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士兵服装上的“兵”与“勇”,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壤之别

清朝士兵服装上的“兵”与“勇”,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壤之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07 更新时间:2024/2/3 2:05:58

在我国的封建朝时期,对于等级制度是非常注重的,因此,对于等级制度的区分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服装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那个时期,服装的一丝一毫的差异都有可能代表着地位上的千差万别。

就比如在清朝,士兵的服装上有“兵”和“勇”之分,但这仅仅一字之差,却给他们带来了地位上的天壤之别。那他们的地位差异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一字之差所体现的地位之别。

在了解穿“兵”与“勇”服装的士兵的地位的天壤之别究竟是如何体现的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清朝的军事制度。

清朝的军队

众所周知,清朝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陨落与当时的军队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清朝的军队是什么样的呢?清朝其实有四大军队,他们分别是八旗军、绿营军、勇营军和北洋军。

这四大军队的成立时间各不相同,在清朝的不同阶段担任的角色也各不相同。首先来看八旗军,八旗军作为清朝最早成立的一支军队,在清朝的兴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清朝的兴起依靠的就是八旗军。

因而八旗军大部分都是“皇亲国戚”,他们深受皇帝的信任与宠爱。因而八旗军作为清朝的正规军,是清朝中地位最高的军队,他们也与清政府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是绿营军,绿营军是清代朝廷中的常备军之一,也扮演着正规军的角色。在清朝入关后,虽然有八旗军坐镇,但其军队规模仍不够大。

所以皇帝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和管理自己的领土,便进一步扩大军队,将自己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收编的明朝的兵力和一些其他的汉军进行组建。

参照明朝军队的旧制,将他们以营为基本单位,以绿旗为标志,给他们命名为绿营军,绿营军就由此而形成了。绿营军与八旗军是相互独立的两支军队,他们各司其职,各自执行自己的任务;

接下来是勇营军,其实,勇营军并不是朝廷的正规军,而是一个为战争而临时成立的“小队”,“小队”中的士兵并没有编制,且“小队”中大部分士兵都是地方官员私自招募的雇佣军。

因而他们只是一些私军,不属于国家直接管理的范围。在勇营军成立之初,他们也并不像正规军一般有各种规则制度的约束。

而是极其随意,一旦有战争发生,他们便会被临时组建起来,而战争一旦结束,他们也会被解散。

但到清朝后期,勇营军却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度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尤其是左宗棠领导的楚军和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都是非常有名的“勇营军”。

他们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他们在清朝后期八旗军和绿营兵腐败的情况下,维持了清朝的江山稳固;

最后来看北洋军,北洋军又称为北洋新军及北洋政府军,这一军队是在清朝末年时建立起来的,是中国清末至民初的国防军。

但这支军队由于始终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所以他们逐渐成为了军阀混战、镇压革命和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因而说北洋军其实也只是昙花一现,他的建立本身其实就是失败的。

以上就是清朝军队的大致情况,那么这四大军队中的士兵到底是身穿“兵”字服装的士兵呢,还是身穿“勇”字服装的士兵呢?

其实在对清朝的军队进行了大概的了解后,具体哪些是穿“兵”字服装的士兵,哪些又是穿“勇”字服装的士兵就很清晰了。

穿“兵”字服装的士兵

首先是穿着“兵”字服装的士兵,上中提到的八旗军和绿营军中的士兵基本上就是穿“兵”字服装的士兵。这两支军队其实也相当于是国家的正规军,他们在清朝前期,都曾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不过虽然“八旗军”和“绿营军”的士兵都身着“兵”字服装,两者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八旗军的地位明显要高于绿营军。

首先,从他们的“工作”情况来看,八旗军平常就在京师附近的地点驻防,他们平常的工作也很简单,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他们仅有日常的训练,不需要再做其他的事情。

而绿营兵则是驻防在距离京城较远的边远区域,职责主要是镇守疆土。其次,从他们的待遇来看,八旗军的军饷待遇很高,而绿营军的军饷待遇却较低。

再次,从晋升空间来看,八旗军的士兵大都有着很大的晋升空间,而且爵位世袭。而绿营军在官职晋升上是十分有限的。最后,除了以上三点之外,相较于绿营军,八旗军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其实也有优待。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八旗军的士兵和绿营军的士兵都是穿“兵”字服装的士兵,却也有着不同的地位。

其实,在清朝前期,八旗军的内部就开始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其军队实力也大幅下降,于是,清政府便开始重视起了绿营军。

因而绿营军的地位一度有所上升,但由于绿营军的出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受到皇帝的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地位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还是低于八旗军的。

直至清朝中后期,绿营军的内部也出现了很多的腐败现象,甚至出现了无视军纪,行为懒散,相互勾结的现象。

因此,绿营军的实力又逐渐下降。但是,虽然在清朝中后期,八旗军和绿营军的兵力都有所下降,也逐渐不被朝廷所重视,但他们仍是国家的正规军,仍然享有很高的权利和地位,仍然有军饷来维持供他们维持生计,甚至是娱乐消遣。

穿“勇”字服装的士兵

对于穿“勇”字服装的士兵来说,他们对应的是“勇营军”。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些士兵没有编制,只是一些私军。因而他们并不像八旗军和绿营军一般在朝廷有编制。

但是在清朝后期,随着“八旗军”和“绿营军”的腐败,这两支军队的战斗力也日益衰退。因而,在清朝后期各地对于勇营军的招募也日益增多。他们也逐渐开始在战争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兵力非常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为典型的便是曾国藩带领的湘军,这一军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但是“勇营军”的传统是为了战争而集结成的临时军队,一旦战争结束后,必须将其解散。因而,在太平天国平定后,曾国藩就曾主动表示要裁撤湘军。

两者地位的差异

经过上文的描述,穿“兵”字服装和穿“勇”字服装的士兵的地位其实已经很清晰了。身着“兵”字服装的军队才是朝廷的主力军队,他们在朝廷具有编制,因而享有朝廷的俸禄,衣食住行都由朝廷负责,平常只需要守好自己的职位就可以。

而身着“勇”字服装的士兵则相当于“工人”,有战争时,他们就需要穿上军装去作战。而战争结束后,他们只不过是平民百姓,与普通的老百姓一样,也需要为了生计而发愁,靠种田为生。

尽管,在清朝后期,身着“兵”字服装的士兵们内部腐化,逐渐不被朝廷重视,但他们的官职地位仍然存在,而且这些官兵的内部腐化也反映出了整个朝廷的内部腐化,也间接导致了清朝最终走灭亡。

因此,可以得出穿有“兵”字服装的正规军的地位显然是要高于穿着“勇”字服装的士兵的,尽管后来,一些穿“勇”字服装的士兵也被编为“兵”字兵。

但这仅仅意味着这一部分人的地位的上升,而那些“勇”字兵仍然维持着原先的状况。所以说这一字之差,确实是形成了地位上的天壤之别!

综上,在了解清朝的军队之后,我们也可以得出,清政府的腐败及其走向灭亡,其实与他的兵力的衰退和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军事力量作为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国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坚强基石。所以,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大就必须不断促进军事力量的发展,也要不断优化军队的内部管理,切不可助长腐败的风气。

现如今,我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我国也正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正是不断发展强大军事力量守护着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也相信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赵治国.简议清朝传统军队裁汰、更新机制[J].兰州学刊,2008(09):145-147.
  2. 张研,孙燕京.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的演变[J].中州学刊,2003(03):122-127.

更多文章

  • 原创光绪墓早已被盗墓贼扒光,但考古队从他手中发现了遗漏的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国宝档案光绪墓,光绪墓出土的宝物,盗墓贼遗漏的国宝

    她是清朝的太后,而实际上她是整个国家的王,皇帝根本没有权利做任何决定,是个名符其实的棋子。光绪和慈禧死的时间仅仅就相差了一天,所以当时是举国哀悼。虽然都是清朝王权的代表,但是两个人入葬的时候,明显有区别。慈禧太后一生除了爱插手朝政,她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把玩天下的奇珍异宝,自然她的庭院里从来不缺好

  • 给日本人当炮灰也分强弱,百万伪军黑历史,汪精卫最强齐燮元最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燮元女儿齐媛媛,孙开勤齐燮元,齐燮元个人简历

    伪军中第一支部队,那就是当之无愧的东北伪军,后来摇身一变为伪满洲国军。一开始,日军还在侵略东北,在黑龙江遇到了强烈的抵抗。就收编了当时张海鹏部,这支部队还恬不知耻的进攻抗日表率马占山。后来,伪满洲国成立,部分留在东北的部队以及土匪、警察、保安队就编为了伪满洲国军队。其中辽宁省约60000人、吉林省约

  • 光绪帝来到武昌找张之洞,张之洞不但不接待,还下令:抓起来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之洞武昌总督府,张之洞与光绪帝,张之洞给光绪指出三条活路

    光绪帝来到武昌找张之洞,张之洞不但不接待,还下令:抓起来杀掉在中国古代,皇权至高无上,而在世人看来,皇帝自然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自己是寻常难以见到的,这也是天子故意塑造出来的形象,毕竟只有显现出自己的不同,才可以让皇帝真正的维持住自己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统治更加的安稳。可是,在历朝历代,不是所有的皇帝

  • 观人术:验证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学会曾国藩的3个方法就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四条识人术教你,曾国藩三招教你看穿人心,曾国藩看透人心的方法

    曾国藩的观人术,主要是“观其行”。通俗地来说,曾国藩的主张是不以了解听说作为判断标准,或者盲目信任、掺杂太多个人感情。曾国藩讲究通过人的行为细节判断人的性格,关于验证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曾国藩在《冰鉴》中留下了3个方法,值得摘录学习。1.《冰鉴·神骨篇》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

  • 公认的二十四史没有清史,清朝灭亡已百多年,史书为何还没修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24史中有没有清朝的历史,历史记录清朝灭亡,为什么清朝没有纳入二十四史中

    自古以来修史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工程巨大,比如说《明史》从顺治年间就开始执行修史,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完成。而且修史都是新朝代给旧朝代修改,这些材料都来自于历朝官员对皇帝行为举止的记载,以及一些奏折、上书、军事政治的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也有正确的,想要完整的完成一个朝代的历史记录是非常谨慎的事情。在民国以前

  • 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到了跟人“玩命”的地步,不止是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人的头发为什么那么多,古代头发问题,中国古代头发的重要性

    最广为人知的是清朝的“剃发易服”,在此之前,还有个女真人建立的国家,曾强制要求汉民剃发易服,此国便是金国。金太宗完颜晟就曾严令:禁民汉服,削发不如式者,死。金国占了北宋大片国土,同化居住那里的汉民,也成了当务之急。如此霸道之举,当然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甚至以死相拼,后来也不了了之。颇有意味的是,

  • 古代最奇葩的奏折,雍正批阅时连用了八个奇字,第九个奇字更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所批阅奏折的特点,雍正亲手批过的奏折内容,历史上的雍正奏折

    但千万不要比电影、电视中的景象给骗了,他们才不会在奏折上写那么多字的,如此岂不要累死人的?那么他们是怎么批的呢?大多都是象“知道了”、“阅”、“览”之类的。但遇上重大事情、或者有毛病的奏折,还是不惜字的。我们在这时给大家分享两个雍正皇帝批的比较典型的两份奏折,供大家一笑。福建漳州总兵初有德闲着没事干

  • 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的儿子密谋篡位,但史书却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篡位的历史证据,雍正真的预谋篡位吗,雍正是不是篡位做皇帝的

    雍正45岁继位,他的儿女并不像康熙、乾隆那样繁多,雍正一生有10个儿子,但其中4个生下来就夭折了,序齿的也就6个。其中,皇长子名叫弘晖,7岁去世。皇次子名叫弘昀,10岁去世。皇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此人多子多福,活了89岁。皇五子弘昼,是著名的荒唐王爷。皇六子弘曕,被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只有

  • 她是民国的悲情才女,被鲁迅称“仙女”,9岁被送给大户做童养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白薇原名黄彰,于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兴宁县,也就是现在的资兴市,白薇的父亲是当地比较有实力的农民,很早就在村里开办了私塾,借父亲的方便,白薇从小就接受了四书五经的熏陶,后来还进入新式学校学习。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熏陶的白薇和很多进步青年一样反封建,但是她的父亲却十分迂腐,在她九岁的时候,妈妈就随便找了

  • 楚国灭亡后,还有哪些以“楚”为名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灭掉的国家一览表,楚国的百姓能姓楚吗,楚国进入战国时为什么会衰落

    [var1]一、张楚张楚由陈胜创立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以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率“楚军”在陈郡(河南淮阳)王为始。曾一度发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区。但在当年的荥阳之战中,起义军败给了秦朝名将章邯,从此每况愈下。再加上起义军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很多将领、官吏目光短浅,开始勾心斗角,内讧不断。不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