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人叫做阚泽,第一个字读看。阚泽年少时家贫,只能通过抄书的方式来学习,在汉代末年因为举孝廉而成为了大官。后来,他成为了孙权旗下的人物,229年,孙权称帝,阚泽成为了尚书。在当时人的眼中,阚泽是大儒,甚至比扬雄还要厉害,完全是当今的董仲舒。243年,阚泽离开人世,孙权听说这一消息后茶饭不思,悲伤了好几天。
第二个人名叫逄纪,第一个字读旁。逄纪原本是何进的心腹大臣,没多久后,就遇到了袁绍。袁绍对这个人的才华很是看重,在逄纪的帮助下,袁绍占领了冀州。逄纪最出名的还是大度与选贤举能,200年,袁绍官渡之战打败,而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抓,此时另外有人进献谗言,袁绍听完后询问逄纪的意见。其实逄纪与审配一直有仇,但逄纪不以权谋私,站在国家的利益来为审配说话,令袁绍钦佩不已。
第三个人名叫荀彧,荀彧的出名程度显然要高些,他的名字音同寻玉。荀彧是荀子之后,父亲曾做过大官,而他也是凭借着举孝廉的方式成为了朝中一员。191年,荀彧认定袁绍不能成事,决定投奔曹操。他跟着曹操到处征战,不仅帮助他大败吕布,还帮他收复了兖州各县,为曹操之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第四个人叫做步骘,后面一个字音同治。步骘是孙权旗下大将,他到后期位高权重,青云直上,孙权称帝时,还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但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步骘鲜少出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成为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踏板,被诸葛亮讽刺得体无完肤。
第五个人名叫蒯越,第一个字读为kuai的第三声。在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之后,蒯越成为了有名的亲曹派,他甚至还劝说刘表支持曹操,导致刘表没有相应袁绍的请求,间接使得官渡之战获得了胜利。不过,投降曹操后,蒯越再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卓越。
第六个人名叫朱儁,第二个字音同俊。朱儁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出身寒门,以举孝廉的姓氏成为了兰陵令,做得颇为出色,备受相亲爱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与皇甫嵩一同出战,彼时曹操等人还未曾成为举世英雄。只不过朱儁此人心气极高,由于郭汜的扣押而发怒,当天愤怒而死。
这些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名字难念之人,这些名字看着眼熟,认识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主要与古代人喜欢用生僻的单字有关,才导致了人们对这么多字不熟悉。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深入浅出慢读细品三国演义》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像市场其他类粗糙印刷的,这种我们专门委托印刷,字体印刷非常好。
经常读三国的人都知道,里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情节,耐人寻味,读史明智,读三国更甚,我的很多写作灵感思路,也都是来自这本书。
上次这本书在我的推荐之下卖脱销,这次紧急印刷上千套,而且目前正在做活动,现在只需要78元即可购买。绝对良心推荐,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