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2岁就被立为了太子,兴建豹房广招乐妓

明朝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2岁就被立为了太子,兴建豹房广招乐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1/22 9:48:10

《明武宗实录》:笼初上在偏头关,素女乐于太原,有刘良女者,晋府乐工杨腾妻也。

他还男女通吃,不仅要后宫妃嫔,还会搜罗太监当男宠,宠幸俊美的内臣,给他们取名为“老儿当”。

后来,明武宗觉得皇宫不好玩,干脆兴建了豹房,广招乐妓,大玩特玩,因而被人称为明朝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之一。

明武宗行事荒诞,是真的!

明武宗朱厚照,2岁就被立为了太子。

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母亲是张皇后,他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在历史上,明孝宗的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也只宠爱她一个女人。

父母恩爱,对孩子而言,就是莫大的恩赐。朱厚照是被宠爱浇灌长大的孩子,因此,他的行事作风,完全和其他皇帝不同。

15岁那年,朱厚照登基为帝。还不到4个月,他就遭到了臣子严肃的劝诫:

仰惟皇上嗣位以来,日御经筵,躬亲庶政,天下壇僚望治。迩者忽闻宴闻之际,留心骑射,甚至群小杂沓,经出掖门,游观园囿,纵情逸乐,臣等闻之,不胜惊惧。”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都希望皇帝登基后,就每天勤于政务,治理天下。但朱厚照不这样,天天骑马射箭,或者跟着一群人溜出去玩,纵情声色,让人惶恐。

这番劝诫,明里暗里,都在说朱厚照过于纵情声乐,一点都勤奋,连皇帝最基本的礼仪和规矩,他都没有守。

那登基4个月,明武宗都干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他干的都是大事。

他废除了尚寝官的内官,兴致来了就跑去后宫临幸妃子,到了每日经学时就找各种借口跑路。后来,他甚至连早朝也不想上了,开始逐渐罢朝……

时不时,朱厚照还会跑去民间游玩,搜集一些美女,或来几场猎艳活动,引得民间百姓避之不及。

《明武宗实录》“时上幸密云,民间传言欲括女子、敛财物以充进奉,多惊疑避匿,哭泣相闻。”

著名的《游龙戏凤》,演绎的就是明武宗与凤姐的“爱情”故事。

从史书上来看,明武宗这个皇帝,的确行事荒诞,无法无天。

明武宗兴建豹房,大玩特玩,也是真的!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明武宗确实兴建了豹房。

当皇帝不到三年,朱厚照认为皇宫生活规矩太多,想要打破这种束缚,便建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豹房。

此后十多年,他基本都在豹房里生活,连后宫都去得很少。

《明武宗实录》该日条载:“盖造豹房公廊,前后厅房,并左右厢房、歇房。时上为群奸蛊惑,朝夕处此,不复人大内矣。”

在豹房里,明武宗有3个重要随从:

  • 第一个,名叫于永,擅长“房中术”。
  • 他是色目人,因技术高超而受到喜爱,后来,于永还主动向明武宗进献西域女舞者16人。

  • 第二个,名叫于喜,是个太监。
  • 他身材魁梧,马术精湛,负责豹房里的“冲锋”游戏,每次都能哄得明武宗开怀大笑。

  • 第三个,名叫于经,是一个擅长理财的太监。
  • 他帮明武宗掌管“各地皇店”,垄断部分市场,负责赚钱,为豹房提供必要的开支。

    这3个人的存在,让明武宗在豹房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鱼得水。

    豹房里都有什么?

    明武宗的豹房里,可不止有人,还养着很多猛兽和动物,什么老虎、鹿、狐狸、羊,都是这里的常客。

  • 心情好时,明武宗就在这里看看动物;
  • 心情不好时,明武宗就下令让动物互相厮杀,或者让人和动物厮杀。
  • 这里有个问题:明武宗的豹房里,养过豹子吗?

    我专门查了史书,只是不同的史书记载不同:

  • 有的史书上说,明武宗的豹房里,养着一只土豹,足足需要240人照料。
  • 《万历野获编》:“嘉靖十年兵部覆勇士张升奏,西苑豹房畜土豹一只,至役勇士二百四十名,岁廪二千八百石,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
  • 但也有史书说,明武宗的豹房里,根本没有豹子,只是有一个豹子的雕像而已。
  • 因此,豹房里有没有豹子,还真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武宗的豹房里,女色无数,男色更是不少。

    自从豹房修建完,朱厚照就很少去后宫了,他的需求都在豹房里解决。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南巡,在民间搜罗美女、男色,甚至有时候还会有幼女。

    这些从民间搜罗来的女子,一开始都被扔在浣衣局。等明武宗点头,她们就进入豹房,在豹房等待明武宗的召唤。

    因为人数过多,浣衣局供养不起,不少女子在等待召唤的过程中,会被饿死,或者病死。

    而豹房中,美色也从来不缺。

    在明武宗时期,豹房曾出过3个著名的豹房美色

    三个著名的豹房女色

    豹房里美女如云,但最著名的,只有三个人:

  • 第一个人,是怀着孕的孕妇。
  • 此人是将官马昂的妹妹,她是怀着孕,被挑到豹房去的。

    她长相美貌、擅长骑射,明武宗对她一见钟情,毫不在意她怀着孕,就强行带进了豹房。

    《万历野获编》:宣府都督马昂妹,已嫁毕指挥有孕矣,以其善骑射,献之上,能胡语胡乐,大爱之。

    因为妹妹得宠,马昂也因此步步高升,越级成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 第二个人,是有夫之妇。
  • 此人名叫刘良女,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被明武宗强行抢回来的“有夫之妇”

    据说,在明武宗后来的生涯里,她成了最受宠的女人之一。每次南巡,朱厚照都会带上她,去佛寺挂经幡,也会写上刘氏的名。

  • 第三个人,就是玉满堂。
  • 玉满堂是北直隶霸州王智的女儿,她曾参加宫女预选,却意外被刷屏,非常沮丧。

    可能是太难过了,回家后,她的精神就出现了一点问题。但后来,因为道士的一句话,她阴差阳错进入浣衣局,后来又被送入豹房,直接去了明武宗身边。

    这是豹房最出名的3个女子,但除了她们,豹房里还有很多俊美的男子

    大臣们听闻,都非常担心皇家后嗣,有臣子甚至冒死上书,希望明武宗能多去后宫,临幸妃嫔:

    “陛下承祖宗统绪,而群小荧惑,致三宫锁怨、兰殿无徵。虽陛下春秋鼎盛,独不思万世计乎?中人稍有资产,犹蓄妾媵以图嗣续,未有专养螟蛉,不顾祖宗继嗣者也。”

    以上,就是正史记录里的明武宗。

    乍一看,明武宗就是个沉溺游乐,一无是处的君王。按照常理,沉迷于豹房的明武宗,应该会把国家搞得一团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武宗朱厚照,并不是个毫无建树的皇帝,甚至,他还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

    豹房的真正用途

    明武宗在位时,办成了不少大事,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 一是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
  • 二是亲自指挥布局,大败蒙古王子,让蒙古多年不敢再来犯;
  • 三是多次赈灾免赋,形成完善了赈灾应急体系;
  • 四是关西情报网,发展外交,学习葡萄牙语,了解欧洲……
  • 桩桩件件,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沉迷女色的君王能办到的,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朱厚照在位时期完成的壮举。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天天待在豹房,大玩特玩的君王,到底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呢?

    这个问题,得从豹房的真正用途说起。

    豹房可能不止是吃喝玩乐,更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

    朱厚照整天待在豹房里,除了爱玩之外,也因为他把这里打造成了真正的指挥中心。

    理由如下:

    其一,豹房有庙宇宗教,帮助明武宗了解西域情况,建立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来往。

    据史书记载,豹房里有很多庙宇,每日诵经,人来人往。

    《武宗正德实录》:上颇习番教,后乃造新寺于内,群聚诵经,日与之押昵矣”。

    按照当时的规矩,宗教活动是不允许在乾清宫里进行的。

    但明武宗很喜欢,因此,他把这些活动都搬到了豹房,并且利用这一类宗教活动,了解西域,促进外交。

    其二,豹房中发号施令,无人敢违抗。

    刘瑾政变之后,原来三位顾命大臣被清除了两位,许多臣子都被列在了“奸党”之列。明武宗的态度,完全偏向宦官和权贵。

    按照祖训,皇帝若在乾清宫发布命令,必须经过一系列程序。

    当时,大臣已经不受他控制,他的很多政令都发不出去。

    但建了豹房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拿着司礼监看过、批过的奏折,直接发表意见。

    他不上朝,对大臣的意见也不理不睬,经常大笔一挥,直接让司礼监颁布旨意。这种任性,颇有“先斩后奏”的意味。

    而命令发出,天子权威仍在,谁也不能直接违抗,更不可能公然让皇帝下不来台。

    正因如此,明武宗偏好在豹房里发布命令,只有在这里,他对朝局的掌控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其三,豹房,代表了明武宗重振明朝武力,压制文官的愿望。

    帝王之术,重在平衡。

    明武宗时期,文官的力量已经很大了,他迫切希望能重振武官的地位。

    在豹房附近,朱厚照特意准备了习射、御操的地方,这里与驯兽场相连,他可以非常迅速地监控京城军队操练,有时候还会自己去当将军练兵。

    待在豹房,明武宗可以轻而易举掌握军队,哪怕是再细小的调动、操练,也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

    后来,豹房附近还开设了东西两官厅,专门用于提督办公。而掌管这些场所的,是明武宗最信任的太监。

    《明史》:上又自领阉人善骑射者为一营,谓之中军,晨夕操练,呼噪火炮之声,达于九门。

    可不要瞧不起明朝的太监,在明朝,当太监可不容易,要读书识字,入宫之后,还要专门进行培训和学习。

    他们除了没有命根子,并不比大臣们差。

    为了收买人心,明武宗收了很多义子,并赐给他们“朱”姓。不止是宦官,还有很多边帅,也被朱厚照收为了“义子”。

    从种种举措来看,明武宗应该是迫切地想要恢复昔日尚武的局面

    如果没有豹房,他想做都不可能做到,因为文官集团会拼死守护自己的利益。

    这里也要补充一点知识,大家不要把明朝的文官集团想象成忠臣,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私欲,而且权势滔天。

    某种程度上,明末的东林党,要为明朝的灭亡负一定的责任。

    写在最后

    明武宗朱厚照,确实是个行事荒诞的皇帝,但他未必不是一个好皇帝。

    明朝有祖训,要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连亡国之君崇祯,都没有背弃这条祖训。

    崇祯自尽时,留下的遗言是:“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可以说,明朝的皇帝,心中都装着百姓,并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不堪。

    但明朝的官员,心中未必有百姓。

    明武宗想要破除文官独大的局面,以行事荒诞为表象,修建豹房,传达政令。

    修建豹房,他的初衷绝对不止是为了享乐,更多的是为了治国。

    只是,为了牵制官员,明武宗重用宦官,而史官对宦官的态度素来轻视、敌对。如此一来,明武宗自然很难在正史上留下什么好名声。

    另外,宦官这一层身份,也引来了很多朝臣非议、嫉恨。在这种抗拒的情绪下,明武宗想要完成的尚武氛围,非但不能成功,还可能适得其反。

    后来继位的明世宗,体弱多病,对武力丝毫不感兴趣。在他手中,豹房被闲置,里面的猛兽和动物,或放或杀。自此以后,文官势力独大,尚武之风越来越衰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北伐恢复北宋故地,赵构除掉岳飞,宁愿屈辱求和也不愿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为什么被赵构处死,宋金战争岳飞四次北伐,赵构给岳飞的信函原文

      看地图就知道,金人的主力大本营的北面是黄河,西路军和中路军一直在团团包围,每次来主机的金人部队都会被岳家军给击溃。到时候黄河在北边东北边拦住他,黄河中游的流动还是很急的,想要大军渡江,谈何容易,到时候城失守了,只能往东边逃窜,这时候东路军就在那里等了很久了,如果这样都不死的话,那也会脱一层皮。金朝国

    • 他舍命替朱元璋挡9箭,朱元璋:朕绝不负你!登基后将其抄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谁替朱元璋挡九箭,朱元璋被逼谋反

      陈德与朱元璋因为打仗一来二去产生深厚情谊 这还要从翻阳湖之战说起,公元1363年,到了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生死决战,可以说这场战争的获胜者,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下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了,虽然朱元璋最终大获全胜,但是这场战役的开始依旧是相当惨烈,甚至朱元璋差点此战身亡,事后也是十分感动这位将军的救命之恩,

    • 乾隆的书法写得好,但是和宋徽宗相比,略显业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书法180幅,乾隆书法欣赏霸气,乾隆在书法界的地位

      如果说乾隆是一位书法爱好者,那么宋徽宗就是一位专业的书法家。他不像别的皇帝一样,闲暇时光用来学习书画,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己的书画事业。所以后人在总结宋徽宗贡献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他的书画,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却是一个合格的书画家,并且推动了书画的发展,为后世的书画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在艺术史

    • 宋朝皇帝为何很“憋屈”,不敢随意做事处处受到制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皇帝为啥那么懦弱,宋朝皇帝为何很憋屈,宋朝皇帝为什么受到制约

      宋朝是在五代十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政权,为了防止国家的再次动荡,宋太祖赵匡胤就通过制度来解决国家的稳定问题。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就吸取五代时期的弊政,对宋朝的中央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上图_ 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赵匡胤和唐朝不同的是,宋朝的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负责。宋朝设

    • 靖康耻究竟有多耻辱?金人采取“牵羊礼”,宋朝皇室颜面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靖康真实照片,靖康之耻带给大宋皇族有多耻辱,南宋靖康耻资料

      字面上来看,这像是让皇帝去放羊来借此羞辱,但是事实比这要糟糕得多。二帝二后但去袍服,馀均袒裼,披羊裘及腰,执毡条於手。二帝引入幔殿,行牵羊礼。徽宗、钦宗皇帝和他们的皇后,脱下华丽的袍服,披上鲜血淋漓的羊皮,用皮条捆住双手,在金兵的牵引下到金太祖的庙中进行祭祀活动。宋人就像是案板上的羔羊,令人宰割。作

    • 鳌拜最早的时候跟着皇太极到处打仗,鳌拜的实力有多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鳌拜的实力排行,鳌拜的武力值如何,鳌拜的军队有多厉害

      鳌拜从青年时代起就效力军中,屡立大功。崇德二年(1637),皇太极命贝子硕讬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诸将往攻皮岛,结果进展不大。于是又命英郡王阿济格接手,鳌拜从征军中。当时的鳌拜主动请缨,还立下了军令状。他在战争中奋勇冲杀,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清军遂一举跟进,登上皮岛,举火引导

    • 清朝灭亡后,九大总督的结局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灭亡后九大总督,清朝九大总督是干什么的,清末的九大总督照片

      一,直隶总督张镇芳张镇芳是袁世凯兄嫂之弟。李鸿章病逝后,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张镇芳开始腾达。后来袁世凯遭弹劾罢免后,直隶总督一职由张镇芳代署,因此他成为了满清最后一位直隶总督。民国成立后,张振芳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又参与张勋复辟。复辟失败后,张镇芳被捕,后经过多方通融,重获自由。张镇芳晚

    • 大清最后一天如何度过的?溥仪玩闹,裕隆哭到昏厥,臣子反应怪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溥仪臣子,清朝皇帝溥仪死于哪一年,裕隆和溥仪什么关系

      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堂上的大臣们早就已经参差不齐,网易那些皇亲贵族们,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们早早的便将自己家中的财物收拾好了,此刻早就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隆裕太后忍不住流下泪来,过去一把拉住正在玩耍的溥仪,当下便抱着他痛哭了起来。在那朝堂之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位老大臣在眼面抹着眼

    • 浙江1牛人,因5个字成为康熙老师,经历比在《康熙王朝》中更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有哪几个老师,康熙十大才子排名,康熙的启蒙老师有哪几位

      但是你要问古代的皇帝谁最博学,估计大家心中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虽然是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但是平日却是学习不辍,在有的记载中显示,他少年时为了在处理公务之余学习,曾累到口中出血。等到他成年之后,不光对华夏的传统文化研究很深,就连西洋的一些算术之学,也有很深的涉猎。因此在一些非主流

    • 大诗人李白参加的永王李璘叛乱,是怎么回事?李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晚年跟着永王李璘,永王叛乱全过程,永王李璘埋葬在哪里

      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法。初封永王,领荆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安史之乱爆发后,册封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领江陵大都督,镇守江陵。招兵买马,设置官署。早年经历李璘,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其母顺仪郭氏,是剑南节度使、尚书郭虚己之妹。幼年失去母亲,由其异母兄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