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君王的智慧:朱元璋是如何让明长城屹立华夏百年,仍旧坚不可摧呢?

君王的智慧:朱元璋是如何让明长城屹立华夏百年,仍旧坚不可摧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1/25 15:58:35

(梦归秋辰:第372期)

在历史的星空里,很多东西都犹如过往云烟,这里面很多遗迹不是毁于战火,就是毁于岁月的摧残。很多建筑尽管多次修修补补,但却依然经受不住沧桑的侵蚀。但有一个历史遗迹是个例外,它屹立华百年而辉煌,它就像一个巨人一样,见证着华夏历史的变迁。

明长城

它就是明长城,它是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历经百年努力修建的军事奇迹。它就像一个天然屏障一样,在抵御鞑靼、瓦剌入侵的同时,也像一个母亲一样,保护着华夏大地的孩子们。它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华夏子弟的信仰寄托精神力量。

而它之所以坚不可摧,与朱元璋的一个举措密切相关。历史记载:朱元璋为了修筑明长城,于是规定地方进贡上来的石砖必须标明时间、地方等信息。正是这一举措,才保证了明长城的坚固。

石砖

那么,为什么这一措施能保证明长城的坚固呢?

一、责任明确。

因为他们进贡的每一块砖都刻有当地的信息,因此就可以说地方要为他们进贡的每一块砖负责,这等于就是责任明确到个人。这样就让他们不敢弄虚作假,而且朱元璋时期刑法严酷,因此他们为了避免触犯刑法会百分百监督工匠。

朱元璋

这一举措很好避免了出现质量问题找不到人,以及地方之间相互推脱的问题。这其实和现在的企业管理方法很像,明确责任到个人,这样就以最小的代价从而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以朱元璋这一举措,也尽显一代雄主的智慧。

二、荣誉感。

从地方官吏的角度来说,每个砖刻着自己管辖的属地,这也能让皇帝联想到自己。因为他们为了让皇帝发掘自己的才能,就拼命做好每一块钱,毕竟如果朱元璋发现某一批特别结实,就会由所属地方想到官员。然后再有这件事想到官员的能力,这样他们升官的理想还会远吗?

古人的荣誉

而对于地方而言,这一块砖可能流芳百世,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可以让后世子孙看到,更意味着城砖会被皇帝看到。我们要知道,古代对于声誉和节操远远要比生命看得重。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会用心制作每一块砖,毕竟他们不想让自己给子孙蒙羞。

三、趋利避害。

明朝的法律是具有株连性质的,虽然其比秦朝已经好多了,但其株连性质依旧存在。这就是说,如果自己进贡的砖好,那么大家都好。相反,如果砖不好,那么大家一起倒霉。但很显然大家想一起好,而不想一起倒霉,这也是人趋利避害的心理。

空印案

这样我们再想想:如果县太爷偷工减料,那么其他人会同意吗?很显然,不会有人给县太爷的贪婪陪葬,于是他们要不劝诫县太爷,要不就是举报县太爷。这就等于一群人相互监督一样,因此谁也不敢弄虚作假,虽然朱元璋不可能每块砖都看,但架不住谁倒霉呢?问题是很多人赌不起,毕竟输了可能就要掉脑袋,因为朱元璋执法的严酷对于他们是刻骨铭心的。

就是这三个因素,所以才让明长城成为一个盘踞在华夏大地的巨龙,更是华夏的精神寄托。同时朱元璋也用他的行为表示,一个好的举措可能会事半功倍,相反一个不好的举措则会事倍功半,不是吗?

明长城全景

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历史的反思:古代农民起义的失败,真的是因为阶级的局限性吗?

更多文章

  • 从《金瓶梅》来看宋代的断裂和明代的接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足球和相扑运动、自由平等的权力这些也都是和我们现代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有后面的经济、政治、司法此类种种,我们大可以一饱眼福,通过这本集作者“说宋”系列的大成之作来看看我们平时了解不到的宋朝的近代化的、生动化的另一面。“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明清,分南北两宋一共存续

  • 一心想成女皇的刘娥,到死不归还权力,宋仁宗还差点被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晚年还喜欢刘娥吗,皇后刘娥与宋仁宗,宋仁宗刘娥晚年生活

    刘娥发迹史刘娥父亲刘通,本是虎捷都指挥使,在跟随宋太宗征北汉的时候,死在道路上。而此时的刘娥,尚在襁褓之中,在外婆家中长大。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等到刘娥渐长,嫁给了蜀地的银匠龚美。夫妻二人一起去了开封,只是生活很快陷入困顿。为了生存,龚美只好决定卖掉刘娥,重新

  • 靖康之变时,北宋帝姬被送给金军当歌姬,2年后因谷道破裂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靖康之变徽宗被俘虏到哪,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北宋靖康之耻发生在哪一年

    在我国历史上,北宋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一方面这个时代拥有发达的商业文明,文学上也涌现出一大批名垂千古的词人,在历史上被人称颂。另一方面北宋的“弱”也被后人频频诟病,甚至发生了像靖康之难这样刻骨铭心的悲剧,尤其是宋徽宗的“懦弱”,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宋徽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

  • 郑成功39岁吐血暴毙,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成功临死为何要处死妻儿和孙子,郑成功临终前下令杀妻子儿子,郑成功为何杀儿子和孙子

    明末之时有一奇人,他立志光复大明,拯救江山。正所谓“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他就是明末著名将领郑成功。从他的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着离奇。郑成功一生短暂但却辉煌,他一生中所下的命令都是为了匡扶大明,但却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离奇猝死。临死前的最后一道命令:斩杀发妻长子,更是让人不解。明朝最后的希望

  • 《水浒传》鲁智深武艺高、人品好,为何排不进五虎将?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宋江掌管梁山后一心想要诏安,这才是原因根本所在。鲁智深绰号花和尚,虽说是和尚但他不拘小节,酒肉通吃,这样的人自然受不了朝廷的约束,宋江作为老大也能看出来,就算后期诏安成功,以鲁智深的性格必然要回到寺庙,毕竟鲁智深原本就是朝廷的人所以人称鲁提辖,由于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

  • 他两次担任宋朝宰相,把苏轼贬谪到了海南,坚决反对宋徽宗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苏轼的关系,苏轼遭受贬谪的经过,苏轼是否曾被贬到海南

    作为全能型人才,苏东坡不仅文化功底深厚,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也能做到与民同乐,爱民如子,政绩相当不错。他曾在徐州指挥抗洪救灾,在杭州兴修苏堤,疏浚河道,在武昌成立救儿会,拯救了数千女婴。可就是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却在人生的后半段,不断被贬谪。那么是谁如此痛恨苏轼呢?这个人就是章惇。一、章惇与

  • 朱元璋大宴群臣时,刘伯温从哪三道菜看出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第二次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群臣吃饭,朱元璋把刘伯温逼回京城

    但像什么烹杀常遇春之妻做妒妇汤、给徐达赐烧鹅引他病发、给刘伯温下毒、给朱棣剥橘子想杀他等等,那是一个比一个离奇,朱元璋仿佛活在影视剧里,按着剧本的情节机械地上演一个个片段。当然了,最离谱的还是“火烧功臣楼”这个桥段,刘伯温从三道菜看出朱元璋的杀机,就发生在这个故事里。说是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对当初追

  • 大明王朝历经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凭什么孝宗朱佑樘独占鳌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朱佑樘,仁孝皇帝朱佑樘,明皇朱佑樘是好皇帝吗

    人们或许只记得太祖朱元璋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大败元军,定都南京,记得离奇消失的建文帝朱允炆。记得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修订永乐大典、派郑和七下西洋所带来的永乐盛世,记得英宗、代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记得明末东林党、宦官的乱政。还记得自缢而亡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但为什么不为人知的明孝宗朱佑樘能独占鳌头呢?孝宗身世

  • 他手握80万重兵,崇祯数次求救他却不出兵,亡国后他又痛哭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死前左良玉手里80万大军,崇祯错杀了几个大将,崇祯有几次反败为胜

    崇祯帝在自缢之前,曾经向拥兵80万的宁南伯左良玉求救过。然而崇祯皇帝没有等到左良玉的求援,大明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在干什么呢?《明史·左良玉传》记载:“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悯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

  • 她们在大明风华中扮演朱棣的妃子:一位做过模特,一位曾是主持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后宫妃子图片,朱棣妃子名字及身份,朱棣妃子是元仁公主吗

    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王学圻、梁冠华,俞灏明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大明风华》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该剧改编自莲静竹衣的网络小说《六朝纪事》,以历经明朝六代皇帝更替的传奇皇后孙若微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大明王朝从初建到国力鼎盛的那段历史。很多观众都看过清朝的宫斗戏,但有关明朝皇室的戏我们却很少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