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最为出名的一个名号是“闯王”,最为出名的一个身份则是“被下岗驿卒”,但其实他还是建立了大顺政权的“永昌皇帝”,不过知道的人却很少,因为才成为皇帝没多久就被满清夺取了江山。这在历史上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甚至连满清自己也没想到,以为是祖坟选得好,于是都不敢让汉人进入东北,生怕祖坟的风水被破坏了,由此便可见李自成的失败有多离谱。
毕竟当李自成进入北京城的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一个吃不饱饭的贫家小孩,也不是那一个被精锐明军追着打的起义军领袖,而是一位有着十多年实践军事工作经验的杰出将领。在无数次的斗争与被斗争中发展壮大,消灭了原本给他工作但是却又让他下岗的大明帝国,自己加冕登基成为了威震四海的皇帝,坐拥百万大军,看上去已经是至高无上。 然而在登基还没有多久,就输给了仅仅只有8万多人马的满清,被赶出了北京,再一次成为所谓“流寇”,最终在逃窜过程中被一位普通的村民姜大眼误认为是前来抢劫的土匪而杀死,一代枭雄的落幕方式未免有点憋屈。然而他是为何在占据了明面上的优势之后,依然输给满清的呢?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首先是军事实力,李自成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但其实很多都是被裹挟而来的灾民,实际的军人数量很可以存疑,而且都是以贫苦人家吃不饱饭的人为主(不然也不会造反),所以单兵作战能力不是很强,而且军中将领的文化水平也极为低下,军中山头林立,并不能真正团结一致。 在对抗明朝的时候,尚且可以因为生死危机(不造反就是饿死,造反失败就是死刑)而同心协力,但是在成功之后就难免耽于享乐,以至于军队从上到下都已经失去了艰苦奋斗的习气。面对着艰苦环境出来的满清士兵,则往往气势为之所夺,不能悍勇拼死。
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李自成已经失去了民心,当初起义的时候打的是为天下百姓的口号,但是他对于自己属下劫取百姓却是丝毫不加制止,甚至自己还带头为之,最著名的就是抢了陈圆圆令吴三桂有冲冠之怒。 当初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因为他是融入民众的队伍,而等他得势以后却脱离了民众,自然也就失去了活力,哪怕是没有满清也难以维持多久的,不过满清是正好生逢其时而已。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