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才华堪比诸葛亮,曹操若听他的2个计策,也许魏国早就统一了

此人才华堪比诸葛亮,曹操若听他的2个计策,也许魏国早就统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2/9 14:22:13

诸葛亮固然非常出色,但也有很多的谋士文臣不输这位卧龙先生。曹操帐下的郭嘉,就是一位非常棒的智囊。

在演义里,郭嘉最出色的地方就是临死前留下了锦囊给曹操,并帮助其不废吹灰之力平定了辽东,彻底消灭了袁氏的残余力量袁尚袁熙

然而在正史里,郭嘉最早的主公还就是河北袁绍。袁绍出身名门,他祖宗四代都是三公级别的汉朝高官。袁绍盘踞北方,兵精粮足,加上他远名在外,所以世人非常看好。

然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等郭嘉真正做了袁绍的下属后,这位智谋人士才发现,袁绍并不像传闻中的那么优秀。

郭嘉觉得袁绍这人缺点一大堆:表面大度却心胸狭窄,爱听好话又不纳忠言,同时他还分不清好坏。郭嘉彻底看透袁绍后,自称身体不适并辞官归隐,而且一隐就是5年。

其实后来的事实证明,郭嘉离开袁绍是对的,不然他也就会像田丰沮授等忠臣一样,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偶然的机会,荀彧把郭嘉介绍给了曹操。

郭嘉之遇曹操,就如同宝剑归了英雄。郭嘉遇到了明主,而曹操得到了人才。

曹操曾兴奋地说:“我终于得到了可以成就大事的良臣。”而郭嘉则开心地喊道:“(曹操)真是我的主人啊!”后来,郭嘉果然在许多关键时刻都指引着曹操前进。

袁曹决战以前,曹操手下的人大多瑟瑟发抖,除了荀彧以外,也就是郭嘉支持一战。当时,郭嘉提出了曹操有10个稳赢的优势,也指出了袁绍必输的10个劣势。虽然郭嘉的论点有点过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郭嘉的判断是对的。

正因为郭嘉的过人见识,所以曹操对其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而郭嘉的判断力也非常准确,经常可以预判到未来事情的发展走向。

孙策是天下人公认的猛将,而郭嘉却可以提前判断孙必死于小人之手,结果还真应验了。前面也已说过,郭嘉曾遗书平了辽东。由此可见,郭嘉的智慧与预判确实精准。

郭嘉曾经向曹操提出了2个建议,如果当时曹操照着做了,那么后来也许魏国早就统一了,甚至不会出现蜀国和晋朝。然而,曹操却罕见地没有听从,实属可惜。

刘备投靠曹操时,郭嘉就看出了刘备将来会是曹操的竞争对手,于是让曹操把刘备给解决了,或者关起来。可曹操认为这么做不妥,会让天下投靠他的人寒心。

事实又一次证明郭嘉的担忧是对的。刘备后来果然偷偷签了衣带诏,并借口讨伐袁术而单飞;再后来,刘备处处与曹操作对,并建立了蜀汉政权。

郭嘉不仅看透了刘备的为人,而且还看穿了司马懿的野心。

原来,曹操任用司马懿做官的时候,司马懿本来有些不情愿,可做了官后却没有表现出来半点不快。郭嘉早就听说司马懿的才华过人,后来他看到他若无其事地做官样子,便更加怀疑他了。

郭嘉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司马懿这人不但会隐藏自己,而且还有才华与野心。所以,郭嘉更加认定司马懿与刘备一样,将来会对曹家不利。

郭嘉临终前,还不忘提醒曹操:“司马懿这人太有智谋而且还有野心,不如杀之以绝后患。”可惜,曹操又一次没听郭嘉的话,只是让曹丕不给司马懿兵权而已。

果然,到了曹芳那一代,司马懿夺权成功,并为晋朝建立打下了基础,孙子司马炎坐享其成,并成了晋朝开国皇帝。

不难看出来,如果曹操听了郭嘉的这2个建议,解决了刘备和司马懿,那么魏国也就可以统一天下了。

更多文章

  • 赵云深受刘备器重,临死前喊出的4个字,却让诸葛亮听后泪流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死前对赵云说的十个字,刘备临死前为啥要说赵云不可重用,赵云临死对刘备说了什么

    无论在历史还是演义里,赵云一开始并不属于刘备。这位英勇的三国名将出道于我国的北方,并且跟随过袁绍、公孙瓒。然而,良臣遇到了明君才能发挥本领,名将得到了伯乐的赏识才会建立功勋。虽然袁绍、公孙瓒在后汉时期算得上一号人物,但他们却不具有明君的眼光与气质。因此,赵云在他们手里展示不了才华,根本不能最大程度地

  • 青年诸葛亮:选择南阳,选择成才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了几年,老梁说河南南阳诸葛亮躬耕之地,诸葛亮在襄阳还是南阳隐居的

    首发/文化影响力#把最好的南阳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青年诸葛亮:错过了好的时代,选择了对的地方文|李青友青年诸葛亮到南阳西郊躬耕的时候,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已经在北郊长眠了五十多年。他已经没条件、也不能再有条件,像南阳前贤张衡一样壮游天下、遍访名师、学有所成、渐入仕途。命运跌宕的诸葛亮九岁丧母,

  • 刘备做了什么,吸引了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为什么能让诸葛亮死心塌地,刘备是凭什么打动诸葛亮的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时的诸葛亮再也无法回到青年时的隆中了,但他希望子孙能够自食其力,囿于农桑。这到底说明了诸葛亮性格的淡泊(他曾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话),还是说明了他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在打一场根本

  • 诸葛亮:把关羽拖下去砍了!华容道放走曹操,孔明为何杀不动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为何让关羽去华容道,诸葛亮为啥斩关羽,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哪一集老版

    其实我们在看到曹操喜不自胜地快马加鞭跑掉的时候,也都为关羽捏一把汗,因为他的这一个生死存亡不由他了,与诸葛亮的这种矛盾,也马上一触即发了。当时的情形是手下左右及他的儿子都纷纷的劝告他,您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军令如山意味着如果不执行军令有可能被杀头,而且是自己亲手签下的军令状,事先已明说,而从任务的完成

  •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是诸葛亮故意安排, 不这么做, 刘备就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历史上真实吗,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后来怎么了,为什么关羽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战役,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赤壁之战了。我们都知道,为了赤壁一战,吴蜀联合抗曹,先是宠统让曹操把船连起来,后面又有周瑜与黄盖的苦肉计然后诈降,双有诸葛亮的借东风,最后才火烧连营,曹操是一败涂地。诸葛亮以借东风之机,由赵云接回了蜀营,然后开始调兵遣将,在各个要道围歼曹操。诸葛

  • 刘邦那么多同乡,为何就卢绾封王了?关系好,别人羡慕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不死会杀卢绾吗,刘邦为啥杀卢绾,刘邦和卢绾为啥闹矛盾

    因为这些异姓王们,不是刘邦心甘情愿分封的,而是无奈之下的行为。原因就是这些异姓王都是带着各自军队的,简单点讲就是他们自己就有能力为王。除了卢绾。在刘邦分封的过程中,除了异姓王,在刘邦众多的同乡中,哪怕功劳如萧何,也只是个侯爵,唯有卢绾是个王爵。老乡不够,发小才行在介绍卢绾之前,我们得了解一下萧何。毕

  • 诸葛亮三兄弟各到蜀吴魏为官,是阴谋吗? 被人誉为龙虎狗,得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三兄弟分布图,诸葛亮的三个兄弟下场,诸葛亮为什么三兄弟分侍蜀吴

    诸葛亮与他的长兄诸葛瑾,堂弟诸葛诞在三国那处风云年代,为诸葛家族创造了不朽的辉煌。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诸葛瑾是诸葛亮哥哥。诸葛诞是两人的族弟。诸葛亮跟着叔父逃难先去了江西,后去了荆州,遇到了刘备,然后就有了隆中对的故事。诸葛瑾逃难去了江东,运气也还不错,被孙权的姐夫推荐给孙权。而诸葛诞,一直留在

  • 司马懿早已看穿“空城计”,不捉诸葛亮, 这场赌局竟是司马胜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分析,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不打

    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大概是这样的: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空城计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但真正对空城计的解读,我个

  • 白帝城托孤,刘备壁柜里隐藏了多少刀斧手?绝对叹服诸葛亮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做了什么,白帝城托孤说明刘备是怎样的人,白帝城托孤和刘备有关系吗

    公元221年7月,刚刚称帝不久的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发兵数万,东伐吴国。第二年,东吴都督陆逊火烧连营600里大败蜀军。刘备兵败夷陵,近十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也仓皇逃走。从公元222年闰六月夷陵战败,一直到公元223年四月病逝,刘备在永安带着残兵败将驻守了长达长达10个月之久。为防止东吴反扑,他还命

  • 关羽死后,诸葛亮究竟发现了什么?竟连忙劝刘备处死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死后诸葛亮和刘备的交谈,关羽死后诸葛亮的地位,关羽死时诸葛亮在干嘛

    关羽此人,对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刚出场时,单枪匹马建功立业,到后来成为荆州统帅,关羽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关羽武功盖世,但为人孤傲,天下英雄,他只服刘备一人。最终,因为关羽的孤傲,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公元219年,刘备获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