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高句丽对中原究竟有啥威胁?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高句丽对中原究竟有啥威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1/19 10:29:26

一、高句丽的历史

高句丽原本只是中原的一个诸侯国,在公元前37年(汉元帝时期),他们的诸侯是朱蒙,后来随着中原的战乱以及衰弱,对诸侯国管理失控,最终导致高句丽不断发展强大,以至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实力雄厚,独立成国。

自从高句丽成为一个国家之后,可以说跟中原的战争基本上没有停止过。不管是曹操东征高句丽,还是北魏时期与高句丽的战争,都打得轰轰烈烈,让人惊心动魄。

可是这个国家人民就是好战,不管怎么打,他们还是闲不住。在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原以后,高句丽的邻居兄弟新罗都已经向隋朝低头,就是高句丽还在阳奉阴违,专门搞破坏。

也就是隋唐时期,高句丽发展状况达到顶峰,他不仅国内整个运行系统健全完整,而且国家地势易守难攻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让这个国家过上富裕生活。一旦国家富裕了,野心也就会变大,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可谓是老大,还有小弟新罗总被欺负,不让新罗到中原进贡。

除了新罗之外,百济可是高句丽的铁杆粉丝,高句丽去哪里他去哪里,还有日本,三个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不管哪个国家被打或者出兵打其他国家,另外两个都会鼎力支持。

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不仅土地广袤,还人口众多,并且全民皆兵,军队人数高达六十万,要知道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十个节度使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六十万,足以见得高句丽的战斗力有多让人恐惧。

《隋书》:

(高句丽)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

本来自身实力雄厚,再加上还有两个铁杆粉丝支持,高句丽在隋唐时期简直迷失自我,一不注意就偷偷偷袭中原。比如最开始在隋朝时期,高句丽就悄悄进攻辽西重镇,让隋文帝杨坚十分火大。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本来打算去跟他们好好沟通和平相处,结果高句丽高姿态对唐太宗李世民爱答不理,气得李世民只想灭他国家。

二、隋唐时期对高句丽的征战

公元598年,由于高句丽突袭辽西地带,让隋文帝杨坚很是火大,就集中三十万军队去亲征高句丽,想要一举把高句丽灭掉。

可是隋文帝还是太小看这个国家,经过长途跋涉,隋文帝的军队很多士兵得了疾病,无法作战,还有高句丽特殊的地势条件,易守难攻,再加上高句丽军队还有点猛,这场战争最后匆匆结束,隋文帝也担心自己军力消耗过大,就带兵回家。

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杨广更是暴脾气,必须铲除高句丽,曾经三次叫军队去攻打高句丽,但是还是同他父亲隋文帝一样的结果。毕竟这个国家还是有点厉害,哪有那么容易灭掉。

不仅没有把高句丽灭掉,隋炀帝杨广还把自己国家搞的支离破碎,最终被部下宇文化及起兵将其杀死,从此隋朝江山易主。直到李渊以及李世民等人最后再次统一,建立唐朝,中原局势才稳定下来。

在唐高祖李渊时期,为了国家内部稳定,当然是没有精力去攻打高句丽的,正是这些时间,高句丽继续悄悄在中原的一些地带进行揩油,最后李世民登基,不得不对这个国家引起重视。

公元645年,李世民觉得唐朝如此强大,想去跟高句丽谈谈,双方和平相处,谁知道高句丽并不买账,残忍拒绝李世民,让李世民一气之下再次带兵亲征高句丽。

李世民亲征,虽然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是还是没有灭掉高句丽,高句丽更加猖獗。后来李世民去世,把灭高句丽的任务交给唐高宗李治。李治派手下大将薛仁贵徐茂公等纷纷前往高句丽征战,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但是依旧没有灭掉高句丽,综合分析原因就是高句丽的两个铁杆粉丝日本和百济总派兵支援高句丽。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于是唐朝军队于663年将百济灭掉,又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支持高句丽。

基本战局胜利局势已经形成,666年,高句丽又给了唐朝一个助攻,他们的名将渊盖苏文去世,其儿子开始争夺政权,搞得内部一片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唐朝军队在徐茂公(李勣、徐世勣为同一人)的带领下趁虚而入,两年后(668年)一举拿下高句丽,完成了隋唐两个朝代四个皇帝持续七十年的大业。

三、为何要攻打高句丽

关于为何攻打这个问题,通过以上战事的再现,我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句丽不老实

前边已经说过,在隋朝时期,高句丽不仅打压新罗,不让他们到中原进贡,还时不时就对辽西重镇进行突袭,搞得隋朝国内一片恐慌。唐朝时期高句丽也是和百济、日本拉帮结派,对中原地带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情况下,隋唐君王当然会引起足够重视。刚刚经过数次战争取得国家统一的君主隋文帝与唐太宗,对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土完整看得十分重,并且坚决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犯自己领土。

刚好高句丽触犯了两个君主的底线,当然隋唐就要派重兵好好收拾高句丽。

2、高句丽威胁很大

高句丽除了人口众多地域广之外,还与百济、日本搞联盟,这在中原隋唐的眼中,明显他们就是想对中原有行动。只要稍微有点政治觉悟的领导,都能很清楚明白这种形势,要是我方不主动剿灭对方,最后换来的结果必然是被对方剿灭我方,所谓先下手为强,于是隋唐纷纷攻打高句丽。

3、隋唐国力强盛

以上两个原因都是从利益关系分析的,现在我们从实力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的中原地带实力雄厚,不管是隋文帝杨坚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个人本来就是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对自己综合实力很自信。

不仅仅是自信,实际上当时实力也很强大,唐朝在李世民时期把周围国家打得服服帖帖,没人敢惹,还有隋文帝也是很不错,要是换一个时期,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估计就是高句丽打中原,而不是中原打高句丽。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要是隋唐时期综合实力不足,怎么可能与高句丽对抗,更加不可能主动出击,去灭掉高句丽。

结语

这场经过七十年的灭高句丽之战,不仅最后取得胜利,还是一场对中原地带后期稳定奠定基础的战争。它充分让周围国家看到隋唐的实力,从而再也不敢侵犯领土,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记入史册的大事呢?

更多文章

  • 长安自古帝王都,为什么唐朝之后,长安再未做帝都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何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长安,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为什么唐朝定都长安呢

    政治中心东移,北部边境威胁集中在东北方向汉唐之时,国家的边境威胁大多集中在西北方向,比如匈奴、突厥,大多是西北草原的游牧民族。此时建都长安,不仅能够有着优越的地形保卫国都的安全,还能够保持对西北地区的战略威慑,同时方便兵力的调集。但是五代之后,随着西北方向突厥的灭亡以及东北方向契丹的崛起,国家的防御

  • 突厥是怎样一个民族它与唐朝的关系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突厥是今天的哪里,唐朝的突厥有多强大,突厥被唐朝彻底征服了吗

    5世纪初,被柔然所征服,那时它还很落后, 6世纪初,突厥出了个能干的首领叫土门,他开始和西魏交往,与中原汉民族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并逐渐强盛起来。后来,土门打败了奴役他们的柔然,建立了奴隶制的突厥汗国。从这以后,突厥便东突西破,竟发展成一千南自大漠,北至今贝加尔湖,东自今辽河上游,西至今里海的庞大

  • 贞观四年之后,唐朝太上皇李渊的待遇为什么越来越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渊的历史评价,唐朝是李渊开创的吗,古代皇帝对李渊的评价

    但李渊的待遇在贞观四年(630年)后却越来越好。唐太宗不仅让颉利可汗为李渊跳舞,还让父亲和自己一起主持观看大阅兵并准备为父亲修建全新的宫殿(大明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李渊与唐太宗的权力斗争。虽然唐太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李渊依然拥有很大势力。当时唐太宗的核心班底还不能完全掌握

  • 永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你知道在哪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永嘉枫林千年古城,永嘉寺院排名,中国四大千年古刹

    文&图 老邓您好在永嘉县城上塘的东北角龙山脚下,楠溪江五桥与S223公路(仙清线、望江北路)交汇处,原沿江路209号,有一观庙建筑群“孝佑宫”。据碑文记载,“孝佑宫”始建于唐朝,历经元、明、清扩建修缮,1997年先后又修建戏台、月台、前后两厢、山门、头门、厨房、宫殿,现面积达一千九百平方米。建筑座北

  • 除了乾隆皇帝,和珅害怕的汉臣不是刘罗锅,也不是纪晓岚,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罗锅跟和珅的关系,纪晓岚是汉臣吗,和珅和刘罗锅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说和珅害怕刘罗锅和纪晓岚,不过这两个人与和珅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和珅连搭理他们的时间都没有。刘罗锅比纪晓岚还是好一点的,因为他家世代为官,所以地位相对来说高那么一点,纪晓岚和刘罗锅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爱民,做好事,与和珅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和珅本来也是一名很正直的官员,但

  • 雍正只用了三招,朱元璋杀掉五万贪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永不敢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能干,雍正与朱元璋谁更勤勉,雍正用了哪三招就不敢贪

    这第一招就是要治贪官,更要治涉案的贪官的亲戚。雍正曾有个“抄家皇帝”的绰号,而这也是由此得来的。对于贪官,雍正不要办他,更要派人将其逃亡的亲戚追至天涯海角,使其永远做个穷人。第二招,就算死了也不放过。有些贪官会畏罪自杀,想用一死来保全自己的家产。但雍正显然不吃他们这一套,贪官死了,那就办他的家人,让

  • 永定门之战,皇太极歼灭四万明军,为何不乘胜攻打明朝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定门之战简介,皇太极打明军,明朝北京保卫战战果

    明朝君臣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金军队竟敢冒险千里,突入北京城下,最初引起了朝野的一片恐慌。崇祯帝立即下诏“京师戒严”,并调遣全国各地的兵马入京勤王。最先抵达北京的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他在得到消息后,急忙率军入关驰援,在广渠门前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并将其击退。然而崇祯帝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引发关宁

  • 慈禧不管八国联军无恶不作,割地赔款都忍了,唯独此事绝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候想要瓜分中国的西方列强又不干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侵占了清朝许许多多的经济利益,本来想扶持光绪亲政,享受“超国民”待遇,不料被慈禧跳出来搞得一干二净,于是八国联军纷纷向慈禧提出抗议,让其交出权力还政于光绪,否则后果自负。不过令他们也没有想到的是,慈禧听到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大骂八国联军:你们这帮

  • 曾是大清铁帽子王,后来落魄拉洋车,巨大人生落差究竟是谁之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拉洋车图片,落魄八旗子弟拉洋车,克勤郡王拉洋车

    从字面意思上看,铁帽子王代表了一种显赫的待遇,而且这种待遇是“铁”的:子孙后代承袭爵位,无需降低爵位,所以他们比一般的亲王待遇更加优厚。清代的铁帽子王有12位,其中8位是在清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皇室宗亲。这里面,有一位克勤郡王是在乾隆时期得到许可的,成为了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他们一共传了十三代,而到了末

  •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或许不是清朝林则徐,而是明朝徐光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光启个人资料,徐光启知乎,明朝徐阶徐光启的关系

    开个玩笑哈,昊童不否认,在晚晴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林则徐是第一个从所谓天朝上国的昏聩思想中醒过来的,也是第一个主动了解西方,并且呕心沥血的为我们探索西方文化,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一位伟人。对于这样一位崇高的民族英雄借昊童十万个胆我也不敢胡乱造谣,但我们加在这位民族英雄身上所有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