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楼烦国活跃在春秋时期,在如今从晋中、太原到北面呼和浩特这一片地区都是当时楼烦国的地盘,他们主要以游牧为主,精通骑射,在春秋时期他们就经常南下袭扰中原百姓。后来在三家分晋时楼烦国再度趁机南下,将地盘扩展到太原市西北娄烦县一带。当时北方的赵国深受楼烦国的威胁。
[var1]
后来在赵武灵王继位后,他根据观察北方少数民族穿衣风格,发现游牧民族穿的都是衣短袖窄的服装,相比中原宽衣博带的服装,他们的服装更适应与上马作战,而且他发现少数民族多为骑兵,比起中原的战车,骑兵机动性很强,于是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在赵国施行了胡服骑射,经过改革后的赵国实力大增一举消灭了楼烦国。楼烦国之前的地盘也归入赵国,而且楼烦这个名字也一直被沿用下来。
[var1]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36郡,之后又扩展为46郡,其中就增设了楼烦郡。在西汉时期楼烦改郡为县,成为楼烦县,治所在今天的朔州一带。公元621年,太守王毛仲开始大规模修建楼烦城。唐宋时期,楼烦是皇帝直辖的铸造钱币,煮盐,牧马的地方。直到清朝时楼烦这个名字依旧存在,但已经成为一个镇,而且因为读音相同的缘故,“楼烦”渐渐简化为了“娄烦”。
后
[var1]
来在1958年因为修建汾河水库,娄烦镇处在水库淹没区,因此当地居民西迁至何家庄、童子崖并依然叫楼烦镇。到了1971年国家批准复建娄烦县,自此娄烦县归属太原市成为今天的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