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最奇葩的奏折,雍正批阅时连用了八个奇字,第九个奇字更妙

古代最奇葩的奏折,雍正批阅时连用了八个奇字,第九个奇字更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35 更新时间:2023/12/24 15:04:03

但千万不要比电影、电视中的景象给骗了,他们才不会在奏折写那么多字的,如此岂不要累死人的?那么他们是怎么批的呢?大多都是象“知道了”、“阅”、“览”之类的。但遇上重大事情、或者有病的奏折,还是不惜字的。我们在这时给大家分享两个雍正皇帝批的比较典型的两份奏折,供大家一笑。

福建漳州总兵初有德闲没事干,想体现一下他对皇上的忠心,顺便也提皇上知道还有他这个人存在,万一有一天皇上心情,或许还可以再高升一下,所以便给雍正皇上上了一个请安摺。原简辑如下:

福建漳州总兵初有德,奏为恭谢天恩事折臣庸愚劣谫,谬膺重寄,叨恩愈厚,兢惕愈深。窃思昆虫草木之微,亦当知栽培生成之德。抚躬自问,寝室靡宁。兹更蒙天恩浩荡,赏赉频加。

这奏折愿意是要拍雍正的屁的,可这家伙却不知是怎么弄的,大是有一个老夫了,咬文嚼字暂且不说,就这段却凑些奇怪的文字,而且这种组合也是有点文理不能。或许是我古文功底浅,只是雍正爷看了之后也是很生气的,他是这么批的:

览。此奏谢之文系你自作的?幕客代笔的?你识字通文与否?

雍正皇帝到底清明还是残暴是有争论,但至少在清代皇帝里面,雍正却是为数不多的勤政、务实的皇帝,这个批评显然是对这个初有德当不满了。这种不识文墨的人还能做这么大的?雍正心里肯定在嘀咕,只是后来翁他怎么着了,我们却是不知道,但要说升迁,估计是没有戏。当然,如果雍正忘记了此事,则另当别论了。

下面还有更奇葩的呢。是说镶黄旗有个护军叫寿智,有一天上了道折子,是建议降低当时京城当铺利率的一个奏折,想来大概他自家也是开了一家当辅的。这份奏折的内容较,在些不全文引用,其大概意思是说,当时京城的当辅收四分利、五分利,甚至有的居然收到了十分利。他认为这实在是太高了,建议提交五城官员进行讨论,通过进行调控,统一收二分利。

这本是个很好的建议,尽管可能是他无事可凑,挖空心思地想出了这么个意,但毕竟还是有利于民生的。只是他这最后临门一脚却是没有踢好,在落款时却是画蛇添足了。

臣寿智亲叔父之孙、护军四达色书写

这什么意思?这烈军属奏折怎么还要搭上叔父?再说这谁家的叔父不是亲的,这寿智难不成要给其叔父计封不成。但如不仔细琢磨,可能边这辈都弄不清。也行他可能知道雍正批初有德折子的事,所以有意在此说明这是他自己写的,以明自己辛苦了。只是历来折子都是幕僚代写的,这个想来雍正爷也是知道的。雍正爷看后却不知是表情,是可气还是可笑?他大笔一作了如下的批语:

奇人也,奇字也,奇奏也,奇事也,奇爷也,奇孙也,奇混也,奇闹也。真正八奇一奇下大人也。

这可真是千古第一奇葩的奏折了。先不表这奏折的荒唐,让人看后是哭笑不得,只是这雍正皇帝的批语,也算得上的千古一绝了,实为罕见之妙批。

更多文章

  • 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的儿子密谋篡位,但史书却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篡位的历史证据,雍正真的预谋篡位吗,雍正是不是篡位做皇帝的

    雍正45岁继位,他的儿女并不像康熙、乾隆那样繁多,雍正一生有10个儿子,但其中4个生下来就夭折了,序齿的也就6个。其中,皇长子名叫弘晖,7岁去世。皇次子名叫弘昀,10岁去世。皇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此人多子多福,活了89岁。皇五子弘昼,是著名的荒唐王爷。皇六子弘曕,被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只有

  • 她是民国的悲情才女,被鲁迅称“仙女”,9岁被送给大户做童养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白薇原名黄彰,于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兴宁县,也就是现在的资兴市,白薇的父亲是当地比较有实力的农民,很早就在村里开办了私塾,借父亲的方便,白薇从小就接受了四书五经的熏陶,后来还进入新式学校学习。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熏陶的白薇和很多进步青年一样反封建,但是她的父亲却十分迂腐,在她九岁的时候,妈妈就随便找了

  • 楚国灭亡后,还有哪些以“楚”为名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灭掉的国家一览表,楚国的百姓能姓楚吗,楚国进入战国时为什么会衰落

    [var1]一、张楚张楚由陈胜创立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以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率“楚军”在陈郡(河南淮阳)王为始。曾一度发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区。但在当年的荥阳之战中,起义军败给了秦朝名将章邯,从此每况愈下。再加上起义军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很多将领、官吏目光短浅,开始勾心斗角,内讧不断。不久之

  • 韩信求刘邦封“假王”,错在哪里?他错在:没有在齐国拥兵自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要刘邦封假王,韩信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韩信对刘邦说哪16个字

    而“建不世之功,裂土封王”,向来是韩信的梦想,亦是其追寻的最高目标,他为此一直努力不懈。韩信经营齐地,雄据黄河以北。然楚汉多年的拉锯战,兵力消耗甚巨,刘邦、项羽双方都疲惫不堪。按照战争形势发展,汉对楚已完成战略包围,接下来就是楚汉对决的时刻。但是,汉军必须在决战前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决战的绝对胜利,

  • 汉服的衣襟,为什么向右掩?孔子曾经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女人脱下汉服被男人发现,汉服与礼仪的关系,汉服跟儒家文化关系

    [var1]近年来,汉服复兴的热潮越来越热,首先要感谢那些为汉服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虽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但这项文化仍旧在平稳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穿着汉服出门,把古老优美的汉民族服饰带向了全世界。但许多人了解汉服的时候,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影视剧中的“古装”就是汉服,但许多古装并不能和汉服

  • 跟韩非学管理:《韩非子》中管理、考核、领导“三位一体”的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非子个人简介,韩非子管理之道,浅析韩非子管理思想

    《韩非子》一书,其文字冷峻峭刻,咄咄逼人,文学界大多给予较高的评价;其中蕴含的思想,更是绽放着璀璨的光芒。韩非生活在由诸侯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时代。虽然战国初期,法家的政策在各国雷厉风行,但旧势力,也在凶猛反扑。吴起被肢解、商鞅被车裂,法家的发展在此时受到了挫折。不过,旧势力虽然想力挽狂澜,但当时

  • 吴国怪伍子胥?这个观点很片面,不信,看吴王寿梦的“奇思妙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王寿梦的儿子,伍子胥预言吴国灭亡,吴国的伍子胥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盛,却也是小康之家,传到第十九代时,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吴王时代,起先充其量不过是个部落而已

  • 战国第五大名将是谁,为何相比前四位会毫无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十大名将排名,日本评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排第一

    “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最早应当来自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中的诗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虽然这四位将领都活跃在战国的后期,且都来自秦、赵两国,故排名范围有局限性,但因为这四人战绩辉煌,军事思想理论影响后世深远,故排在战国前四名的将领争议不大,基本算是官方和民间公认

  • 黄歇:一个非王室之人怎么可能当上楚国的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黄歇是楚国皇族么,楚国黄歇有几个儿子,历史上的楚国黄歇

    [var1]黄歇少年游学,见识广博,并且能言善辩,所以得到了楚顷襄王的赏识。当时秦国在攻打楚国,攻陷了楚国的国都鄢郢(今湖北江陵),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县(今河南淮阳)这时的楚顷襄王急于和秦国求和,于是于前272年派遣辨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黄歇到秦国时,正好秦国想联合韩国和魏国一起攻打楚国

  • 春秋五霸中的首位霸主,死后尸体停在床上67天没人埋,惨不忍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五霸谁死最惨,春秋五霸称霸的背景,春秋时期五霸七雄

    [var1]在此期间,诸侯林立,天下分裂割据,动荡不安。史上把东周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部分,以当时发生的三家分晋为时间点。春秋时期,各国的经济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一些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开始相继夺取霸主地位,许多小国纷纷被大国吞并,地区统一势在必行。春秋时期的大分裂状态,造成了各国之间的互相蚕食和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