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灿烂辉煌的历史中朱元璋绝对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他也是与时势互相成就的一位典型代表。平民出身的朱元璋若非时势以及他自身的才能,绝不可能登上皇位,甚至可能连一袭官衣都无缘穿上。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坐上皇位后对那些曾经跟随他的从龙之臣极不放心,最终出现了诸多功臣被杀的情况,不过却有一位人成为例外,他就是徐达。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小编在胡扯,明明是朱元璋知道徐达晚年身患背疽后,明知他不能吃鹅反而赐予他一只烧鹅最终毒发身亡。但实际上这只是杜撰的故事,如果朱元璋真的要杀徐达何必费此心机,只要随便吩咐哪个给徐达看病的医生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医学也证明鹅肉并不会加剧背疽病症。所以,徐达并非如野史所言被朱元璋毒死,而是患背疽最终病死。
徐达之所以有与其他大臣不同的结局,原因就在他临终时所说的六个字“恭谨如不能言”,也即是恭敬的好像不能说话一样。而且在徐达的一生中也确实如此,他自从军开始便跟随朱元璋,由于他的谨慎与严谨,逐渐在朱元璋的部属中显露出超群的能力,也因此更加被朱元璋委以重任。但无论他身居何位都是极为谨慎,无论如何对自己的言语都十分谨慎,而且面对朱元璋将自己旧宅赏赐时坚决的拒绝。在一次与朱元璋饮酒被刻意的灌醉,以至于盖着皇帝的被睡着,醒来后的徐达非常震惊,几乎是滚下了台阶请求朱元璋赐予死罪。
从他的这些言行中就可看到他的谨小慎微,也可以知道他能够得善终的原因。或者在他人看来徐达的善终与他是朱元璋同乡关系密切,但在绝对的权利面前兄弟都可以舍弃更何况同乡呢?
在今天同苦易共甘难几乎是每一个团队的最终结局,当然我们不会有与朱元璋和他的团队那样的成就与功勋,但我们也在用我们的努力取得我们的成功。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到应当学习徐达的谨小慎微,无论言语还是行动,否则就会像其他明朝功臣类似,在成功之后却失去所有,我想这样的结局没人愿意面对,更无人愿意触碰。故此,请让谨慎言语、行为成为我们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