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近代史给人的感觉就是窝囊憋气,大清朝除了割地赔款好像就没有别的事。在大家看来,大清朝政治腐败,科技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总而言之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朝真的是因为落后才挨打失败的吗?
鸦片战争,大清有八十万大军却打不过几千人的英军。
当时清朝国民生产总值是英国的6倍,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常备军,有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总兵力达80万。英国的正规军约14万,加上担负内卫任务的国民军 6万,总兵力仅仅20万。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气势汹汹来到中国,鸦片战争开始。
据统计,鸦片战争,英国出兵增加到接近两万人,其中阵亡七十一人,负伤四百余人,病亡两千余人,事故死亡一百三十人,大清共出兵十万人,其中,死亡三千一百人,负伤四千余人。
英军因为瘟疫死了2千人,打仗死得不过71人。清朝死了1个总督2个提督7个总兵,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英军离北京还有千里之遥,大清就匆匆忙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大清的失败,一般人都认为是大清的落后导致的。英国是工业化国家,是世界强国,武器先进军事发达。大清是农业国家,原始落后,不堪一击。
实际上,英军与清朝军队的武器装备虽然是有差距,但还没有到天壤之别!英军装备了大量的滑膛枪,战斗力受到很多限制的。1815年滑铁卢之战,一个陆军中将就给拿破仑建议,趁早别用那滑膛枪了,还不比弓箭有效。
清朝落后,有阿富汗落后吗?有埃塞俄比亚落后吗?
在鸦片战争之前,1839年,英国侵略阿富汗,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开抗英游击战争。英国人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英军及随行人员和家属1.6万人,在撤退沿途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跑回去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阿富汗的抵抗让阿富汗变成了英国人的坟墓。
埃塞俄比亚,一个非洲国家,世界列强意大利却被拿着石头大刀长矛的非洲人打败。 1894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军民抵抗意大利的侵略。经过两年军民奋战,打败意军侵略,迫使其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
落后就要挨打吗?
阿富汗、埃塞俄比亚的战斗历史告诉我们,不一定。
大清朝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骨头一定挨打。
大清朝的国力比起阿富汗、埃塞俄比亚不知要强多少倍。吃起鸦片来大清的贵族官僚个个精神焕发,打起仗来跑得比谁都快。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战自弃。
大清朝最缺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战斗意志和抗战精神。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府,失败是必然的。
《清史稿》说: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
“有君无臣”,实际上是无君无臣,这道光帝就会穿补丁衣服,治国理政毫无作为;大臣们除了林则徐等少数精英,大多数就是浑浑噩噩尸位素餐。
鸦片之祸,外因是英国人带来的,内因是大清的贵族官僚推波助澜牟取暴利。在当时打着总督、将军旗号的兵船公然四处运送鸦片,王公大臣将军督抚,贩卖大烟争先恐后。指望这些人能打胜仗吗?
无论是道光还是大臣,禁烟与反禁烟、战与和的问题上,他们始终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中,首鼠两端,举足无措。人们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对世界的无知和愚昧的自大,面对对洋枪洋炮又不知所措,最后是苟且偷安是上策。
《南京条约》的签订,居然被清朝冠以“万年和约”的“美誉”,麻木不仁到什么程度,林则徐辑录京中来信而编的《软尘私议》,其中一则描绘了战后北京景象: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然诗书偶语之禁。”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朝认识到洋人的厉害不过是武器而已,洋务运动的一大任务就是造枪造炮买枪买炮,几十年努力买来一个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陆军光买德国的克虏伯大炮就上千门。洋务运动同治中兴,大清朝在西方眼里还是一个大国。大清朝的北洋海军到日本耀武扬威,把日本恨得眼睛冒火又无可奈何,为买军舰日本天皇也要捐款。
可是甲午战争,小日本打碎了大清朝的强国梦。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真是鸟枪换炮,但是清朝的腐败无能是一点变化没有,看见洋人腿就发软,割地赔款就是大清朝的主旋律。
鸦片战争,老百姓基本上是看客。扬威将军奕经在浙江组织战事时,给道光皇帝的折子中说到处都是汉奸, “每逢打仗之际,百姓男妇,毫无畏惧,从旁指点嬉笑,竞不知是何肺腑?”道光朱批曰:“愤恨何堪,笔难宣述!”
《经典影像背后的晚清社会》这本书中如此描述,“实际上三元里抗英只是这次战争中很零星的群体性抵抗事件,而在当时,更多的中国民众则选择看热闹,或者与英国人做买卖,或者充当向导。据记载,当英军刚刚登陆后,就有许多当地民众闻风而来,向洋人兜售蔬菜、牲畜和粮食。而当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居然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兴高采烈地站在远处观战,就好像过端午节看龙舟比赛一样!另据朝廷的统计,在此次战争中竟抓获了1200名帮助英军的汉奸。”
不能怨当时老百姓愚昧无知,因为大清三百年需要的就是奴才。国不知有民,民则不知有国。老百姓只知道有朝廷不只有国家,只知有皇帝不只有民族。在老百姓眼里,侵略者来了是朝廷的事情,和老百姓无关。
梁启超说得很明白:“长期残忍地压制人民,使人民变成奴才,让人民的脊梁已经弯曲,而在面临外敌入侵、大乱当头之际,又指望人民在自已面前仍弯着腰当奴才,而在外敌面前直起腰来反抗,这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
大清朝专制愚昧,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百姓专横跋扈,对洋人卑躬屈膝。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骨头。
落后就要挨打吗?
同样面对日本的侵略,为什么甲午战争丧权辱国,抗日战争最终胜利?
面对强大的日本工业实力和武器装备,中国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大清朝,而是不屈不挠的战斗到底,决不投降。因为是全民抗战,国家觉醒了,民族觉醒了。
抗美援朝,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挑衅,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人不含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如毛泽东所言,“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马基雅维利说得好:“造就最强大国家的首要条件不在于造枪炮,而在于能够造就其国民的坚定信仰。”
大清朝直到灭亡也不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