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皇帝到崇祯墓前哭着说了一句话,证明他才是崇祯的知音

顺治皇帝到崇祯墓前哭着说了一句话,证明他才是崇祯的知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4/2/7 3:45:29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京师,冲入紫禁城。崇祯皇帝于凌晨时分来到煤山寿皇亭,自缢而亡,时年33岁。

而这一年的顺治才刚刚六岁。清朝皇帝之位本来没有他的份,他的父亲皇太极死后,皇叔多尔衮与皇兄豪格为了争夺皇权剑拔弩张,相持不下。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各退一步,六岁的顺治这才得以成为清朝皇帝。

顺治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是一个异类。列祖列宗那种游牧部族特有的彪悍粗犷的气质,在他身上淡薄了许多,与祖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相比,他的性格温和而内敛,而且对中原儒家文化颇有好感,阅读儒家书籍,积极学习汉语,放手重用汉人大臣,并身体力行大力革新“满洲旧俗”,结果因遭到清朝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而被迫中止。

1644年五月,六岁的福临第一次从关外来到了京城,从此住进紫禁城。当年十月初一,顺治隆重举行登基大典,开始君临天下。然而。这位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面临的却是一场极为繁重艰难的任务。

当时清朝虽然名义上入主中原,但实际上“入”是“入”了,还远远没到当家作主的份儿。清朝皇帝在关外最多统治过东三省,如今却要统治一个面积增加十几倍的广阔国土,不仅统治经验极度缺乏,且也根本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高效运转的行政班子,完全是边学边干。

盘踞大江南北的反清复明势力,实力雄厚,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持续数十年不息,清朝朝廷内部关系也未理顺,内斗激烈此起彼伏,这一切都让顺治心力交瘁,感到难以承受。

《三垣笔记》记载,顺治皇帝曾经来到崇祯思陵祭拜。在崇祯墓前,顺治表现失态,“失声而泣”,并且喊出一句话,足以让满朝文武羞得无地自容:“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

顺治熟知前朝史实,对明朝的覆灭和崇祯失败的内情,知道的非常清楚。在明朝危急存亡之际,崇祯作为皇帝,勤政忧劳,竭力救亡图存,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得到当时各方一致承认。但遗憾的是,明朝大臣群体表现却非常令人失望。国家存亡之际,大臣们置大局于不顾,要么汲汲于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要么拉帮结伙争权夺利,大明朝庞大的官吏体系中,想找出几个像崇祯那样的公忠体国之人,委实不容易,因此《崇祯遗录》中把这种局面称为“有君无臣”。

顺治登基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境况和崇祯颇有几分相似。年轻的顺治满腔热望,想干一番事业,让大清朝在他手下走向富强。然而朝廷中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野心勃勃窥探皇权,几乎成了大清无冕之王。满洲贵族王公,斤斤计较于个人名利,顽固守旧,对顺治锐意革新的种种举措予以强烈抵制和反对。朝廷满汉大臣之间门户之见根深蒂固,水火不容。凡此种种,让顺治刻骨铭心地体会到“有君无臣”的含义,举步维艰,处处掣肘,难有作为。

顺治设身处地感受到了崇祯当年孤军奋战的那种绝望感和无力感,这才会在崇祯墓前痛哭失声,称之为“大哥”,说出“有君无臣”那样的话来。因此顺治哭崇祯,不是猫哭耗子,而是同病相怜,堪称崇祯的知音。

参考史料:《三垣笔记》《清史稿》

更多文章

  • 金庸武侠中,他年过半百,还嫁给了西夏皇帝,原型是没藏艳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秋水的经历,在历史上有原型可循。那就是有西夏艳后之名的没藏太后。没藏太后名为没藏黑云,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皇后。他本来是大臣之妻,后来这名大臣被元昊杀死,由于美貌过人,没藏黑云被召入宫。生子成为太后以后,又与大臣和侍卫私通,所以称她是艳后。李秋水能入宫为妃,小说中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她本身

  • 赵匡胤的七世孙,给岳飞平反,锐意北伐,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孝宗之得位宋孝宗赵昚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但在北宋后期,赵匡胤的子孙后代和平民百姓没多大区别。其父赵子偁是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通过贡举考试才谋得一个县丞职位。赵昚的出身并不高贵,从血缘关系看,和宋高宗也早超出五服。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传位给他呢?宋高宗是不得已而为之。宋

  • 赵匡胤死的蹊跷,赵光义嫌疑最大,即位后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是赵光义害死的,赵匡胤是被他弟赵光义害死的吗,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决裂

    这还要从其兄赵匡胤说起,在五代十国时期,作为将领的赵匡胤,就受到了周世宗柴荣的器重,封他为殿前都指挥使职位。公元960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当时能够继位的人,是柴荣年仅七岁的小儿子,周恭帝柴宗训。一个孩童当皇帝,当然是难以群臣信服。于是便有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在陈桥驿处,赵光义和赵普密谋策划,发动兵变,

  • 赵匡胤作了半首诗,几百年没一人能续出,结果被朱元璋轻松补齐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与朱元璋的对联,赵匡胤最霸气诗,朱元璋赵匡胤经典诗

    皇帝往往都从小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文采这一方面还是可以的,但这之间并不包括一些草根皇帝,比如说赵匡胤,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是武夫出身,所以文采方面并不咋样,不过人家是皇帝,身边肯定少不了一些懂得讨好他的大臣。有一次在酒后赵匡胤突然来了兴致,诗兴大发作了半首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文采不好

  • 朱元璋女婿成托孤大臣,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何朱棣篡位不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各个儿子能力水平,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刘伯温算出朱棣篡位没有

    依靠自己的那些兄弟,朱元璋竟然在诸多的诸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成功的建立了明朝,而这些兄弟也就成了开国功臣,比如说徐达、胡惟庸、汤和等人,为了笼络人心,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功臣的后人,其中有一位还成了托孤大臣,他就是梅殷。在众多的女婿中,梅殷可以说是最为看重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看到:“

  • 宋朝的一位皇后,虽然很贤良,但是最终却没有进入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传奇皇后下场,皇后死后能进去太庙吗,宋朝皇后列表完整版

    她在当皇后的时候是比赵匡胤年纪还要小的,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现代人的眼里,女人的年纪一般都要比配偶的年纪要小的,可是她比赵匡胤的大儿子的年纪还要小了那么的一岁,这在我们的这个年代不就是要被叫做是忘年恋了吗。在历史上,孝章皇后的家庭势力可是非常强大的,家里的钱财也是非常的雄厚,因为本来她的身份是

  • 在位时间不长,却饱受称赞,宋仁宗是一位怎样的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仁宗在位时的优缺点,宋仁宗为何被称为明君,宋仁宗为什么能当千古明君

    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仁宗的并不只有他一个,可能宋仁宗的确是把仁爱这样的一个思想达到了非常高的一种层次,但是在后世的一些推动之下,也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其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人,那就是朱高炽因为他也是名人中,虽然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非常的长,但是也取得了很多的认可。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

  • 为何明朝皇帝一共十六位,皇陵却叫十三陵?还有三位皇帝埋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哪三个皇帝没有进十三陵,明朝13位皇帝都葬在十三陵吗,明朝十三陵缺哪三位皇帝

    为何明朝皇帝一共十六位,皇陵却叫十三陵?还有三位皇帝埋在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以秦始皇陵为代表。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不过,一个问题

  • 因穷而上演的“万历遗诏闹剧”,皇帝食言而肥,首辅被宦官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帝遗诏,万历的首辅是谁,万历新政是谁辅佐皇帝进行的

    汉武唐高征讨四夷,发兵动数十万,不知粮饷军装若为供需?今方隅有警,遣一大将将数千人往,犹以樵苏为虑。万历倭夷之警,东援朝鲜,至征天下兵不能四万,古今物力何以相悬若此? 《谷山笔麈》 这个问题同样让当时的皇帝明神宗着急,为了维持并重振自己的皇朝,明神宗想到一个开拓财源的办法 – 矿税。矿税

  • “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至简的话,道出了嘉靖权谋的最高段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靖的权谋是跟谁学的,嘉靖的权谋心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深意

    《大明王朝1566》中的道君皇帝嘉靖,他是一个权谋心术达到了极致的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个道教的集大成者。一个靠写青词来制约臣下的皇帝,他的道学功底绝对不会输给其他人,所以他才有足够的自信来统御万方。所以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需要“聪明人”去理解执行,但是这句话的最终解释权却牢牢地掌握在了嘉靖的手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