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河西地区,西汉和匈奴有话说!胜利者的西汉从河西得到了什么

关于河西地区,西汉和匈奴有话说!胜利者的西汉从河西得到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4/1/22 2:40:15

自古以来,历代有志向的中原朝都视河西走廊为“国之禁脔”,不容他国染指。这种想法和国策是从西汉武帝时期开始有的,从此之后的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皆是如此。河西走廊是古代代表东亚的华夏文明连接中亚文明的重要枢纽,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向西和向南掠夺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王朝赖以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防御屏障。河西地区的早早融入华夏文明,为我国的民族融合和土地面积起了个好头,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可以追溯到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执政时期。

河西地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几乎每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清楚,但只局限于模糊大概,认知不是特别清楚;对这块曾经农耕帝国——西汉和游牧帝国——匈奴都誓死不放手、丢下数不尽的军民、物资、钱粮和兵甲才决出最终归属的河西之地不甚了解。只是知道它很重要,具体重要在哪,很难明确指出。本文就是详细介绍关于河西之地的意义,以及最终胜利者的西汉从河西得到了什么。

地沃物丰、生态多样的河西

河西拥有着作为干旱内陆地区十分稀缺的种种资源,例如丰美的牧草,例如汹涌的河流,例如肥沃的土地,等等。河西在汉唐时期简直是一座天然宝库,谁据有它,谁就拥有大量国家级别的战略资源。而在西汉高祖皇帝刘邦到西汉武帝刘彻统治前期,这块地方被匈奴“吃进肚子”,以此为基础,匈奴的游牧帝国不断强大、疆域横跨上万里,治下之民数百万,有着雄厚且充足的战争潜力。即使是汉武初年,雄才伟略的刘彻也不敢轻易用休养生息近七十年、已进入盛世的大一统农耕帝国,跟匈奴来一场酣畅淋漓、度上所有的战争。

只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手段,一步一步向匈奴发起挑战、再取得胜利、再发起挑战,循环。而在霍去病的两次河西之战大获全胜取得河西后,汉武帝才敢真正进行对匈奴和西汉都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漠北之战。河西之地虽说在先秦时期常被称为和视作未开化的莽荒之地,但是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还是对西汉和匈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河西之地有荒漠戈壁,但还是以草原类型的灌木为主要植被,其牧草之丰美,简直是天赋养马地。

而且河西之地有着四季分明的气候,水资源之丰富是其他内陆地区羡慕不已的,这恰恰是游牧民族最需要的,否则部落的游牧生产根本得不到保证。霍去病率领汉军攻打河西获胜,获得了上百万的牛羊,可见该地之多适合游牧生产。不仅如此,河西之地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大部分都是水质最优的高山融雪之水和未被污染的地下水,还有这大片的冲积平原,土壤非常之肥沃,简单开垦一下就能得到万顷良田,很能缓解即将由壮年步入暮年、由土地兼并引发的西汉王朝的田地不足的状况。早期投入了许多钱粮人口,可是很快就证明了值得——既满足了河西本地军队和百姓的需求,还能为内地发生的灾荒排忧解难提供粮食。

丰富的林木和畜牧

因河流众多,因土地肥沃,因未得开化,河西地区的林木资源实在是丰富到令人吃惊。这为匈奴、月氏、羌人等民族提供了制作箭羽、制作穹庐(即房屋)、制作车辆的原材料,这些东西分别是武器、居住所和运输工具,对于一个民族和政权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林木资源丰富意味着有着大片森林,里面各种动物自然也多,这为各个民族通过游猎获取肉食和皮毛提供了绝佳场所。匈奴人失去了这块地方,军队实力和国力遭到极大幅度的下降。

前面已经说到河西水资源丰富、林木资源多和牧草肥美,所以河西地区的畜牧是首屈一指的,这不仅在西汉国内的首屈一指,还是在匈奴境内的首屈一指。无论是西汉,还是匈奴,牛马在内的畜牧都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军队的强大与否和国家的强盛与否,跟畜牧有着密切的联系。河西之地的畜牧养马到东汉时期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河西之马更在后世闯出了“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威名。

让附近任何大国都不能放手的地利

按理说,距离河西地区最近的应该是西域,而不是匈奴和汉朝;可是西域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阻力,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国家,不然肯定也会参与到争夺河西的战争中。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河西是地名,走廊是其形状。河西地区北面有龙首山等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南面有祁连山等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十足险要,高山不仅陡峭还有积雪分布较为寒冷,完全不适合行军;东边有一道黄河天险,相对来说是一块相对“狭隘”的地区。

也就是说,河西地区像一条唯一的地理通道,连接着西域、汉朝和匈奴。河西地区是关陇地区的西部大门,是包括汉朝在内的中原王朝向西和向北发展的重要地区;河西地区是匈奴控制西域、勾连羌人、及威胁汉朝北境和西境的节点,匈奴大军可以从这出发,快马加鞭地在两天之内进攻汉都长安。所以,河西地区的地利,就像是汉匈之间已经具象化的战争主动权。丧失河西地之后,直接令匈奴上下悲声怨哭:“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衍;亡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祁连山和焉支山都位于河西境内。

胜利者的西汉从河西得到了什么

霍去病两战河西,打得匈奴人完全没脾气,但这并不代表河西地区就彻底成为了西汉的囊中之物,也不代表匈奴不会搞事夺回河西。西汉据有河西,意味着它占据了战争主动权,还能在河西这块地方经营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拓土。自从占有河西,构建起军事防御和实行屯田制之后,汉朝能实现用最少的军队达到抵御匈奴的作用,还能减少征用徭役来转用粮食,汉朝内郡县所需要付出的粮食也会越来越少。占有河西地区,汉朝达到了通西域的目的,避免了匈奴从西域诸国收取钱粮奇珍恢复元气。

当汉朝得到河西,虽说没得到向西域征收赋税的权利,主要是汉朝不屑于要和不想要;而匈奴恼羞成怒河西一事,强行向西域诸国征收各种资源,导致西域诸国倒向了西汉,这为后来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之后,河西当地的各种行业得到发展,汉廷能从此征收得许多赋税。

对西汉王朝的统治巩固而言,会带来三大好处:其一,河西成为关中的屏障,再也不用担心匈奴铁骑轻易兵临大汉都城长安的城下(这直接影响着汉朝统治是否能够稳定下去);其二,汉朝在河西之地做得种种事,可以起到很好地抵御匈奴的作用,让匈奴骑兵的很多优势发挥不出来,来到汉朝的主场,起着缓冲作用;其三,汉朝可以以河西地作为进攻匈奴的前沿阵地和物资粮草屯驻地,前者可以直接打击到匈奴,后者可以减少各种物资转运的损耗,此后西汉数次对匈奴的大战都是围绕着河西之地进行的。

综上所述

西汉时期,河西之地更像是汉匈战争胜利者的奖品,也是汉朝和匈奴的共同命门和力量源泉。河西走廊与辽西走廊是差不多的,河西走廊关系着西汉和匈奴,辽西走廊关系着明朝和后金;明与后金的松锦大战中明军主力全军覆没,导致辽西走廊沦陷后金,之后成为清朝进击中原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汉朝和明朝遇到过这种同样的问题,显而易见,汉朝处理得很好,明朝则是很糟糕,直接使得其统治迅速走向灭亡。胜利者的西汉凭借着河西地区,得到了许许多多名留青史、后人传诵、不可磨灭的东西,也让自己的统治得到巩固,更让北方和西北边地百姓过得更加安全自在。

参考文献:《汉书》《河西史研究》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皇陵地面如何防水,不仅用“纹石”,还用了更为先进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陵封土可以上去吗,秦始皇陵有地下二层吗,秦始皇陵排水系统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虽然才13岁,但是他却已经开始为自己死后考虑,于是他就和众大臣一商量,便择址在骊山脚下开始修筑皇陵。到公元210年,秦始皇在旅途中暴毙,时年49岁,而他的陵墓此时却还

  • 明朝开国功臣告老还乡,70岁还下田劳作,朱元璋却下旨: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怒斩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开国功臣身犯何罪,明朝开国功臣与朱元璋的关系

    李善长是大明的开国元勋之一,早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就已经投入了他的麾下,作为参谋为其出谋划策。当时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疑心,想将李长善夺过来辅佐自己,但李善长坚辞不受,由此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重用。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给予了李善长诸多恩宠,先是升他为太子少师、授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并且还可以

  • 他是宋朝高官,生活奢侈,妻妾十余人,不干正事,可百姓不讨厌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最奢侈的人,宋朝王爷妻妾制度,宋朝皇帝妻妾

    宋庠老成持重,节俭自律;宋祁却风流放荡。人们感叹,哥哥文采不如小弟,可品行要好很多啊。上元之夜,哥哥充耳不闻外面的狂欢笑闹,在办公室点根蜡烛看书;弟弟却华灯高悬,拥着歌伎大开筵席。第二天,哥哥送了封信来:“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斋饭时否?”兄弟俩是穷人家孩子,寒窗

  • 朱元璋做了一个梦,需要取读书人的心肝,马皇后说:心肝即文章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十大励志故事,朱元璋对读书人的政策,朱元璋的四个小故事

    洪武元年,朱元璋召外地官员入京,看着各地的父母官,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明史·卷128》) 朱元璋的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初定,百姓都还很穷,就像刚栽的树苗一样,不能动摇他们的根基,应该休养生息。随后,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三年,朱元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善长背叛朱元璋几次,朱元璋教训李善长,李善长为什么死了还帮朱元璋说话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在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各色血雨腥风的大案里,大明开国“左相国”李善长的被杀,可以说桩让当时多少人想不到的事儿。要知道,这位大明开国的“萧何”,朱元璋时打天下年间功劳苦劳一堆的“大管家”,明朝六部官制礼仪制度的制定者,多年来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哪怕洪武十三年,著名的“胡惟庸案”震惊天下,各

  • 他力排众议为岳飞平反,北伐失败遭政变暗杀,被后人抹黑了8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消息传来,北伐总指挥 韩侂胄怒不可遏,一通清算之下,他砍掉了郭倬的脑袋。 然而,这可决不是什么甩锅动作,因为东线战场的失利的确就是郭倬的瞎指挥造成的,而更恶心的是,郭倬为了活命,还无耻加不要脸的出卖了名将 田俊迈! 一句话,郭倬这种人,死有余辜!他的死,虽然暂时平息了韩仛胄的愤怒, 但他不知道的是,

  • 在明朝当皇帝太难了,非死即伤,但为何说这一切都是朱元璋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从来就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自欺欺人的鬼话,因为王侯将相如果善良的话他们恐怕连一天也活不了,但作者绝对相信因果关系,比如明朝。1、朱允炆:被人弄死后一把火烧个精光,美化成失踪;2、朱高炽:想迁损害了北方贵族的利益,被人毒死;3、朱瞻基:想利用太监来制衡文官集团,被人毒死;4、朱祁镇:想恢复皇权

  • 为什么说决定明朝生死命运的关键一战是松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松锦之战是明朝的转折么,松锦之战明军会翻盘吗

    明朝灭于1644年,可在1640年就被决定了生死存亡的命运。1640年,明朝和清朝发生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松锦之战。我们知道,建州女真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崛起后,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清朝前身)。在那以后,清朝就成为了明朝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在清朝统一东北并征服了蒙古后,清朝和

  • 朱棣当了22年的皇帝,为什么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做了多少年的皇帝,为什么朱棣当皇帝后没有孩子,朱棣一共几岁当皇帝

    朱棣是在靖难之役后当的皇帝,赵构则是在靖康之耻后当的皇帝,当然,朱棣是自己抢来的,赵构则是捡了个便宜。赵构一路逃到南边当起了皇帝,原本以为能够安枕无忧,所以便在宫中造人,宠幸妃嫔,谁知造着造着,突然有人在殿外嚷嚷了起来,“金军打过来啦!金军打过来啦!”这突然传来的嚷嚷声顿时吓得赵构后背发凉,打了一个

  • 宋朝吃文化:羊肉属于极奢侈的食材,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羊肉,宋朝最受欢迎的羊肉,宋朝羊肉哪种最好吃

    在宋朝,羊肉属于极奢侈的食材,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学子中便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亦即熟读苏轼的文章,中试做官后,便可吃到羊肉了,反之,就只能吃糠咽菜了。宋朝专门有一种作为官僚俸禄的“食料羊”,每人每月最少两只,多的有二十只。羊肉,无异成为官员的待遇和象征。不过,这官也得当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