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宴请百官吃饭,群臣都很开心,刘伯温看到菜后:有人要死了

朱元璋宴请百官吃饭,群臣都很开心,刘伯温看到菜后:有人要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59 更新时间:2024/1/23 15:59:47

历史上的帝王们也逃不过这一定律,宋朝皇帝赵匡胤,一路被兄弟们捧上了至尊之位,但赵匡胤登基后却用各种金银细软的赏赐将自己的这群兄弟给打发了。

因为他害怕这群兄弟会像捧他一样,在捧出一位皇帝,虽然赵匡胤的小人之心为人所不耻,但他还算得上是手段较为温和的帝王,给了大部分人一条生路。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他大摆筵席、宴请文武百官,不少官员都高高兴兴地去赴宴,丝毫没有怀疑这是一场鸿门宴。

唯有曾经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刘伯温看出来眉目,在菜端上来的那一刻刘伯温便知道大家必死无疑了。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做,刘伯温又是怎么看出端倪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布衣天子朱元璋

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布衣天子,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从穷乡僻壤的放牛娃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条路朱元璋走了二十四年。

少年时的朱元璋穷困潦倒,即感受了阶级社会对平民百姓的欺压,也体会到了家破人亡的悲痛,妥妥一个小可怜。但好在朱元璋并没有被这些苦难打倒,而是积极地为自己寻找出路。

至正四年,少年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做了一名出家人,但不曾想这段悠闲的时光只渡过了三年便被饥荒给打破了,朱元璋只得四处乞讨,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朱元璋幼年时的好朋友汤河向朱元璋抛来了橄榄枝,为求吃一口饱饭的朱元璋欣然应允,顺势和好友一起加入了郭子兴麾下。

三年的乞讨时光,并没有让朱元璋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乞丐,反而让他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这一优势让他在郭子兴的麾下如鱼得水。

再加上,朱元璋本就孔武有力,打起仗来可谓是一把好手,很快就在郭子兴的麾下一路飙升,成为了郭子兴眼前的大红人。为了让这个年轻人真正地为自己所用,郭子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

有了老丈人的扶持,朱元璋的身份一下子就从平头老百姓中跳脱了出来。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更是名正言顺地接受了老丈人留下来的势力。

一众谋士与将领纷纷齐心协力,辅助朱元璋,特别是朱元璋的好兄弟徐达、汤河、刘伯温更是尽心尽力。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元璋成功地在洪武元年正月,开创了大明王朝。

登上了这九五至尊之位,朱元璋统一了全国,迅速地剿灭了元朝残余势力。起初,荣登大宝的朱元璋,自然没有忘记当初那些陪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

四菜一汤是餐标

安顿好最基础的问题后,朱元璋便开始论功行赏。作为明朝第一功臣的徐达做了大将军,更是赐上金银财宝,府邸良田。身为军师的刘伯温则被封为了御史中丞。

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监委副主任之职,属副部级高官,其他对开国有功的将士们也按照功劳大小依次领了奖赏。可以说,一时之间君臣和睦,朝堂士气一片大好,人人都想在新皇面前大展拳脚,报效国家。

但是人是会变的,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经那一群在战场上拼死搏杀,省吃俭用的将士们,在习惯了京城穷奢极欲的生活,便渐渐的忘了当初的艰苦生活。

他们不论是行事还是做派都摆起了架子,讲起了排场,甚至还强占良田,欺压百姓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作为一个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孩子,朱元璋深刻知道民间疾苦,也知道在登上皇位之后万万不可骄奢淫逸。

要是放纵过度,不然明朝就会成为下一个元朝,但面对这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兄弟们,朱元璋很是头疼,毕竟怎么处置都会有人说闲话。

恰逢皇后寿诞,朱元璋便想借着皇后的寿诞敲打敲打这些曾经的兄弟。在皇后的寿宴上,朱元璋先是吩咐御厨上了炒萝卜、炒韭菜、炒青菜、葱花豆腐汤这四道菜,并借菜敲打官员们做人要两袖清风,公正廉明。

朱元璋还给满朝文武官员下了一项政策,那就是宴请之时需遵循这四菜一汤的标准,不曾想在座的官员们脸色十分不好,更有甚至直言菜色不好,唯有刘伯温从中品出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朱元璋看着这些酒囊饭袋,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皇后寿宴结束后,朱元璋便下旨在宫中建立一座楼阁,唤为庆功楼,好似唐朝的凌烟阁一样。

鸿门宴上你和我

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朱元璋这个举动,毕竟皇帝老儿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一座自己的楼谁也管不着。很快这座高耸入云,富丽堂皇的庆功楼便建好了,朱元璋再次向这些官员提出宴请的邀请。

本就心生警惕的刘伯温,在初入庆功楼之初便暗自摸排了一下,发现这庆功楼虽建得犹如天上宫阙,但却是个安全系数为零的表面工程。

聪慧如刘伯温当即拉住了一向交好的徐达,并嘱咐徐达一会儿不要再宴会上出风头,跟紧皇上。徐达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仍旧记着刘伯温的话。

其他官员面对朱元璋御宴上,仅有炒萝卜、炒韭菜、炒青菜、葱花豆腐汤这四道菜时,呈现出不满神色和明嘲暗讽,不过徐达却面不改色。

朱元璋看着座下官员们的反应,心中一片荒凉,只吩咐手下呈上肉菜,但这肉菜一上,却让刘伯温心中警铃大作。红烧兔肉,炖狗肉让刘保温想起来兔死狗烹这一词,瞬间寒从脚底起。

他再也没有心思,对后面上的那些珍馐下箸,毕竟马上命都要没了。酒过三巡,官员们都喝得五迷三道的,怕是亲娘站在面前都得仔细瞧瞧是不是。

朱元璋神色自若地站起来穿过大殿,离开了庆功楼,始终绷着一根弦的刘伯温与徐达,在看到朱元璋离场后,迅速跟上也离开了庆功楼。

朱元璋让两人回去,两人无法直言感觉自己小命不保,只能扬言不放心皇上独自出行,想要为皇上护驾。不曾想,正在三人极限拉扯时,身后传来了一声巨响,雕梁画栋的庆功楼已坍塌在一片火海之中。

朱元璋只冷漠的转身离开,刘伯温与徐达也战战兢兢的跟着朱元璋后头,谁也不敢开口触了皇上霉头。庆功楼事件后,刘伯温便递上了辞官返乡的帖子,徐达也大病一场,至此在朝堂中安分守己。

事实上这样“兔死狗烹”的事件在历史上并不少,真正的聪明人不是有多么大的成就而是要什么时候高调,什么时候低调,更加要懂得避其锋芒,以及永远不要挑衅帝王的权威!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建文帝:用一生来证明,前辈留下的好牌,到自己手里不见得抓得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钰慧和建文,建文帝最终落脚在何处,建文帝是被谁正名的

    首先就是这个皇位,按照当时的皇家祖制地位都是传给太子。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是朱允炆他爹朱标。注标的才干也是不负众望,可以说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所培养的完美太子了。不仅仅高高在上的朱元璋喜欢,就连朝中的大臣以及家族中的兄弟对他也是拜百般夸赞。可以说把它评为古代封建统治王朝太子的典范也不为过。可能真的

  • 刘伯温才华堪比诸葛亮,其死后留下一书,令朱元璋死前还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

    领袖建立新中国的前夕,他早就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本质。之所以封建时代的君主帝制会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历史周期率中,那是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高傲如朱元璋,也未曾跳出来这个圈子。在刘伯温晚年的时候,曾经留下天书来痛斥朱元璋的三大罪状。在郭子义起义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地主家放牛。他生性顽劣,给人家放着牛、看着羊就

  • 赵匡胤真的是被亲弟弟谋害的吗?北宋重臣司马光含蓄的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吗,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决裂,赵匡胤武功高强为何会被谋害

    九个字记载的谜案赵匡胤死亡的时候其实是相当的迷惑的,皇帝这种身份,身边应该是随时都跟着好几个御用医生的,在皇帝临死的时候,死亡之后的时间,御医和朝廷重要大臣一定都会前去询问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很多皇帝只要一生病,以宰相为首的那群大臣就会去皇宫之中嘘寒问暖,一方面是真心希望皇帝的病情快速的好起来

  •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时,如果曹彰还活着,司马懿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几句话就让曹彰交了兵权,曹彰与司马懿,司马懿是如何篡夺曹魏政权的

    随后,司马懿父子通过这一政变,杀掉了曹爽一党,将曹爽的势力铲除干净,彻底篡夺了曹魏大权,曹魏江山实际上已经变成司马氏的了。试想,假如曹彰能活到曹芳时代,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结果会如何?司马懿父子能成功吗?回到十年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托孤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当了大将军,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为啥先打蜀汉没有先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为何先灭蜀汉再灭吴,司马昭为什么灭蜀汉,蜀汉东吴

    直到后来公元263年,蜀汉在曹魏的司马昭发起的魏灭蜀之战中被打败并且灭亡。那么为什么司马昭优先选择了攻打地形复杂的蜀汉,而没有选择先攻打地形相对简单的东吴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情。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是最早被消灭的国家。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当时还是朝中的一个权臣,他决定发起魏灭蜀

  • 入十万曹军如入无人之境,破百人夹击却要无奈收兵,赵云前后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血战曹军,赵云单挑多少曹军,赵云大破曹军完整视频

    在赵云跟随刘备之前,赵云还跟过一个主子叫做公孙瓒,对,就是那个一身中东抓西擒,还号称自己爱好和平的人。在公孙瓒磐河之战的时候,也曾经骁勇善战杀敌无数,但是始终没有能冲破袁绍帐下区区几百士兵的包围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磐河之战当时的起因是本来袁绍和公孙瓒约定好夹攻冀州,战胜后平分

  • 为何说诸葛瞻才是蜀汉亡国之根?临死前的遗言,恰恰说明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瞻为什么全军覆没,诸葛瞻身份揭秘,以诸葛瞻的口吻给诸葛亮写一封信

    《论语·季氏》有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成语祸起萧墙自此经常被用于形容祸乱发生在家里。在中国古代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诸多皇子争夺王权,以致大权旁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是臣子离心离德,各有盘算,皇帝本人又无法调和或把持朝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祸起萧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定

  • 标识牌:以现代化思想分析,三国英雄如何靠宣传,来成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英雄的特点,永久性标识牌,三国英雄深度讲解

    在三国中也不乏有其他正确的宣传案例,例如刘备的忠孝理智信,以仁心赋予行动真心对待百姓,由此才能垫定蜀国强大的基础。而“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样的宣传手法,虽然在表面上也有些略显夸张,但诸葛亮与庞统却也以实力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得以万古流芳,这些事件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宣传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现

  •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江东孙坚的武艺如何,在三国中属于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孙坚战绩,三国演义孙坚武功排名,孙坚是江东人吗

    三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武将,各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有被称为武圣的关羽关二爷,有被称为武神的常山赵子龙,被称为鬼神无双的吕布吕奉先等等之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江东猛虎"孙坚。那么作为三国中,凭借武力和战功封侯的孙坚,到底在这些武将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其实孙坚的武力值在当时可以说是

  • 一场暴雨冲毁关羽墓,墓中出土一物,专家鉴定后傻眼:我们拜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场暴雨冲出关羽陵墓,无意挖出关羽墓,关羽墓出土现场视频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若论武力,关羽在三国当中绝对是第一梯队的,除了吕布之外,几乎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而且关羽特别善于在千军万马当中发动突然袭击袭杀敌军主将,比如他在帮曹操斩杀文丑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武将“踹阵”的典范了:忽见十余骑马,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