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与宋江齐名,梁山108将大半死于他手,宋徽宗最想招安他

此人与宋江齐名,梁山108将大半死于他手,宋徽宗最想招安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4/2/7 3:46:01

导语:当年宋徽宗在位的时候,他沉迷于诗词书画,根本无心统治江山,这时候各地贪腐官员越来越多,百姓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惨,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当时宋江和方腊齐名,他们二人的势力最为庞大,后来宋徽宗招安宋江,借他的手去打方腊,从而坐收渔利。宋江打着朝廷的旗号去征讨方腊,不曾想手下的108将有一大半死于他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宋徽宗最想招安的也是他,而不是宋江,只可惜招安方腊未能成功。

当初宋江和柴进等人趁元宵佳节来到东京,希望能够面见宋徽宗,表达梁山兄弟归顺朝廷的想法,可是没想到柴进在溜进宫中后才发现,在宋徽宗的心里,梁山和方腊等人都是贼寇,而且梁山还是四大贼寇中的第一名,可见朝廷有多么痛恨宋江等人。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柴进又将丹书铁券和归顺信带了回去。

宋江手下的众人大多是惹了官司的大小官员,当然也有一些差官是被宋江陷害上的梁山,可是方腊的手下却是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相比之下,方腊之乱更胜于宋江,当年蔡东藩也在书中写到“惟方腊之为乱大,而宋江之为乱小,方腊之作恶多,而宋江之作恶少。”那么方腊到底都做了什么事,竟然比宋江的威胁还要大呢?

当年各地官员为了讨好宋徽宗,于是进献生辰纲,这些生辰纲皆是民脂民膏。官员们打着宋徽宗的名义剥削百姓,而方腊便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或许是他本就有野心,而朝廷又刚好给了他一个借口,于是方腊就带领被欺压的百姓造反。方腊出身本就不好,他的造反完全是官逼民反,他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队伍,便利用宗教思想来收买人心,并且发布谣言,让百姓们相信他是救世主。

当时有一首小孩都会唱的民谣,其中“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便是说方腊是救世主。方腊势力越来越庞大,他火速占据了江南各城池,宋徽宗一看这情况,便立刻将攻打辽国的兵马撤回,全力进攻方腊,不曾想几次征讨全部失败。万般无奈之下,宋徽宗想用招安的方式安抚方腊,可是方腊根本不理会,宋徽宗前后九次招安方腊,皆被拒绝,可见方腊造反的想法多么坚定。

方腊造反的时间不长,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半年光景,就被宋江一行人灭掉了。不过宋江征讨完方腊之后,自己也损失惨重,大半将领被方腊斩杀,自己的势力也都损耗殆尽,更惨的是,立下大功的他换来的是被朝廷毒死的结局。

结语:宋江虽然招兵买马,可是他的目的与方腊是相反的,他被朝廷招安,主动的一方是宋江,而朝廷招安方腊,则是宋徽宗主动。由于宋江麾下大部分都是朝廷中人,他们造反只是希望让朝廷认可他们,改变朝廷贪腐的现状,并没有推翻朝廷的想法。而方腊不是,他是志在推翻宋朝,建立自己的朝。因此打不过方腊的宋徽宗更想招安方腊。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唯独放过魏国公徐达,徐达死前说出六字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为啥不杀徐达,徐达何时被封魏国公,徐达朱元璋结为儿女亲家

    在这灿烂辉煌的历史中朱元璋绝对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他也是与时势互相成就的一位典型代表。平民出身的朱元璋若非时势以及他自身的才能,绝不可能登上皇位,甚至可能连一袭官衣都无缘穿上。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坐上皇位后对那些曾经跟随他的从龙之臣极不放心,最终出现了诸多功臣被杀的情况,不过却有一位人成

  • 顺治皇帝到崇祯墓前哭着说了一句话,证明他才是崇祯的知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顺治在崇祯皇帝墓前哭,崇祯顺治,顺治和崇祯有什么关系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京师,冲入紫禁城。崇祯皇帝于凌晨时分来到煤山寿皇亭,自缢而亡,时年33岁。而这一年的顺治才刚刚六岁。清朝皇帝之位本来没有他的份,他的父亲皇太极死后,皇叔多尔衮与皇兄豪格为了争夺皇权剑拔弩张,相持不下。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各退一步,六岁的顺治这才得以成为清朝皇帝。顺

  • 金庸武侠中,他年过半百,还嫁给了西夏皇帝,原型是没藏艳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秋水的经历,在历史上有原型可循。那就是有西夏艳后之名的没藏太后。没藏太后名为没藏黑云,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皇后。他本来是大臣之妻,后来这名大臣被元昊杀死,由于美貌过人,没藏黑云被召入宫。生子成为太后以后,又与大臣和侍卫私通,所以称她是艳后。李秋水能入宫为妃,小说中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她本身

  • 赵匡胤的七世孙,给岳飞平反,锐意北伐,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孝宗之得位宋孝宗赵昚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但在北宋后期,赵匡胤的子孙后代和平民百姓没多大区别。其父赵子偁是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通过贡举考试才谋得一个县丞职位。赵昚的出身并不高贵,从血缘关系看,和宋高宗也早超出五服。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传位给他呢?宋高宗是不得已而为之。宋

  • 赵匡胤死的蹊跷,赵光义嫌疑最大,即位后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是赵光义害死的,赵匡胤是被他弟赵光义害死的吗,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决裂

    这还要从其兄赵匡胤说起,在五代十国时期,作为将领的赵匡胤,就受到了周世宗柴荣的器重,封他为殿前都指挥使职位。公元960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当时能够继位的人,是柴荣年仅七岁的小儿子,周恭帝柴宗训。一个孩童当皇帝,当然是难以群臣信服。于是便有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在陈桥驿处,赵光义和赵普密谋策划,发动兵变,

  • 赵匡胤作了半首诗,几百年没一人能续出,结果被朱元璋轻松补齐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与朱元璋的对联,赵匡胤最霸气诗,朱元璋赵匡胤经典诗

    皇帝往往都从小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文采这一方面还是可以的,但这之间并不包括一些草根皇帝,比如说赵匡胤,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是武夫出身,所以文采方面并不咋样,不过人家是皇帝,身边肯定少不了一些懂得讨好他的大臣。有一次在酒后赵匡胤突然来了兴致,诗兴大发作了半首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文采不好

  • 朱元璋女婿成托孤大臣,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何朱棣篡位不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各个儿子能力水平,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刘伯温算出朱棣篡位没有

    依靠自己的那些兄弟,朱元璋竟然在诸多的诸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成功的建立了明朝,而这些兄弟也就成了开国功臣,比如说徐达、胡惟庸、汤和等人,为了笼络人心,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功臣的后人,其中有一位还成了托孤大臣,他就是梅殷。在众多的女婿中,梅殷可以说是最为看重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看到:“

  • 宋朝的一位皇后,虽然很贤良,但是最终却没有进入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传奇皇后下场,皇后死后能进去太庙吗,宋朝皇后列表完整版

    她在当皇后的时候是比赵匡胤年纪还要小的,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现代人的眼里,女人的年纪一般都要比配偶的年纪要小的,可是她比赵匡胤的大儿子的年纪还要小了那么的一岁,这在我们的这个年代不就是要被叫做是忘年恋了吗。在历史上,孝章皇后的家庭势力可是非常强大的,家里的钱财也是非常的雄厚,因为本来她的身份是

  • 在位时间不长,却饱受称赞,宋仁宗是一位怎样的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仁宗在位时的优缺点,宋仁宗为何被称为明君,宋仁宗为什么能当千古明君

    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仁宗的并不只有他一个,可能宋仁宗的确是把仁爱这样的一个思想达到了非常高的一种层次,但是在后世的一些推动之下,也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其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人,那就是朱高炽因为他也是名人中,虽然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非常的长,但是也取得了很多的认可。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

  • 为何明朝皇帝一共十六位,皇陵却叫十三陵?还有三位皇帝埋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13位皇帝都葬在十三陵吗,明朝十三陵缺哪三位皇帝

    为何明朝皇帝一共十六位,皇陵却叫十三陵?还有三位皇帝埋在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以秦始皇陵为代表。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不过,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