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在明末只手遮天,为什么却斗不过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魏忠贤在明末只手遮天,为什么却斗不过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12 更新时间:2024/1/24 11:02:22

然而,尽管魏忠贤只手遮天,谁都不放在眼里,可当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迅速将他拿下。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6岁的崇祯皇帝?

魏忠贤生于明朝隆庆二年(西历1568年),出身贫寒,以至于目不识丁,并且,又有着好逸恶劳的恶习。最终,衣食无着的情况下,魏忠贤在万历时代,进宫做了太监,勉强混口饭吃。

魏忠贤虽然没文化,但天赋异禀,记忆力超强,并且擅长钻营之道,具备较高的智商。因此进宫后,很快发展出了不少优质的人脉。

其实,从朱元璋开始,明朝就对太监的权力进行了限制。朱元璋规定太监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对他们控制很严。还制了一块铁牌放在宫门,明文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只不过,从明成祖朱棣以后的那些皇帝,或者为了感谢太监的帮助,或者为了对抗文官集团,使得太监逐步得到重视。太监的权力变得更大,“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基本上成了一纸空文。这是魏忠贤得以崛起的大背景。魏忠贤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大的权力,还得益于天皇帝的特殊性。

天启皇帝登基后,非常喜爱魏忠贤,逐渐将很多权力委任给魏忠贤掌握,以至于到天启帝在位后期,魏忠贤有了“九千岁”的别称。对于明帝国的官僚来说,在这时候,与其讨好天启皇帝,不如讨好魏忠贤。魏忠贤从一个白丁混混,混到帝国的九千岁,这一人生成就,在任何时代都堪称励志。

明朝天启七年(西历1627年),天启帝驾崩。由于天启帝膝下没有儿孙,于是,按照宗法制度,皇位有天启帝的弟弟、泰昌帝的另一个儿子——年仅17岁的朱由检来继位,是为崇祯帝。

崇祯皇帝与朱由校的性格完全相反。朱由校不关心军国大事,崇祯则事必躬亲;朱由校信任太监,崇祯则相对更信任文官;朱由校做事大大咧咧,崇祯则城府很深……这就注定了,一旦崇祯皇帝掌权,魏忠贤的下场就不妙了。

崇祯帝登基前夕,得到天启皇后的劝说,于是进宫以后,严防魏忠贤的谋害,并开始策划对付魏忠一党贤,而魏忠贤,也在天启七年的年底畏罪自杀,没能活到崇祯元年的到来。

之后崇祯帝在朝廷里,陆续展开了一些清洗,最终在崇祯二年(西历1629年),彻底清洗掉魏忠贤的势力。

只是,让很多人感到费解的是,昔日汉献帝、魏废帝曹芳等君王,也曾考虑从权臣手里夺回权力,但最终以失败收场,唐朝唐文宗为了从宦官集团手里夺回权力而策划政变,最终也遭到失败。而掌握大明朝政数年的魏忠贤,为什么对一个少年毫无抵抗之力?甚至连崇祯元年都没有熬到?

明清体制的特殊性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明清两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那就是除了清朝的多尔衮以外,几乎整个明清两朝,都找不到权臣的存在——当然,鳌拜并非权臣,也并不像文学宣传的那样可以欺凌康熙帝。

这是因为明朝洪武帝时代开始,洪武帝总结前朝经验,将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身,并将其制度化、法律化。任何政令的颁布,以及重要的人事任免,如果没有皇帝首肯,那就不能颁布。

尤其是兵权,是历代明清帝王所牢牢掌控的。

在这种环境下,魏忠贤权力再大,也不过是来自皇帝的纵容,一旦皇帝表示收回权力,那么魏忠贤将会成为无根之水,只能坐以待毙。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秘密处死自己的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为何处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朱元璋为什么处死自己的儿媳妇,朱元璋处死儿媳完整版

    话说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就发誓不再立皇后,但后宫需要人掌管,于是让李淑妃掌管后宫。李淑妃去世后,这个任务便交给了郭宁妃。郭宁妃为朱元璋生了一个儿子,名为朱檀,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刚生下里没两个月就被封为了鲁王。朱檀的王妃是汤和的女儿汤氏,也称鲁王妃,也就是她被朱元璋秘密处死。因为她和朱檀一起做了一件

  • 朱元璋为什么废除丞相制度?这对明朝治理官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何时恢复的,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的目的,朱元璋废除丞相合理吗

    若想弄清楚这中的各项原因我们不得不从以下的几点来入手。为何废除:(一)朱元璋本人的性格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知晓,朱元璋此人最是多疑,因为他多疑的性格,所以他一直都很怀疑自己身边的人是不是藏着谋反之心,故而早年间追随他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落得个好下场。宰相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容易接触百官的人,可以

  • 朱元璋临死问了四个字,大臣们都没敢回答,是哪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临死时说的话,朱元璋临死画像

    岁月终究是无情的,在洪武三十一年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临终前朱元璋给个皇子下最后一道圣旨,意思是让各位藩王原地祭拜,不需要来京城帝都,皇子们都清楚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即将成为他们的主子---朱允炆。他是怕各个藩王在奔丧之际,把皇太孙朱允炆拉下皇帝宝座,更担心各位皇子会为

  • 朱元璋为了统治的需要,设置两个官职,可是设置完他自己却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官职等级排列,朱元璋真实的官职,朱元璋设立四辅官制度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朱元璋的身世其实非常凄惨,幼时家境贫寒,还是孩童的他,就靠着给地主家放牛,来维持生活。然而天灾人祸不断,元朝的贪官颇多,而且对手下的百姓有过多的压榨,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和蝗灾,很多普通的老百姓,

  • 陈圆圆有着倾世容颜,崇祯为何不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圆圆跟崇祯有关系吗,陈圆圆一生的遭遇,崇祯为啥不把陈圆圆给吴三桂

    编者以为这第一个原因是这崇祯看不上陈圆圆的出身。能歌善舞的妃子他自然是不缺的,可像陈圆圆这样子的绝色虽然在整个后宫中,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跟她媲美的。不过,毕竟陈圆圆是一名歌女出身,如果纳一名歌女作为自己的妃子,实在是对自己的形象不太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早就知道这后宫中的女子极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卧

  • 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包括贵妃,而张美人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母以子贵的意思,全因老朱生前喜欢宝庆公主,而宝庆公主是张贵妃的亲女,所以,对张美人网开一面了,宝庆是老朱接近耄耋之年(68岁)才生下的女儿,所有孩子中她最小,按年龄当属爷孙辈,人说“隔代亲”,我认为人类真存在这现象,大概在心理上,老朱当宝庆是孙女了。朱元璋是在自己71岁的年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的,这一

  • 朱元璋为何不斩草除根,杀了陈友谅之子,反而送他去高丽吃泡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杀陈友谅后悔吗,朱元璋怎么处理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陈友谅

    朱元璋是布衣皇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给种书大夫得这句话用在朱元璋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朱元璋是布衣皇帝,自幼父母双亡,连安葬他们的棺材和土地都没有,又为了生计出家做了和尚,最后投奔郭子兴的队伍后才开始发迹,最后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杀伐果断的他杀了很多功

  • 朱元璋为什么用“大明”为国号?“天命”外表下是其高超驭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国号为明,朱元璋为什么要取国号,朱元璋定国号大明是与明教有关吗

    这种观点,多少受到了金庸先生的著名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影响。在小说中,朱元璋不仅是明教的一个重要首领,其得天下也多来自明教的支持。在历史上,明教的正式称呼实际上是摩尼教。该教起源于古波斯,公元六、七世纪传入我国。经历唐宋几百年的发展,渐成气候。北宋末年,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起义,在东南地区掀起了一场轩

  • 朱元璋临终下令:全部皇妃陪葬!3岁公主悄悄说了9字,其母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苦尽甘来,登基为帝,实现了人生的逆转,据记载,朱元璋除了原配马氏马皇后外,还有20位嫔妃,而且朱元璋有规定“非命妇不得入觐后宫”,以及制定了一条法令,就是皇帝驾崩后,后宫嫔妃都要陪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已经71岁的朱元璋病入膏肓,与他感情深厚的马皇后早已先他一步去世,他并

  • 魏忠贤若在,大明不可亡,魏忠贤凭什么拯救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能撑多久,魏忠贤为明朝做的事情,明朝有魏忠贤吗

    “熹庙复宠魏忠贤,烈火毒燄熏高天。醴交势合走东厂,东林善类坑炎烟。磔死何足蔽毫末,铜驼石马高硉矹。粪壤壮丽侔桥陵,名胜何辜遭污蔑。”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如此。但在近些年,魏忠贤突然被披上了能臣的衣服,让人看起来他有种曹操的感觉。更有人说,魏忠贤若在,大明不可亡?这话真不知从何谈起。的确,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