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年诸葛亮:选择南阳,选择成才的地方

青年诸葛亮:选择南阳,选择成才的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2/9 12:52:31

首发/文化影响力

#把最好的南阳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青年诸葛亮:

错过了好的时代,选择了对的地方

文|李青友

青年诸葛亮到南阳西郊躬耕的时候,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已经在北郊长眠了五十多年。他已经没条件、也不能再有条件,像南阳前贤张衡一样壮游天下、遍访名师、学有所成、渐入仕途。

命运跌宕的诸葛亮九岁丧母,十二岁丧父,之后又跟随叔父诸葛玄颠沛流离,他几乎丧失了人生中绝好的求学机会。伴随他的成长,大汉帝国这头羸弱的骆驼,已经被一根又一根稻草压得东倒西歪。动荡的社会,不安的时局,荒芜了两汉的取士之途;并起的群雄,涂炭的生灵,把青年人的抱负化为艰涩的吟唱。喧嚣,往往搅乱不了志士的平静——错过了好的时代,选择了对的地方,青年诸葛亮选择了在南阳近郊晴耕雨读。

初来南阳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小伙,凭资历、凭能耐都还谈不上隐居,他若是真正的把自己囿于深山、绝于世外,那就不会有后来的“三顾茅庐”了。反观诸葛亮出山后的智慧和才能,不得不说他耕读南阳的十年间,南阳社会这本“大教材”对他的重要影响。

假如我们把时间汇集到一个点上,早于诸葛亮的南阳名人则同时出现——在高高隆起的卧龙岗上,青年诸葛亮是如何的环顾四围?城南,是助越灭吴、富可敌国的范蠡;城北,是仰观天文、辞赋名世的张衡;城东,是慈悲济世、心念苍生的张仲景;毗邻的麒麟岗上,是征伐西戎三十六部、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百里奚。太多的政治智慧、军事奇谋,像百倍的负氧离子一般让诸葛亮心旷神怡!南阳这部无字大书,以事实教育了远来的躬耕者,一定使他大开眼界。

不仅如此, 南阳 两汉时期的文化积淀也会濡染诸葛亮。《剑桥中国史》说:“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建立东汉政权的胜利,实际上是南阳这个政治军事集团的胜利。”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家族,长期影响着东汉社会的走向。东汉时期,南阳就出过5位皇后,这5位皇后参政议政达81年之久,几乎占东汉历史的一半时间。当时的南阳人吴汉、刘隆、赵熹相继担任大司马(最高军事统帅)45年,长期掌握汉帝国的军事大权。史书有传的东汉南阳籍官吏有154人,任三公者就有27人,被封侯者就有120多人。青年诸葛亮的周围,沉淀出一座座巨大的政治智库、军事智库,这是当年太学里官宦弟子所未必能享用的。晴耕雨读的诸葛亮,研习了这些智慧、承袭了这些智慧、运用了这些智慧,才能在没有“实习期”的情况下直接登上历史的舞台,迅速表现出了成熟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才干。

从诸葛亮的诸多执政理念中,我们看到了他与汉代南阳社会的颇多相似。他有着深刻的民本思想,他治蜀期间,始终重用贤能,开源节流,轻徭薄赋,重视生产——两汉时期的南阳太守邵信臣、 杜诗在任上,励精图治,物阜民丰,南阳百姓有谚曰“前有邵父,后有杜母”,后世因此称地方官为“父母官”;他重视技术的应用,他整修都江堰、大办冶铁、发展蜀锦生产,还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向西南夷推广。

更令人赞佩的是,诸葛亮把技术用来装备军队、用于军需,发明木牛流马搞运输,发明连弩对付骑兵,六出祁山的部队都在践行特种作战——而在两汉时 的南阳,杜诗早发明了水排,张衡早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南阳也形成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冶铁中心。

诸葛亮还注重法治建设,“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管是治军、治国、治府他都以法律为准绳。为了确保蜀汉能够有法可依,诸葛亮主持编撰了《汉科》(《蜀科》)。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他斩杀了犯错误最严重的爱将马谡,他自己因负有领导责任也自贬三等。——两汉时期的南阳社会,因受到先秦时期曾是韩国地,受“刑名 法术”思想的影响,社会对法律、法治有着清醒的认同,曾出现了张释之杜周等法治思想代表人物;特别是到了东汉,儒家知识分子出身的刘秀,深知国家法制典章的,在“退功臣,进文吏”的同时健全了法制。如此等等,诸多细节性的相似,可以说是诸葛亮南阳 十年的思想印记。

南阳不是四战之地,而是亘古要冲。商王武丁“奋伐荆楚”、楚庄王“洛水问鼎”、汉高祖入武关灭秦,都是以南阳为基地的。诸葛亮就是要在这个“要冲”安居下来,只有这样,他成为饱学之士后才能及时洞察风云,审时度势,待价而沽,直到“使君三顾起卧龙”。

帝国关上一扇门,三国开一扇窗。青年诸葛亮,错过了好的时代,却选择了对的南阳。

【作者】李青友,河南南阳人,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常务理事。作品散见于《中华文化画报》《中国文化与产业》《法律与生活》《老人春秋》《十堰作家》《躬耕》《南阳日报》等。

更多文章

  • 刘备做了什么,吸引了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为什么能让诸葛亮死心塌地,刘备是凭什么打动诸葛亮的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时的诸葛亮再也无法回到青年时的隆中了,但他希望子孙能够自食其力,囿于农桑。这到底说明了诸葛亮性格的淡泊(他曾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话),还是说明了他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在打一场根本

  • 诸葛亮:把关羽拖下去砍了!华容道放走曹操,孔明为何杀不动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为何让关羽去华容道,诸葛亮为啥斩关羽,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哪一集老版

    其实我们在看到曹操喜不自胜地快马加鞭跑掉的时候,也都为关羽捏一把汗,因为他的这一个生死存亡不由他了,与诸葛亮的这种矛盾,也马上一触即发了。当时的情形是手下左右及他的儿子都纷纷的劝告他,您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军令如山意味着如果不执行军令有可能被杀头,而且是自己亲手签下的军令状,事先已明说,而从任务的完成

  •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是诸葛亮故意安排, 不这么做, 刘备就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历史上真实吗,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后来怎么了,为什么关羽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战役,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赤壁之战了。我们都知道,为了赤壁一战,吴蜀联合抗曹,先是宠统让曹操把船连起来,后面又有周瑜与黄盖的苦肉计然后诈降,双有诸葛亮的借东风,最后才火烧连营,曹操是一败涂地。诸葛亮以借东风之机,由赵云接回了蜀营,然后开始调兵遣将,在各个要道围歼曹操。诸葛

  • 刘邦那么多同乡,为何就卢绾封王了?关系好,别人羡慕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不死会杀卢绾吗,刘邦为啥杀卢绾,刘邦和卢绾为啥闹矛盾

    因为这些异姓王们,不是刘邦心甘情愿分封的,而是无奈之下的行为。原因就是这些异姓王都是带着各自军队的,简单点讲就是他们自己就有能力为王。除了卢绾。在刘邦分封的过程中,除了异姓王,在刘邦众多的同乡中,哪怕功劳如萧何,也只是个侯爵,唯有卢绾是个王爵。老乡不够,发小才行在介绍卢绾之前,我们得了解一下萧何。毕

  • 诸葛亮三兄弟各到蜀吴魏为官,是阴谋吗? 被人誉为龙虎狗,得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三兄弟分布图,诸葛亮的三个兄弟下场,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分侍蜀吴

    诸葛亮与他的长兄诸葛瑾,堂弟诸葛诞在三国那处风云年代,为诸葛家族创造了不朽的辉煌。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诸葛瑾是诸葛亮哥哥。诸葛诞是两人的族弟。诸葛亮跟着叔父逃难先去了江西,后去了荆州,遇到了刘备,然后就有了隆中对的故事。诸葛瑾逃难去了江东,运气也还不错,被孙权的姐夫推荐给孙权。而诸葛诞,一直留在

  • 司马懿早已看穿“空城计”,不捉诸葛亮, 这场赌局竟是司马胜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分析,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不打

    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大概是这样的: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空城计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但真正对空城计的解读,我个

  • 白帝城托孤,刘备壁柜里隐藏了多少刀斧手?绝对叹服诸葛亮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做了什么,白帝城托孤说明刘备是怎样的人,白帝城托孤和刘备有关系吗

    公元221年7月,刚刚称帝不久的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发兵数万,东伐吴国。第二年,东吴都督陆逊火烧连营600里大败蜀军。刘备兵败夷陵,近十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也仓皇逃走。从公元222年闰六月夷陵战败,一直到公元223年四月病逝,刘备在永安带着残兵败将驻守了长达长达10个月之久。为防止东吴反扑,他还命

  • 关羽死后,诸葛亮究竟发现了什么?竟连忙劝刘备处死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死后诸葛亮和刘备的交谈,关羽死后诸葛亮的地位,关羽死时诸葛亮在干嘛

    关羽此人,对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刚出场时,单枪匹马建功立业,到后来成为荆州统帅,关羽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关羽武功盖世,但为人孤傲,天下英雄,他只服刘备一人。最终,因为关羽的孤傲,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公元219年,刘备获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

  • 曹操有权有势,但却唯独喜欢娶寡妇,得知真相后:原来他才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娶过的女人,曹操一生不敢透露的秘密,曹操一生功过和评价

    对于三国演义的迷粉来说,曹操这个人物可谓是又爱又恨。因为曹操是个有才华的人,既精通兵法,也可以治理天下,但是他的心狠手辣更是能祸害天下,故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然而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有一个怪癖。曹操有权有势,但却唯独喜欢娶寡妇,得知真相后:原来他是高手。在三国时期,最被人们熟知的三位君主便

  • 三国最容易读错的6个人名,虽看着很眼熟,但认识的人却寥寥无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最难读的10个名字,三国最易读错的人名,三国中最容易被念错的名字

    第一个人叫做阚泽,第一个字读看。阚泽年少时家贫,只能通过抄书的方式来学习,在汉代末年因为举孝廉而成为了大官。后来,他成为了孙权旗下的人物,229年,孙权称帝,阚泽成为了尚书。在当时人的眼中,阚泽是大儒,甚至比扬雄还要厉害,完全是当今的董仲舒。243年,阚泽离开人世,孙权听说这一消息后茶饭不思,悲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