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把二叔朱高煦放在缸里,活生生烹死?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把二叔朱高煦放在缸里,活生生烹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99 更新时间:2023/12/27 5:54:54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宣宗也干过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据明代《酌中志》记载:“宣德中,置汉王(朱)高煦于铜缸,炙死于此”,也就是说,明宣宗竟然用铜缸烤死了自己的二叔朱高煦。究竟是何原因,让明宣宗采取如此狠毒的手段,将自己的二叔置于死地呢?

明宣宗画像

导致明宣宗如此残忍地对待他的叔父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为明宣宗去探望被囚禁起来的朱高煦时,朱高煦竟然伸脚绊倒了当皇帝的侄儿。不过,的这个“小儿把戏”只是直接直接原因。

他们叔侄之间的恩恩怨怨,还要追溯到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侄儿手中抢夺皇位;无独有偶,在朱棣身亡后,被封为汉王的次子朱高煦,又一次上演了皇叔抢夺侄儿皇位的闹剧。

明仁宗画像

朱棣共有4个儿子,长子朱高炽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他生来体弱多病,而且患有足疾,不能带兵打仗,所以,他并没有多么受到明成祖的喜爱。反观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身高七尺有余,性情凶悍,身手矫健,更在靖难之役立下卓越战功,所以,他才是明成祖心中最像自己的儿子。

但是,明太祖朱元璋早已经册立长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再加上太子本人虽无任何卓越战功,但是也未犯过任何大错。况且,朝中许多大学士对太子拥戴有加,因此,在永乐二年,长子朱高炽顺利被立为太子,次子朱高煦封为汉王,前往万里之外的云南镇守边疆。

朱高煦剧照

朱高煦对于这一结果非常不满,他觊觎太子之位良久,所以借着父亲的喜爱,干脆就赖在京城不走。不仅如此,他还在父皇面前诋毁太子朱高炽,污蔑大学士解缙等人勾结太子有谋反之意,导致解缙被冤死狱中。

他的种种劣迹被明成祖看在眼里,忍无可忍的明成祖本打算将他革爵囚禁为庶人,多亏了他的兄长朱高炽出面说情,他这才被封至山东乐安州为王。但是在离开京城以前,朱高煦让他的儿子留在京城中,充当自己的政治眼线。

明宣宗率兵出行

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他不仅没有打压野心勃勃的二弟朱高煦,反而对他赏赐有加,封他的几位儿子为郡王。只可惜明仁宗在位仅有八个月的时间,便因病逝世;镇守南京的太子朱瞻基听闻此消息后,火速返回北京为父皇奔丧。

此次回京,也意味着他将要登上皇位,知道此事以后,身为太子二叔的朱高煦竟然在他返京途中设伏,意图劫杀住瞻基,所幸这次行动过于匆忙而未能得逞。明宣宗登基的第二年,朱高煦直接在他的封地发动叛乱,打算学习他的父亲抢夺侄儿皇位。

只然而,朱瞻基不是朱允炆,他亲自率兵前往乐安州,仅用10天就逼迫朱高煦出城投降,随后,他撤销汉王封地,革除朱高煦和他儿子们的爵位,将他们囚禁于“六科廊”的逍遥城中。

朱高煦画像

时隔四年,明宣宗前去探望他的这位叔父,谁知朱高煦仍然死性不改、骜难驯,他不服气朱瞻基坐上了皇帝之位,竟然伸腿绊了皇帝一跤。

经过此事以后,明宣宗对于他这个叔父实在是忍无可忍,他命人取来一口大铜缸,将朱高煦扣在铜缸中放在火上炙烤,最终,他这位凶残顽劣的皇叔被活活烤死,他的那些儿子们也被一一诛杀,由此可见,他的这种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

更多文章

  • 明代锦衣卫发明的“弹琵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明锦衣卫的残忍酷刑,古代最难以忍受的刑罚,古代最残忍的第16种刑罚

    此刑缘起于东厂,由锦衣卫“发扬光大”,时东厂所设刑具之多,酷刑之毒,实令人胆颤心跳。凡被锦衣卫拿办之人,只求速速早死,也免的遭受人间最痛苦之刑罚。因为这种刑罚过于狠毒,史书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大致的受刑过程是将犯人脱去衣服,然后将双手举过头绑在柱子上,这时候,因为捆绑的原因,犯人的肋骨是突出来,锦衣

  • 大明风华,朱棣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叹一声:没一个让朕省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不自称朕吗,朱棣一生到底多厉害,朱棣的一生的功绩

    三个儿子,没一个称心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帝位。当年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过了四个月,也就是十月十三日,才册封发妻徐仪华为皇后。至于皇太子,他更是迟迟不立,这让朝中大臣没有理由不相信皇上对老大朱高炽很不满意啊!当时,朱棣在南京称帝之后,老实人朱高炽还继续留在北京,父皇不让他来南

  • 《水浒传》中,穆弘为何能位列天罡进八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穆弘与孙立谁厉害,穆弘兵器,卢俊义和穆弘谁厉害

    步战,梁山曾经派出步战高手车轮战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李逵,李应,穆弘和刘唐。可见穆弘步战是一等一的高手。就是林冲,杨志,石秀,解珍,解宝都没资格去。就冲这一点,他进天罡就足够有底气。而且,李逵发起疯来,见了他都要自己忍回去,乖乖听话变成乖宝宝。可见他要是教训李逵根本不费力气。李逵其实是混人,很难管

  • 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为何要提前15年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构退位后有军政大权吗,历史上的赵构事件,赵构是什么时候当皇帝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提到退位,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性就是赵构身患疾病。但通过史料就可以驳斥这个猜测,赵构活到了81岁,而且在退位之前还和太子边淋雨边骑马,即“雨湿朝服,略不少顾。”这说明赵构在退位的时候,身体素质非常好。至于有人猜测的受人胁迫,也是无稽之谈。赵构曾经数次提出将皇位让出来,都被太子给拒

  • 权倾朝野的胡惟庸,为何会落得被蚊子咬死的下场?看他都做了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惟庸被咬死电视剧片段,胡惟庸被蚊子咬死之后,胡惟庸缺点

    胡惟庸要说胡惟庸这个人确实是一个能人,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打仗的时候,胡惟庸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官,最后竟一步一步的当上了大明王朝的宰相。他能从一个县官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除了他自己的能力和机遇,还和一个人分不开。这个人就是朱元璋身边的大军师李善长。当年胡惟庸投靠李善长,当了李善长的门生。可以说

  • 靖康之耻有多耻?被金人掳走的北宋皇后,最终下场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靖康之变,靖康耻中的宗室女性有多悲惨,靖康之耻的社会影响

    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在它们灭亡的时候不管是皇室的成员,还是当时的百姓,他们的下场都不会太好。因为只要涉及到朝代灭亡的时候,大概上都是要经过战争的。可是,为何靖康之耻成为了很多人心头永远的痛呢?尤其是生活在南宋时期的人,他们把靖康之耻看作是自己经历过的最大的耻辱!可能这一次北宋的灭亡是被当时的女

  • 朱元璋称帝后,为什么对红巾军污名化,反而认同元朝是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朱元璋,当然有自己的动机。内心矛盾的朱元璋其实人类往往都有内心矛盾的时候。比如我认识不少鸡娃家长,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娃肯定是千年不遇的天才,必然改变人类世界,在世纪科学史留下自己的篇章,但另一方面,又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连普高都考不上。虽然这前后看起来反差很大,但却也反映了鸡娃家长的矛盾内心

  • 山海关惜败清军?别自我安慰,李自成的农民军根本没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山海关李自成,李自成对山海关的评价,李自成打败过清军吗

    反观清军一直在作战,并把长期与农民军作战的洪承畴纳为己用,对李自成农民军的了如指掌。多尔衮又拉来了吴三桂当帮手,上阵时又是以逸待劳,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占,清军胜利属于必然。李自成在崇祯十五年末到十七年初横扫北方的时候,野战加地方的作战部队不是只有六万人。所谓精兵六万勤务兵近百万,现在看是以江南文人为

  • 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触犯了什么?就被朱元璋直接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大儿子比朱元璋先死吗,朱元璋死前最后的一道圣旨,朱元璋母亲怎么教朱元璋的

    贵妃的父亲是没资格称国丈的,只有皇后的父亲才能称国丈。国舅一般也是皇帝的娘舅,而民间把贵妃的娘家兄弟也称国舅,属于乱沾皇亲国戚的光。自从武则天诛杀长孙无忌,国舅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从此再无国舅当权现象。朱元璋杀死胡美,就这件事,朱元璋并无错。宫廷尤其后宫历朝都有严规,后宫太后及妃子和嫡系亲属累有串联谋

  • 朱元璋的一个自私的想法,导致了明朝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残暴的暴君朱元璋,朱元璋死前最后的一道圣旨,朱元璋对大明王朝的影响

    可以说,朱元璋一生的绝大多数时光,都和农民这个行业没什么交集,又怎么能认为朱元璋出身农民呢?而朱元璋作为流民出身,对于贫穷以及朝不保夕,有着十分深刻的记忆。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基于这种自私的心理,朱元璋推行了具备明朝特点的分封制度:那就是只要是朱家子孙,就都能捞到一个爵位,都享受明朝朝廷给予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