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平乐》中范仲淹出场被怼,历史上的他做了何事改变应天书院?

《清平乐》中范仲淹出场被怼,历史上的他做了何事改变应天书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4/2/5 17:57:49

范仲淹成了晏殊改革书院的助力,到应天府教书。应天府书院门口,穿着如平常百姓的范仲淹被学生们嘲笑,说他邋遢、落魄,简直有辱斯。范仲淹问学生们为斯文,自己怎么有辱斯文,直接换来学生们集体用《相鼠》怼: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小佛看到此剧情时,马上就想起了晏殊在奏折中提到的范仲淹的那句话,应天府书院的学生们正是以辞藻沾沾自喜,凌驾于人之上,不让范仲淹有一句回答的机会,就算是回答,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历史上真实的范仲淹的确在为母亲守孝时在应天府,也确实受时为应天府知府的晏殊之邀到应天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不单单教书,更做了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来改变应天府书院。

范仲淹到应天府书院之后,力求改变学生风气,希望学生们知道,书院培养学生们的目的和宗旨不是简简单单的要他们学会做文章而已,毕竟未来有很多学生会进入官场,他们会成为治理百姓的官员,书院教学生的真实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范仲淹在书院推动了“文以载道”的学风,主张在书院读书的学生们千万不要死读书,不管是读书还是做文章,都应该与自身、与家、国、天下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儒家提倡的忠、孝、礼、义、信、仁真正的融入学习和生活中。在他日常的教学中,他一直在给学生灌输他自己的道德理念,希望学生们成为崇尚气节,以国家以民族为自身责任的士大夫,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要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必须要让学生身体健康,遵守书院的守则,不在书院假读书,为此范仲淹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更是常常住在书院,监督学生是否有遵守规则,“公(范仲淹)常宿学中,训督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与之同时,身为老师的范仲淹也是非常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应试,常常在课堂上学习完之后为学生留下课后思考,不过,范仲淹都会自己先做一下,感受一下难易程度,不要因为题目太难而让学生止步,惧怕学习和思考,“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执教不到两年时间,整个书院的风气大为改变,那些受教于他的学生们从书院学成之后,或回乡教书,或进入仕途,都将他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带到更广的地方,可以说,范仲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北朝的学风改变,“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范仲淹倡之”。

参考资料:《宋史》;《略论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实施的教育模式及其历史作用》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一起打江山的淮西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为何杀淮西勋贵,朱元璋杀了哪些淮西将领,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淮西将臣

    朱元璋淮西集团崛起于元末割据之际,在明朝肇建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朱元璋赖以统一南北,建立大明的核心力量。在元末战争中,淮西将臣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绩卓著,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徐达击败了明王朝最后一个劲敌扩廓帖木儿,元顺帝病死在蒙古草原,明帝国一片欣欣向

  • 为何说明朝亡于党争?看万历首辅,如何利用抗日援朝战争党同伐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字数:6595,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之前冷研出过《浙江福建广东出兵,联合地方大名,万历皇帝曾计划用20万明军东征日本?》一文,介绍了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中,明帝国曾想跨海东征日本。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整个万历朝鲜之役中,一直暗藏着党争的阴影。比如万历首辅大臣沈

  • 迷雾重重的高梁河之战,你有没有想过,赵光义也许并非辽人所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梁河之战赵光义逃跑,赵光义打败辽军,辽宋高梁河之战

    燕云十六州不仅仅有长城这个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生死线,更有一望无垠广袤肥美的草场。前一段云南大象北迁引发热议,因为全球温度开始回暖,降水线北移,喜爱温热潮湿气候的大象自然也就不需要偏居最南端,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了。这一现象看起来很普通,但如果放在历史上,研究王朝兴衰更替,则是大有文章。全球

  • 范仲淹:大宋最强建筑工程师,曾写出史上最富有文采的房地产广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吸引人的房地产广告,范仲淹十大金句,房地产广告与先贤为邻

    无论文治还是武功,范仲淹都已臻化境,不过真正让他为后人所敬仰的还是其人格精神和操守,他以身作则开创了宋儒的新气象,他的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的毕生追求想要达到的无上境界。正如李贽所说“宋亡、范公不亡也”。想写这样的人物生平,即使一本书也很难将其讲清楚,不过一个很有意思的

  • 易中天说明朝皇帝没一个够格的,明朝皇帝真有那么烂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皇帝哪个最没用却又稳坐江山,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明朝最差的皇帝是哪位呢

    袁腾飞说:“这个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明朝的皇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一个赛着一个短命。”(《历史是个什么玩意》)明朝皇帝真的都是毫无建术一事无成个个混蛋吗?明朝皇帝实际上是被黑得最惨的,别的朝代有昏君有暴君,在某些人眼里明朝是最黑暗的,明朝皇帝是

  • 明朝灭亡前,他手握80万精兵,却不愿救崇祯,世人还称他为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崇祯皇帝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虽有凌云之志,却没能扶大厦之将倾。最后,明朝灭亡,崇祯自杀。此人,手握重兵,本可以救驾,却迟迟不肯出兵。这个人是谁,为何还有人称他作忠臣?请听小编仔细道来。崇祯皇帝虽是亡国之君,但绝非荒淫无度之人。崇祯年少继位,便处置了

  • 长孙、皇长孙和皇太孙有什么区别?明朝后期为何不再册立皇太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太孙和皇长孙的区别,朱棣册立皇太孙,明朝为什么有皇太孙

    等到朱标去世之后,皇长孙朱允炆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太孙。其实在朱雄英死后,朱元璋年龄最大的皇孙并不是朱允炆,而是晋王朱棡的长子朱济熺,他也被称为太祖长孙。这就未免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到底长孙、皇长孙和皇太孙之间有什么区别,能不能划等号?为何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后世的明朝皇帝没有再册立过一位皇太

  • 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进木雕中,一藏就是600年,瞒过2任收藏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中,明朝男人藏私房钱600年后才被发现,古代男子木雕藏钱

    古代中国,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女权几乎没有任何可以生存的余地。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八个字将封建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诠释的淋漓尽致。不过,古代家庭一般都尊崇和谐,特别是对于读书人,碰上一些性子比较烈的妻子,丈夫还是会委身听命的,“妻管严”一词正是由此而来。古代名人中就有一些著名的“妻管严

  • 元朝的版图范围最大时到底有多大?如今来看,包含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的版图最大的时候,元朝版图最大是哪一年,元朝的疆域到什么时候最大

    有人说元朝版图大到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有人说元朝领土到达了北冰洋海域,囊括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可谓是众说纷纭。那么元朝版图到底有多大呢?组成部分有哪些?如今看来包含了哪些国家?到底有没有占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些问题都能在这篇文章中得到解答。首先就是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到底有没有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达到北

  • 宋真宗:一个被舆论毁掉的圣君,一个社死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真宗一生最耻辱的事件,宋真宗为何叫守成之君,宋真宗在在位时发生了的重大事件

    随着大门轰然关闭,老头举袖抹掉额头的汗水,随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门内传来了一个太监尖锐且气急败坏地喊声:“吕端你个死胖子,你居然敢骗公公我,我要你好看。”这胖老头正是大宋帝国的宰相吕端,被他关在诏书阁中的太监叫王继恩。就在数个时辰前,赵宋帝国的掌门人,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太宗尸骨未寒,王继恩和皇后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