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起血腥吃瓜事件,直戳人性

明朝一起血腥吃瓜事件,直戳人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4/1/16 15:55:40

瓜鼠图

01

明朝成化年间,某一年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徽州知府乐宗的小儿子嚷着要吃西瓜。

乐知府心疼儿子,于是吩咐差役黄德去买瓜。

乐知府特意叮嘱黄德:“你去挑大个的买,不必在乎花多少钱。”

黄德赶往城郊的水北桥一带,转悠了好半天,才发现一个瓜农挑着一担西瓜,一边吆喝着,一边走到了桥上。

黄德走上前,叫瓜农停下来,蹲下来开始挑瓜。

黄德左拍拍,右瞧瞧,忽然间发现一只西瓜格外显眼。

这瓜明显比其它的瓜大了好几圈,青如翠玉,堪称瓜中之

黄德问:“这只瓜多少钱?”

瓜农说:“我这瓜天上难找,地下难寻,要七分银子。”

黄德活了三十多岁,头一次遇见这么大的西瓜。

他掂量着大西瓜,和瓜农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五分银子买下,乐乐呵呵抱回了府衙。

02

乐知府见了这只瓜生得异,越看越觉得可疑,于是命黄德返回水北桥,让他把瓜农带回府衙。

瓜农被带到府衙,乐知府问道:

“你姓甚名谁,家住方?你这西瓜这么大,如何浇灌,怎样施肥的呢?”

瓜农放下担子,回答说:

“回大人,小的名叫周继生,家住城郊二里村的瓜园。

我的瓜园每年都会生出一只奇异的大瓜,是我每年去庙里祈祷的缘故,其实和其它瓜苗同样浇灌施肥。

今年很奇怪,我园中还有一只,比这一只还要大呢。”

乐知府更觉匪夷所思,于是命轿夫抬着轿子,跟着瓜农周继生去了瓜园。

到了瓜园,周继生引路,一行人果然看到了一只奇大无比的西瓜。

乐知府看看其他地方的瓜都很正常,他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命人掘地三尺,看看瓜秧下面到底施了啥肥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衙役掘土二三尺之后,众人发现了一具死尸,脑袋上有一处刀砍的伤痕,胸口有一处刺伤,由于尸体严重腐烂,围观群众也认不出此人是谁。

现场证据不足,瓜农周继生自然成了第一嫌疑人,乐知府于是命人将周继生押回府衙,开始讯问。

03

乐知府问:

“你这畜生,竟敢谋财害命,你可知罪?赶紧招了吧,免得皮肉受苦。”

周继生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杀人害命,乐知府于是命衙役大杖伺候。

周继生哀嚎不已,死活不承认。

乐知府忽生一计:既然这小子不承认,暂时关押起来。这徽州府一带百姓都认为城隍庙显灵,本官就去拜拜城隍爷。

于是命人将周继生送进牢房关押,命人在城中放出话去,说自己要拜见城隍,求问凶手是谁。

乐知府出了城隍庙,又直奔凶案现场——城郊的瓜园。

一路上,乐知府发现瓜园不远处,还有一片瓜地,经过调查,那个瓜园主人叫老八,曾和周继生发生过口角。

乐知府随即命衙役将杨老八带回府衙审问,杨老八看到衙役,吓得魂不附体,浑身直打哆嗦。

乐知府已了然于胸,认定凶手一定是杨老八。

于是问道:“杨老八你好大的胆子!周继生家瓜园的死尸,是被你谋财害命的!”

04

杨老八此刻也是死不承认。乐知府没有命人拷打,而是利用当地人迷信城隍爷的心态,对杨老八说:

“昨天我去了城隍庙,城隍爷显灵了,告诉我人就是你杀的。你若不承认,本官会让你生不如死!”

杨老八心理防线当场就崩溃了,一一招来。

去年八月十五日,湖广有个贩卖大枣的商人张伸兴,在徽州挣了一笔钱,返回湖广期间,路过杨老八的瓜园。

张伸兴一时口渴,就买了个西瓜吃,眼看着天色已晚,就对杨老八说:

“老哥,天黑了,能不能让我在你的瓜棚住下,我给你一两银子,买点酒食咱俩享用。”

杨老八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买来酒菜,俩人在瓜棚吃肉喝酒。

张伸兴一路疲乏,喝了很多酒后,倒头便睡。

杨老八眼趁机偷偷打开张伸兴随身带来的皮箱,发现里边装着数十两银子,一时财迷心窍,动了邪恶之念。

夜半三更之际,杨老八用匕首,将睡梦中的张伸兴送上了黄泉路。

05

杨老八和周继生有仇,于是将尸体抬到周家的瓜地,悄悄掩埋在瓜地里,仔细做了伪装。

因为当时瓜园已经没有多少西瓜,周继生当年秋天没有及时发现。

乐知府审讯完毕,赠给周继生一两银子,算作补偿,安慰一番后将其释放。

乐知府随即写了公上级请示,最终判处杨老八死刑,当年秋八月斩首示众,徽州城百姓奔走相告,无不拍手称快。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内讧,曾国藩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保太平的歌,太平天国哪年灭亡,太平天国有哪些重要事件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再加上清政府的无能,让朝廷变得动荡飘摇,百姓更是流离失所。此时此刻,穷苦大众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要一个“太平盛世”,开创“太平天国”政权的洪秀全顺势崛起。在广大农民百姓的支持下,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一度达到高峰,甚至还夺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

  • 和珅虽然是大贪官,他却做了件流芳千古的好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最后的罪状,和珅一生都当过什么官,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

    和珅的文学造诣很高,当时的乾隆喜欢诗歌,而和珅为了迎合他,于是专门下功夫学习写诗,写了一本《嘉乐堂诗集》,深受乾隆好评。在和珅主持《西库全书》的撰写时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本书,它就是《石头记》也就是后来的红楼梦,对于《红楼梦》的赞叹无需多说,但奇怪的是《红楼梦》最初被朝廷列为禁书,后来怎么又流传下来了

  • 先后死去,多尔衮三兄弟的生死情令人泪目,是谁最后懂了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哪一年死的,多尔衮和谁决战死了,多尔衮是现在什么地方死的

    哈喽哈喽,大家好,我是小哪吒,蹦蹦跶跶,我又来了!今天给大家说下多尔衮三兄弟鲜为人知的故事,希望偶的小可爱们能够喜欢!说情同手足用在多尔衮和阿济格、多铎三兄弟的身上毫不为过!只不过历史资料中,记载多尔衮和多铎兄弟情深的事情比较多,而记载多尔衮和大哥阿济格之间的事情比较少,哪怕是在热门影视剧中,阿济格

  • 《康熙王朝》为什么不算历史剧,九大常识性错误,严重误导观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王朝的经典评价,康熙王朝还原度高吗,康熙王朝 值得看吗

    首先人物篇就是错漏百出,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孝庄秘史》中苏沫尔的原型就是她,他和老太后是同辈中人,孝庄太后去世后,他被康熙尊称为苏麻喇姑,诸皇子见到她都要向他行见祖母之礼,这里的“姑”是她的辈分,并不是她的名字,但在电视剧中,她成了和康熙同辈中人,并且两人关系暧昧。错误二,康熙皇

  • 男人戴价值上亿乾隆扳指,专家呼吁给国家,男子:知道我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扳指精品图片大全,乾隆扳指鉴定完整视频,乾隆扳指价钱多少

    所有的人几乎都知道,如果从地里面挖出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理所当然应该无偿交给国家。毕竟整个土地都属于国家和人民,如果私藏的话,很可能会触犯到相关的法律。但是对于这些文物的处理,还有一些例外的地方。比如说有一些珍贵的文物是你祖上传下来的,就说你通过合法的手段拍卖来的。那么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拥有这些文物

  • 光绪和隆裕是什么关系,为何光绪大婚时扑倒在隆裕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隆裕和光绪照片,光绪跟隆裕太后有血缘关系吗,光绪帝和隆裕的关系

    隆裕皇后隆裕皇后的原名为叶赫那拉·静芬,家中将她称为喜子。她的父亲是满洲镶黄旗副督统,而她的姑姑,则是当时主宰着整个清王朝政治的慈禧太后。在娘家里的日子,她无疑是快乐的。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家中的富贵安宁,让她度过了一段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在她19岁的时候,太后的一道懿旨,让她成为了同样19岁的

  • 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一共来了多少人?又有多少被击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当年抗日击毙多少名日军,被击毙的日军将领,14年抗战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数量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中国驻军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同日22时40分,演习的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军以此为借口认为是中国军队所为,认为中国军队扣留了失踪的日军士兵。并要求立即强行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但日军的行

  • 假如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坚持不投降继续打、不赔款,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午战争给日本赔款都赔完了吗,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赔款多少,甲午战争还在继续吗

    不过,清朝末期没有摆脱“闭关锁国”带来的弊端,甚至严重地阻碍了清王朝的发展。特别是光绪皇帝时期,因为光绪皇帝手中没有实权,尽管他有心变法,也无能为力,清王朝于是落后西方国家一大步,更是在西方国家强大武器的威胁之下,不得不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比如《马关条约》。实际上,当时的清朝如果没有投

  • 偷藏美国援华物资,国难当头中饱私囊,蒋介石到底有多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抗战当前,美国开始支援中国早在中国与日本抗战的前期,美国是不愿意向中国提供各项援助的。1938年中国财政急剧恶化,没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抗战前线的武器与粮食都得不到保障。与日本的抗战也是节节失利,走投无路之下,蒋介石试图寻求美国的帮助。但美国很果断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原因很简单,美国这个老滑头怎么会

  • 做了40年的太子,胤礽逃不脱被废,康熙无奈之举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的太子胤礽,康熙的二阿哥胤礽有多荒唐,康熙太子胤礽的真实能力

    太子母亲话说顺治皇帝临终前,为康熙留下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不曾想鳌拜居功自傲,严重威胁到皇权。老道的孝庄选择了拉拢首辅索尼,结成政治联盟,抗衡鳌拜。拉拢的方式是和索尼联姻,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年)。时年只有康熙12岁,赫舍里氏11岁。原本以为这一桩政治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