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临死前对刘备讲: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蜀汉败亡就在于此

庞统临死前对刘备讲: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蜀汉败亡就在于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4/1/22 22:52:04

刘备集团从211年入蜀到219年关羽失荆州,刘备集团的实力在短时内出现巨大滑坡。尤其是荆州关羽的阵亡,对于刘备和后来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都是一个刘备集团在三国斗争中失败的一个序章。蜀汉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说法多且不一,《三国演义》描绘了“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将其中一个原因归为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说到被诸葛亮骗了就不得不提到刘备,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诸葛亮也在隆中为刘备绘制了兴复汉室的蓝图。诸葛亮出山之后不仅让刘备的后勤有了强力的保障,同时还为刘备推举了不少的人才,庞统便是其中之一。庞统起初并不受刘备重用,在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和庞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之后才将其重用。

庞统真正作为军师跟随刘备出征的第一战就是入蜀作战,入蜀之后为刘备献上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计,刘备采纳中计。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一路连捷,刘璋许多部将都纷纷投降。刘备继续进军,率大军包围雒城,庞统领兵攻城结果被流矢射中而阵亡。庞统死后刘备悲痛万分,为了纪念庞统蜀中作战的功劳,刘备给予其父亲要职,并为庞统定谥号。

《三国演义》的描写则是诸葛亮在荆州书信刘备此行凶多吉少,庞统认为诸葛亮此举是怕庞统抢了功劳。虽然出入较大,但两人的关系到底如何如今已无法具体考究,所以庞统所说的那句话也无法考证真的只是罗贯中笔下的加工还是原话。所以不妨分析一下刘备的性格,了解一下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得人心如此”,说明刘备前半生的所作所为深得民心,受百姓爱戴。《诸葛亮传》记载“用心平而劝戒明”,不能说明诸葛亮是否未曾书信刘备,但至少说明诸葛亮不会由于害怕庞统抢功而书信刘备或庞统。《三国志》对一次宴席上刘备庞统之间的表现进行了记载,从其中的记载来看,庞统未必是会说出《演义》里那句话的人。

因此对于《三国演义》这一段的描绘,其映射的应该是刘备的处理内部关系的能力。从东吴背刺蜀汉武力夺取荆州这一事件就能看出,刘备作为老板,在处理外交和内部矛盾的能力上并不好。而蜀汉的败亡与刘备自身是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庞统临死前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背后真正蕴含的蜀汉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任何一个团队里,老板的作用并不是前线冲锋,也不是时时刻刻出谋划策的人。老板的作用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平衡团队内部的矛盾,以及减少外部情况可能对团队造成的负面因素,同时团结团队内部的人。中后期的刘备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不足的,在平衡团队的能力上,作为老板的刘备并不尽如人意。

刘备在能力上的不足是导致蜀汉败亡的根本原因,刘备在成功入主益州之后,也未能完美地平衡自己手下员工和益州士族的矛盾。蜀汉的建立虽然是在经历了重重考验才得以建立,但是蜀汉的根基并未打牢。而刘备面对根基不稳的蜀汉并未能很好的处理和东吴的关系,也未能让新生的蜀汉拥有良好的民生积累。

纵观魏蜀吴三国的情况,蜀国的失败是注定的结局。刘备虽然手下有很多人才,上阵杀敌有关羽张飞等名将,奇谋计策有法正庞统等人,内政事物有诸葛亮费祎等人。但是刘备却不能将其手下的众多人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对每个资源进行足够合理的使用和分配。如果刘备真的有足够的作为老板的能力,那么三国之争谁输谁赢那就尚未可知了。

不过历史并没有如果,历史正如《演义》里开篇的那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段历史都是故事,都值得去细细品味。刘备当老板能力的不足虽然是蜀汉败亡的根本原因,但他所建立的蜀汉由盛转衰的经历,则是老板的不足和手下员工个人的缺点矛盾共同所组成的,因此蜀汉无法统一的命运,已是注定。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更多文章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4个大气名字,中国至今还在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霍去病攻下的四个名城,霍去病打下的四座重镇,汉代名将霍去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霍去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的英勇事迹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将领们为国争光。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成功的斩获敌首几千级,并且也擒获了浑邪王子。在这场战斗之中,霍去病带领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非常令人惊讶。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4个大气名字,中国至今还在受益。公元121年

  • 为何天下无敌的三国武将大多死于弓箭,武力是否被夸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谁的箭术最好,三国五大神箭手谁的箭术最强,三国弓箭

    接下来就由谷城浅说历史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为何万人敌的武将常死于弓箭,是实力不济还是别的原因。箭下亡魂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三国历史中死于箭下的猛将,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大将张辽,当时曹丕率军三次讨伐东吴,张辽就是其中大将,在与丁奉交战时不幸被弓箭射中腰部,最终死于许昌。令人可笑的就是神射手黄忠也

  • 《隆中对》虽好但是否真的完美无缺?是诸葛亮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隐居隆中,历史上真有隆中对吗,隆中对时诸葛亮为刘备筹谋了什么

    纵观三国历史,蜀汉帝国能有如此成就都离不开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计策,当时的刘备寄人篱下,只有区区新野小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成功平定巴蜀汉中和半个荆州与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分庭抗衡。从战略角度出发《隆中对》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天下匡扶汉室,可是最终结局却不尽人意,到底是《隆中对》计策出了问题还是别的

  • 得军心才能打胜仗,跟诸葛亮学如何才能得军心!换位思考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大破魏兵感悟,诸葛亮用兵策略,诸葛亮用兵技巧口诀

    一、对手是司马懿,自己军中又有八万人面临退役魏军中,司马懿已亲率大军直奔祁山了,而此刻,诸葛亮的营中,将领们还在为一件事情费尽了口舌。眼看着魏军三十余万大军连营数里,气势磅礴,而己方却有八万士兵面临退役!将领纷纷向诸葛亮进言,延迟这八万老兵退役,等打完这一仗再好好犒劳他们。这种言论看似大义凛然,被迫

  • 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称帝到死多少年,刘邦在称帝后有什么历史事件,刘邦为什么50岁后称帝

    封建时期,皇帝是九五至尊,就算是长辈见到皇帝也需要行礼参拜。尽管这合乎君臣之礼,但是却始终有些不妥。这条“任何人见到天子都必须下跪的礼仪”在汉朝初期被废止,作出这个举动的人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大多数人对于刘邦的印象都来源于《史记》,

  • 秦始皇为何49岁就死了?他生前爱吃的“元水”,史书都不好下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一生的真实事件,秦始皇死在河北为啥要葬在陕西

    秦始皇,名嬴政,22岁亲理朝政后,短短17年时间统一六国,在李白的诗中是这样形容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在秦始皇的领导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度量衡、建造长城、铸造兵器、为了保证军姿运送及时修建铁路,种种来看秦始皇的成功并非是偶然,而是实力使然。但除了这些外,秦始

  • 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杀华佗,曹操历史上杀华佗了吗,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件事情,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或者从头调查才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事实。其实,这就和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人物有文学形象,也有历史形象”是一样的。易中天讲三国故事从来都是用一种从历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讲,引起人们很多

  • 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放如今是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身长九尺现实身长多少,历史上真正的关羽身高,关羽身高九尺放到现在有多高

    阅读历史书籍就会发现古人动不动就说七尺男儿,而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这个“七尺”都没有概念,不知道所谓的七尺男儿究竟有多高。其实,如果要用现代的单位去计算七尺,应该是2.3米。而《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身长九尺,大概就是在三米。很显然,古人的尺子与如今的不一样。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

  • 刘邦做皇帝后,每日都给父亲送去一种“美食”,其父求饶难以下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刘邦当皇帝后怎么封赏他的兄弟,刘邦烹食其父典故

    刘邦从小家境贫寒,年轻的时候也不事生产,是沛县有名的泼皮无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有三个儿子,刘邦排行第三。大哥和二哥都勤劳踏实,在家务农种地,到年纪就娶妻生子,按照中国传统家庭的节奏安排着人生。这样的做法,对父母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而刘邦就不同,不但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种地,还经常与沛县的三教九流混在

  • 刘备临终前为何告诫军师:“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子龙和刘备相遇,历史上刘备为什么不喜欢赵子龙

    历史上三国时代人性光辉最为突出,天下进入了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当中包含了:忠、义、孝、礼等。三国时期可谓是高手云集,因为失误遭遇了“夷陵之败”最终病死在白帝城,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子龙不可重用。”要清楚赵云是对刘备最忠诚的大将之一。那么为什么在临终之时,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