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浙江1牛人,因5个字成为康熙老师,经历比在《康熙王朝》中更精彩

浙江1牛人,因5个字成为康熙老师,经历比在《康熙王朝》中更精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1/24 10:09:18

但是你要问古代的皇帝谁最博学,估计大家心中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虽然是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但是平日却是学习不辍,在有的记载中显示,他少年时为了在处理公务之余学习,曾累到口中出血。等到他成年之后,不光对华夏的传统文化研究很深,就连西洋的一些算术之学,也有很深的涉猎。

因此在一些非主流文献记载中,康熙曾放言,自己若是不当皇帝,也会是一位博学鸿儒。

不过就是这么一位学贯东西的帝,也有在学问上佩服的人物,他曾评价这个人说:“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

这里的“士奇”指的就是清朝的著名传奇文人高士奇

提起高士奇这个名字,估计大家都陌生,因为只要是涉及康熙朝的正剧,基本上都会涉及到他。尤其是二月河先生的《康熙王朝》中,他是继伍次友周培公之后,又一位担当康熙智囊的重要人物。

不过在《康熙王朝》中,高士奇是因为明珠的推荐,才和康熙皇帝结识,然后才平步青云的,而实际上高士奇的经历,要比小说中更具传奇。

高士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不到20岁就没了爹,导致自己无所依靠,中年又丧了妻,导致身边没有个真正贴心的人,到了晚年,他指望养老和继承家业的儿子又挂了;

他这一生又是幸运的,康熙虽然是个仁君,但是在他手底下能善始善终的重臣也不算多,但是高士奇却是例外,此外,我们经常会听到忠孝自古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人家高士奇的家里,却有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的“忠孝之家”.....

那么高士奇为什么这么牛呢?这还要从一个传奇的故事说起。

公元1664年,19岁的高士奇由他爹领着进京考试,但是他没考中,而且他爹也在随后去世了。接连遭到两次打击的高士奇就开始在京城当“北漂”。

当时他身无别技,只有一手字还不错,于是他就开始以卖字为生。这种衣食不定的生活,高士奇过了差不多有五年。如果换成一般人,要么受不了之后到到恢复,要么就慢慢地被磨平棱角,开始随遇而安的混子。

高士奇却不是一般人,他利用北京这个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各种资源,不断打磨自己的学问,并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一身与人相处的处事之道。

机会总是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公元1669年,高士奇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了国子监,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书办。有一次宫中的关帝庙需要维护检修,他被安排去给关帝庙重新书写一些文字。

高士奇知道这个地方未来会有贵人来看,于是打其精神写得十分卖力,尤其门楣之上的“天子重英豪”五字,写尽了他胸中的被压抑的抱负。结果等到康熙来这时,一眼就相中了他的书法。不过康熙虽然爱才,但在用人上却比较谨慎。

他一面安排人去打听高士奇的来历,一面又让人关注他的行止。等到翰林院统一组织考试时,康熙又专门看了高士奇的卷子,这一次高士奇没有过于炫技,而是工工整整地用小楷作答,而这种最能体现基本功的书法,立刻让康熙把他定为第一。

虽然事后,康熙没有把他越级提拔,却指定他为自己写写各种需要看的文字。越靠近心脏的地方,越能汲取新鲜血液,离领导越近的地方,也越能刷存在感,更何况康熙已经心里有了他。

换成一般人此时已经乐疯了,但是高士奇却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他平时在康熙身边时,绝不会恃才自傲,也不会因为康熙的青睐而放松警惕,据记载,当时高士奇为了做好誊写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他经常认认真真的写一遍,然后回家再让妻子帮忙审核一遍,这种工作经常会让他熬到深夜才能休息,但他却从不敢有一丝松懈。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康熙自己就是个讲究人,对事情更是明察秋毫,高士奇的努力他是看在眼里的,而且通过交谈他还发现,高士奇不光写得一手好字,对于文学的研究更是非常通达,而最重要的是,高士奇没有一般文人的孤傲,人家高士奇一直都很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再加上康熙当时因为自己喜欢看书,但是苦于身边缺少一个能为他讲解,且脾气性格都合适的人选,于是高士奇就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帝师”(活字典)。在古代什么最宝贵,当然是皇帝的青睐,高士奇当时虽然只是个给康熙服务的小小“南书房侍从”,但是在外人眼里,他的地位不亚于朝廷重臣。

朝廷重臣未必能天天见到皇帝,但是高士奇不光可以天天见皇帝,还能给康熙侧击的提建议,因此高士奇很快就“”了起来。

不过高士奇已经看穿世间冷暖,他在康熙身边以后,又深知康熙对朝臣的忌。因此高士奇在大事上很少参与,但是一些小忙却也不推辞,后来明珠和索额图党争,还有皇子们的各种烂事,高士奇眼看就要深入旋涡。

这时有人就向康熙弹劾高士奇贪腐,当康熙查问时,高士奇毫不遮掩,把自己的贪腐之事都一一供认,后来高士奇就被革职。一般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高士奇原来最后也走了歪路,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康熙曾表态,大臣犯小错不叫事,而贪腐只要不过度,康熙也不认为是大问题。

所以高士奇的贪腐被告,可能只是他的一种防御措施。高士奇提前“退休”之后,康熙一直没有忘记他,有事没事都会招呼他,还曾让他“返聘”。但是当时的朝局已经产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于是高士奇都是匆匆应招,然后只谈闲篇,并很快就抽身离开朝堂。

高士奇去世之前,康熙还去看望过这位“旧友”,并时不时地赏赐点什么,等到高士奇去世以后,康熙给他的谥号是“文恪”,而恭顺慎重曰“”,单从这个谥号,我们就能看出高士奇为什么能善始善终。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可以映射清朝的高官,您能猜出谁影射的是高士奇吗?

更多文章

  • 大诗人李白参加的永王李璘叛乱,是怎么回事?李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晚年跟着永王李璘,永王叛乱全过程,永王李璘埋葬在哪里

    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法。初封永王,领荆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安史之乱爆发后,册封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领江陵大都督,镇守江陵。招兵买马,设置官署。早年经历李璘,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其母顺仪郭氏,是剑南节度使、尚书郭虚己之妹。幼年失去母亲,由其异母兄李亨

  • 妲己究竟有多惊为天人?古尸容貌复原图曝光,真是狐狸精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妲己的古尸容貌复原图,狐狸精妲己容貌复原,狐狸精美女妲己图片

    其实妲己也挺可怜的,一个倾国倾城的妙龄女子,却被迫送给六十多岁的迟暮老人,她也只是战争的牺牲品。美也不是她能决定的,她也不知道商纣王会因此迷恋自己而让纣王荒于朝政啊。那么,历史上的妲己到底有多美?她到底有什么资本能让商纣王不思朝政,对她言听计从?从妲己的出身来说,她是苏氏部落酋长的女儿。所以她自然接

  • 秦始皇最不想看到的,是他自己的身世之谜,吕不韦因此饮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有些问题永远不能回答,有些事必须带进坟墓,只有让秦始皇放心了,吕不韦努力一生的积累才不会彻底灰飞烟灭。所以当秦始皇对他发出灵魂之问的时候,吕不韦瞬间就醒悟过来,如梦方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既然没能提前全身而退,那此刻及时舍车保帅,是对大家都好的结果。所以吕不韦看完信就饮水自尽,说

  • 为什么曹操想到挖走徐庶却没想挖走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庶临走之时评价诸葛亮,徐庶为何离开诸葛亮,历史上徐庶与诸葛亮的关系

    《演义》里对于徐庶是这样说的,说他是经水镜先生推荐来到了刘备帐下。然后帮刘备出主意。和曹操打过几仗,还胜了。于是曹操就琢磨,这个刘备,在历次和我的交手中,每次不是扔下老婆跑,就是扔下老婆孩子跑,怎么这回这么强了。于是调查了一下,结果一调查发现,刘备手下竟然有一个比较牛的谋士叫单福(这是因为徐庶的妈还

  •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很年轻,为什么不趁机西征北伐、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孙权曹操谁先死,刘备曹操孙权哪个死得早,孙权西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先说前两句,这是《三国演义》里一个经典情节“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在青梅时节,请刘备喝酒,品评天下英雄。刘备列举了几位实力雄厚的军阀,曹操都不认可。他认为,天下只有两个英雄,一个是曹操自己,一个就是刘备。这个故事,在《三国志》中就有出现,但较为简略:

  • 袁绍一生错失了三大奇才,两个不输诸葛亮,一个深受诸葛亮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绍错失的十大猛将,袁绍最好的三大谋士,袁绍的简介和贡献

    袁绍的一生袁绍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袁绍出身四世三公,虽非嫡子,却混得非常好,受到了天下士人的敬仰。东汉的覆没,袁氏集团的崛起,其实都出自于袁绍的谋划!当年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掌权,且太后是何进的妹妹,皇帝是何进的外甥,按道理说权力格局应该非常稳固,但何进却受到袁绍的撺掇,想去对付宦官!要知道何

  • 魏明帝又爱又恨的男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下司马懿家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的司马懿真的夺了曹魏吗,魏明帝和司马懿关系,曹魏后期除了司马懿还有哪些能人

    要说司马家族在曹魏政权下的崛起,司马懿首当其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既扮演了司马家族的领路人角色,也成了曹魏政权的掘墓人。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魏明帝曹叡是完全有机会不让司马懿夺权篡位的,但是在那个曹魏政权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无人可用,魏明帝也只能一遍重用司马懿给予高官厚禄,一边还要提防着他一面对自

  • 为什么说,鸿门宴上,项羽根本不想杀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鸿门宴中项羽应该杀刘邦吗,鸿门宴上为何项羽不下狠手杀刘邦,怎么看待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

    大家都知道鸿门宴本是项羽设的局,想在宴会上刺杀刘邦,最后却反被刘邦逃脱的故事。鸿门宴作为《史记》记载中最为精彩的一件叙事,千百年来流传甚广,以至于后来成了一个俗语,用鸿门宴来表示图谋不轨、暗藏杀机的宴会。鸿门宴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这,可能有一些读者不知道鸿门宴到底是怎回事,在分析项羽没有杀刘邦心思之

  • 苏轼的儿子也是千古奇才,但因受父牵连,一首名作付之东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三个儿子,苏轼50首必背古诗,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

    在北宋乃至中国历史的文坛之上,苏轼的名字永远是那么光芒四射,震烁古今的。他以词最为出名,却在诗、散文、书、画等多领域都有一流的建树,是不折不扣的顶尖全能选手。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相当成功的文人,在当时就并称为“三苏”。在良好的家教之下,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虽然被父

  • 马皇后下葬当天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要杀人,和尚一句话救所有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皇后之死朱元璋发疯,朱元璋封了几个皇后,马娘娘和朱元璋谁先死的

    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她自幼父母双亡,被滁阳王郭子兴收为养女,并且在他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从此与朱元璋风雨与共。朱元璋登基后,他顺理成章就做了皇后,并且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她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很多人说,朱元璋的家人就朱标和马皇后。为什么会这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