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朝不懂共享权力就知道独霸,自己作死,谁也救不了

大清朝不懂共享权力就知道独霸,自己作死,谁也救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41 更新时间:2024/1/16 21:21:42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大清朝虽然摇摇欲坠,却能挺而不倒,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风起云涌,轰然倒塌。

辛亥革命前流传的一首陕西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大清朝民心尽失,不垮台都不行。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曾国藩到赵烈文处聊天,忧心忡忡地说:“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回答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早在同治时期,赵烈文就看出大清气数已尽,不过五十年而已。

一、大清的腐败无可救药

日本天皇为买军舰节衣缩食,大清朝的慈禧太后劳民伤财,有钱过生日没钱买军舰。李鸿章,大清朝的重臣,洋务运动名满天下,贪污腐败也是全国皆知。大清朝可以说,从上到下都烂透了,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

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中国大势之倾向》一文中,认为中国的腐败遍及全民,原有的信仰体系孔孟之道变成了科举的材料、当官的阶梯,庸官俗吏献媚当道, “朝野滔滔,相习成风”。

宗方小太郎认为,国家是人民的集合体,人民是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败,国家岂能独强?中国的“分子”们集体腐败,国家的元气就丧失消亡。他估计,早则十年,迟则三十年,中国“必将支离破碎呈现一大变化”。

无论是赵烈文还是宗方小太郎,对清朝的预言还是准确的。

二、大清的私心不可救药

维新变法的时候,清廷御史顽固派官僚文悌上折指责康有为等维新派“保国会之宗旨在保中国不保大清”、“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戊戌政变之后,朝廷宣布康党的罪状,其中有一条正是:“又闻该党建立保国会,保中国不保大清,殊堪发指”。

“保中国不保大清”一句话就戳穿了大清朝统治者的私心,中国是四万万人民的,大清是满人贵族的,清朝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满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防民(防汉民)甚于防寇(洋人)。满人是特权阶层,铁杆庄稼。掌握权力,享受特权这是大清的最高原则。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承诺入金陵者王,可是曾国藩打下金陵也没有封王。慈禧太后虎视眈眈,吓得曾国藩赶快裁撤湘军以求自保。

三、大清自己作死,不亡不行

孙中山闹革命要推翻大清朝,十次革命但十次失败,都属于小打小闹,虽然制造了一些政治影响力,但是没有撼动清朝的根本。革命党在全国来说还不是主流,用梁超话,只要政府 稍微让让步! 革命党的话压根没人听!

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1905年9月17日,慈禧太后派五大臣出洋去考察各国的宪法、议会以及各国的政治制度等。革命党用炸弹去炸那些主张立宪的大臣。如果立宪成功了,革命还有什么必要呢?

革命党也没有想到,大清朝是革命的最大“功臣”,不仅逼着老百姓革命,还逼着士绅革命,逼着立宪派革命,逼着年轻人革命,你不革命,简直对不起大清的良苦用心。

当时士绅阶层是不愿意革命的,他们最希望改良而不是革命,社会的动荡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立宪派代表了士绅阶层的利益,1910年他们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巨大的国会请愿运动。

当年慈禧反对维新变法,可是现在又不得不开始实行变法的措施,实行废科举、改官制、设咨议局等改革措施,史称“晚清新政”。

无论怎样改,大清在权力分配上纹丝不动拒绝共享。

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立宪的重要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归根到底一句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皇帝。

在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的十三名成员中,满人八名,并且皇族就占了五名,汉人仅四名,载沣的两个兄弟分别掌握着陆军和海军。

全国士绅哭天抹泪哀求大清立宪,只要你改革我们支持你。可是大清花拳绣腿搞了半天,不过是把人民当阿斗来看。

大清不搞立宪,又废除科举,不给士绅一点出路。所以,在武昌起义爆发的7个星期内,15个省以咨议局为中心纷纷宣布独立,大清逼着人家革命,不革命行吗?

大清不仅得罪了士绅阶层,更是与大众为敌。

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大清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大清成功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自掘坟墓,自己作死,不亡都不行。孙中山还在美国餐馆里刷盘子呢,突然接到电报,武昌起义,革命一夜之间成功了。

更多文章

  • 落后就要挨打吗?大清朝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骨头就会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子受罚挨打,清朝的统治惨不残酷,清朝腐朽落后最典型的一句话

    读中国近代史给人的感觉就是窝囊憋气,大清朝除了割地赔款好像就没有别的事。在大家看来,大清朝政治腐败,科技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总而言之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大清朝真的是因为落后才挨打失败的吗?鸦片战争,大清有八十万大军却打不过几千人的英军。当时清朝国民生产总值是英国的6倍,拥有世界上最

  • 乾隆给儿孙们发红包,唯一人没领到委屈不已 乾隆:你还要红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给子孙红包,乾隆上街去买点心结果没带钱,乾隆15年的时候乾隆多大

    乾隆号称千古一帝,在位共60年,只比康熙少一年。而且他并不是因为去世而退位,而是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了皇十五子颙琰,原因是出于对祖父康熙的恭敬,康熙在位61年,所以自己不能超过他在位年的年限,要在60年的时候就退位。乾隆对康熙的尊崇不仅仅体现在退位一事上,在乾隆的统治生涯中,也时常表示出自己要向祖父

  • 奴性文化,清朝的一大历史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的奴性统治,为什么清朝人奴性重,关于奴性的文化

    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论,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奴才们心甘情愿”。众所周知,太监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也称宦官,是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太监就是皇帝的奴才,最初出发点就是为了生产一批奴性十足的家奴来尽心尽力地为王权服务的。封建专制造就了太监,太监制度又衍生出了奴性文化,在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禁锢之下

  • 乾隆年一男子发现好友和邻居有私,便天天窥探,而后酿成一桩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年间最大的血案,清朝夫妻奇案真实案例

    《长恨歌》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自古君王最忌讳沉浸于温柔乡,李隆基的王朝之所以被毁灭,很大原因来自于他对杨贵妃的沉迷,所以古人又会将这种让君王迷恋的女人称作是红颜祸水。古往今来,因为红颜发生的祸事确实不少,杨贵妃是一桩,西周时期的褒姒是一桩,商朝的妲己又是一桩。历史惨痛的教训告诉

  • 可怜的卢克文,思想居然回到了大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悼念卢克文,卢克文如何看透万物的本质,卢克文深海视频全集

    公知可怜,还是卢克文可怜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说白了就是浅薄。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都以无知当作有知,都以懂一点皮毛作当作深刻。”这句话对卢克文来说最合适。在卢克文看来,公知就是一群吸食过精神鸦片的可怜虫。卢克文基本上完全否定公知,说公知在年轻时被人洗过

  • 晚清最高掌权者并不是慈禧,而是她,手段比慈禧还狠,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自称慈禧吗,慈禧为什么能把持晚清政权50多年,慈禧晚清最高权力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晚清大权几乎都被慈禧掌握,慈禧心机极深,擅长御人制衡之术,以至于慈禧居于万人之上,得以干起祸国殃民之事,让华夏大地和中华民族都经受了极大的苦难。但事实上,晚清政治当中还有个女人,她的权力比之慈禧还要大,是真正掌控清末政治的人物。她就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两宫太后中的另外一人——慈安太后。

  • 乾隆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4点下龙床,7点翻牌子,别被清宫戏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的日常作息表,乾隆一天作息安排,乾隆一天生活是怎样的

    乾隆,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前后共60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在位的时长,康熙一共在位61年。而且由于皇帝要处理政事,日理万机,一般的皇帝的寿命并不长,比如乾隆的父亲雍正在位也就13年,死的时候56岁。乾隆不仅在位时间长,而且还非常之高寿,活了89岁。那么,乾隆皇帝一天

  • 她才是真实的尔晴,为傅恒生5娃,还与乾隆生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傅恒尔晴怎么怀的孩子,傅恒与尔晴的孩子是谁的,傅恒跟尔晴有孩子吗

    历史上真的尔晴是叶赫那拉氏,正史中对她的记载并不多,但就其姓氏来看,尔晴的身份并不低。她是康熙年间著名大臣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尽管纳兰明珠一族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式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纳兰家族还是影响力俱在。更何况,叶赫那拉家族一直有人进入后宫,其中还有3位皇后,一个是孝慈高,也就是清朝的第一个皇后,

  • 其实他才是雍正儿子中的佼佼者,“自黑”避锋芒,一生富贵喜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最精明的三个儿子,雍正儿子最聪明是谁,雍正的儿子哪些最有才

    令狐楚在《少年行》中写道“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充分展现了为国效力的决心,确实有很多英雄为了国家付出自己的一生,但是在古代,阿哥们为抢皇也是同样的拼命,只不过,就有一个阿哥是个例外。众所周知,雍正共有10个儿子,只不过好几个都夭折了,最后活下来只有4个,分别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

  • 喋血“安庆”:湘军“围点打援”一年多,太平军精锐损失殆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军与湘军惨烈战役,安庆对太平军为何重要,安庆保卫战太平军惨败

    “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本!”曾国藩一再在心中这样叮嘱自己。1860年春,陈玉成离开安庆前往天京,意图和李秀成联手拿下清军江南大营,留下大将叶芸来镇守安庆。但陈玉成前脚刚走,后脚曾国藩就亲自坐镇,湘军兵分四路东进围攻安庆城。湘军倾巢出动,安庆城太平军必救!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