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人之妻也可“租赁”:宋代商业下伦理崩溃的一面,妻女出租成风

他人之妻也可“租赁”:宋代商业下伦理崩溃的一面,妻女出租成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15 12:45:47

“男尊女卑”

“夫如妻天”

,很大程度是指的妾,因为“正妻”在一定程度上还获得与“夫家”平等的地位,妾则没有。

在宋代,“纳妾”现象随着士大夫的享乐频频发生,虽然有着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公示“坚决不纳妾”,但终究抵不过潮流,如千年才子苏东坡,就和妾王朝云上演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可在“纳妾”现象的背后,宋代还有奇怪的

“租妾”

现象,彼时称为“典妾”,租意味着“女性”成为一种商品,在市场开始流动,这可以说是商业发达的宋代所演变的一种畸形现象,挑战着人性,但令人咂舌的是,这种现象被风靡起来,时人乐此不疲。

一、扭曲的“典妾”,可以租赁的“临时夫妻”

“典妾”

之所以用“典”,是因为这种现象起源于欠款者以及急需钱财之人,以自己的“妻子女儿”作为“质押物”向另一方借钱,于是号之为典。妻子女儿不同于物品,是活生生的人,但是因为社会地位低下,不论是典当的一方,还是“受典”方都毫无心理压力,将这种情况看作天经地义。

为何这种“质押妻女”的现象严重?

本质还是在于宋代发达的商业。虽然有着完善发达的商业,但却没有合理公平的伦理观念作为指导,女性在此之前,不是一生“洗衣做饭”、成为生育工具,就是“相夫教子”,虽然贵族阶级人群的妻子地位地位不算低,但对于家庭关系而言,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敢质押“妻女”的往往都是社会中的小商人,他们的出身和困境,只有出卖尊严才可以换来转机。于是便有了

“宋代蓄婢,蔚成风尚,不以为耻,即士大夫之流,亦不例外”

但是质押妻女,并不是一锤子开卖,典“妻女”者只典当一段时间,与典当货物借款一样,还了本钱和利息,又可以把妻女取回来。但越是这样,才越让人感到荒谬,因为这意味着,“典妾”之风,对女子而言是无尽的灾难。宋人周密曾记载当时一位名为“高文虎”的士大夫,他就是著名的“租妾”者,他的妾名为银花:

“同往新安,供事三年,登城亭,览溪山,日日陪侍,余甚适也”

这里所说的“供事三年”,其实就是指“租妻”的时间,银花本为人妻,但奈何夫家变故而被典到高文虎处,这期间,他们“胜似情侣”,但事实的本质却是让人震撼,这对仅仅是“临时夫妻”,还是光明正大的如胶似漆,其之亲密背后让人匪夷所思。

二、典“妻女”成风,典妾成为产业

重利之风盛行的宋朝无疑开始走偏,需要钱的商人质押妻女,一次不够还有多次,有些士大夫阶级甚至还要

“择典数之为优”

,意思就是被“典当”次数多的,还有被租赁次数多的“女眷”,在士大夫眼中反而还能获得高价,这种市场风向,已经完全偏离了传统的伦理法则,暴露了人性的恶。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曾描述社会中常态的“典妻”根源:

“市井萧条,民益困乏,禁锢科责,没其资产,犹不能尝,至有雇妻卖子者”

。这里可见,这种风尚的起源,和小商人走投无路的处境息息相关,所谓“雇”和“卖”,两者的字面感受天差地别,但在这里却是同等意义,“租妻卖子”,无一不是人性的阴暗面。

随着这种情况越多发生,风气盛行,“好商”的宋代人又想出了一法子,干脆直接将这种“典妻”潮打造成产业,满足士大夫阶级。

因此在宋朝京城附近,诞生了一条“租妻女”的产业链:

“京师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育女,则爱护之如擎珠捧壁。稍长则随其资质,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采择娱待”

。这种扭曲的风气,因为士大夫阶级的喜好,直接将“生女”当作乐事,但这却不是女性地位变高的象征,反而是落入进一步悲惨命运的循环。

京城的中下阶层人家,对生出用于“租赁”之女悉心照顾,“爱护之如擎珠捧壁”,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在普通的百姓人家简直是奇闻,但随后到了一定年纪,又要女子进行专门的“培训”,为的只是调养好女子,供给士大夫享受。

虽然“典妻”之事不在少数,甚至更要活跃于典女的市场需求,但迫于伦理,此类事情却是少有典故记载,可当时“贩女租妻”者鬼迷心窍,在大商业的冲击下,为了明哲保身,唯有用这种方法消灾解祸了。

而另一方面,士大夫阶级们自己以此为娱乐,经常聚众,到“中下之户”家里和他们签订“租女”合同,“典妾”合同往往写好租赁多久,一年还是三年,而需要支付的钱又是多少。当时圈子里还以“轮次典享”为雅趣,可见士大夫扭曲的一面亦是让人难思难解。

三、宋代“被典女子”浑噩下被支配的命运

从被丈夫、父亲典出去,再到士大夫筛选,带走的过程,最重要的女性在其中却是扮演了“商品”的角色。她们不仅无法反抗,还要顺从夫家的意思,再顺从士大夫的意愿。

随着士大夫阶级的风靡开始,商人群体也开始“以之为乐”,“典妾”市场在民间兴起,市场的特征便是存在“竞争”和变迁。这种规律放在女子们身上,也是起到相同的意义。周密笔下所写的高文虎,其“典妾”银花便是有着一定的容貌和才艺才被高文虎选中。因此,在这个市场中,底线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租赁”的女子是否符合心意。

南宋时袁采一句

“买婢妾,须问其应典当不应典当”

把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本质给掀了个底朝天。典当,已经成为当时男性“租用”人妻人女的好听说法,典当在宋代被看作为正大光明,是商业的一种。而女子,仅有接受和跟随,并不能再有其他的的表态。

越来越多的中下阶层的女子还“以典为荣”,因为“典妾”和青楼的费用不在一个档次,典妾显然收益更高。而且在被“租赁”期间,女子跟随士大夫游山玩水,尝尽山珍海味,士大夫对自己挑选的美丽女子自然是喜爱无比,这种日子有些平凡人家的女孩一生都难以仰望,但一旦被士大夫看上,“典当”了去,那她们就能不停地享受这种生活,还可以跟随不同的士大夫享受。

四、典妾现象背后的乱象

宋朝兴商,商人地位提高,越来越多人进入商海,从生产而言,宋朝是极具进步的,可惜,在封建皇权,儒道理学的压迫下,男女地位的失衡,终究是让男人失去了底线,女子失去了保障。

经商者变多,市场竞争淘汰者不计其数,而宋朝借贷业兴旺,不仅民间私人借贷多如牛毛,以国家“内库”为主的经纪机构还频繁放贷,大量的资本汇入市场,也让越来越多人从商、膨胀。但商海浮沉,大浪淘沙后所剩者寥寥无几,失败者心如死灰,典妻典女已经成为救命稻草。

典妻典女的本质除了人性的邪恶,还有宋朝扭曲的从商之风,不论是从商者的疯狂,妻女都可以出卖,还是放贷者的贪婪,连贷款者的女眷都敢接典。不得不说,士大夫的“典妾”之风,和他们的推动息息相关,商业也因此被扭曲解读,当有人从事“典女”事业时,就可以看出不正常的消费观念和道德观念。

南宋时,理学在打架,强调天理人欲,但在男女关系面前却又把本心弃之如尘埃,男女之风在宋朝是扭曲的,除了贵族阶级的人没被波及,中下平民百姓的思想走向极端,与其说“养女”不如说“养妓”,不如说“典妓”,可笑的是,掀起这种风尚,为之消费呐喊的还是最懂理学的那批人,说到此处,教人如何不唏嘘。

结语:

典妾并不是兴于宋代,但却风靡于宋代上层社会。其实典妾的本质与士大夫爱好风月场所,流连青楼的本质是一样的,但在一个重商重利,礼法和伦理崩溃扭曲的环境下,又延伸出了这番丑陋的色彩,这是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地位养成的弊端,更是重商风气下的深刻顽疾。而理学在两宋时兴起,两种冲突的思想本质也展现了宋代社会士大夫“执理之言,行俗之事”,他们把持道德和思想高点,却又违背自己的准则,而小商人群体,更是以此行业现象为常态,可谓两宋时期最令人难以齿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宋会要》《宋史》《续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他是“汉族保护神”,匈奴差点被他赶往北极,但是苏轼却说他奴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轼真实故事,苏轼武功厉害吗,苏轼有多聪慧

    众所周知,卫青的出生很是尴尬,他是他母亲卫媪与旁人私通才生下的他,虽然自己的出身很不堪,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卫青成才的发展道路,反而成为他的激励!当时由于生活比较困苦,卫媪便将卫青送到他亲生父亲身边,但是他的父亲根本就不看中卫青,甚至不当人对待,卫青长大一点之后便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宁愿做平阳公主的骑奴!

  • 明成祖朱棣为何会选择迁都北京?南京鱼米之乡它不“香”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从哪迁都的,朱棣迁都南京的原因,朱棣为何迁都北平

    《明史·成祖本纪》:文皇(朱棣)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当时的北京是什么地方呢?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典型的“苦寒之地”,属于蒙古和大明的边境了,而且本来那边就偏北方,天气也不好,发展也实属一般,时不时蒙古骑兵还有可能下来劫掠一番,可不敢和现在发展最为繁荣的北京相比。自太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把二叔朱高煦放在缸里,活生生烹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王朱高煦见朱瞻基最后一面,朱高煦朱瞻基对话,朱瞻基第几集死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宣宗也干过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据明代《酌中志》记载:“宣德中,置汉王(朱)高煦于铜缸,炙死于此”,也就是说,明宣宗竟然用铜缸烤死了自己的二叔朱高煦。究竟是何原因,让明宣宗采取如此狠毒的手段,将自己的二叔置于死地呢?明宣宗画像导致明宣宗如此残忍地对待他的叔父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

  • 明代锦衣卫发明的“弹琵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明锦衣卫的残忍酷刑,古代最难以忍受的刑罚,古代最残忍的第16种刑罚

    此刑缘起于东厂,由锦衣卫“发扬光大”,时东厂所设刑具之多,酷刑之毒,实令人胆颤心跳。凡被锦衣卫拿办之人,只求速速早死,也免的遭受人间最痛苦之刑罚。因为这种刑罚过于狠毒,史书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大致的受刑过程是将犯人脱去衣服,然后将双手举过头绑在柱子上,这时候,因为捆绑的原因,犯人的肋骨是突出来,锦衣

  • 大明风华,朱棣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叹一声:没一个让朕省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不自称朕吗,朱棣一生到底多厉害,朱棣的一生的功绩

    三个儿子,没一个称心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帝位。当年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过了四个月,也就是十月十三日,才册封发妻徐仪华为皇后。至于皇太子,他更是迟迟不立,这让朝中大臣没有理由不相信皇上对老大朱高炽很不满意啊!当时,朱棣在南京称帝之后,老实人朱高炽还继续留在北京,父皇不让他来南

  • 《水浒传》中,穆弘为何能位列天罡进八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穆弘与孙立谁厉害,穆弘兵器,卢俊义和穆弘谁厉害

    步战,梁山曾经派出步战高手车轮战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李逵,李应,穆弘和刘唐。可见穆弘步战是一等一的高手。就是林冲,杨志,石秀,解珍,解宝都没资格去。就冲这一点,他进天罡就足够有底气。而且,李逵发起疯来,见了他都要自己忍回去,乖乖听话变成乖宝宝。可见他要是教训李逵根本不费力气。李逵其实是混人,很难管

  • 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为何要提前15年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构退位后有军政大权吗,历史上的赵构事件,赵构是什么时候当皇帝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提到退位,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性就是赵构身患疾病。但通过史料就可以驳斥这个猜测,赵构活到了81岁,而且在退位之前还和太子边淋雨边骑马,即“雨湿朝服,略不少顾。”这说明赵构在退位的时候,身体素质非常好。至于有人猜测的受人胁迫,也是无稽之谈。赵构曾经数次提出将皇位让出来,都被太子给拒

  • 权倾朝野的胡惟庸,为何会落得被蚊子咬死的下场?看他都做了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惟庸被咬死电视剧片段,胡惟庸被蚊子咬死之后,胡惟庸缺点

    胡惟庸要说胡惟庸这个人确实是一个能人,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打仗的时候,胡惟庸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官,最后竟一步一步的当上了大明王朝的宰相。他能从一个县官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除了他自己的能力和机遇,还和一个人分不开。这个人就是朱元璋身边的大军师李善长。当年胡惟庸投靠李善长,当了李善长的门生。可以说

  • 靖康之耻有多耻?被金人掳走的北宋皇后,最终下场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靖康之变,靖康耻中的宗室女性有多悲惨,靖康之耻的社会影响

    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在它们灭亡的时候不管是皇室的成员,还是当时的百姓,他们的下场都不会太好。因为只要涉及到朝代灭亡的时候,大概上都是要经过战争的。可是,为何靖康之耻成为了很多人心头永远的痛呢?尤其是生活在南宋时期的人,他们把靖康之耻看作是自己经历过的最大的耻辱!可能这一次北宋的灭亡是被当时的女

  • 朱元璋称帝后,为什么对红巾军污名化,反而认同元朝是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朱元璋,当然有自己的动机。内心矛盾的朱元璋其实人类往往都有内心矛盾的时候。比如我认识不少鸡娃家长,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娃肯定是千年不遇的天才,必然改变人类世界,在世纪科学史留下自己的篇章,但另一方面,又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连普高都考不上。虽然这前后看起来反差很大,但却也反映了鸡娃家长的矛盾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