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灭亡后,吴国为什么还能硬撑17年?全因此人坐镇,名字很熟悉

蜀汉灭亡后,吴国为什么还能硬撑17年?全因此人坐镇,名字很熟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6 更新时间:2024/1/18 22:39:18

[var1]

公元279年,西晋益州刺史王濬自成都率领大军顺江而下,一路向东,兵不血刃攻克了长江沿岸的吴国城池。直到280年3月,王濬已经到达金陵城下。吴主孙皓只能坦肢露体,自缚双手,衔璧牵羊,以礼来降。 自此西晋实现了天下一统,完成了三国归晋的历史使命。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吴国灭亡和蜀国灭亡的时间相差甚久。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63年,邓艾取道阴平,直袭成都,最终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而东吴被灭时已经到了公元280年,为什么东吴在蜀汉灭亡后还能够坚持17年?

[var1]

哪怕没读过《三国志》,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三国之中以魏国的势力最为强大,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远远超过吴蜀两国。因此吴国的主旋律基本都是联蜀抗魏,后来曹魏灭亡后,司马家继承了魏国的遗产,建立了西晋。 而西晋刚刚建立不久,其国家实力比曹魏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同时它又灭亡了蜀汉,此消彼长之间势力再度增加。反而是吴国失去了最强力的盟友,北面和西面都受到威胁。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东吴凭什么硬撑了17年之久?其实全因有此人坐镇西陵。

[var1]

说到三国后期的名将,很多人知道姜维、邓艾、钟会,但是对同时期吴国的将领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当时吴国也有一位当世名将,他以一己之力延续了东吴17年的寿命,他就是陆抗。 陆抗字幼节,他是东吴四大都督之末陆逊的儿子,在父亲的培养下,陆抗也成长为一位文武双全的统帅。早在他20岁时,就被孙权任命为建武校尉,同时带领5000人驻守武昌。可惜当时的陆逊与孙权已经产生矛盾,不久之后陆逊就因为“二宫之争”愤懑而亡。

[var1]

当时的吴国大都督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诸葛恪有平定山越之功,同时打赢了东兴之战,一时间风头无二。但是陆抗却认为诸葛恪刚愎自负,日后终会败亡。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诸葛恪被杀,而陆抗因为和诸葛恪有姻亲关系,也受到影响。 直到孙皓即位后,陆抗才受到重用,而这一年刚好是264年,蜀国灭亡不久。陆抗作为东吴最后一道壁垒,镇守西陵。西陵是东吴和西晋的交界处,也是东吴防御西晋最关键的关隘。司马炎也知道西陵的重要性,于是他派遣了西晋杰出的军事家羊祜去攻打。

[var1]

但是陆抗充分利用地势险要和粮草充足的优点,修缮城墙和防御工事,数次击退了西晋的进攻。羊祜知道有陆抗在的一天西陵就不可能攻陷,而西陵无法攻克,吴国自然也难以灭亡。由于是羊祜屯兵襄阳,陆抗驻守西陵,两人隔江而望,一时间陷入了一种缓和。 羊祜和陆抗虽然是对手,但是却彼此钦佩。羊祜发现自己的部下擅自收割吴国的稻谷充当军粮,于是用钱财和绢帛偿还,还不许手下偷袭吴国。一次陆抗生病,羊祜送药给他,陆抗坦然服用,部下担心有毒,劝他不要服用。陆抗却为羊祜辩解:“羊祜岂是那种下毒的人?”

[var1]

在陆抗驻守西陵的时期,吴国难得的获得了和平和安定。而羊祜和陆抗之间的交情,也被人们称之为“陆羊之交”,在羊祜死前他还叮嘱接手自己职位的杜预,一定不要和陆抗起冲突,只要陆抗不死,吴国难灭。 可惜陆抗一直驻守边关,吴主孙皓反而因为国家太平而变得暴虐昏庸。不仅重用宦官权臣,还滥杀大臣宫女,弄得人心惶惶,即使陆抗上表劝诫也没有效果。公元274年,陆抗病重,他对孙皓上了人生中最后一道奏折,希望孙皓可以施行仁政,并且重视西陵防线。可惜孙皓并没有听从陆抗的劝诫,依旧我行我素。

终于在陆抗死后不久,西晋准备好了军备船只,由益州刺史王濬率水军沿江而下,轻而易举就攻克了西陵,进而抵达金陵城下。孙皓见大势已去,也只能出城投降。

更多文章

  • 若秦未能一统六国,哪国可称雄?此人若在,秦国或被拉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真的一统六国了吗,秦国一统六国有多强大,秦赵魏楚哪个国家一统天下

    [var1]秦国能获胜不是运气,而是有多种原因。如明君理政,未出暴君。如后期优势巩固后,粮草丰盈。再如名臣良将多为秦所得。这在当时都是非常难见的。对各国而言,代代的相承,使国家难免出现暴君、昏君。而粮草的短缺与人才的流失也一直是各国间最大的问题所在。不过事无绝对,若历史能重来,天下重新洗牌,虽然秦国

  • 蔺相如完璧归赵,看起来赢了,实际上恰恰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事例简短,蔺相如图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寓意

    [var1]战国后期的秦赵两国,是在两个军事实力差不多,而又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赵国的综合国力比秦国差很多,但是赵军实力和秦军差不多,秦军维持吃了很多苦头。秦昭王时代,在一系列连横的策略下,秦国开始傲视群雄,打残韩国、击败楚国,东方的齐国又被五国打的元气大伤。挡在秦国面前的只有赵军,谨慎起见,秦昭王

  • 负荆请罪的廉颇,他晚年的结局如何?着实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负荆请罪廉颇,负荆请罪的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廉颇死在谁的手里

    [var1]众人皆听过“负荆请罪”的著名故事,赵国大将廉颇因眼红蔺相如的升迁之路,对其排斥刁难,大度的蔺相如不与计较,愧疚的廉颇背着荆条请求原谅。这件事也看出了廉颇的真性情、真品格,能够知错就改实乃勇夫!那他晚年的结局如何?说出来别不信。[var1]在赵孝王时期,廉颇曾经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赵孝王

  • 被忽视的历史事件:霍去病彻底灭亡了韩国,即战国七雄之一的余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史书记载霍去病之死,李文忠和霍去病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朝出动十万骑兵,越过大漠向匈奴发起大规模进攻,史称“漠北之战”。在卫青和霍去病的卓越指挥下,汉军歼灭匈奴八九万人。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功绩最大,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七万余人。但是,在光辉战绩的照耀下,霍去病另一项重要成就被掩盖了,被

  • 荆轲刺秦被处死,两千年后墓室挖开,发现难以接受的事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荆轲在刺秦之前很有名吗,刺秦荆轲简介,历史上荆轲刺秦的经过

    [var1]《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记载,荆轲(庆氏,又名庆轲)其人甚笃舞剑,掌握了一套剑术,然荆轲又颇嗜酒,故一直不得人器重。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荆轲求见卫国君主卫元君,慷慨激昂的演练一番剑术,未料被卫元君呵出门。荆轲失意,遂外出游历,并且遇见了战国颇负盛名的剑客盖聂,荆轲拜见盖聂,未料盖聂一

  • 英雄樊於期:自献头颅助荆轲,他与秦始皇的梁子到底是如何结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是怎么处置荆轲的,荆轲用几句话说服樊于期,假如秦始皇躲过了荆轲的刺杀

    提到樊於期,一系列的疑问扑面而来:樊於期到底是谁?他真的是某些历史学家宣称的与桓齮是同一个人吗?他到底为什么那么仇恨秦始皇?甚至达到了自愿献头颅帮助荆轲实现刺秦的目的?而一代帝王秦始皇为什么又是如此恨他?不仅戮杀了他的全族,还以“金千斤,邑万户”来悬赏其头颅呢?四木今天试图对这些疑问一一解释,探求答

  • 荆轲刺秦壮举广为流传,当时秦王为何要绕柱跑,而不直线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在刺秦之前很有名吗,刺秦荆轲简介,历史上荆轲刺秦的经过

    [var1]荆轲本是燕国人,在赵国被灭了之后,燕王自知在劫难逃,于是计划着主动出击,给秦国以重创。这个事情经过严密计划,由勇士荆轲去执行。以秦国反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的地图为礼物,荆轲踏上了刺秦之路。视死如归的荆轲,没有任何惧色,伴着凛冽的风,向秦国进发。此去就一个目的,置秦王嬴政于死地。哪怕是以性

  • 范蠡次子入狱,长子携1000两黄金去救,范蠡:你会害死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范蠡急流勇退,范蠡胸襟,范蠡卖马的典故

    春秋时期是我国著名的诸侯争霸时代,其中吴越两国绵延数十年的争斗旷日持久,最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彼时在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位重要大臣,文仲与范蠡,正是在这两人尽心尽力地辅佐下,勾践才能在战败被俘的情况下活命。其中,尤以范蠡之才惊艳,他提出的“灭吴九术”不仅促使越国经济、军事实力快速

  • 赵武灵王戎马一生,被困于沙丘3个月,为何名将廉颇却不去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赵武灵的下场,赵武灵王的三个启示,沙丘赵武灵

    [var1]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但是赵武灵王却十分可怜,他被困于沙丘三个月的时光里,竟然没有人前来援助,很多人就很好奇,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也是一位忠臣,为何却没有带兵前去营救呢?赵武灵王先后有两个王后,一个是韩王后,此人生下了太子赵章后不久便病逝了,而另一个是王

  • 荆轲刺秦王,秦始皇的剑为何两次都没拔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是怎么处置荆轲的,假如秦始皇躲过了荆轲的刺杀,荆轲刺秦王用的是什么兵器

    [var1]先来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经过——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灭掉了赵国,并且俘虏了赵王,眼看着秦国下一个目标就是燕国,兼并六国的脚步势不可当,燕太子丹十分恐惧,找到荆轲谈话,荆轲提出将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礼物进献给秦始皇,认为这样秦始皇必然会愿意见他,到时候他就可以趁机行刺。燕太子丹却很犹豫,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