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坚持不投降继续打、不赔款,结局会怎样?

假如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坚持不投降继续打、不赔款,结局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99 更新时间:2024/2/27 23:38:47

不过,清朝末期没有摆脱“闭关锁国”带来的弊端,甚至严重地阻碍了清朝的发展。特别是光绪皇帝时期,因为光绪皇帝手中没有实权,尽管他有心变法,也无能为力,清王朝于是落后西方国家一大步,更是在西方国家强大武器的威胁之下,不得不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比如《马关条约》。实际上,当时的清朝如果没有投降,还有很有可能取得胜利的。

第一:清朝廷的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日本。

中国地大物博,人们生活生产资料的供给比起“弹丸之地”的日本,还是非充裕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日本国内的资源是非常缺乏的,根本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而且,当时的日本并不英国等西方国家一样有自己的海外殖民地,日本并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手中的武器也是花费大量经费从其他国家购买而来的,每一次使用武器,他们都会失去大量的资金。除此之外,清朝廷在洋务运动中,还是有不少积累下来的财富的。相比较之下,清朝廷的实力还是高于日本的。

第二:甲午战争中清朝廷并没有出动全部兵力,还是保有实力的。

清朝廷因为闭关锁国政策,总是以“大国”自居,骄傲自满,却不想其他国家的发展已经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在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时,日本“大炮”使得不少将士葬身大海。不仅如此,清朝廷因为没有正确估计敌方兵力,只是出动了淮军。

反观日本,虽然其国土面积小,人口少,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日本是拼尽全力攻打清朝,他们军队的士气比起清朝来说非常高涨。不得不说,如果清朝廷看清局势,集中力量抵抗,获胜的机会非常大。

第三:当时的国际局势是有利于清朝的。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的大门,而西方列强正在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地在海外扩自己的势力范围,企图将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

不仅是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其他国家也有野心控制中国。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得了东北三省的控制权,这就让同样想要得到东北三省的沙俄非常不满。不仅如此,其他国家也不会看着日本一个国家侵占中国,必定会与其争夺。

因为存在这样的利益冲突,日本并没有能够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由于日本在华权益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之后还出现了“三国干涉还辽”的事情。

更多文章

  • 偷藏美国援华物资,国难当头中饱私囊,蒋介石到底有多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抗战当前,美国开始支援中国早在中国与日本抗战的前期,美国是不愿意向中国提供各项援助的。1938年中国财政急剧恶化,没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抗战前线的武器与粮食都得不到保障。与日本的抗战也是节节失利,走投无路之下,蒋介石试图寻求美国的帮助。但美国很果断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原因很简单,美国这个老滑头怎么会

  • 做了40年的太子,胤礽逃不脱被废,康熙无奈之举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的太子胤礽,康熙的二阿哥胤礽有多荒唐,康熙太子胤礽的真实能力

    太子母亲话说顺治皇帝临终前,为康熙留下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不曾想鳌拜居功自傲,严重威胁到皇权。老道的孝庄选择了拉拢首辅索尼,结成政治联盟,抗衡鳌拜。拉拢的方式是和索尼联姻,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年)。时年只有康熙12岁,赫舍里氏11岁。原本以为这一桩政治的婚

  • 假如曾国藩听取手下将领们的建议,起兵推翻大清,那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推翻清朝机会大吗,曾国藩对大清王朝评价,曾国藩打仗的特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仓皇逃到了热河,此时的他面对两大威胁:一个威胁是来自于英法联军,毕竟他们已经攻进了京城,另一个威胁则是来自于洪秀全,他所创建的太平天国几乎伴随着自己整个当皇帝的生涯。咸丰皇帝临终前,英法联军已经退了,但太平天国还在,据传咸丰帝曾留下一句遗言:“克复金陵者王!”但等到曾国藩率

  • 晚清老照片:尚书侍郎和小妾恩爱合照,李鸿章的填房夫人珠圆玉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清王朝末期,由于慈禧喜欢一些西方的新奇玩意,在身边人的鼓动下,她从国外引进了照相机。也正是照相机的引进,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老照片,这些照片对当时的历史考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晚清末期的这些照片中,要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就是尚书侍郎唐绍仪和朝鲜小妾的恩爱合照,以及李鸿章填房夫人的一张照片。在这

  • 清朝两大贪官联手演戏五年,坑了年羹尧和岳钟琪,雍正皇帝为何也会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年间岳钟琪案件,雍正怎么处置岳钟琪,雍正下江南惩治岳钟琪的电视剧

    那个从市长提拔为省长的官员叫程如丝,《清史稿》列传八十、八十六中都能找到他的影子,汪景祺的《西征随笔》也对程如丝的贪婪凶残有过详细描述。从《清史稿》和清人笔记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雍正朝,卖官鬻爵之事也很常见,程如丝就是靠给四川巡抚蔡珽送钱而当上了夔州知府(相当于地级市市长)。程如丝之所以花大价钱从马

  • 十三爷胤祥巅峰时权力究竟有多大?如果他造反,雍正只能等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老十三胤祥与雍正,胤祥给雍正的奏折,雍正胤祥简介

    “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皇十三子胤祥画像究竟为什么,怡亲王胤祥的死让雍正感同身受,嚎啕大哭以至于吐血不止呢?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在雍正王朝拥有至尊权力,却一心为兄为国的“老好人”。康熙最宠爱的皇子康熙统治末期,满人在关内生活数十年后变得游手好闲,丝毫没了往日马背上夺天下的“王者”之气。尤其

  • 北大校长蔡元培:去世时,无财物傍身,却只留下这两句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社会太平,蔡元培或许不会达到如今的成就,越是乱世越是能激起爱国志士的赤胆忠心,清末年间各方外国势力入侵,战事不断,闭关锁国终被打破,蔡元培才能接触西方文化,了解到国人与外国的巨大差异,逐渐开始倡导新学,同情维新。而后在教育事业中奉献一生,却在去世时,没有任何财务傍身,独独留下两句遗言:科学救国,

  • 乾隆看望31岁的亲弟弟,他前脚刚走,弟弟便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对兄弟们的态度,乾隆对弟弟究竟有多好,乾隆的信件

    在我国古代,皇权的力量至高无上,皇家子嗣的地位也就十分尊崇了。并且古代一直都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因此各朝各代的皇室成员都为数众多,清朝自然也是如此。康熙一生总共有子女五十五个,甚至在他六十五岁那年还有儿子出生。相对于康熙来说,雍正一生仅有十二个子女,且有多位早夭,其中他的第五个孩子弘历,就是我们后

  • “活银行”邵洵美:民国富二代,死后没钱买寿衣,临终鸦片当饭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邵洵美后人今何在,邵洵美和陈茵媺的子女,邵洵美与保姆

    他们痛恨封建社会留下的糟粕,拒绝按部就班地按照家长的安排生活,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腐朽的社会,用文字和艺术的力量,讽刺批判社会的黑暗面。他们往往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的还会被父母送到国外读书。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西方先进的新思想,才会不满足于当前迂腐封建的社

  • 如果他继承康熙的帝位,清朝很可能不会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继承皇位,关于康熙皇帝的历史,康熙的儿子八爷继承皇位会怎样

    大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当中也有一些皇帝有一个好口碑。比如说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做了很多的实事。比如说,平定了三藩,巩固统一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统一了台湾,而且还重创了新疆蒙古的分裂势力。再到后来,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胤禛。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