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一个被历史低估的“幸福朝代”

宋朝:一个被历史低估的“幸福朝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4/2/5 16:42:50

这道来自知乎的热题,回答指向略出乎意料。有人倾慕大汉风骨,有人向往大唐气象,但多数网友希望穿越至宋朝——尽管处于非国力鼎盛期,但打开《清明上河图》卷轴品一品,柳岸长堤、望楼饭铺,桥头观水、小憩闲坐的人们是如此怡然自得。如果有一份“幸福朝代排行榜”,宋朝一定榜上有名。

电视剧《清平乐》细腻再现了宋朝从朝堂宫廷到街头市井的独特魅力,引得历史爱好者开在线“科普”追剧模式。与刻画其他朝代的古装剧不同,随处可见的礼乐教化和慢下来的风雅生活,代替嫔妃宫斗,“生活家”的日常再掀起一股“宋朝热”。

宋朝是历史课本中那个“积贫积弱”的朝代?还是那一抹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现代的拂晓”?

借助影视剧的力量,今日,我们重新还原、审视古文明对现代人的启迪和鼓舞。

1、寄自1000年前的“现代幸福指南”

宋朝对幸福生活的定义超越了其他早期文明。幸福的重要标签之一,便是“雅”。

即便穿越回宋朝,大概也会感到一丝熟悉的现代气息:抚琴、调香、观画、弈棋、烹茶、饮酒、赋诗、填词、赏花……这份“雅”恰是宋朝的日常。

《清平乐》对宋代宫廷追求风雅生活的刻画颇费笔墨:无论是在皇帝的案头,还是在官宦居室厅堂,都有烟雾缭绕的香炉;厅堂房阁时常能看到展挂的名画;房间的布置陈设、插花也颇有考究……

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四艺”有阐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四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朝的气质——不同于盛唐艺术气象万千的强者之美,宋代的美学倡导“格物致知”,不以技艺感人,不流于滥情,以敬畏和理性,展现闲适淡雅与宁静飘逸。

烧香在宋朝是种雅玩。我们熟知的陆游、黄庭坚都是个中高手,因此许多诗词都曾提及燕居焚香的趣味。如陆游的《初夏》:“床有蒲团坐负墙,室无童子自烧香。”

宋代艺术勃兴,插花不免成为流行朝堂内外的风尚。《清平乐》第4集中,曹皇后以插花与小姐妹们聚会,堪称“宋朝名媛的日常”。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有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宋代受理学影响深重,其清雅、隽秀的时代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

像饮茶这样一件仪式感满格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中国饮茶之风兴于唐,盛于宋。在唐代煎茶法上又有创新,宋代穷尽雅致的“点茶法”成为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

点茶爱好者用茶筅搅动建盏里的茶汤,使表面形成一层泡沫。点茶与茶百戏是宋代独创的特殊茶艺。魏培全摄

不同于传统的泡茶,“点茶”是先在碗中放入少许茶叶末,用少量沸水冲调成膏后,再用茶筅快速搅拌茶汤——日本的“抹茶道”就是由此学来。

宋史研究者吴钩说:“生活在北宋的东京汴梁或是南宋的临安是很幸福的。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当时人们的感受。”京城经济发达、物华天宝、安定闲适,正是我们今日所向往的“宜居城市”。

2、打破阶级固化的变革之朝

《清平乐》中有一处细节一直为观众所称道,即对皇帝不称“皇上”“陛下”,而称“官家”。学者薛兆瑞认为,称谓变化,反映出“君权神授”观念的淡化。

宋朝时期的皇权并不像前朝那样专制。《清平乐》中曾有一个宋仁宗与诸大臣谈论立后事宜的细节,像这种专门的小型会议,君臣之间不是君坐臣站,而是面对面而坐,其间发表意见时也无须站立行礼,可见宋朝教化、礼仪较为开明,君臣关系以和睦为主。

也有观点认为,宋朝称“官家”有点职业分类的意味,就如同称医者为“医家”,诗人为“诗家”,农人为“农家”一样,官家指的就是“做皇帝”这份职业。这代表着道统和皇统之间的分离,蕴含着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意味。

宋朝的社会制度是相对平等的。例如,宋朝官员是不用跪拜的;宋朝很少杀文官的,还可以坐下来陪皇帝聊天……

吴钩说,宋朝没有贵族,科举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它让政府向全民开放。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进入官府,甚至可以担任高官。

“比如范仲淹,他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在寺庙里读书,没有考中进士之前就立下一个愿望:如果当不了良医,就要当良相。我觉得一个宋朝平民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当上宰相,这很了不起,是宋朝阶级上升渠道通畅的表现。要知道北魏和东晋时期,政治基本被士族垄断。”吴钩说。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迁。进入宋朝后,宋代的佃户与地主不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只是结成经济上的租佃关系,以契约为证。宋代奴婢与主家之间也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这样一种结构性的社会变革,核心意义就是“契约化”——从“人身依附”向“契约关系”转型。这个契约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平等化的进程。

在这样相对开放平等的环境里,宋朝才会有苏轼用官家代指朝廷的诗句,才会有赵匡胤与开国功臣赵普之间关于“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最大”的讨论。

3、“群星闪耀时”的“朝堂朋友圈”

《清平乐》所呈现的宋仁宗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群星闪耀时”: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

这个天团不仅是贡献了多位中学文言文的写手,剧中,他们彼此相熟,甚至在朝堂之上不乏唇枪舌剑,代表了宋朝文治巅峰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

韩琦的出场镜头便是在天子面前针砭时事;晏殊有忠耿谏言、力挽狂澜、堪当国士的一面;身为“清流领袖”的范仲淹让人印象深刻……不少观众说,电视剧对士大夫的世界做了一次普及式关注。

有些历史研究对宋仁宗的认识不够全面,评价他无为。事实上宋仁宗时期的一些做法,恰是文明、民主的体现。如果没有宽松的环境,文人只能喝喝酒写写诗,不会关心政治,也不会在治国理政方面有所建树。

的确,宋代不仅百官参与议事,百姓也可各抒己见,底层的意见也能直达庙堂,让政策符合百姓要求,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尊重士人、厚待学者的氛围下,士人表现出的责任感前所未有。于是才有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态写照。唐宋八大家中,宋朝有六位,这一点在历朝历代非常罕见,甚至是唯一的。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表面看,宋朝人口大幅增长,生产突飞猛进,内外交流频繁,实质是政治风俗、阶级关系、军队、城乡关系和经济形态发生巨变,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

《清平乐》成功“复刻”了宋文明。其实近年来,被影视剧还原的古代文明纷繁而至,《琅琊榜》《庆余年》都在不遗余力地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古文明场景。影视剧不仅承担剧情演绎的任务,而且成为展示古代礼仪文化、服饰文化、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如今,越来越多的古文明正通过影视剧不断“出土”,对于现代人而言,这未必不是一场汲取智慧的穿越之旅。

更多文章

  • 王阳明的最后一日:浑身溃烂大夫都跑光,仅留下八字便撒手人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阳明为何死前溃烂,易中天评价王阳明,王阳明死于哪种病

    除了那些著名的小说作家以外,还有一个人的知名度,甚至不在皇帝之下,而且有人也说这个人的存在,就像是明朝的一盏明灯一样,因为当时的国家对人民的思想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得到这么高荣誉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王阳明。王阳明是明朝最著名的思想家,之前有一句老话说的好,那就是一

  • “大宋第一炮手”到了梁山,为何一直打酱油?李逵酒后抖出真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水浒中李逵的重要事件,梁山好汉评价李逵,梁山好汉最惨烈的三次混战

    “凌老头就会编些瞎话唬人!他要是真有那么厉害,早就是大将军了,怎么还缩在这山沟沟里种田养鸡?”江南郊外的一处篱笆院前,七八个孩子嬉闹着跑开了。凌振苦笑一声:好汉不提当年勇,看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凉风有信岁月无情,曾经的辉煌早已随着两鬓的青丝远去了,当年那威震四方的轰天雷凌振已经死了,现在苟活于世间的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与李自成的妻子,最终两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高杰本人相片,李自成老婆邢氏与高杰的下场,高杰和李自成什么关系

    明朝末年,一句“迎闯王不纳粮”成功将李自成在民间的地位推举的非常之高。明末的苛捐杂税的情况非常严重,百姓被榨干了血汗钱,难以维持生计。当得知加入起义军之后再也不用上交粮食了,百姓和流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生路,纷纷加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李自成虽然推翻了明朝统治,但是也没能创造更多的辉煌,反而留下了许多笑

  • 西夏没有因亡国而灭种,元朝有唐兀卫还有唐兀血统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夏的历史记录,西夏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西夏王朝的真实历史

    与辽、宋、金长期三足鼎立的党项西夏国,1227年被蒙古毁灭。 因偏向西隈,又作为长期臣属辽、宋、金成为属国。 蒙古人的修史不仅让他修专业史,还在辽史、宋史、金史中的外国列传给西夏留下了一席之地。 毕竟属国的性格太低,如果属国想修历史,那二十四史中外国列传中的属国们,就会竭力追求自己独特的历史。 关于

  • 岳飞冤死后,三代不做宋将,清朝出3位虎将,可最后却被处以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细说岳飞之死不为人知的秘密,谁为岳飞之死最大的责任,历史上真实的岳飞被谁杀了

    1141年的时候,宋金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了,当时的金国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跟宋国抗衡了,眼看就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了,但是此时的赵构既担心自己以后的位子不好坐,也担心自己没有儿子,就算是打下了江山也是替别人打的,所以他积极主张以求和的方式来结束战争。金人提出的条件是宋国必须杀了岳飞,然后才同意求和,秦侩

  • 北宋武官有多惨?第一猛将狄青军功赫赫,却被文官集体干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大将军狄青部下,北宋抗辽将领狄青,北宋时期有没有狄青

    狄青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武将,具备良好的作战指挥能力以及英勇无畏的作战气概。在史书中,他一出现就带着面具,披头散发。在战场上总是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惜他躲得了西夏党项人的明枪,却躲不了朝廷文官集团的暗箭。狄青最初投身军旅时的长官是范仲淹,两人一同驻守在西北前线,抵抗西夏的入侵。同时也就在此时,范仲淹写下了

  • 忽必烈的掌上明珠,是史上罕见的经常打骂君王的和亲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忽必烈下一代君王,郭破虏和忽必烈女儿,忽必烈传奇1-52集

    中国的历史似乎总在述说男人的功绩,殊不知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亦有许多女子肩负着家国重任,为国家、为黎民百姓、也为政治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忽都鲁揭里迷失,元世祖忽必烈之幼女,其父忽必烈带领雄雄铁骑入主中原,而她却作为元朝的“文成公主”远嫁高丽。世人皆知一代雄主忽必烈文韬武略,统一中国,开创了大元王朝,却

  • 原来你是这样的欧阳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如何评价欧阳修,对欧阳修生活态度的评价,欧阳修日常生活

    01.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高赞的问答: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答案最多的是宋朝。中国的宋朝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文学、书画,还是茶道、瓷器,都呈现出爆裂式发展。有人说宋人最懂得生活,最懂得美,如果那时候有微信,相信他们朋友圈里的内容一定不逊于现代人。宋人士大夫间的聚会,可谓是丰

  • 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霸占陈圆圆,骂李自成是贼,最后被乱箭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的手下中便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此人名为刘宗敏,是李自成营中的第一猛将,曾经顶撞过李自成,还霸占陈圆圆。而他的结局也不大好,最后被乱箭射杀。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出生于贫苦农家,他的父亲因为官府必税而自缢,他的母亲沦为乞丐,不久之后便冻死了。父母双亡的刘宗敏幸好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舅父

  • 朱棣在囚犯名单上见一熟人,皱眉道:他还活着?锦衣卫:明天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当过锦衣卫头领吗,朱棣在洪武年间当过锦衣卫么,锦衣卫 朱棣

    这个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纪纲带来了很多酒,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心事重重的囚犯一直不停地饮酒。纪纲心中明白,这个囚犯知道自己请他喝酒的目的,所以他想要喝醉,只想离开人世的时候不会那么痛苦。但纪纲不会心生怜悯,因为让囚犯死是皇帝朱棣的意思,自己作为皇帝座下最忠实的“走狗”,不可能违逆朱棣。于是,当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