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短命君王之一,他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公元前307年,根据《史记索隐·秦本纪》中的记载,秦武王的本名叫嬴荡。除了本名之外,秦武王在史料当中还很多不同称呼,《史记·秦始皇本纪》将他称为秦悼武王,《世本》将他称为作秦武烈王,《越绝书》称呼他为秦元武王。
[var1]
秦武王登基的时候年仅17岁,那时的秦国国力强盛,而且上下一心,将士用命——用现代的话说,秦武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不过,正是因为富里生、贵里长,秦武王养成了目空一切,喜欢跟人较劲儿的习惯。
1.被扁鹊斥责没主意的君王
别看秦武王是一国之主,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没主意的人。根据史料记载,秦武王登基第3年,面颊上生了疮,于是就找来了当时的名医扁鹊为他诊治,扁鹊拿出银针和砭石,打算为秦武王进行针灸。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扁鹊还没有开始治疗,秦武王周围的人就提出异议:“大王,您的疮距离耳朵和眼睛都太近了,一旦针灸出了问题,有可能会影响耳朵和眼睛啊!”
一听这话,秦武王立刻放弃了治疗。
看到秦武王放弃了治疗,扁鹊十分生气,他把针灸用的银针丢到一边,生气地说:“大王和医生一起商量治病的事情,又和那些根本不懂医术的人一起干扰治疗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治疗上这样也就罢了,如果在管理国家上也是这样,那国家就危险了啊!”
秦武王有没有把扁鹊的气愤和牢骚放在心上,不可而知,秦武王的病有没有被扁鹊治好,也不可而知。不过,从这则小故事上我们不难看出,秦武王确实是个没主意的君王。
[var1]
2.最喜欢和人比力气,最爱提拔大力士
自古以来,女人喜欢比美,阔佬喜欢竞富,那么身为九五之尊的秦武王喜欢什么啊?他喜欢跟人比试力气。
因为秦武王生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以力气大而闻名诸国,所有诸侯国王,提起秦武王,第一件事情就是赞美他巨大的力气,因此秦武王最大的爱好就是跟人角力。为了显示自己的“神力”,秦武王有事没事就在皇宫的大院子里面跟人摔跤玩,而且还会给打败自己的人赏钱,万一兴致来了,秦武王还会给同自己掐架掐赢了的大力士升官。据史料记载,因为秦武王提拔大力士的政策,使得当时秦国的很多大力士都得到了重用。可以这样说,当时的秦国是各个诸侯国当中大臣素质最好的国家。
[var1]
在所有的被秦武王提拔的大力士当中,最著名的当属一个叫孟贲的大力士。孟贲原本是齐国人,他后来出名是因为两头牛。据说,孟贲原本是一个无业游民。有一天,他在外面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黑一黄两头野牛正在掐架,孟大力士一看就赶上前去劝架。
孟大力士来到两头牛的面前,伸出双手,狠狠往左右两边一推,黄牛被推了一个趔趄,眨巴眨巴牛眼,看看孟大力士,一脸感激地流泪而去。
黄牛跑了,黑牛可不知趣,它把一腔的怒火都撒在了孟贲身上,只见它翻翻牛眼,直接就冲孟大力士撞了过去。
一看黑牛要撞自己,孟大力士可气坏了:“我好心好意给你劝架,你还撞我!”只见他左手按住牛头,右手握住牛角,两手同时发力,“蹦!”一声活生生拔出牛角!黑牛应声倒地而亡。
这一情景,恰好被附近耕种的农民看个满眼,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久这件事情就传到了秦武王的耳朵里,秦武王一听,连忙召孟大力士进宫,封为大将。
[var1]
3.较劲赢了、然后笑了、最后死了
秦武王4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攻打周国的首都洛阳,最终因为他的勇猛而一举胜利。
攻打胜利之后,秦武王在周国太庙里面,看到了9个大鼎。
所谓大鼎就是一种两耳三足的大锅,但是比大锅要厚得多,也要重得多。周国太庙中的这9个大鼎的来历可不一般,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各种各样的贵金属制成的,因此这9个大鼎不仅体形巨大,而且十分沉重。
秦武王绕着这9大鼎看了看,真心觉得不错,于是秦武王就向看守太庙的官员索要这9个鼎。
[var1]
看守太庙的官员打心眼里不愿意把这9个鼎给秦武王,但是又不敢拒绝,于是就对秦武王说:“我听说大王力大无穷,只要您能搬得动,您就可以带走!”
秦武王看看大鼎,心里没底,就问孟大力士:“你搬得动吗?”
孟大力士说:“我试试!”说完就抓住鼎的两个耳朵,用尽全部力气,累得眼眶崩裂,双眼流血,才将鼎搬起来半尺。
孟大力士说:“大王,算了,我实在搬不动。”
秦武王一听,生气了:“你搬不动?我就搬不动吗?”说完不顾众人劝阻,挽起袖子,用尽全身之力,将大鼎举了起来,众人一见,哎呀,拍马屁的时候来了,于是赶紧叫好。
秦武王一高兴,就咧嘴笑了,一笑,这力气就泄了。力气一泄不要紧,只听见哐当一下,鼎掉了下来,秦武王躲避不及,被砸断了大腿。
[var1]
因为秦武王的伤势过重,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所以没过半天,秦武王就死了。一代勇武帝王,就这样死于较劲儿了。
4.后记
有种说法是秦武王死于芈八子的叫人怂恿的阴谋之下,但无论秦武王举鼎是否受人蛊惑,都反映了他对称霸中原的渴望,在位时间虽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功绩却不少:平定蜀地之乱,改宰相为丞相,拔宜阳,定三川,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连横卫秦,联越制楚,做出了许多贡献。如果不是在位时间过短,其功绩不会逊于任何一位秦国君王。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