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一共来了多少人?又有多少被击毙?

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一共来了多少人?又有多少被击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43 更新时间:2024/1/24 12:31:41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中国驻军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同日22时40分,演习的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军以此为借口认为是中国军队所为,认为中国军队扣留了失踪的日军士兵。并要求立即强行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但日军的行为遭到了当时驻卢沟桥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遭到拒绝的日军,一边进行战斗部署,一边假惺惺地同中方交涉。

侵华日军

24时,时任日军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冀察当局通电话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卢沟桥

但松井太久郎的要求,同样遭到了拒绝。不久后,松井太久郎又打电话称,若中国军队不允许日军进城搜查将动用武力。而此时,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为避免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不过此时日军失踪的士兵已经归队,但日方并未告知中方,选择隐瞒不报。次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军队奋勇发起反击,致使中日战争爆发。而此次事件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卢沟桥事变”或者“七七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起点,也是中国军民全面抗日的起点。

侵华日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仅凭当时日军的力量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并未得逞。于是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边同中方谈判,想以此使中方就范,另一边却在调兵遣将,为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26日下午,日军向29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撤离北平。但遭到了时任第29军军长哲元严词拒绝,并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

奋勇抵抗的中国军队

7月28日上午,蓄谋已久的日军,派出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掩护下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次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军撤离,次日的30日天津失守。后日军又发动了进攻上海、进攻江阴、进攻南京、进攻州、进攻武汉等战争,试图短期内灭亡中国。

但在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下,打破了日军的美梦,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二战结束,日军也没能实现灭亡中国的美梦。在8年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无恶不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致使30万无辜同胞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孤魂。除此之外,日军还在占领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制造平顶山惨案、731细菌战,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镇江惨案,梅花镇惨案,济南惨案等等,以惨绝人寰的手段屠杀中国平民百姓。

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军民抵抗的决心,同时在中国掠夺大量的财力物力,使得占领区的资源成为日军战争机器的动力来源。日军全面侵华,令不计其数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逃离家园,死伤无数。

在南京投降的日军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造成大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为抗击侵华日军,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亿美元。人口损失累计数超过2062万人,加上伤残和失踪人口,累计超过4000万人,有9000余万人沦为难民。

军队的伤亡上,根据1947年2月,行政院实际公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显示,有3650405人军人在抗日战争中伤亡。同时有总共有九个省全部沦陷,有13个省份部分沦陷,占全中国的近半领土。

日军侵占的中国领土

而相较于中国军民的伤亡,日军在中国战场付出的代价就要小得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中国派遣军”约有105万向中国投降,有68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共计173万人,同时还有近

104万余人缴械投降。

日军伤亡上,根据曾任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的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的内容中提到,在8年的抗日战争中,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伤亡2418528人,其中有483708人死在中国战场。陈诚统计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共双方共消灭的日军约为45万人,有18万日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所消灭。

投降日军

所以,对比以上数据,中国的军民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国家满目疮痍,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受尽折磨。在此向那些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牺牲军民致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伤亡数据和损失仅供参考,由于战争年代社会混乱,统计有重叠或者有的没有被统计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实际数据可能超过以上数据,如有疑问可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潜望者2021年1月29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更多文章

  • 假如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坚持不投降继续打、不赔款,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午战争给日本赔款都赔完了吗,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赔款多少,甲午战争还在继续吗

    不过,清朝末期没有摆脱“闭关锁国”带来的弊端,甚至严重地阻碍了清王朝的发展。特别是光绪皇帝时期,因为光绪皇帝手中没有实权,尽管他有心变法,也无能为力,清王朝于是落后西方国家一大步,更是在西方国家强大武器的威胁之下,不得不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比如《马关条约》。实际上,当时的清朝如果没有投

  • 偷藏美国援华物资,国难当头中饱私囊,蒋介石到底有多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抗战当前,美国开始支援中国早在中国与日本抗战的前期,美国是不愿意向中国提供各项援助的。1938年中国财政急剧恶化,没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抗战前线的武器与粮食都得不到保障。与日本的抗战也是节节失利,走投无路之下,蒋介石试图寻求美国的帮助。但美国很果断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原因很简单,美国这个老滑头怎么会

  • 做了40年的太子,胤礽逃不脱被废,康熙无奈之举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的太子胤礽,康熙的二阿哥胤礽有多荒唐,康熙太子胤礽的真实能力

    太子母亲话说顺治皇帝临终前,为康熙留下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不曾想鳌拜居功自傲,严重威胁到皇权。老道的孝庄选择了拉拢首辅索尼,结成政治联盟,抗衡鳌拜。拉拢的方式是和索尼联姻,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年)。时年只有康熙12岁,赫舍里氏11岁。原本以为这一桩政治的婚

  • 假如曾国藩听取手下将领们的建议,起兵推翻大清,那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推翻清朝机会大吗,曾国藩对大清王朝评价,曾国藩打仗的特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仓皇逃到了热河,此时的他面对两大威胁:一个威胁是来自于英法联军,毕竟他们已经攻进了京城,另一个威胁则是来自于洪秀全,他所创建的太平天国几乎伴随着自己整个当皇帝的生涯。咸丰皇帝临终前,英法联军已经退了,但太平天国还在,据传咸丰帝曾留下一句遗言:“克复金陵者王!”但等到曾国藩率

  • 晚清老照片:尚书侍郎和小妾恩爱合照,李鸿章的填房夫人珠圆玉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清王朝末期,由于慈禧喜欢一些西方的新奇玩意,在身边人的鼓动下,她从国外引进了照相机。也正是照相机的引进,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老照片,这些照片对当时的历史考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晚清末期的这些照片中,要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就是尚书侍郎唐绍仪和朝鲜小妾的恩爱合照,以及李鸿章填房夫人的一张照片。在这

  • 清朝两大贪官联手演戏五年,坑了年羹尧和岳钟琪,雍正皇帝为何也会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年间岳钟琪案件,雍正怎么处置岳钟琪,雍正下江南惩治岳钟琪的电视剧

    那个从市长提拔为省长的官员叫程如丝,《清史稿》列传八十、八十六中都能找到他的影子,汪景祺的《西征随笔》也对程如丝的贪婪凶残有过详细描述。从《清史稿》和清人笔记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雍正朝,卖官鬻爵之事也很常见,程如丝就是靠给四川巡抚蔡珽送钱而当上了夔州知府(相当于地级市市长)。程如丝之所以花大价钱从马

  • 十三爷胤祥巅峰时权力究竟有多大?如果他造反,雍正只能等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老十三胤祥与雍正,胤祥给雍正的奏折,雍正胤祥简介

    “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皇十三子胤祥画像究竟为什么,怡亲王胤祥的死让雍正感同身受,嚎啕大哭以至于吐血不止呢?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在雍正王朝拥有至尊权力,却一心为兄为国的“老好人”。康熙最宠爱的皇子康熙统治末期,满人在关内生活数十年后变得游手好闲,丝毫没了往日马背上夺天下的“王者”之气。尤其

  • 北大校长蔡元培:去世时,无财物傍身,却只留下这两句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社会太平,蔡元培或许不会达到如今的成就,越是乱世越是能激起爱国志士的赤胆忠心,清末年间各方外国势力入侵,战事不断,闭关锁国终被打破,蔡元培才能接触西方文化,了解到国人与外国的巨大差异,逐渐开始倡导新学,同情维新。而后在教育事业中奉献一生,却在去世时,没有任何财务傍身,独独留下两句遗言:科学救国,

  • 乾隆看望31岁的亲弟弟,他前脚刚走,弟弟便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对兄弟们的态度,乾隆对弟弟究竟有多好,乾隆的信件

    在我国古代,皇权的力量至高无上,皇家子嗣的地位也就十分尊崇了。并且古代一直都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因此各朝各代的皇室成员都为数众多,清朝自然也是如此。康熙一生总共有子女五十五个,甚至在他六十五岁那年还有儿子出生。相对于康熙来说,雍正一生仅有十二个子女,且有多位早夭,其中他的第五个孩子弘历,就是我们后

  • “活银行”邵洵美:民国富二代,死后没钱买寿衣,临终鸦片当饭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邵洵美后人今何在,邵洵美和陈茵媺的子女,邵洵美与保姆

    他们痛恨封建社会留下的糟粕,拒绝按部就班地按照家长的安排生活,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腐朽的社会,用文字和艺术的力量,讽刺批判社会的黑暗面。他们往往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的还会被父母送到国外读书。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西方先进的新思想,才会不满足于当前迂腐封建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