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历史故事——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3/12/15 20:28:59

朱元璋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外甥,因为对朱佛女感恩的缘故,朱元璋对李文忠犹如亲生,把自己的外甥真心是当做儿子来养的。并且要李文忠随姓朱,改名朱文忠。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有很多史料上叫李文忠为朱文忠的原因。朱元璋不但手把手教习弓马骑射,还给他请了范祖乾、胡翰作为老师,把李文忠培养成才,这也造就李文忠不仅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也是所有开国将军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

至正十七年(1357年),著名的池州大战中,19岁的李文忠第一次震撼了所有人,他以舍人的身份,带领朱元璋的亲兵,对阵陈友谅麾下悍将邹普胜。结果一战成名,大败邹普胜,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县。转年,也就是1358年(至正十八年),朱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得建德,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张士诚派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朱文忠率朱亮祖等迅速救援,在离新城十里之处扎营。次日,大雾笼罩,天空昏暗,朱文忠召集诸将仰天发誓道:”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我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于是命徐大兴、汤克明等统率左军,严德、王德等统率右军,而自己亲率中军首当其冲。浓雾稍散,朱文忠横握长矛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高处奔驰而下,冲往敌军中坚之中。浙江新城,李文忠仅有万余人马,却带头反冲锋,一战将张士诚的二十万兵马打得丢盔弃甲。戳破了张士诚的阴谋,避免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联手,两线夹击朱元璋。

1369 年(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顺帝。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统率军队。洪武3年(1370年),李文忠接替死去的常遇春统领大军,作为徐达的左副将军,征讨北元大漠。朱元璋给李文忠的任务是“北进元帝国首都应昌,挑战元昭宗。”其实让一个副将军这么重的任务,是朱元璋多信任李文忠的实力么?其实不是,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李文忠其实是个掩护,牵制一下东路的元军,真正的战略意图是徐达西线。

然而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的是,李文忠不但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为精彩的一幕拉开了,李文忠用了十天时间强行军,突然出现在了应昌,结果攻下应昌,俘获元太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诸王公、将相官属数百人。元昭宗北逃,李文忠派精锐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和红罗山,搂草打兔子,擒获江文清、杨思祖等,降伏5万4千余人。李文忠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打出野狐岭、攻克兴、端掉查干淖尔的元帝的行宫、强攻骆驼山、赶走沙布丁、逼降元上都。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表面有种书生文弱的李文忠,打仗兼有徐达和常遇春的特点。他擅长在敌人立足未稳时,直接精准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其眼光之毒辣,动作之迅捷,让人叹为观止。此战解决了洪武3年以来,朱元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李文忠得胜回朝后,终于被列为开国功臣,封为曹国公。

1384年12月,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而且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1385年二月,朱元璋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朱元璋命淮安侯华云龙之子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华云龙是安徽定远人,在龙湾之战中,华云龙跃马冲入陈友谅军队之中,痛击陈友谅军。洪武四年(1371年),华云龙巡边云州时,突袭北元平章僧家奴,败元朝诸将,致使北元军队不敢轻易冒犯,为明王朝初期的边境稳定作出了贡献。洪武七年(1374年),有人弹劾华云龙擅自居住在元朝丞相脱脱的府邸,还越级享用元朝宫中的物品,于是朝廷召回华云龙,华云龙在回京的途中去世。二月二十七日,朱元璋亲往曹国公府探望。甥舅叙旧于床前,李文忠病情似有好转。哪料,三天之后,李文忠突然病逝,享年四十六。消息传出,天下震悼。朱元璋悲痛异常,辍朝三日,亲自撰文派遣大臣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其后,又将李文忠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三,即徐达、常遇春之后。

李文忠为什么会突然猝死呢?朱元璋给出的答案是:为李文忠治病的淮安侯华中下毒。他下令削华中爵位,将其家属全部放逐至建昌卫(今四川西昌),斩其他太医院医生及妻子儿女一百多人。下毒之说,最初出处应该是明俞本《记事录》。俞本记述华中进药之事,与刘伯温的死状略同。但胡惟庸之所以毒死刘伯温,那是奉上命挟医而往。胡惟庸与刘伯温之间存在有诸多是非恩怨,而华中与李文忠之间并无过节。说是朱元璋指使的也不大可能。

不过明朝建国后,对于一些国政方针,李文忠与朱元璋几乎是截然相反,如李文忠反对征战朝鲜计划,又力劝朱元璋放弃伐日本,而且对功臣大肆被屠杀,李文忠也是极为不满,对此上书朱元璋。洪武十六年更是上书言道若杀功臣,则国无才可用,此事让朱元璋大为不满直接将其罢官回家。因此,李文忠被毒杀而死充满了不确定性。

更多文章

  • 宋朝吃文化:为何宋朝军事被人诟病,饮食文化却空前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古人便采用烤煲焙炒的方式,开始了各种美食之旅,后来,又发明了陶器,可以蒸煮食物,形式更加具体可操作。到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以后,又历经秦汉的积累、晋唐的发展,至宋朝,饮食文化更是空前繁荣。宋朝饮食业的繁荣,是和经济的大发展分不开的。尽管宋朝的军事和政治屡被后人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朱元璋去少林寺要跪拜吗,朱元璋为什么要三跪九拜大礼

    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创者,他的一生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很多人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就是因为他早期的困苦生活。原本是一介平民,尝尽了人间疾苦,成为皇帝之后,内心将百姓的利益放在了很高的位置,非常注重民生和军事发展问题。至于他为何会在生涯末期做那么多错误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出生民间的关

  • 宋朝税率超高吗?农民起义严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赋税重吗,宋朝税制是什么,宋朝赋税制度的影响

    《清平乐》的播出,使得宋朝话题升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宋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宋代农民忍受着沉重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那么宋代的税真的太高了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税率是高是低?自先秦至晚清,因儒家轻敛薄赋思想的影响

  • 南直隶的徽州府,实际上是明朝中央直辖府,类似今天的直辖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徽州的认识,除了她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走出了著名的徽商,其他的可能就限于她是清王朝安徽布政使管理下的一个府了。的确如此,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改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后,徽州成为安徽治下的十个州府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徽州隶属中央六部管辖,相当

  • 辛大仙: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丞相与宰相是同一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由什么处理朝政,朱元璋在位时的宰相有几位,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有何利弊

    很多看官对战国的历史比较了解,秦扫六合,统一中原大地。注意,这里设置的是丞相,而并不是宰相。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三公九卿”,这里的三公为: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权力非常大;太尉:掌管全国兵马军事,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检查百官,协助丞相。三公的权力都是非常大,实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一人,这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会怎么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朝历代中,每任皇帝都名留史册,有的是因为贤明,有的是因为狠辣,有的是因为昏庸,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呢?一提到赵匡胤,想必小伙伴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个字,那就是—— 杯酒释兵权! 01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最高明

  • 被父亲朱棣讨厌,登基仅10个月就去世,朱高炽凭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高炽如果死在朱棣前面,朱棣为何喜欢朱高炽,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在对中国古代与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有着一定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凡是能够被称为明君的人,都是十分优秀的存在,他们在登基之后,往往会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政治决定,而在这些君主的帮助之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明朝有这样一位仅仅在位十个月的皇帝,登基之前,他就成为了父亲朱棣所厌恶的皇子,

  • 蓝玉下场有多凄惨,朱元璋格外开恩之后,才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蓝玉跟朱元璋的关系,蓝玉人皮最终去向,朱元璋对蓝玉好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大意就是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谁还能不犯点错呢?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即使是古代的天下之主,都曾犯下许多的错误,比如明朝时期的一代明君朱元璋,都有诸多缺点。在蓝玉一案中,就完全彰显出了朱元璋残暴的缺点,蓝玉是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功臣,在开创明朝时期屡立战功,可即使如此也

  • 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年薪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拯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包拯最高任过什么职位,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位

    有一首歌的歌词中有这么一句话: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面中间!这说的就是包青天包拯。包拯是一个黑脸形象,在他两眉之间,有一个月牙图案,在当时当地的群众有了冤情之后都会到包拯的府前击鼓喊冤。甚至看到他外出时,直接拦轿向他诉说冤情。不过也有人有疑问,包拯的官职放到现在,会是什么?包拯是宋朝人,他所处的开

  • 唐国强新剧《袁崇焕》引发网友讨论,他究竟是忠良将,还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崇焕2020唐国强,袁崇焕电影唐国强,唐国强袁崇焕上映时间

    袁崇焕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近四百年来,人们对袁崇焕的评价一直参差有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抗击外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欺世盗名、通敌卖国的汉奸小人。有人觉得他有岳飞一般的军事才干,也有人觉得他武功平平、难堪大任。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最终被皇帝处以极刑,死于非命,不禁引人唏嘘。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