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罢职还乡,为凑路费竟卖掉4岁女儿,朱元璋得知后大怒:阉了

清官罢职还乡,为凑路费竟卖掉4岁女儿,朱元璋得知后大怒:阉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3/12/27 9:36:26

而在朱元璋统治下的洪武朝,大明官员们却过得非“难熬”,朱元璋幼时经历的磨难,使他不仅对贪官酷无情,对其他所有官员也有着提防心理。

因此,在朱元璋手下做官很考验人,必须尽心尽力办事,稍微犯点错,就不知道会引来多么严重的处罚。

曾经就有一位清官,罢官后被要求回乡,结果却凑不齐回家的路费,朱元璋知道后大怒,不仅没有对这名官员施以援手,还将其处以腐刑。

那么,朱元璋为要这样做呢?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咱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

“会拍龙屁”的曾秉正

曾秉出生于江西南昌,从小饱读诗书,是当地有名的大才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全国百废待兴,为了使各地尽快恢复到正常秩序,朝廷广纳各方人才,曾秉正抓住了此次机会,步入了仕途。

起初,曾秉正被举荐为海州学正,虽然只是九品小官,但对于曾秉正来说也算专业对口。然而在洪武九年发生的一次“天变”,却给了曾秉正一次给朱元璋进言的机会,而他也抓住了机会,获得了朱元璋的赏识。

原来,洪武九年,大明朝发生了一次天灾,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征兆,但朱元璋可不这样认为,他不信天谴这一套。

为了找出这次天灾发生的缘由,朱元璋决定广开言路,问问大明各地官员对此次天灾的看法。

曾秉正一看机会来了呀,写章不正是自己最擅长的吗,如果获得了皇帝的赏识,那自己飞黄腾达之日就不远了。

于是曾秉正绞尽脑汁,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数千字的文章,对朱元璋大加赞美,核心内容大致如下:

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陛下圣文神武,统一天下,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咱们的大明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此次天变代表着百姓们的苦难即将结束,大家都期待着在皇帝陛下的带领下过上好日子。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手下官员们对他阿谀奉承,但曾秉正的话却说到了老朱的心坎里,谁说天变就一定代表着皇帝无德,这个小曾就说的挺好嘛,这小子是个人才,必须要赏。

于是,曾秉正被越级提拔为刑部主事,此后经过数十年的奋斗,逐步升迁为陕西参政。

罢官还乡,竟卖女儿筹集路费

后来,朱元璋成了一个新部门“通政司”,主要职责就是奏报臣民建言、申诉冤案等等,并且让曾秉正做了部门主官。

这个职位非常适合曾秉正,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三天两头给老朱上疏,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开始,老朱还认为曾秉正是个能臣,尽心尽力办事,但日子久了,老朱就厌烦了。后来曾秉正又不知进言了什么,竟惹得朱元璋大怒,罢黜他的官职,打发他回老家。

曾秉正被免官了,心情想必无比复杂,但他无暇多想,因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回家路途遥远,路上的花费一定不少,可问题是,他没钱啊。

当官那么多年,曾秉正自认十分清廉,朝廷发多少俸禄,他就拿多少,贪是不可能贪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但曾秉正当了那么多年官,即使不贪,也不应该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吧,当然也不排除他是真的没钱,毕竟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俸禄是很低的。无奈之下,曾秉正只好将其四岁的女儿卖了,换些回家的盘缠。

好巧不巧,这件事还偏偏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听后大怒:“怎么,给我老朱当官就那么寒碜,朝廷发的俸禄还不够你花销?堂堂朝廷三品大员竟然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你这是在打我老朱的脸啊。”

朱元璋认为曾秉正肯定是在说谎,于是对其处以腐刑。此后,曾秉正便不知所踪。

朱元璋为何对曾秉正卖女儿之举那么生气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困,从小就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成为皇帝之后,更是设立严苛律令限制官员贪钱,但贪污现象仍屡禁不止,因此朱元璋打心底里不信任这些手下,认为他们个个都富得流油。

在朱元璋眼中,曾秉正作为正三品官员,家中钱财肯定不少,不至于将亲生女儿卖了换路费。再说,曾秉正这个层次的朝廷要员,谁没有几个门生故旧,借点银子花花,人家还敢不给?

那曾秉正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呢?有可能是“沽名钓誉”,为自己赚取清廉的名声,也有可能是裹挟民意朱元璋“施压”,逼迫朱元璋继续重用自己。

但朱元璋是什么人,什么风风雨雨没经历过,你越是想当官,他就越是不给,卖女儿是吧?那好,以后你就别生孩子了。可怜曾秉正聪明反被聪明误,惹得朱元璋大怒,遭受了腐刑。

实际上,曾秉正卖女儿的举动也触及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早年朱元璋见过太多卖儿卖女的人间惨事了,他建立大明朝,勤勤恳恳治理天下,不正是为了这类惨事不再发生吗?这下好了,连曾秉正这样的三品大员都要卖女儿换路费,这不就是在赤裸裸地嘲讽朱元璋无法治理好天下吗。

所以,曾秉正落得如此下场,并不冤。

结语

说实话,如果曾秉正连自己的亲女儿都能卖,又怎么可能会是个爱民如子的清官呢?就是在沽名钓誉罢了。

朱元璋是从乱世中崛起的英明皇帝,曾秉正的那点小心思当然瞒不过朱元璋,不管是权还是名,只有他想给,你才能有,如果你要抢,那不好意思,只能拿你大好人头试试我老朱的刀锋不锋利了。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身边最重要的女人,若不是她在,朱元璋可能还要杀更多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背后有一个非常好的女人,唯一一个让朱元璋落泪的女人,朱元璋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怎么查案

    朱元璋这个人一直都备受人们的争议,大家对于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有一定的本领,他曾经还是一个放牛郎,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社会低层的人物当成了一个国家的核心人物,如果没有一定的才能绝对是无法做到如此成就的,而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和成就的人,在历史上也是寥寥无几。因此成就了朱元璋的

  • 朱元璋为什么大杀贪官,重用锦衣卫?看他的出身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晚年为何废掉锦衣卫,朱元璋设锦衣卫目的,朱元璋对锦衣卫的态度怎样

    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当时中华大地正处在蒙古异族的统治之下,全国人分为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朱家属南人范畴,位居末等,而他们又是末等南人中最为穷困、最为低贱的雇农,属于草根中的草根。朱元璋一出生,就成为社会最底层人群中的一员。元至正四年(1344年),天灾横行

  • 魏忠贤在明末只手遮天,为什么却斗不过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魏忠贤与明朝的灭亡之谜,魏忠贤不死明朝真的就不会亡国吗

    然而,尽管魏忠贤只手遮天,谁都不放在眼里,可当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迅速将他拿下。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6岁的崇祯皇帝?魏忠贤生于明朝隆庆二年(西历1568年),出身贫寒,以至于目不识丁,并且,又有着好逸恶劳的恶习。最终,衣食无着的情况下,魏忠贤在万历时代,进宫做了太监,勉强混口饭吃。魏忠贤虽然没文化,

  • 朱元璋为什么秘密处死自己的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为何处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朱元璋为什么处死自己的儿媳妇,朱元璋处死儿媳完整版

    话说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就发誓不再立皇后,但后宫需要人掌管,于是让李淑妃掌管后宫。李淑妃去世后,这个任务便交给了郭宁妃。郭宁妃为朱元璋生了一个儿子,名为朱檀,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刚生下里没两个月就被封为了鲁王。朱檀的王妃是汤和的女儿汤氏,也称鲁王妃,也就是她被朱元璋秘密处死。因为她和朱檀一起做了一件

  • 朱元璋为什么废除丞相制度?这对明朝治理官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何时恢复的,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的目的,朱元璋废除丞相合理吗

    若想弄清楚这中的各项原因我们不得不从以下的几点来入手。为何废除:(一)朱元璋本人的性格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知晓,朱元璋此人最是多疑,因为他多疑的性格,所以他一直都很怀疑自己身边的人是不是藏着谋反之心,故而早年间追随他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落得个好下场。宰相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容易接触百官的人,可以

  • 朱元璋临死问了四个字,大臣们都没敢回答,是哪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临死时说的话,朱元璋临死画像

    岁月终究是无情的,在洪武三十一年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临终前朱元璋给个皇子下最后一道圣旨,意思是让各位藩王原地祭拜,不需要来京城帝都,皇子们都清楚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即将成为他们的主子---朱允炆。他是怕各个藩王在奔丧之际,把皇太孙朱允炆拉下皇帝宝座,更担心各位皇子会为

  • 朱元璋为了统治的需要,设置两个官职,可是设置完他自己却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官职等级排列,朱元璋真实的官职,朱元璋设立四辅官制度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朱元璋的身世其实非常凄惨,幼时家境贫寒,还是孩童的他,就靠着给地主家放牛,来维持生活。然而天灾人祸不断,元朝的贪官颇多,而且对手下的百姓有过多的压榨,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和蝗灾,很多普通的老百姓,

  • 陈圆圆有着倾世容颜,崇祯为何不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圆圆跟崇祯有关系吗,陈圆圆一生的遭遇,崇祯为啥不把陈圆圆给吴三桂

    编者以为这第一个原因是这崇祯看不上陈圆圆的出身。能歌善舞的妃子他自然是不缺的,可像陈圆圆这样子的绝色虽然在整个后宫中,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跟她媲美的。不过,毕竟陈圆圆是一名歌女出身,如果纳一名歌女作为自己的妃子,实在是对自己的形象不太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早就知道这后宫中的女子极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卧

  • 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包括贵妃,而张美人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母以子贵的意思,全因老朱生前喜欢宝庆公主,而宝庆公主是张贵妃的亲女,所以,对张美人网开一面了,宝庆是老朱接近耄耋之年(68岁)才生下的女儿,所有孩子中她最小,按年龄当属爷孙辈,人说“隔代亲”,我认为人类真存在这现象,大概在心理上,老朱当宝庆是孙女了。朱元璋是在自己71岁的年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的,这一

  • 朱元璋为何不斩草除根,杀了陈友谅之子,反而送他去高丽吃泡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杀陈友谅后悔吗,朱元璋怎么处理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陈友谅

    朱元璋是布衣皇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给种书大夫得这句话用在朱元璋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朱元璋是布衣皇帝,自幼父母双亡,连安葬他们的棺材和土地都没有,又为了生计出家做了和尚,最后投奔郭子兴的队伍后才开始发迹,最后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杀伐果断的他杀了很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