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和相扑运动、自由平等的权力这些也都是和我们现代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有后面的经济、政治、司法此类种种,我们大可以一饱眼福,通过这本集作者“说宋”系列的大成之作来看看我们平时了解不到的宋朝的近代化的、生动化的另一面。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明清,分南北两宋一共存续了三百一十九年,那么中国历史传统的“断裂和接续”又怎么突显呢?宋代覆灭之后,元朝开启,继而是明,跨越了一个王朝,将近一个世纪,我们来看从宋朝断裂之后,明朝又是怎么接续起来的?就拿《金瓶梅》这书一说……
1 宝马嘶风车击毂,东市相扑西市鞠
《金瓶梅》里曾有多次提到蹴鞠这项运动,第十五回有词“王孙争看,小栏下蹴鞠齐云”、“气球儿不离在身边,每日街头站”,第六十八回“比及进院门,架儿、行头都躲过一边”,第六十九回“至晚,打听王三官众人都在李桂姐家吃酒、题行头”。齐云、气球都是指的蹴鞠踢球这项运动,行头也是指的比赛用球,多次出现,春闺后院也包含在内,由此可见,蹴鞠这项运动在明代时的风靡程度。
而其实在宋朝的时候,蹴鞠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算是最早就出现了蹴鞠组织和蹴鞠艺人,也可以说是足球俱乐部和球员,宋周密在《武林旧事·社会》里写到:“齐云社,鞠球。”说的就是蹴鞠组织的会社叫“齐云社”,也叫做“齐云会”。更甚者宋朝的宫宴上还有蹴鞠表演,虽然有些许的杂艺性质,但还是能够看出这确实是一项上到天子贵族下到普通百姓都喜欢娱乐的一项大众运动,还有文人写“抛却功名弃却诗,从教身染气球泥”,这时候功名都没有玩球重要了……
2 不知千载下,究竟谁贵贱?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特别规定在蓄养奴婢方面严格按照品位阶级,“公、侯之家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且“若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仗一百,即从放良”。本意是为了遏制奴仆数量膨胀,缓解奴仆豢养的现象,然而私下里购买和豢养奴婢的行为屡禁不止,生杀买卖、随意凌辱,都由主人家做主。
以《金瓶梅》为例,西门庆——清河县里的一个殷实人家,算不得十分富贵,家里也是奴仆成行。主人公之一的春梅,生得标致被西门庆十六两银子买来,十分得宠。而在西门庆死后,主母吴月娘转身就把她卖了出去,可见那时候的奴婢再风光一时,临到头也是命比纸薄,任人处置。
让我们来看看宋朝的律法,宋朝律法《宋刑统》规定:“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在法,雇人为婢,限止十年。”说的就是只要是雇佣奴仆,就必须订立契约,并且时长不能超过十年。在宋朝,奴仆自身拥有个人自由,而主人家更不能任意处置,若是杀死奴婢,还需要抵罪的。所以,在宋朝,奴婢更多的是被当做良民,而不是物事来看。
朝代歌里,我们常说:“唐宋元明清”,一个朝代的覆灭,一个朝代的兴起;一个制度的摧毁,一个制度的建立,从明朝来看宋代,在前者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接续的痕迹,又能看到断裂的迁移,谁是谁非,该只留块无字碑任人评说。
本文经作者Ccc 授权转发,原文首发于豆瓣
相关图书
《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
吴钩 著
中国的近代化究竟始于何时?
国内有晚清和晚明两种主流说法,而海外则有一种“宋代近世说”,认为早在宋朝,中国就已经激起近代化之潮。既然宋代就已经开始近代化转型,那为何还要再等上近千年,直到晚清,中国才真正跨入近代的门槛?
在本书中,作者吴钩综合各说,构建出一个独特的阐释框架,尝试为中国的近代化的时间开端提供一种合理解释。他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仔细考察了25项极具近代化特征的宋朝文明表现,呈现当时在市政、人文、经济、政治、司法等5个领域出现的种种近代化的端倪。
通过考察这些文明表现的兴起、运转,以及它们在宋亡后悲剧性地走向消亡的过程,作者着重展现了两宋时期的中国是如何悄然摆脱中世纪的桎梏,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展现出宋朝最生动、最活力四射的一面。同时,他也试图说明,中国的历史并非单纯的线性发展,而是既有文明的积累与演进,又有传统的断裂与接续。
看宋朝人多能踢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