的事情。宋太宗大怒,让儿子把刘娥送出府去。襄王不得已,把刘娥藏在了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

这样,襄王还不时能和刘娥私会。而且张耆为了避嫌,又专门买了一座宅子,和刘娥分开两地居住。由此可见,刘娥肯定是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把宋真宗迷得死心塌地。

太宗崩,真宗即位,(刘娥)入为美人。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

宋真宗即位后,刘娥被正大光明地迎进宫中。而且,为了堵住别人的嘴,以刘娥娘家没有兄弟为名,把刘娥原来的丈夫龚美,改名为刘美,算是继嗣刘娥父亲这一脉。而龚美被高官厚禄堵住嘴,自然也不会再曝光和刘娥做过夫妻的往事。

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第二任皇后郭皇后去世,宋真宗便想把刘娥立为皇后。但刘娥以前的经历自然是一大污点,受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这一次,以宋真宗的失败而告终。但刘娥并没有灰心,她通过在宫中长期的锻炼,已经有了极为出色的政治手腕。

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围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不顾朝臣反对,执意立刘娥为皇后。而此时的刘娥,已经控制后宫并参与朝政。而宋真宗,却是病情逐渐加重,此时的朝政已经多取决于刘娥。这样的状况,就为后面刘娥的专权奠定了基础。

刘娥垂帘听政

刘娥和宋真宗没有孩子,她把宋真宗和宫女李氏所生的孩子据为己有,取名受益(后来的宋仁宗)。宫中之人忌惮刘娥的权势,没人敢和宋真宗提起这事。后来这个故事经过民间演绎,便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狸猫换太子”。宫女李氏一直到死,都没敢和宋仁宗相认。

天禧四年(1020年),宋真宗预感自己身体已经撑不住了,便通过宦官周怀政联系宰相寇准,想让太子赵祯(宋仁宗,由原来的赵受益改名赵祯)监国,以学习处理朝政。

但因为事情泄露,被和刘娥勾结在一起的枢密使丁谓提前得知。因此,已经掌握了朝政的刘娥,利用宋真宗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现状,矫诏罢免了寇准的宰相,而以丁谓代之。

天禧四年,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宰相寇准密议奏请皇太子监国,以谋泄罢相,用丁谓代之。既而,入内都知周怀政谋废后杀谓,复用准以辅太子。

一同谋划的宦官周怀政,想要通过武力政变,废掉刘娥杀掉丁谓。但因谋事不密,事情泄露后,周怀政被杀,原本不知情的寇准也被贬到出任知州。就连赵祯的太子之位,都差点被废掉。宋真宗一年多没见到寇准,问左右之人:“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但周围之人都不敢多嘴。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刘娥以皇太后的身份,开始处军国大事,开了她专政的时期。

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这段话,其实有给刘娥脸上贴金的嫌疑。她在位期间,消耗大量财力营造宫殿、寺庙、佛塔。除此之外,刘娥开始幻想自己成为宋朝版的“武则天”。她甚至直接向执政大臣询问对武则天的评价,还想像皇帝那样建立刘氏七庙。只是当时的副宰相鲁宗道极力反对,此事方才作罢。

原先和她勾结在一起的丁谓、曹利用等人,因为想要架空刘娥权力,而遭到她的无情打击。等到吕夷简做宰相时,刘娥逐渐享受到了皇帝般的待遇。她在天安殿接受朝贺(按礼制只有皇帝才能这样)。等到拜谒太庙时,刘娥穿着皇帝的服装去拜宋太祖、宋太宗,只是没有佩剑而已。

刘娥生前要皇帝的实权,死后还想着皇帝的殊荣。直到临死一刻,刘娥的这种想法依旧没变。

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

副宰相薛奎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在衮冕也!”最终,刘娥还是以皇后的服装入殓。至此,宋仁宗才得以亲政。而此时,已经距离宋仁宗即位11年!

被架空的宋仁宗

刘娥专政的十一年,宋仁宗是处于长期被架空的状态。即使宋仁宗到了二十多岁,仍旧没能亲政。刘娥当初自称:“候上(宋仁宗)春秋长,即当还政。”但这些话,显然是刘娥的违心之语。

天圣六年(1028年),宋仁宗已经十九岁,刘娥却毫无还政之意。谏官只是上书,让刘娥把日常事务交由宋仁宗处理,便立刻被刘娥逐出朝廷。范仲淹奏请还政于仁宗,便被贬到地方去当官。此后,越来越多的中低级官员请求刘娥还政,均被她一一贬逐。刘娥把控权力的姿态,显露无疑。

调等请太后御别殿,太后遣张景宗、雷云恭谕曰:“皇帝视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设一殿?”于是请帝与太后五日一御承名殿,帝位左,太后位右,垂帘决事。议已定,太后忽出手书,第欲禁中阅奏章,遇大事即召对辅臣。

晚稍进外家,任内宫罗崇勋、江德明等访外事,崇勋等以此势倾中外。兄子从德死,姻戚、门人、厮役拜官者数十人。

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生母李氏病逝(亦有说是刘娥派人毒死)。刘娥以“一宫人死”,想要草草了事。而宰相吕夷简却主张大操大办,甚至悄悄安排用皇后的礼仪埋葬李氏。

初,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欤?”夷简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是丧礼宜从厚。”太后悟。

此时的宋仁宗,还被蒙蔽在鼓里,不知道死的是自己亲生母亲。刘娥也害怕宋仁宗知道此事,才支开宋仁宗后质问宰相吕夷简。在吕夷简说明利害关系后,刘娥才醒悟。最终,在吕夷简的坚持下,李氏得以被用皇后礼节入殓。

后来,亲政后的宋仁宗,知道事情真相后,派人包围了刘府,并打开李氏的梓宫。当宋仁宗亲眼看到自己母亲是用皇后礼节埋葬的,才对刘氏网开一面。

而在同年的八月份,宫内发生大火。宫内的小黄门王守规首先发现火情,他一路击落宫门锁钥,带领宋仁宗逃了出来。

非王守规引朕至此,几与卿等不相见。(宋仁宗语)

而火灾发生后,百官上早朝的时候,宫门并没有打开。仁宗从拱宸门出来,百官都下跪。而宰相吕夷简却要求看一看宋仁宗的容貌,简直和当年吕端看所立皇帝是否是宋真宗一样。

宫廷有变,群臣愿一见清光。帝举帘见之,夷简乃拜。

宰相吕夷简这近似无礼的举动,说明当时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宋仁宗有被取代的可能。而在此时,荆王(赵元俨)的儿子养在宫中,吕夷简原先上奏请其离宫,刘娥却以让他陪宋仁宗读书拒绝。此次皇宫失火后,赵元俨的儿子才离开皇宫。这场大火来得十分蹊跷,刘娥的嫌疑也很难洗刷。

太后崩,帝始亲政事。

刘娥专政十一年,始终把宋仁宗架空,一直等到她去世,宋仁宗才得以亲政。而在这期间,刘娥大量消耗国库存银,使得仁宗亲政时已经国无余财。宋真宗末年形成积贫的局面,经过刘娥十一年的专政后,情况更加严重。

这个一心做着皇帝美梦的女人,虽然迫于大臣的压力,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当上女皇。可她却长期把持朝政,仪制等同于皇帝,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而已。至于史书中的褒美之词,亦不过是“为尊者讳”罢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变时,北宋帝姬被送给金军当歌姬,2年后因谷道破裂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靖康之变徽宗被俘虏到哪,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北宋靖康之耻发生在哪一年

    在我国历史上,北宋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一方面这个时代拥有发达的商业文明,文学上也涌现出一大批名垂千古的词人,在历史上被人称颂。另一方面北宋的“弱”也被后人频频诟病,甚至发生了像靖康之难这样刻骨铭心的悲剧,尤其是宋徽宗的“懦弱”,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宋徽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

  • 郑成功39岁吐血暴毙,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成功临死为何要处死妻儿和孙子,郑成功临终前下令杀妻子儿子,郑成功为何杀儿子和孙子

    明末之时有一奇人,他立志光复大明,拯救江山。正所谓“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他就是明末著名将领郑成功。从他的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着离奇。郑成功一生短暂但却辉煌,他一生中所下的命令都是为了匡扶大明,但却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离奇猝死。临死前的最后一道命令:斩杀发妻长子,更是让人不解。明朝最后的希望

  • 《水浒传》鲁智深武艺高、人品好,为何排不进五虎将?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宋江掌管梁山后一心想要诏安,这才是原因根本所在。鲁智深绰号花和尚,虽说是和尚但他不拘小节,酒肉通吃,这样的人自然受不了朝廷的约束,宋江作为老大也能看出来,就算后期诏安成功,以鲁智深的性格必然要回到寺庙,毕竟鲁智深原本就是朝廷的人所以人称鲁提辖,由于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

  • 他两次担任宋朝宰相,把苏轼贬谪到了海南,坚决反对宋徽宗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苏轼的关系,苏轼遭受贬谪的经过,苏轼是否曾被贬到海南

    作为全能型人才,苏东坡不仅文化功底深厚,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也能做到与民同乐,爱民如子,政绩相当不错。他曾在徐州指挥抗洪救灾,在杭州兴修苏堤,疏浚河道,在武昌成立救儿会,拯救了数千女婴。可就是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却在人生的后半段,不断被贬谪。那么是谁如此痛恨苏轼呢?这个人就是章惇。一、章惇与

  • 朱元璋大宴群臣时,刘伯温从哪三道菜看出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第二次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群臣吃饭,朱元璋把刘伯温逼回京城

    但像什么烹杀常遇春之妻做妒妇汤、给徐达赐烧鹅引他病发、给刘伯温下毒、给朱棣剥橘子想杀他等等,那是一个比一个离奇,朱元璋仿佛活在影视剧里,按着剧本的情节机械地上演一个个片段。当然了,最离谱的还是“火烧功臣楼”这个桥段,刘伯温从三道菜看出朱元璋的杀机,就发生在这个故事里。说是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对当初追

  • 大明王朝历经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凭什么孝宗朱佑樘独占鳌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朱佑樘,仁孝皇帝朱佑樘,明皇朱佑樘是好皇帝吗

    人们或许只记得太祖朱元璋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大败元军,定都南京,记得离奇消失的建文帝朱允炆。记得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修订永乐大典、派郑和七下西洋所带来的永乐盛世,记得英宗、代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记得明末东林党、宦官的乱政。还记得自缢而亡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但为什么不为人知的明孝宗朱佑樘能独占鳌头呢?孝宗身世

  • 他手握80万重兵,崇祯数次求救他却不出兵,亡国后他又痛哭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死前左良玉手里80万大军,崇祯错杀了几个大将,崇祯有几次反败为胜

    崇祯帝在自缢之前,曾经向拥兵80万的宁南伯左良玉求救过。然而崇祯皇帝没有等到左良玉的求援,大明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在干什么呢?《明史·左良玉传》记载:“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悯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

  • 她们在大明风华中扮演朱棣的妃子:一位做过模特,一位曾是主持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后宫妃子图片,朱棣妃子名字及身份,朱棣妃子是元仁公主吗

    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王学圻、梁冠华,俞灏明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大明风华》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该剧改编自莲静竹衣的网络小说《六朝纪事》,以历经明朝六代皇帝更替的传奇皇后孙若微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大明王朝从初建到国力鼎盛的那段历史。很多观众都看过清朝的宫斗戏,但有关明朝皇室的戏我们却很少在电

  • 岳飞处决40名逃兵时,因心软放走1人,没曾想此人成了历史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下令处决四十个逃兵,谁为岳飞之死最大的责任,岳飞是被哪两个军臣冤杀

    岳飞,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智将,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和他一手打造的“岳家军”可谓是金人的克星,从岳飞辉煌的一生来看,他几乎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南宋挽回了败局。但是,就算是岳飞这样的名将,也曾有过因为治军过严而招来不满的情况。01如果说大敌当前斩杀逃兵是为将者的职责的话,那么,岳飞当初与李宝的

  • 当天启遇到崇祯,木匠工与补漏王的对话,是释怀还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天启皇帝对崇祯说的话,崇祯 天启,天启崇祯谁的能力强

    哥,咱们父皇只做了一个月的江山,就撒手去了,留下咱们兄弟俩。哥我尽力了。老五,不怪你,哥哥当初没有尽到一个当皇帝的责任,只想着赶紧把摊子扔给你,结果誓言成真,哥哥跟着父皇去了。哥,你说我哪里做错了,尽心尽力,真的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了。弟,哥哥觉得你做的很好,你是当皇帝的材料,不像哥哥。当初记得哥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