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内讧,曾国藩给出了答案

太平天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内讧,曾国藩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1/19 13:44:20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再加上清政府的无能,让朝廷变得动荡飘摇,百姓更是流离失所。

此时此刻,穷苦大众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要一个“太平盛世”,开创“太平天国”政权的洪秀全顺势崛起。在广大农民百姓的支持下,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一度达到高峰,甚至还夺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场为了农民安定的起义运动仅仅持续了14年就失败了。那么导致太平天国消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许多人都说是内讧。

其实不然,太平天国消亡的原因并非大众所常知的内讧,湘军领袖曾国藩曾给出了答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

太平天国虽然在历史上留存的时间很短,但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政权的创始人洪秀全也是一位奇人。

他出生于广东花县,家中世代耕田,好在洪秀全家一边耕种一边供他上学,这才让他没有沦为目不识丁的农民。不过,虽然洪秀全读了《四书五经》,但其能力却一般。

曾经三次参加科举却三次皆落榜,回到老家的洪秀全郁郁不得志,整日荒唐度日。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上帝封自己为天并还要求自己统治东方。

从此之后洪秀全振作精神,在广西各地宣传自己的思想,并于1851年建立太平军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短短两年时间其太平军人数便突破百万,成功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然而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后,太平军完全没有了以前势如破竹的气势,甚至各个高层常常发生争吵,最后导致他们之间互相残杀,太平军势力分崩离析,并于1864年彻底宣告失败。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很多人认为太平天国内耗让他们实力大损,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内讧,可亲手覆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并不这样认为。

公元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曾国藩于南京城外方山抓到了幼天王洪天贵福并处死,彻底结束了太平天国政权。

曾国藩则是清朝的代表人,作为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湘军领袖,他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剿灭了这一支农民组成的部队,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曾国藩对太平军的了解比任何人都多。

时间来到1854年,曾国藩在《讨粤匪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紧接着,他又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实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太平天国政权失败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从“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这句话就可以可看出,洪秀全并没有将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放在眼里,而是公然与孔孟之道做抗争。

老百姓虽然目不识丁,但孔孟之道早已深入人心,洪秀全如此公然对抗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无疑是在挑衅文人、士大夫、乃至知仁懂礼之人。

马上可以得天下但却不能治天下,王朝想要走得长久势必要有文人大夫做朝堂支柱,洪秀全不重用文人无疑是在自断后路,既断了后路太平天国这一政权又岂能长久。

经济分配有问题

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中,还揭露了太平天国政权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原文中写到:“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农民不能够自己通过耕田来缴纳赋税,因为天下的田地都是天王洪秀全的;商人不能够通过买卖自己的货品来争取利息,因为天下的商品都是天王洪秀全的。

如此强调田地与利益归属权的太平天国,与一味强调封建统治的清政府又有何区别呢?众所周知,太平天国建立后,诸多的领导人早就迷失在在了纸醉金迷的上层生活之中,忘了当初建立政权的初心。

就连当初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也成了一个笑话,其所追求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太过于乌托邦,底层百姓、上层人士完全成为了洪秀全的私有财产。

另外,这一制度的存在大大消减了底层农民百姓奋斗的激情,毕竟不论做与不做都能得到同样的粮食与钱财,那何不彻底摆烂、坐享其成呢。

经济水平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是经济命脉,若是没有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太平天国拿什么和清政府斗争,所以太平天国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在经济制度上犯了重大的错误,导致百姓惫懒、战士失去斗志。

一朝鼓破众人捶

太平天国失败的最后一个原因,则是遭到清政府与外国国家的联合绞杀,相较于太平天国强大地破坏力来说,清政府瞻前顾后的软弱对列强来说更好拿捏。

外国政府联合清政府解决掉太平天国,清政府也审时度势选择与虎谋皮,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太平天国的失败也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退一步而言,就算没有西方列强的参与,太平天国的的政权也无法支撑多久,就像曾国藩曾说的那样:“(太平天国)只懂破坏而不动创造”。

简而言之,洪秀全与一群只懂得打仗的莽夫走到了一起,他们只懂得破坏,而无法带领百姓建立一个真正的政权,即使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也只是短暂的胜利,这样的政权终究是要被淘汰的。

曾国藩的《讨粤匪檄》和“只懂破坏而不懂创造”的理论,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后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推翻了大家对于内讧才失败的猜想。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嗯?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和珅虽然是大贪官,他却做了件流芳千古的好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最后的罪状,和珅一生都当过什么官,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

    和珅的文学造诣很高,当时的乾隆喜欢诗歌,而和珅为了迎合他,于是专门下功夫学习写诗,写了一本《嘉乐堂诗集》,深受乾隆好评。在和珅主持《西库全书》的撰写时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本书,它就是《石头记》也就是后来的红楼梦,对于《红楼梦》的赞叹无需多说,但奇怪的是《红楼梦》最初被朝廷列为禁书,后来怎么又流传下来了

  • 先后死去,多尔衮三兄弟的生死情令人泪目,是谁最后懂了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哪一年死的,多尔衮和谁决战死了,多尔衮是现在什么地方死的

    哈喽哈喽,大家好,我是小哪吒,蹦蹦跶跶,我又来了!今天给大家说下多尔衮三兄弟鲜为人知的故事,希望偶的小可爱们能够喜欢!说情同手足用在多尔衮和阿济格、多铎三兄弟的身上毫不为过!只不过历史资料中,记载多尔衮和多铎兄弟情深的事情比较多,而记载多尔衮和大哥阿济格之间的事情比较少,哪怕是在热门影视剧中,阿济格

  • 《康熙王朝》为什么不算历史剧,九大常识性错误,严重误导观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王朝的经典评价,康熙王朝还原度高吗,康熙王朝 值得看吗

    首先人物篇就是错漏百出,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孝庄秘史》中苏沫尔的原型就是她,他和老太后是同辈中人,孝庄太后去世后,他被康熙尊称为苏麻喇姑,诸皇子见到她都要向他行见祖母之礼,这里的“姑”是她的辈分,并不是她的名字,但在电视剧中,她成了和康熙同辈中人,并且两人关系暧昧。错误二,康熙皇

  • 男人戴价值上亿乾隆扳指,专家呼吁给国家,男子:知道我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扳指精品图片大全,乾隆扳指鉴定完整视频,乾隆扳指价钱多少

    所有的人几乎都知道,如果从地里面挖出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理所当然应该无偿交给国家。毕竟整个土地都属于国家和人民,如果私藏的话,很可能会触犯到相关的法律。但是对于这些文物的处理,还有一些例外的地方。比如说有一些珍贵的文物是你祖上传下来的,就说你通过合法的手段拍卖来的。那么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拥有这些文物

  • 光绪和隆裕是什么关系,为何光绪大婚时扑倒在隆裕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隆裕和光绪照片,光绪跟隆裕太后有血缘关系吗,光绪帝和隆裕的关系

    隆裕皇后隆裕皇后的原名为叶赫那拉·静芬,家中将她称为喜子。她的父亲是满洲镶黄旗副督统,而她的姑姑,则是当时主宰着整个清王朝政治的慈禧太后。在娘家里的日子,她无疑是快乐的。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家中的富贵安宁,让她度过了一段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在她19岁的时候,太后的一道懿旨,让她成为了同样19岁的

  • 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一共来了多少人?又有多少被击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当年抗日击毙多少名日军,被击毙的日军将领,14年抗战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数量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中国驻军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同日22时40分,演习的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军以此为借口认为是中国军队所为,认为中国军队扣留了失踪的日军士兵。并要求立即强行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但日军的行

  • 假如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坚持不投降继续打、不赔款,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午战争给日本赔款都赔完了吗,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赔款多少,甲午战争还在继续吗

    不过,清朝末期没有摆脱“闭关锁国”带来的弊端,甚至严重地阻碍了清王朝的发展。特别是光绪皇帝时期,因为光绪皇帝手中没有实权,尽管他有心变法,也无能为力,清王朝于是落后西方国家一大步,更是在西方国家强大武器的威胁之下,不得不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比如《马关条约》。实际上,当时的清朝如果没有投

  • 偷藏美国援华物资,国难当头中饱私囊,蒋介石到底有多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抗战当前,美国开始支援中国早在中国与日本抗战的前期,美国是不愿意向中国提供各项援助的。1938年中国财政急剧恶化,没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抗战前线的武器与粮食都得不到保障。与日本的抗战也是节节失利,走投无路之下,蒋介石试图寻求美国的帮助。但美国很果断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原因很简单,美国这个老滑头怎么会

  • 做了40年的太子,胤礽逃不脱被废,康熙无奈之举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的太子胤礽,康熙的二阿哥胤礽有多荒唐,康熙太子胤礽的真实能力

    太子母亲话说顺治皇帝临终前,为康熙留下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不曾想鳌拜居功自傲,严重威胁到皇权。老道的孝庄选择了拉拢首辅索尼,结成政治联盟,抗衡鳌拜。拉拢的方式是和索尼联姻,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年)。时年只有康熙12岁,赫舍里氏11岁。原本以为这一桩政治的婚

  • 假如曾国藩听取手下将领们的建议,起兵推翻大清,那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推翻清朝机会大吗,曾国藩对大清王朝评价,曾国藩打仗的特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仓皇逃到了热河,此时的他面对两大威胁:一个威胁是来自于英法联军,毕竟他们已经攻进了京城,另一个威胁则是来自于洪秀全,他所创建的太平天国几乎伴随着自己整个当皇帝的生涯。咸丰皇帝临终前,英法联军已经退了,但太平天国还在,据传咸丰帝曾留下一句遗言:“克复金陵者王!”但等到曾国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