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成为庐陵县令,他的施政方针并不特别,老百姓为何欢迎?

王阳明成为庐陵县令,他的施政方针并不特别,老百姓为何欢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8 更新时间:2024/2/10 5:58:11

这是很多从政的朋友,学习阳明心学时,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在传统官员的眼中,王阳明根本不适合成为一个县的县令,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王阳明没有任工作经验。

成为一县的县令,至少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王阳明在京城为官时,仅仅是兵部的一名小官,没有任何地方工作经验。

被贬谪到贵州龙场时,作为一个驿丞,没有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因此,他不可能有地方管理经验。

没有工作经验,怎能胜任知县一职呢?

二是没有经过任何考核。

王阳明出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没有经过任何考核,只是获得了贵州多名官员的推荐,就获得朝廷任命了。

没有经过考核,就能直接出任知县?在很多官员的眼中,这是一件非草率的事情。

事实上,从王阳明到任后,所施行的政策方针来看,并不特别。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为老百姓减免赋税。

赋税是维护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税种的制定都是由上级领导制定,甚至是朝廷制定,像王阳明这样一个小小的知县,并不能左右赋税政策的执行。

王阳明成为庐陵县令后,他完全可以按照以前的模式,继续执行现有的赋税政策即可。

可是,在庐陵县,有一项赋税,引起老百姓的不满。王阳明刚刚上任,就遇到老百姓来上访,原因是官府强制收取“葛布税”,而庐陵县并不产葛布。

按照以前知县的做法,是不理睬上访的老百姓,甚至将带头上访的老百姓抓起来。

王阳明并没有这样做,他是带着“良知”来思考问题,他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也发现“葛布税”确实是一项不合理的赋税。

既然不合理,就应该取消。王阳明的做法,现在的很多官员都不敢尝试,他给上级衙门写报告,要求取消“葛布税”。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当时,没有官员敢提这个要求。王阳明则不一样,他甚至以辞官的方式来为老百姓请命。

王阳明一心为老百姓的赤子之心,不仅让上级衙门取消了这项不合理的税收,也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对老百姓来说,谁是好官,他们的心里如明镜一样。

二是清诉讼。

庐陵县的老百姓民风彪悍,尤其喜欢打官司,鸡蒜皮一点小事,就要闹到县衙,要知县大老爷为他们断案。

王阳明的前任知县,办公桌上常年有上千件诉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知县什么事情也不做,都去处理这些案子,也会累得半死。

王阳明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呢?

一是恢复朱元璋制定的“两亭”制度,即申明亭和旌善亭,对好人好事、为国家和地方做出贡献的人,进行大力表彰,对犯错的人则进行批评,并将他们的名字都刻在“两亭”中。

二是对诉讼的方式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状纸的内容不能超过两行,每行不能超过30个字;每次告状只能讲一件事情;自己认为能解决的事情,就不能到县衙告状。

除了从政策上进行规定外,王阳明特别善于攻心,他劝老百姓不要随随便便打官司。打官司耗费精力银两,也耽误了农时。

老百姓也都觉得王阳明说得很有道理,诉讼案子逐渐减少。

王阳明为何能获得老百姓欢迎?是因为他做官不带私欲,是用良知做官。如果一个官员的心中有良知,他无论在任何一个职位上,都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都能干出成绩。

无论在任何时候,官员都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只要能满足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并愿意为他们解决问题,老百姓能不喜欢吗?

这就是心学思想的威力。善于心学者,都能成大事。如果你是一个心学思想的初学者,建议看看《王阳明心学实战》,当我们了解王阳明将心学思想用到实践中的方法后,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能游刃有,获得更多人的欢迎了。

订阅方式很简单,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购买。

本专栏重点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王阳明传》、《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年谱》等。

更多文章

  • 自比周公辅成王,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专擅,早有端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宦官王振被杀,明朝皇帝王振怎么样,王振专权和土木之败

    明朝之坏,坏于宦官。这是一部人坚定不移的认知。这一认知,正不正确,仔细思索起来,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这一认知,正不正确,严格检视下去,确实存在很多显见的漏洞。关于历史,很多事情,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辨证清楚的,一切,暂且留给聪明的读者去考索求证吧。这里,来说点具体的。本篇来讲明代的一位宦官。这位宦

  • 元朝覆灭后,滞留中原的蒙古女子成大麻烦,朱元璋用一招巧妙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怎么推翻元朝,朱元璋灭元朝后怎样处置,朱元璋灭了元朝后遗留了哪些人

    朱元璋曾经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他后来也成功了,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没有战死,更没有选择自杀,他带着为数不多的王族和一部分军队回了蒙古高原,有趣的是他在明朝军队的追击之下,惶惶不可终日,两年之后便过世了,从这开始蒙古王族便一代不如一代,渐渐没落了。这一切都是朱

  • “连中三元”的学霸欧阳修为何没能更进一步,成为那届科举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欧阳修科举排名,欧阳修3次被贬的原因,欧阳修的一生

    历朝历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妙笔生花的欧阳修在国子监举行的课业考试第一名,成为监元。随后又在开封府的解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试”)中凭借锦绣文章斩获解元。第二年,解元加身的欧阳修在开封府参加省试(科举中的礼部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此次省试的主考官是当时的词

  • 明朝为什么搞不定起义军?关键是方法用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是如何控制军队的,明朝的军队是怎么建立的,明朝末年明军到底有多少

    与中国历史上的诸多起义事件相比,明朝末年的起义规模在开始阶段并不算大。朝廷最初的征讨也颇为有力,比如王自用、高迎祥等起义军首领相继被剿灭。按理说,当时朝廷完全有能力彻底将起义军扼杀在起步阶段。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起义军越剿越多,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这才推翻了大明王朝。那么造成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什

  • 清平乐带火了“珍珠妆”,宋朝流行这样的首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平乐中的宋朝服饰太美了,清平乐珍珠妆清晰图,清平乐宋朝女子图鉴

    这是正午阳光继《琅琊榜》、《知否》之后,又一部高质量的古装大戏。这部剧高度还原了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人文美学,看惯了唐、明、清的朝代剧,感受一下宋朝的美学反而觉得耳目一新,是典型的中式美。定档海报水平就很高,为了使宋朝韵味更足,设计师特意将宋代名画作为背景,融合人物的关系,可谓巧妙。除了剧情十分吸引人之

  • 还历史一个真相:明朝276年最大谣言,忠贤不死,大明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不灭亡吗,明朝灭亡后一忠臣誓死不降,明朝那些事解说明朝灭亡的原因

    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魏忠贤,大明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他英勇抗击外族入侵,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一心一意地为明朝发展做贡献。而崇祯皇帝不识货,开除了这位国家的好太监,最终导致大明有限公司关门大吉,自己也在煤山上吊,所以说,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本着存在即合理的观念,网上很多朋友都对此深信不疑,

  • 朱元璋的口号是恢复汉人的天下,做皇帝后,怎么没人叫他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提出的口号,明太祖朱元璋是民族英雄吗,朱元璋的国策是什么

    画像民族英雄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称呼,其实只要是捍卫本民族利益,并为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几个,岳飞,戚继光等人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这是其中两个名声比较响的,其实呢他们只是冰山一角,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朱元璋没有被算成民族英雄,那么他到底算不算呢?元朝之前是宋,他们

  • 朱棣攻打南京,各地藩王为何不起兵勤王?这3个原因道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何朱棣打下南京后无人反抗,朱棣如何攻克南京的,朱棣为什么攻打南京

    晋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有的朝代产生是因为内部的变乱,比如武则天建立的周朝,就是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夺取了唐朝的政权,建立了属于武则天政权的周朝,虽然这个朝代很短,但是它也确实是存在过的。我国虽然朝代在不断的更迭,但是我国的文化等却一直没有断代,因此我国的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古就流传

  • 明朝领先世界的五项发明,各个超脱时代,如果明没亡历史无法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十大重大发明,你认为明朝有什么发明,中国明朝及以前的发明

    石油井第一个发明就是,水地雷。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当时并没有很多的人关注,因为他的作用在当时似乎并不是非常的大,但是明朝的这个水底的地雷可是非常的先进,也是大明第一个发明的,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个东西大量的放在水里,如果对方不知情贸然闯进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能左右不了战局但是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这第

  • 国破山河在!睢阳保卫战的张巡,被誉为唐代岳飞,曾“守一城,捍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巡睢阳之战,张巡死守睢阳完整版,张巡守的睢阳是现在的哪里

    作者/李青友首发/文化影响力 说张巡是大唐名将,实在有所拘囿。古代没有专门的军校,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们,精通文事,从而精通吏事,也就精通了人事、政事和军事。将相本全才,文武都不分。这在张巡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河南邓州,张巡故里碑。图源/网络《新唐书》记载,张巡是邓州南阳人。在灿若繁星的南阳历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