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朝贡国148个,清朝7个,什么原因造成这悬殊的差距

明朝朝贡国148个,清朝7个,什么原因造成这悬殊的差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8 更新时间:2024/1/25 7:29:33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朝贡国148个,清朝的朝贡国7个,什么原因造成这悬殊的差距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明朝初期,朝贡国有占城、爪哇、西洋、南安、渤泥、朝鲜、三佛齐、暹罗、真腊、日本、索里、琉球、萨里、朵甘、彭亨、百花、须那达、撒马尔罕、墨刺、哈梅里、别失八里、缅甸、泥八刺、阇婆等。

到了朱棣时期,此时的朝贡国有南安、暹罗、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苏门答腊、渤泥、占城、真腊、朝鲜、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柯枝、哈密、吐鲁番、撒马尔罕、别失八里、失刺思、哈烈等。

明朝只所以有148个朝贡国,主要得益于“郑和下西洋”,郑和之所以下西洋,一方面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明成祖本人好大喜功,当时的明朝已经强大,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清朝只有七个朝贡国:朝鲜、越南、琉球、苏禄、暹罗、南掌、缅甸

清朝朝贡国少的原因,主要是海禁政策,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政府下令:“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顺治这一举动,主要是稳定,那些不肯归附、继续抵抗乃至逃亡他国的汉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海禁虽然解除了,但是在海上经商的却不顺利了,清政府派水师巡查,不允许大船出洋、不允许商船往南洋等地贸易,不允许出洋后留在外国。一旦违反制度,违禁者严惩不贷。

到了乾隆年间,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了后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口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清朝经历了甲午战争,虽说是替朝鲜出了风头,清朝也成了列强们掠夺的对象,晚清政府的国力已经非常衰弱了,这个时候没有任国家心甘情愿地称为他的朝贡国了,晚清政府毕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明朝朝贡国148个,清朝7个,差距悬殊的原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军事实力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封建大一统的朝当中,都有朝贡国,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明成祖时候的国力就非常强了,所以才有郑和下西洋,清朝不同了,他们是满人,靠着马上夺取天下,海洋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也没有发展海洋事业,后期,被入侵的时候,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组建的北洋舰队。

更多文章

  • 为何挽救大明的徐阶不在“明朝廿四臣”之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最隐忍的大臣徐阶,明朝徐阶当首辅几年,明朝徐阶之死

    徐阶这里面有开国功臣、有中兴之臣,有内阁首辅、有封疆大吏,甚至还有大奸大恶的严嵩、魏忠贤、刘瑾之流,但是仔细观察却发现没有铲除严嵩,挽救大明于既倒的中兴名臣徐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且听分解!相权威胁皇权,皇帝不乐意朱元璋为了将大权独揽一身,借助“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丞相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加强了

  • 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杀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真的诛杀功臣了吗,朱元璋为何会诛杀功臣,明史朱元璋的隐忍诛杀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残暴统治,打败各路军阀一统天下,建立明朝。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的文臣武将论功行赏,分封了6公28侯2伯总计36位功臣。但在不久之后便爆发了“胡蓝案”、“蓝玉案”等事件,这些功臣却被朱元璋诛杀殆尽,仅剩徐达、沐英、郭英、汤和等人得以善终。朱元璋为什么要

  • 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狠招制服云南,该地割据600年后永归中华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征战的地图,朱元璋一统天下后的地图,朱元璋夺取天下路线

    到了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六诏中的一支买通了唐朝的官员,得到了吞并其他部落的机会并且建立了南诏国。但是之后的情况是唐朝统治者所意想不到的,南诏国开始不把唐朝放在眼里。唐玄宗李隆基派了二十万大军攻打南诏,但是云南地区气候不同于中原地区,民风极为彪悍,唐朝大军多数丧命于此地,唐朝的军

  • 赵构杀岳飞,失一旷世良将,换二十年和平,若不杀岳飞是啥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月,张俊和岳飞一块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张俊暗中和岳飞商量,一块分解韩世忠的军队,被岳飞拒绝了。秦桧又想陷害韩世忠,岳飞再次保全了韩世忠。岳飞回到朝廷后,方俟卨、罗汝楫开始污蔑岳飞在支援淮西的时候停留不前进,主张“放弃山阳”,要求罢免岳飞枢密副使等职务。宋高宗赵构便罢免了岳飞的枢密副使,给岳飞了

  • 朱元璋对太监死看严守,为什么朱棣要违抗父亲的话,选择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临死与太监对话,永乐年朱棣的太监总管是谁,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死朱棣不敢反

    朱元璋一直将嫡长子朱标视为下一任继承人,他悉心培养,大力扶持朱标,呕心沥血,可谓操碎了心。所以当朱标英年早逝时,朱元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此时他年事已高,虽然可能撒手人寰。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他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骁勇善战,酷似自己的朱棣,选择了儒雅正统的皇长孙朱允炆。而朱允炆登基

  •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究竟谁才是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锦衣卫六扇门东厂西厂区别,东厂西厂锦衣卫哪个权力大

    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皇帝不可能真的统治到方方面面,于是就需要设置各种机构来加强中央集权,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明朝的四大机构,看看它们是如何帮助皇帝加强统治的,而它们之间谁的权力才是最大的呢?锦衣卫、东厂为皇帝服务,权力大到举朝忌惮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提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影视作品,对锦衣

  •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一个让朱棣害怕,一个让姚广孝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哪三个人,朱元璋死后给朱允炆留下的班底

    这场战争使得藩王朱棣登上皇位,也让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被迫落荒而逃。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皇帝朱允炆,可以落荒而逃,作为朱允炆的大臣们,他们却不能跟随朱允炆一起离开。毕竟朱允炆使的是诈死之计,许多大臣只能继续效忠朱棣。那朱允炆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臣子呢?其实当时朱允炆曾有两位朱元璋留下的能臣,一位让朱棣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凭一首诗保住性命,现在此诗几乎人人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刘伯温评价朱元璋的诗,朱元璋与刘伯温的真实关系

    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这个名字我们一定感到很熟悉,刘伯温在历史中也非常的有名,我们也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重臣,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是因为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变得多疑敏感,也对刘伯温产生了怀疑,渐渐对刘伯温起了杀心,刘伯温知道后,用一首诗保全了自己。01刘伯温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 郑和下西洋带回26个美女,朱棣嫌弃:不要,退货,美女仰天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下西洋带来的5000件宝贝,关于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小故事,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女人

    但是朱棣登基之后,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而且他知道当初建文帝以一把火作为障眼法逃出了皇宫,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所以身在皇位上的朱棣心里很不踏实,害怕建文帝会起兵反扑。所以他派人到全国各地前去秘密搜寻建文帝。后来又听说朱允炆在海外有过出现。所以他便派郑和下西洋前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时也是为了向

  • 李自成杀尽吴三桂一家38口,陈圆圆只说了一句话,李自成没有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李自成吴三桂恩怨,李自成与陈圆圆的关系

    明末时期的王朝已经差不多是气血已尽了,面对着多方势力的虎视眈眈,崇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势把他逼到去街头算命的地步。当李自成率领众多人马声势浩荡赶到北京城并用最快的速度包围时,崇祯皇帝也是让吴三桂守住关口,在吴三桂快马加鞭赶回来的途中,崇祯也在煤山上吊自杀了。李自成在一点点的吞噬明末的江山,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