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宁愿受封于曹丕,也不去投奔刘备?只因他看透一件事

汉献帝宁愿受封于曹丕,也不去投奔刘备?只因他看透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4/1/25 10:10:12

正是因为刘彻的如此作用,所以曹操一直也没有对刘彻动过杀心,毕竟有这个好用的摆设天子在,有许多事情他办起来也方便很多,并且为了更加阻止天下的悠悠众口,他甚至将自己的好几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当然刘协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在这个其实,刘协虽然不在行使天子的权利,这反而让他更省心了。依旧是荣华富贵,养尊处优的日子,表面上还高高在上。

但是这种好日子可能在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权利后就变了,因为对于曹丕来说,天下早已差不多姓曹了,这个时期的手段就可以简单直接明了一些。直接让刘协把天子之位“禅让”。这其实同样是表面功夫,说白了就是直接逼迫刘协退位了。逼迫的也得说成自愿的,看来古人是相当在乎自己的名节,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曹丕也还是留了刘协的性命,并封了一个虚名:山阳公。做戏就要做足,山阳公的爵位还享受了封地的待遇。按说这样的封赏也不错呀,虽然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天子称谓,但是有地有封赏也并不算太坏吧,如果觉的待遇太差,刘协又为什么不从封地出逃去投奔他的刘皇叔刘备呢?

因为就是再傻的人也知道,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想也知道就是一个想称霸的幌子,谁都知道,刘协能不知道吗?上任天子去投奔一个想要当天子的人,结果可想而知。刘协也不是一个不惜命的皇帝。再一个在封地虽然是刘协说了算,但是曹丕肯定也派人监视刘协的举动,所以如果有叛逃行为为曹丕捉住,那只有一个一了被了得处死下场了。所以,综合考虑怎么都不如安安分分在自己的封地带着,还可以好吃好喝吧。

更多文章

  • 关羽该不该为荆州负全责?主要责任不在他,祸源或起于《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派关羽守荆州,曾仕强谈关羽守不住荆州,关羽要不要带祸源

    刘备在获得荆州之后,便开始谋划着派谁去镇守荆州要地。有才识、有谋略的诸葛亮变成了刘备的候选人之一。刘备自从将诸葛亮迎出山之后,就对他格外其中。或许是没有考虑到他的那两位结拜兄弟的感受,所以因为诸葛亮让张飞和关羽感到不高兴了。其实,在刘备心里,哪里会不看重自己“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只不过刘备爱才、惜才

  • 官渡之战后袁绍有机会翻盘吗?有,但他没把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官渡之战后袁绍有可能东山再起吗,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割据吗,官渡后袁绍有可能翻盘吗

    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取得了对袁绍的胜利,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很快灭了袁绍的儿子,彻底统一了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官渡之战在三国也成为了三大战之一的战争,但是官渡之后失败后,袁绍就没有机会翻盘吗?官渡之战答案是有的,但是他没有把握住机会。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的北方之争势在必行1.战力:基本军力

  • 汉末三国时期武官官职泛滥,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武官官职顺序表,三国时期官位与现代官位,三国时期的官职制

    在三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武散官高下序列并不都是一样的,由于都督制的发展,曹魏在魏文帝末年或魏明帝初年武散官序列发生了变化,使得曹魏形成了有异于其之前和其它两国的独特的武散官阶,即“魏阶”,其与汉末魏初以及吴蜀两国使用的“汉阶”的区别主要在于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将军这三阶的相互位次上。由于西晋

  • 汉成帝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遍布朝野,为王莽篡汉立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氏与汉成帝的关系,王莽王氏,西汉时的王氏

    因为每一个宗室成员,都拥有皇位的继承权,他们都是皇帝的潜在政敌。外戚则不然,他们没有登上皇位的合法权,他们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并不来源于血统。这意味着,皇帝的一纸诏令,就可以轻易剥夺他们的所有权力。这就是历史上,宗室成员往往担任虚职,外戚成员往往拥有实权的原因。汉成帝剧照,与他宠幸的赵氏姐妹西汉有一个

  • 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要进行财政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时期财政收入,汉武帝财政政策的问题,汉武帝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大量人口弃农,将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甚至动摇整个社会的经济根基。农业是天下之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减少将直接动摇社会根基。即使遇到丰收年份,人民仅仅也只是勉强度日,丝毫没有剩余,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因此,稍有灾荒,就会出现“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鬻卖爵子”的悲惨局面。另外,高度繁荣的商品经

  • 汉武帝临终之际,以四位辅政大臣互相牵制,为何霍光最终独掌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为何选择霍光,汉武帝驾崩后霍光如何掌控朝政,汉武帝对霍光的信任

    辅政大臣矛盾爆发,反霍光联盟逐渐形成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汉武帝病重弥留之际,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以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政。两天之后,汉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继位为帝。在四位辅政大臣之中,金日磾实际上是最没有

  • 韩信,为何短命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短命的传说,造成了韩信短命的几件事,韩信短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韩信什么时候死的呢?历史上对于韩信死时候多大岁数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韩信死的时候那年才三十五,有人说三十八,在所有的说法中韩信没有活过四十岁。说韩信没有活过四十有个民间传说挺有意思,说韩信按照自己的寿命应该能够活到七十多八十岁了,可是由于韩信自己做事不地道,干了一些缺德的事情折了寿,韩信折了四十

  • 汉武帝为何下《罪己诏》,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为何立无字之碑,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为谁而立,为什么女皇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

    诏书中也申明了,很多过失在呈送文书上并不见反映,而是从降者和敌俘口中才得知。故此否定轮台屯垦的建议,发展农耕,免除养马者的赋税。因此“罪己诏”说,是后世班固《汉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给加上去的。汉武帝虽有反思,并未明言罪己。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反思检讨过失的皇帝,发布《轮台诏》,其意义也是开天辟地的,

  • 汉朝最后的倚仗,他一日不死,曹操一日不敢灭汉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什么时候称王的,汉朝最衰败的事情,汉朝最强的三个人

    而曹操一开始也没有表现出要代汉的迹象,实在是前期他也没这实力。当时天下都被各路诸侯瓜分得差不多了,大家守着自己的地盘,互相试探,看谁能笑到最后。曹操从衮州起事,灭了吕布,雄踞山东,等勤王的时机到了,曹操就在196年迎归汉献帝。这时候的汉朝王祚早就摇摇欲坠了,但曹操不敢直接取而代之,而是“挟天子以令诸

  • 汉武帝赏赐酒肉,霍去病为何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给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态度,李广和霍去病在同一时期吗,麒麟阁十一功臣和霍去病关系

    这段话的意思是霍去病出征时,汉武帝派人送给他数十车酒肉,霍去病吃了之后,把剩下的全扔了,而他手下的士兵还有饿着肚子的。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司马迁大概率是在黑冠军侯司马迁一直看霍去病不顺眼,霍去病能够被重用,靠的就是姨妈卫子夫和舅舅卫青的关系。这两个人,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大将军,而且他舅妈还是最受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