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力排众议为岳飞平反,北伐失败遭政变暗杀,被后人抹黑了800多年

他力排众议为岳飞平反,北伐失败遭政变暗杀,被后人抹黑了8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09 更新时间:2024/1/27 23:17:28

消息传来,北伐总指挥 韩侂胄怒不可遏,一通清算之下,他砍掉了郭倬的脑袋。

然而,这可决不是什么甩锅动作,因为东线战场的失利的确就是郭倬的瞎指挥造成的,而更恶心的是,郭倬为了活命,还无耻加不要脸的出卖了名将 田俊迈!

一句话,郭倬这种人,死有余辜!

他的死,虽然暂时平息了韩仛胄的愤怒, 但他不知道的是,过不了多久,他的脑袋会和田俊迈一样,成为宋金和议的筹码。

禅位功臣

关于韩仛胄的一切要从1194年说起,这一年42岁的韩仛胄还是一个芝麻小官——知閤门事,这职位的主要作用是“掌皇帝朝会、宴享时赞相礼仪”。看这描述,有没有觉得像 “卷帘大将”?

说起来他是光荣的老韩家的子孙,从他这往前数五代,就是自认天下第一牛掰的 韩琦

而正因为他是 韩琦的五世孙,所以他才得到了这么一个知閤门事的小官。

有文化吗?没记载,有学历吗?没参加过科举,日子本来如水一般流淌着,42岁的小韩一眼就能看到自己62岁、72岁,甚至直到老死的模样。

可是公元1194年,一切都变了: 太上皇宋孝宗死了。他的死,震惊了整个南宋帝国——要变天了。

这种变天,不光是预感,更像是一种必然。因为在位主政的宋光宗,他已经精神不正常好多年了,南宋帝国随时都会陷入停摆的窘境!

工部尚书赵彦逾、禁军殿帅郭杲、枢密使赵汝愚,甚至太皇太后吴氏,他们都同意废立新君。

事情定了,那么谁来当最后的操作者呢?于是韩侂胄被推了出来,一是他就在皇宫,方便动手;二是因为他是太皇太后的亲外甥,能信任。

从这一刻起,宋光宗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他现在已然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7月的一天,后来的宋宁宗赵扩被召进皇宫,当大家告诉他“你要当皇帝”,对于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赵扩同学却死活不肯答应—— 就算做样子,也不能太麻溜的穿上黄袍。

不过没关系,政治秀场的规则大家都懂,“皇家服务员”韩仛胄“隆重登场”:他硬拽着未来的皇帝,穿上了龙袍。看起来一百个不情愿的赵扩,向韩仛胄投来复杂的表情,然后就“无奈”的接受了自己当皇帝的命运。

撕裂的战友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伴随新皇登基,一般都会有朝堂的重新洗牌。这次也不例外, 功臣赵汝愚从枢密史升任右相,成为南宋帝国的常务副总,之后很快又挤掉了留正,出任南宋集团第一CEO。

赵汝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那么他曾许诺给韩仛胄的节度使该落实了吧?

并没有。

赵汝愚看不起没文凭的韩仛胄,甚至公开表态为 “外戚不可言功”。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了,你赵汝愚是宗室子弟,都可以有功,外戚怎么就不能有功了?

最终,有拥立之功的韩仛胄官升一级: 授为宜州观察使。

人性啊,面对危险和困难,往往还能团结战斗,可一旦压力解除,这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立刻因为切不均匀的蛋糕,开始撕x。

赵汝愚不但自己当上了南宋集团CEO,同时他还选择了一个人当集团的精神领袖—— 圣人朱熹,由他出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一个是状元出身的CEO,一个是圣人禀赋的帝王师,这简直就是南宋帝国的黄金搭档。

文人、士子一片叫好,可是有一个人没叫好,他就是皇帝赵扩:赵汝愚有拥立之功、有学问、有威望,这都不错,可你偏偏出身不好——你是老赵家的宗室。

能让你赵汝愚当CEO已经不错了,但你这么优秀,可就有当董事长的潜质了。

有道是: 不怕自己不够好,就怕领导犯嘀咕。皇帝一猜忌,赵汝愚自然是分分钟要倒霉。而助推他倒霉的,正是韩侂胄。

老韩此时虽然只是一个观察使,可是他还有一个厉害的兼职—— 枢密院都承旨,这职位不但可以监察枢密院中低级官员,而且可以传达皇帝命令。尤其是后者,有时候哪怕不是皇帝的意思,只要符合皇家利益,即便假传圣旨,赵扩也不会很在意。

大家还记得赵扩继位时给韩侂胄那个复杂的眼神吗?那是感激。

于是,对赵汝愚咬牙切齿的韩侂胄,开始了他打击报复的小动作,对于赵汝愚的人事调动和任免,老韩利用御笔多次进行了干预。

赶跑朱熹和赵汝愚

眼看赵汝愚不顺,作为好朋友的圣人朱熹跳了出来,他公开指责韩侂胄是祸乱朝纲的小人。

朱熹指责的对吗?在这件事上可以说没错。只不过在满嘴人性至理的朱老圣人眼中,满朝文武几乎就没一个好鸟,他们都被以刻薄为乐趣的朱老圣人揶揄过。

韩侂胄对付朱熹的方法很简单,他在皇宫里办了一场模仿朱熹的傀儡戏,在戏里,“朱熹”怼天怼地怼空气。嘿,这下,结局你懂的, 朱熹被撵回了老家。

韩侂胄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赵汝愚,其实,这些年不光是老韩在搞小动作,连赵彦逾、李沐、京镗等人也都打赵汝愚的小报告,原因无他,状元出身、自视甚高的赵汝愚和朱熹很像,他在清高自负中给自己树敌无数。

再加上皇帝赵扩的猜忌,公元1195年,赵汝愚也被一撸到底,第2年则死在了衡州。

政敌除尽,韩侂胄终于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开禧北伐

每个人都有绕不开的事迹,韩侂胄绕不开的话题就是—— 开禧北伐。

公元1205年,韩侂胄和赵扩决定干一票大买卖: 对金用兵,收复中原。

这是一件大事,为了鼓舞士气、提振军心, 韩侂胄还特意给岳飞进行了恢复名誉:追封岳飞为鄂王。而与岳飞相反待遇的是秦桧,不但曾经的申王封号被彻底剥夺,而且连忠献谥号也被改成了缪丑。

公元1206年,也就是开禧二年,开禧北伐正式开始。

这场北伐的开始阶段打得还不错,收复了一些失地,因为老韩玩的是不宣而战的突袭。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可问题是,承平四十多年的南宋军民,从士兵到将领,战斗力严重退化。当然作为对手的女真人,其实也退化严重。但即便如此,回过神来的女真人,在大将仆散揆的带领下,开始了大反攻。

冷兵器时代,一比军事素质,二比统帅水平。但偏偏,老韩选出来的前线总指挥,几乎没一个靠谱的。

这结果就是,军事素质本就不占优势的宋军,一溃千里。说老韩无识人之明,那真是一点都不亏。

文章开头提到的郭倪、郭倬兄弟,便是这次北伐将领真实水准。

当然这场战事中,宋军也诞生了一个新的战神,屡屡挽狂澜于既倒,他就是光芒四射的 毕再遇。战争延续到第二年,老韩终于把东线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毕再遇。但在此时,他一向看好的西线指挥官——吴曦,却叛乱了。

不过,这场叛变只持续了41天,吴曦就被杀。不久,又来一个利好消息: 金军统帅仆散揆死了。

都是好事,可是打了一年多的战争,宋、金双方都已疲惫不堪。其实,这种时刻,谁能坚持下去,谁就最终获胜。可是早已跪久了南宋集团,想站起来,那真是很费劲。

于是,当金人开出议和条件之后,不久,韩侂胄血淋淋的人头就被送到了金军大营。

骂名长留

纵观韩仛胄的一生,他热血、强硬,他希望通过北伐立下不世功业,青史留名。但可惜的是, 与志气相比,他的才华只能说“志大才疏”。

所谓战争,战术固然重要,但是战略抉择却会决定战争的走向与结局。

北伐工作真的准备好了吗?有没有查一下钱粮存量到底能打多久?

外交工作做到位了吗?有没有想过西北还有西夏、极北还有蒙古?

间谍和策反工作到位了吗?为啥没有联络类似辛弃疾这样的中原遗民?

从北伐过程来看,这么多问题,韩仛胄似乎都没认真考虑,如果换成岳飞、宗泽李纲,甚至是后来的史弥远,都不可能在这些问题上交白卷。

从嘉定合议的结局看,我们可以说,韩仛胄是个罪人,他的北伐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加重了南宋集团的耻辱。

韩仛胄,他该骂!

韩侂胄是奸臣吗?

但,他真的是奸臣吗?恐怕未必!

后世王夫之评价他“挟鹰犬之功,杀忠贞,逐善类,恶诚大矣”,这句评语对吗?

“杀忠贞?”韩仛胄真正动手杀的只有一个郭倬,而他根本算不上忠贞。“逐善类?”政治斗争中的互相驱逐完全是一种常态,王安石、司马光、韩琦、寇准都干过。

最后,我们还是倒了这杯毒鸡汤,聊用薄酒敬这位千年前的“罪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明朝当皇帝太难了,非死即伤,但为何说这一切都是朱元璋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从来就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自欺欺人的鬼话,因为王侯将相如果善良的话他们恐怕连一天也活不了,但作者绝对相信因果关系,比如明朝。1、朱允炆:被人弄死后一把火烧个精光,美化成失踪;2、朱高炽:想迁损害了北方贵族的利益,被人毒死;3、朱瞻基:想利用太监来制衡文官集团,被人毒死;4、朱祁镇:想恢复皇权

  • 为什么说决定明朝生死命运的关键一战是松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松锦之战是明朝的转折么,松锦之战明军会翻盘吗

    明朝灭于1644年,可在1640年就被决定了生死存亡的命运。1640年,明朝和清朝发生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松锦之战。我们知道,建州女真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崛起后,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清朝前身)。在那以后,清朝就成为了明朝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在清朝统一东北并征服了蒙古后,清朝和

  • 朱棣当了22年的皇帝,为什么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做了多少年的皇帝,为什么朱棣当皇帝后没有孩子,朱棣一共几岁当皇帝

    朱棣是在靖难之役后当的皇帝,赵构则是在靖康之耻后当的皇帝,当然,朱棣是自己抢来的,赵构则是捡了个便宜。赵构一路逃到南边当起了皇帝,原本以为能够安枕无忧,所以便在宫中造人,宠幸妃嫔,谁知造着造着,突然有人在殿外嚷嚷了起来,“金军打过来啦!金军打过来啦!”这突然传来的嚷嚷声顿时吓得赵构后背发凉,打了一个

  • 宋朝吃文化:羊肉属于极奢侈的食材,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羊肉,宋朝最受欢迎的羊肉,宋朝羊肉哪种最好吃

    在宋朝,羊肉属于极奢侈的食材,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学子中便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亦即熟读苏轼的文章,中试做官后,便可吃到羊肉了,反之,就只能吃糠咽菜了。宋朝专门有一种作为官僚俸禄的“食料羊”,每人每月最少两只,多的有二十只。羊肉,无异成为官员的待遇和象征。不过,这官也得当到一

  • 父亲留下两张废纸,被鉴定为苏轼真迹,捐给博物馆,现值2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苏轼真人相片,苏轼画像原图,苏东坡真迹高清图

    溥仪未雨绸缪,把大批宫中的文物以赏赐的名义让弟弟溥杰带出皇宫。日本侵华期间,溥仪投靠日本人,妄图“复辟”。1932年,日本在东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将大批偷偷转运出来的文物带到长春的伪满皇宫。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仓皇出逃,没来得及带太多东西。伪皇宫内的侍卫和仆役们在溥仪出逃后,开始抢夺宫中的

  • 大明辽东经略视察前线,看到小兵衣服,瞬间表示明朝要亡于后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后期与后金的战争,明朝为何会征伐后金,明朝抵抗后金有多强

    但至明代中后期,军队中出现了大量腐化现象,而本文所讨论的辽东边军也不例外。除上文提到了军队粮铜不足外,军队武器装备的缺失现象也是非常严重。如《题为急救辽东饥寒事疏》中记载:“倾岁征调各兵,皆以春夏起程,夏秋过都,衣裳典尽,赤体瘤形,大类病鹤,非惟无坚甲,乃更无寸缕,久戍客兵,大率类是。凉秋九月,塞外

  • 明朝俸禄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仕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官职俸禄一览表,明朝官员一个月的俸禄,明朝怎么发俸禄

    大图模换到今天,如果面对一份入不敷出的工作,我们肯定是不愿意做的,宁愿跳槽也不愿卖命。那为什么在明朝,即便月俸拿得很少,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读书参与科举,最终踏上仕途呢?首先一点就是官僚制度为中国古代的人们留下的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在古代,无论当什么官,无论官职是在皇帝身旁辅佐,还是下到州县去

  • 她精明能干母仪天下,一生历经六朝,堪称明朝第一有权势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代最有才气的女子,明朝最厉害的女人,历史最有权势的公主

    在明朝的历史上,出了几位了不起的女人,比如说丝毫不逊色与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贤内助徐皇后,主持北京保卫战的孙太后。最有名的就属马皇后和徐皇后了,她们两个也是幸运的女人,都受到丈夫的喜爱和尊重,不幸的是她们当皇后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活的时间不长,所以她们在皇后的位子的时候也只是一个皇后,没有其他的权势

  • 宋朝最有权势的皇后,本可称帝最终选择放弃,临死前却穿了次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最悲惨的皇后,宋朝最有能力的太后,宋朝历史上有哪些好皇后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都少不了权后,毕竟皇帝年龄小国家大事就由太后做主,而权力这个东西也是有毒的,尝到过权力滋味的人是很难再放手的。因此如果古代皇帝年幼,太后掌权就容易出现权后。不过历史上最有名的权后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汉朝时候的吕太后,因为权力和待遇与皇帝无异,所以司马迁直接将其写成了本纪。第二个就是后来

  • 明朝朝贡国148个,清朝7个,什么原因造成这悬殊的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和清朝是什么关系,明朝政治架构和清朝的区别,明朝与清朝的历史关系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朝贡国148个,清朝的朝贡国7个,什么原因造成这悬殊的差距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明朝初期,朝贡国有占城、爪哇、西洋、南安、渤泥、朝鲜、三佛齐、暹罗、真腊、日本、索里、琉球、萨里、朵甘、彭亨、百花、须文那达、撒马尔罕、墨刺、哈梅里、别失八里、缅甸、泥八刺、阇婆等。到了朱棣时期,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