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进木雕中,一藏就是600年,瞒过2任收藏家

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进木雕中,一藏就是600年,瞒过2任收藏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4/1/20 12:32:28

古代中国,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女权几乎没有任何可以生存的余地。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八个字将封建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诠释的淋漓尽致。不过,古代家庭一般都尊崇和谐,特别是对于读书人,碰上一些性子比较烈的妻子,丈夫还是会委身听命的,“妻管严”一词正是由此而来。

古代名人中就有一些著名的“妻管严”,比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房玄龄,就有着以“千古风流一坛醋”而闻名的怕老婆典故。北宋时期的季常,其妻嗓门之大堪称“河东狮吼”,好友苏轼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是来调侃他,本文开头的那句诗便是。明朝抗倭大将军戚继光,在外是统领万军、挥斥方遒的领袖,在内却是一个“请夫人阅兵”的弱男子。晚清时期文武双全的大臣曾国藩,一度委身给自己的妻子洗脚,这在封建时代可以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角色转换。

妻管严的表现有很多,“私房钱”就是由此而来的,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年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不少惧内的男子将财产大权全部交由妻子管理,日常花销都要被后者全全管控。对于一般男子而言,妻子所给的金钱很难满足他们的娱乐消费,自然而然的也就藏起了私房钱,这种情况在现代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并不罕见。不过,古代也有一些因妻管严而藏起私房钱的男子。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中,一藏就是600年,瞒过2任收藏家。

明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便携易带的纸币逐渐取代金银实物在社会上广泛流通起来。在2016年,墨尔本的一个海外拍卖会上,就有一个精致的明代木雕。表面上看去是一个假人头,但实际上是一个古代“存钱罐”,里面就存放着600年前的明朝纸币——通行宝钞。

在藏品被送到拍卖会之前,该木雕曾有过两任收藏家相继接手,但他们均未发现木雕里面有着明朝纸币,是拍卖会开始之前,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在对文物检查的过程中,利用仪器扫描时才发现的。据当时发现纸币的工作人员回忆称,自己在检查该文物时发现机器显示有异常,仔细察看之下才发现木雕的顶部居然有一个小小的缝隙,但缝隙太小了,用肉眼观察就是一片漆黑,工作人员便利用相关仪器再次察看,这才发现了里面的宝钞。

谈到大明通行宝钞,它是明朝初年由政府颁发的。公元1374年,朱元璋赶走了元朝统治者,一统天下建立大明。正所谓夺天下难,治天下更难,朱元璋身为明朝第一任皇帝,想要让朱氏家族长久的统治这个国家,必须费尽心思来巩固政权,为此他宵衣旰食,日夜不停的工作。由于常年的战乱,国家的经济遭受严重创伤,朱元璋与其智囊团力图在经济方面下功夫,很快就颁布了新的钞法,并派专人建立了钞纸局、印钞局,以及宝钞库、行用库,被称为“两局”、“两库”。仅仅一年后,大明宝钞便正式问世。该宝钞采用特定的桑树作为原材料,外观款式上看上去与前朝元所发行的纸币相似。

从公元1389年开始,明朝官方大力推行该宝钞,前前后后一共发行了数额不等的十一种大明宝钞,均采用长款分别为三十厘米和二十厘米的制式。因为统一制式,再加上官方高度认可,该钞被后世专家学者们称作封建时代所发行的最为规范的纸币。不过,大明宝钞的存在时间并不长,随着明朝的灭亡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它在明朝存在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做出巨大贡献了的。

木雕徒有其表,内藏珍贵宝钞,这样的剧情恐怕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但事实就是如此。不知道如今藏有这座木雕的收藏家,在看到它时,会不会瞬间产生一种跨越时空与古代那位“妻管严”男子拉近心与心之间距离的感受。一件工艺品,两类珍贵文物,背后还藏着一段带有岁月印记的故事,通过这件几百年前的木雕,我们既能看到古人精湛的工艺水准,又能感受到古人与现代人相仿的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馆藏纸币文物探析——以大明通行宝钞和大清宝钞与户部官票为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是历史君阿

更多文章

  • 元朝的版图范围最大时到底有多大?如今来看,包含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的版图最大的时候,元朝版图最大是哪一年,元朝的疆域到什么时候最大

    有人说元朝版图大到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有人说元朝领土到达了北冰洋海域,囊括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可谓是众说纷纭。那么元朝版图到底有多大呢?组成部分有哪些?如今看来包含了哪些国家?到底有没有占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些问题都能在这篇文章中得到解答。首先就是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到底有没有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达到北

  • 宋真宗:一个被舆论毁掉的圣君,一个社死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真宗一生最耻辱的事件,宋真宗为何叫守成之君,宋真宗在在位时发生了的重大事件

    随着大门轰然关闭,老头举袖抹掉额头的汗水,随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门内传来了一个太监尖锐且气急败坏地喊声:“吕端你个死胖子,你居然敢骗公公我,我要你好看。”这胖老头正是大宋帝国的宰相吕端,被他关在诏书阁中的太监叫王继恩。就在数个时辰前,赵宋帝国的掌门人,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太宗尸骨未寒,王继恩和皇后李氏

  • 宋代动辄以银子来平定战争,朝廷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保障经济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什么政策,宋代改变地方割据局面的措施,宋代银子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我们一直把唐代视为一个罕见的盛世,所以它的经济力量一定非常强大。事实上,宋朝在唐代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国家。据现有文献记载,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而且,宋朝还受到了不少国家的觊觎,很多国家都会因为战争而损失惨重,所以宋朝的经济才会这么好。下面,我们就来分

  • 张居正实行的一些改革制度,对明王朝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代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张居正改革对明朝藩王的改革,张居正改革后为什么没有挽救明朝

    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逝世,他在位期间,为了一味追求长生不老。任用严嵩为首的严党一派,让整个国家国力减弱,实力大大削弱。明世宗朱厚熜逝世以后,由他的儿子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但是明穆宗朱载垕仅仅在位不过七年时间,就病逝了。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年仅十岁的儿子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因为明神宗年幼,所以由其

  • 赵光义:年少时只看到了他的阴狠,中年回首,才明白背后的悲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光义后来的下场,王立群讲宋史赵光义,赵光义戏小周皇后是真的吗

    这一年,那个“被迫”称帝的年轻人赵匡胤只有33岁。有人说,从陈桥兵变到黄袍加身,再到大军入城后叩马而谏,请求不得伤害生灵,这一切的导演都是弟弟赵光义。可不少史料都已经证实,这事跟赵光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21岁的他,正留在开封城中陪伴着母亲杜氏。未经世事的他一脸懵懂地看着这一切,还没有完全明白这会给他

  • 朱元璋问刘伯温:大明能传几代?刘伯温说出4字保命,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伯温临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什么,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刘伯温死后对朱元璋说的话

    按理来说,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够多疑了,他因为自己是武将谋反打下的天下,上位后十分担心万一有其他武将会效仿自己这一行为,因此开始重文抑武,大大贬低宋朝武将的地位,为宋朝积累下严重祸患。但跟明太祖朱元璋比起来,赵匡胤都能称得上是位心胸开阔的君主了,因为朱元璋已经多疑到一种变态的地步。开国皇帝登基后,开始罢

  • 大明官员们的“苦”谁会懂?你永远无法知道身边的谁是锦衣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明亡了锦衣卫都去哪里了,大明十四式锦衣卫武器,大明野史之锦衣卫李乘风和阿恒

    这就要从锦衣卫的职责说起,想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他成立锦衣卫的初衷,其实就是想收集百官隐私和信息。其中就有个著名的例子:大学士宋濂去见朱元璋的时候,皇帝就问他,昨晚吃了什么?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听后很满意,就给他看了一幅画,里面都是昨晚宋濂吃饭的样子,桌子和客厅情景都绘制的很详细,上面标注有时间地

  • 张献忠是英雄还是屠夫,应该不应该为张献忠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成都曾流传一首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说的就是张献忠宝藏的传说,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很少有人相信。直到2017年3月15日,对“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面积已有10000余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余件。这些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

  • 李自成征战多年为何只对此人恨之入骨?他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真人照片,李自成到底多厉害,李自成为什么败得很快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答案就是周遇吉,是明末猛将。这周遇吉字萃蓭,明末锦州人,善长骑射武艺高强。官至辽东锦州卫指挥,镇守山西兼代州三关总兵,他的夫人刘氏是少数民族的女子,能文能武。那周遇吉是怎么让李自成吃尽苦头的呢?事情还得从公元1644年说起。当时周遇吉驻扎在宁武关(山西省忻州)同年三月十三日,李自

  • 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失败,而汉景帝却在强敌环伺中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允炆不死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朱允炆是怎样的一个皇帝,朱允炆为什么不算皇帝

    历史上帝王削藩的事例有很多,西汉刘邦削藩异姓诸侯,明成祖朱棣削藩定天下,还有清朝康熙皇帝平三藩、收台湾的壮举。这些都是皇权战胜地方诸侯的经典场面,而并不是所有削藩都以成功收场,比如明初建文帝削藩就以失败告终,而这还是在自身处于优势地位下的结局。那么相比于情势更加恶劣的汉景帝,朱允炆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