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吃文化:为何宋朝军事被人诟病,饮食文化却空前繁荣

宋朝吃文化:为何宋朝军事被人诟病,饮食文化却空前繁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2/4 23:08:58

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古人便采用烤煲焙炒的方式,开始了各种美食之旅,后来,又发明了陶器,可以蒸煮食物,形式更加具体可操作。到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以后,又历经秦汉的积累、晋唐的发展,至宋朝,饮食文化更是空前繁荣。

宋朝饮食业的繁荣,是和经济的大发展分不开的。尽管宋朝的军事和政治屡被后人诟病,但仍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宋朝的国力是当时世界的翘楚,GDP占到世界总量的65%,峰值时,甚至达到80%。这可是没有污染,没有任何泡沫的绿色GDP,非常了不起。宋朝国库充盈,养着庞大的军队,每当某地粮食歉收、百姓难以生存时,官府便有意识地在那里募兵,让他们去吃公家饭。这种福利同样体现在教育上,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国子学、太学,以及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等学校,费用全由国家负担。宋仁宗时,政府鼓励地方办学,到徽宗朝,各州县的学生达十五、六万之多,食宿全由官府负责。

宋朝不光国富,而且藏富于民。宋朝工商业非常发达,汴京的从业人数占到总户数的十分之一弱,队伍十分庞大。宋真宗时,京城开始出现大量富户,“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不光大中城市,有宋一朝,小城镇和集市也很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北宋市镇数量超过一千九百个,南宋也有一千三百多个。市镇之下,还有众多的乡村集市、庙市等初级商业市场。这些市场,主要经营大宗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以中小商人居多,其中不乏腰缠万贯者。即便是农村,有钱人也很多,寻常百姓靠着加工业和养殖业致富,出现了诸如“茶园户”、“乡村酒户”、“花户”、“药户”、“漆户”、“糖霜户”、“水碨户”、“磨户”、“熔户”、“机户”、“绫户”、“香户”、“蟹户”等各种专业户。

经济的强劲刺激,带动了宋朝饮食业的迅猛发展,大中城市酒楼饭店鳞次栉比,集市小吃流光溢彩,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1998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一千年来,深度影响人类生活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饭馆和小吃名列其中,排在第五十六位。

由于历史原因,宋朝在时间上分为两段,北宋和南宋,这也造就了其饮食的一大特色,即南北菜系的融合。北宋时,汴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多,需求盛,南方的烹饪技术也很快流传过来,一时北馔、南食、川菜,尽显其能,竞相绽放,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京师餐饮业的发展。汴京城内建有许多高档酒楼,生意非常红火,往往通宵营业,楼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虽风霜雨雪而人数不减。楼中歌妓衣着光鲜,往来待客,远望有如神仙。宋徽宗宣和年间,京师新建欣乐、和乐、丰乐三座宏伟气派的高档酒楼,消费高得惊人,一些招待外国使者的国宴常设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宾馆。

酒楼的饮食丰富多彩,菜肴品种名类繁多,烹饪技艺也相当高超,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文献记载,计有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腊、蜜、葱拔、酒、冻、签、腌、托、兜等几十种,每一种都能做出二十道以上的菜品。宋室南渡后,大量北人南迁,南北饮食再次交融升华,都城临安的酒楼多是旧京人经营,既有北方特点,又兼顾南方习俗,从此“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厨师的烹饪技艺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光鱼就有三十多种作法,羊也有二十来种作法。

因为农作物的不同,也造就了南北人主食上的差异。南方盛产水稻,多以饭食为主,北宋时,汴京等地每年都漕运来六、七百万石用席袋包装的稻米,因而一些北方人——尤其是官吏和军人,也能吃到米食,不过流传程度并不广。宋徽宗宠臣王黼的宅第与某寺相邻,僧人们每天都会看到王府渠沟中流出雪白的饭粒,好奇之下,捞出来洗净晒干,几年后,竟存满一囤。有一次,宰相蔡京问他的儿孙:米是怎么长出来的?一人说从囤子里,一说从席子里。

北方盛产粟麦,多以面食为主,饼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宋时,凡面粉制成的食物均可叫饼:烤制的叫烧饼,水瀹的为汤饼,上笼蒸的是蒸饼,油炸的乃环饼。细分市场,各领风骚。烧饼又叫胡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满麻等品种,当然,还有芝麻烧饼;蒸饼又名笼饼,后来,为避宋仁宗赵祯的讳,改叫炊饼,就是武大郎卖的那种了;环饼又名馓子,苏轼有“碧油煎出嫩黄深”的赞诗,可以感受其色泽味香;汤饼是面片汤,也就是面条,有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桐皮熟脍面等。

师从诗文书法大家徐铉的宋初官员郑文宝,最负盛名的不是诗书,而是其独创的云英面。制作方法是:将藕、莲、菱、芋、鸡头、荸荠、慈菇、百合等物与瘦肉相混,烂蒸之后风晾,于石臼中捣细,再佐以糖、蜜蒸熟,再入臼中捣,让糖、蜜和各种原料充分融合,取出揉团,待冷却变硬后拿刀切着吃。

南人也并不单纯食稻,如饶州“民种荞麦,可充一两月粮”,以度饥荒。“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主食与北人近似。海南岛“所产粳不足于食”,便“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瑶人也“以粟、豆、芋魁充粮”,主食也并不单一。不过,这也仅是个别现象,面食最初并不被南人认可。两宋之交,随着大批北人南迁,长江流域的稻麦两熟制开始盛行,不少地方的农民四月间“便饱吃麦饭”,但有的地区,如江西抚州人便“厌贱麦饭”,认为是粗鄙的食物,既不肯吃也不肯种。宋高宗绍兴末年,金军北撤时,遗弃了很多粟米,宋军以福建、江西、浙江人居多,均“不能食粟”,以至于“日有死者”。

宋室南渡后,面食也随之流转到南方,汤饼尤其受到热捧,临安面食店还出现了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笋泼肉面等新品种。南宋晚期出现的一种药棋面,属于挂面的一种,“细仅一分,其薄如纸”,非常讲究。

除饼、面之外,北方还有许多带馅的面食,如包子、肉饼、馄饨之类,计有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形式多种多样。宋仁宗赵祯出生时,其父真宗一时高兴,竟让御膳房拿来包子赏赐众臣,足见这种食物受欢迎的程度。宰相蔡京对包子更是情有独钟,其府第专设“包子厨”,招集僚属开会时,中午不让回家,以蟹黄馒头招待。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朱元璋去少林寺要跪拜吗,朱元璋为什么要三跪九拜大礼

    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创者,他的一生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很多人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就是因为他早期的困苦生活。原本是一介平民,尝尽了人间疾苦,成为皇帝之后,内心将百姓的利益放在了很高的位置,非常注重民生和军事发展问题。至于他为何会在生涯末期做那么多错误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出生民间的关

  • 宋朝税率超高吗?农民起义严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赋税重吗,宋朝税制是什么,宋朝赋税制度的影响

    《清平乐》的播出,使得宋朝话题升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宋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宋代农民忍受着沉重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那么宋代的税真的太高了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税率是高是低?自先秦至晚清,因儒家轻敛薄赋思想的影响

  • 南直隶的徽州府,实际上是明朝中央直辖府,类似今天的直辖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徽州的认识,除了她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走出了著名的徽商,其他的可能就限于她是清王朝安徽布政使管理下的一个府了。的确如此,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改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后,徽州成为安徽治下的十个州府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徽州隶属中央六部管辖,相当

  • 辛大仙: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丞相与宰相是同一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由什么处理朝政,朱元璋在位时的宰相有几位,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有何利弊

    很多看官对战国的历史比较了解,秦扫六合,统一中原大地。注意,这里设置的是丞相,而并不是宰相。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三公九卿”,这里的三公为: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权力非常大;太尉:掌管全国兵马军事,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检查百官,协助丞相。三公的权力都是非常大,实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一人,这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会怎么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朝历代中,每任皇帝都名留史册,有的是因为贤明,有的是因为狠辣,有的是因为昏庸,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呢?一提到赵匡胤,想必小伙伴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个字,那就是—— 杯酒释兵权! 01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最高明

  • 被父亲朱棣讨厌,登基仅10个月就去世,朱高炽凭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高炽如果死在朱棣前面,朱棣为何喜欢朱高炽,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在对中国古代与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有着一定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凡是能够被称为明君的人,都是十分优秀的存在,他们在登基之后,往往会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政治决定,而在这些君主的帮助之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明朝有这样一位仅仅在位十个月的皇帝,登基之前,他就成为了父亲朱棣所厌恶的皇子,

  • 蓝玉下场有多凄惨,朱元璋格外开恩之后,才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蓝玉跟朱元璋的关系,蓝玉人皮最终去向,朱元璋对蓝玉好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大意就是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谁还能不犯点错呢?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即使是古代的天下之主,都曾犯下许多的错误,比如明朝时期的一代明君朱元璋,都有诸多缺点。在蓝玉一案中,就完全彰显出了朱元璋残暴的缺点,蓝玉是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功臣,在开创明朝时期屡立战功,可即使如此也

  • 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年薪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拯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包拯最高任过什么职位,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位

    有一首歌的歌词中有这么一句话: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面中间!这说的就是包青天包拯。包拯是一个黑脸形象,在他两眉之间,有一个月牙图案,在当时当地的群众有了冤情之后都会到包拯的府前击鼓喊冤。甚至看到他外出时,直接拦轿向他诉说冤情。不过也有人有疑问,包拯的官职放到现在,会是什么?包拯是宋朝人,他所处的开

  • 唐国强新剧《袁崇焕》引发网友讨论,他究竟是忠良将,还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崇焕2020唐国强,袁崇焕电影唐国强,唐国强袁崇焕上映时间

    袁崇焕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近四百年来,人们对袁崇焕的评价一直参差有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抗击外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欺世盗名、通敌卖国的汉奸小人。有人觉得他有岳飞一般的军事才干,也有人觉得他武功平平、难堪大任。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最终被皇帝处以极刑,死于非命,不禁引人唏嘘。有的人

  • 《大宋少年志》元仲辛王宽真是对好兄弟轮流背锅轮流撒狗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宋少年志王宽和元仲辛的友谊,大宋少年志王宽元仲辛虐心,大宋少年志元仲辛进牢是哪集

    作为元仲辛的好兄弟,七斋三精之一的王宽,在继元仲辛之后也背锅了。王宽、元仲辛与郡主顺利会和,大家以为安全了,结果王宽只是走开一会拿东西,小花便惨遭独毒手,而后云霓精神崩溃,认定一切是元仲辛、王宽所为,两倒霉兄弟一起背锅。接着王宽按照原定计划去牢里探望刘生,没有想到刘生已然遭毒手,又背了一口大锅,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