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容易读错的6个人名,虽看着很眼熟,但认识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最容易读错的6个人名,虽看着很眼熟,但认识的人却寥寥无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97 更新时间:2024/2/20 23:12:05

第一个人叫做阚泽,第一个字读看。阚泽年少时家贫,只能通过抄书的方式来学习,在汉代末年因为举孝廉而成为了大官。后来,他成为了孙权旗下的人物,229年,孙权称帝,阚泽成为了尚书。在当时人的眼中,阚泽是大儒,甚至比扬雄还要厉害,完全是当今的董仲舒。243年,阚泽离开人世,孙权听说这一消息后茶饭不思,悲伤了好几天。

第二个人名叫逄纪,第一个字读旁。逄纪原本是何进的心腹大臣,没多久后,就遇到了袁绍。袁绍对这个人的才华很是看重,在逄纪的帮助下,袁绍占领了冀州。逄纪最出名的还是大度与选贤举能,200年,袁绍官渡之战打败,而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抓,此时另外有人进献谗言,袁绍听完后询问逄纪的意见。其实逄纪与审配一直有仇,但逄纪不以权谋私,站在国家的利益来为审配说话,令袁绍钦佩不已。

第三个人名叫荀彧,荀彧的出名程度显然要高些,他的名字音同寻玉。荀彧是荀子之后,父亲曾做过大官,而他也是凭借着举孝廉的方式成为了朝中一员。191年,荀彧认定袁绍不能成事,决定投奔曹操。他跟着曹操到处征战,不仅帮助他大败吕布,还帮他收复了兖州各县,为曹操之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第四个人叫做步骘,后面一个字音同治。步骘是孙权旗下大将,他到后期位高权重,青云直上,孙权称帝时,还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但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步骘鲜少出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成为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踏板,被诸葛亮讽刺得体无完肤。

第五个人名叫蒯越,第一个字读为kuai的第三声。在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之后,蒯越成为了有名的亲曹派,他甚至还劝说刘表支持曹操,导致刘表没有相应袁绍的请求,间接使得官渡之战获得了胜利。不过,投降曹操后,蒯越再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卓越。

第六个人名叫朱儁,第二个字音同俊。朱儁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出身寒门,以举孝廉的姓氏成为了兰陵令,做得颇为出色,备受相亲爱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与皇甫嵩一同出战,彼时曹操等人还未曾成为举世英雄。只不过朱儁此人心气极高,由于郭汜的扣押而发怒,当天愤怒而死。

这些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名字难念之人,这些名字看着眼熟,认识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主要与古代人喜欢用生僻的单字有关,才导致了人们对这么多字不熟悉。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深入浅出慢读细品三国演义》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像市场其他类粗糙印刷的,这种我们专门委托印刷,字体印刷非常好。

经常读三国的人都知道,里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情节,耐人寻味,读史明智,读三国更甚,我的很多写作灵感思路,也都是来自这本书。

上次这本书在我的推荐之下卖脱销,这次紧急印刷上千套,而且目前正在做活动,现在只需要78元即可购买。绝对良心推荐,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直接购买。

更多文章

  • 汉代十大名将:第一当之无愧,卫青排第二,飞将军李广榜上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十大名将李广,飞将指的李广还是卫青,西汉十大著名武将

    《幼学琼林》有言:“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但因为他的个人人物性格最终没能得到好结果。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强盛的朝代,足以和唐朝媲美,不过建立起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自然不是一家之力能够完成的。所需要的是众多有志之士和有才能的人的倾情付出,才能换来一个时代的耀眼。汉朝

  • 刘备到底发现了什么?临死前都不忘提醒诸葛亮,要小心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临死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话,谁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得重用,刘备死前为什么说马谡不可重用

    于是黄元便趁如今成都空虚,起兵谋反要直取成都。亏得此刻杨洪找到太子刘禅分析当前形势,刘禅毅然决定,派出自己的太子亲兵,算是平息了黄元反叛,让蜀汉避免了灭顶之灾。但此刻的刘备和诸葛亮却根本不知此事,刘备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但哪料君臣说完此事后,刘备却突然在生命垂危之时,告知诸葛亮:马谡其

  • 庞统临死前对刘备讲: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蜀汉败亡就在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临死前道出刘备一个秘密,庞统投靠刘备完整版,庞统死前对刘备说诸葛亮骗了他

    刘备集团从211年入蜀到219年关羽失荆州,刘备集团的实力在短时内出现巨大滑坡。尤其是荆州关羽的阵亡,对于刘备和后来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都是一个刘备集团在三国斗争中失败的一个序章。蜀汉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说法多且不一,《三国演义》描绘了“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将其中一个原因归为刘备被诸葛亮骗了。说到被诸葛亮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4个大气名字,中国至今还在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霍去病攻下的四个名城,霍去病打下的四座重镇,汉代名将霍去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霍去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的英勇事迹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将领们为国争光。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成功的斩获敌首几千级,并且也擒获了浑邪王子。在这场战斗之中,霍去病带领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非常令人惊讶。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4个大气名字,中国至今还在受益。公元121年

  • 为何天下无敌的三国武将大多死于弓箭,武力是否被夸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谁的箭术最好,三国五大神箭手谁的箭术最强,三国弓箭

    接下来就由谷城浅说历史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为何万人敌的武将常死于弓箭,是实力不济还是别的原因。箭下亡魂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三国历史中死于箭下的猛将,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大将张辽,当时曹丕率军三次讨伐东吴,张辽就是其中大将,在与丁奉交战时不幸被弓箭射中腰部,最终死于许昌。令人可笑的就是神射手黄忠也

  • 《隆中对》虽好但是否真的完美无缺?是诸葛亮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隐居隆中,历史上真有隆中对吗,隆中对时诸葛亮为刘备筹谋了什么

    纵观三国历史,蜀汉帝国能有如此成就都离不开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计策,当时的刘备寄人篱下,只有区区新野小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成功平定巴蜀汉中和半个荆州与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分庭抗衡。从战略角度出发《隆中对》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天下匡扶汉室,可是最终结局却不尽人意,到底是《隆中对》计策出了问题还是别的

  • 得军心才能打胜仗,跟诸葛亮学如何才能得军心!换位思考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大破魏兵感悟,诸葛亮用兵策略,诸葛亮用兵技巧口诀

    一、对手是司马懿,自己军中又有八万人面临退役魏军中,司马懿已亲率大军直奔祁山了,而此刻,诸葛亮的营中,将领们还在为一件事情费尽了口舌。眼看着魏军三十余万大军连营数里,气势磅礴,而己方却有八万士兵面临退役!将领纷纷向诸葛亮进言,延迟这八万老兵退役,等打完这一仗再好好犒劳他们。这种言论看似大义凛然,被迫

  • 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称帝到死多少年,刘邦在称帝后有什么历史事件,刘邦为什么50岁后称帝

    封建时期,皇帝是九五至尊,就算是长辈见到皇帝也需要行礼参拜。尽管这合乎君臣之礼,但是却始终有些不妥。这条“任何人见到天子都必须下跪的礼仪”在汉朝初期被废止,作出这个举动的人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大多数人对于刘邦的印象都来源于《史记》,

  • 秦始皇为何49岁就死了?他生前爱吃的“元水”,史书都不好下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一生的真实事件,秦始皇死在河北为啥要葬在陕西

    秦始皇,名嬴政,22岁亲理朝政后,短短17年时间统一六国,在李白的诗中是这样形容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在秦始皇的领导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度量衡、建造长城、铸造兵器、为了保证军姿运送及时修建铁路,种种来看秦始皇的成功并非是偶然,而是实力使然。但除了这些外,秦始

  • 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杀华佗,曹操历史上杀华佗了吗,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件事情,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或者从头调查才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事实。其实,这就和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人物有文学形象,也有历史形象”是一样的。易中天讲三国故事从来都是用一种从历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讲,引起人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