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获得荆州之后,便开始谋划着派谁去镇守荆州要地。有才识、有谋略的诸葛亮变成了刘备的候选人之一。刘备自从将诸葛亮迎出山之后,就对他格外其中。或许是没有考虑到他的那两位结拜兄弟的感受,所以因为诸葛亮让张飞和关羽感到不高兴了。其实,在刘备心里,哪里会不看重自己“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只不过刘备爱才、惜才,才会重用诸葛亮。或许在当时,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远不及自己的两位兄弟。不然,怎么会在派出诸葛亮镇守荆州的时候,还让关羽相随。当庞统逝世之后,刘备又赶紧将诸葛亮调出荆州,让他前往西川任命。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刘备心里,有谋略、有胆识,又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才是最佳人选。
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十几年之后“关羽大意失荆州”
刘备最终选择关羽镇守在荆州,然而关羽最终却没能守住荆州要塞。写下《三国志》的陈寿给关羽的评价是:“称万人敌,为世虎臣。然刚而自矜。”陈寿认为关羽的性格过于骄傲自满,虽武力可称为武臣,也可和万人相匹敌,可是他的这一致命的性格弱点——自矜。也就是说关羽太过于高傲了。
举个例子,当孙权想要和刘备联姻的时候,关羽说了句:“吾虎女岂配犬子!”孙权原本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关羽的女儿,可是没想到关羽还看不上他。关羽将自己的女儿比喻成“虎女”,而降算全的儿子比喻成“犬子”,“犬子”本是自家的自谦之词,反倒被一个外人之臣给说了。这下子可就惹恼了孙权。关羽誓不肯和东吴联姻,他的这一性子也为自己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可是,关羽真的应该对“失荆州”这件事情负全责吗?
关羽不是此次败局的最大负责人,刘备诸葛亮没有改变《隆中对》的战局
关羽在这件事情上或许是一位失败者,他自己也有些许关系。可是最终要为这件事情负最大责任的不是他。我们来看一下关羽失败的几个客观原因。
首先,荆州是孙权一直想要夺回的。当初孙权借出荆州只是权宜之计。眼看着刘备获得了益州之时,孙权就想夺回荆州了。因为荆州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如果荆州一直在他人手中,东吴难保有一天会遭遇不测。所以,孙权对于荆州一直虎视眈眈。
其次,糜芳和傅士仁的反叛。这两位大将和关羽有些过节,关羽曾经说过要将他们二人治罪。所以,在利益考量之后这两位大将主动投靠了吕蒙。
再者,刘备未曾对派出兵力支持关羽。从而让关羽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孙权在刘备着联姻碰壁之后,就转头和曹操联合在一起了。原本曹操的实力就强,现在更是强强联手。关羽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光辉,又没有援军的支持,再加上有人叛变,这样的情况下让关羽如何打赢。
其实,这一局面的产生最早在《隆重对》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因为隆中对将“荆州”作为刘备的一个战略据点。可是忽略了“荆州”是东吴的眼中钉,他迟早都要拿回的。所以让关羽一个人镇守“荆州”无疑是让他独自面对东吴和曹操两大阵营。正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当初的《隆中对》太过看重荆州的地理位置,并且始终不肯放弃荆州最终才会导致这样的结局。如果能够早一点改变策略,放弃荆州的话,或许孙权就不会和曹操站在同一阵营。关羽也不会因此丧生。
更多历史资讯请关注【华夏史谱】,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