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时,赵国苦苦支撑,齐国为何见死不救呢?

长平之战时,赵国苦苦支撑,齐国为何见死不救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67 更新时间:2024/1/20 6:25:45

[var1]

首先,在很多人看来,齐国没有救援赵国,是缺乏长远眼光的体现。诚然,赵国一旦被秦国重创,也即输掉长平之战的话,意味着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将不可阻挡。由此,在赵国被秦国消灭后,齐国显然也无法独善其身。不过,从齐国的角度来看,确实有充分不救援赵国的理由。特别是赵国做得两件事情,更是让齐国非常痛恨赵国。一方面,就齐国来说,原本是战国中期的齐国。在齐国巅峰时期,一度和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帝”,也即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不过,乐毅领军的五国伐齐,让齐国迅速从巅峰跌落。

[var1]

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84年,赵与秦、燕、韩、魏五国举兵伐齐,赵惠文王并以相国印授燕将乐毅。五国破齐后,赵、燕军仍联合攻齐。由此,在五国伐齐这一历史事件中,赵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仅在乐毅出兵前参与谋划,以相国印授燕将乐毅,更是亲自出兵攻打齐国。在秦国、韩国、魏国这三国都退兵后,赵国依然与燕国继续攻打齐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导致齐国衰落的五国伐齐中,赵国可谓出了不少力,这无疑让齐国上下记在了心中,久久难以忘记。

[var1]

另一方面,在五国伐齐后,齐国需要休养生息,以此恢复国力。不过,在齐国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赵国却不断进攻齐国,导致齐国始终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国力。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也即在五国伐齐之后,廉颇、蔺相如亲自率军攻打齐国,夺取了齐国的城池。除了廉颇、蔺相如之外,赵国君主赵惠文王还派遣燕周率军攻打齐国。

[var1]

最后,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赵惠文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4年),赵国大将燕周率赵军攻取了齐国的昌城(今冀州市西北)、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二城。高唐乃齐国五都之一,地位与齐都临淄相当。由此,赵国从齐国手中攻占了五都之一的高唐,无疑给齐国带来了重创。因此,在长平之战前,赵国频繁地攻打齐国,让后者可谓记恨在心。因此,等到赵国苦苦支撑的时候,齐国自然选择了坐视不理,也即拒绝支援赵国。总的来说,对于齐国和赵国来说,因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在战国时期爆发了多次战争。在此背景下,长期处在下风的齐国,无疑是比较仇视赵国的,其在长平之战时的态度,自然也就很好理解了。

文/情怀历史

更多文章

  • 通过杀敌来获取爵位?别被商鞅骗了,这样的爵位含金量太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进爵制度,秦国授爵制度怎么样,商鞅的爵位和封邑

    所谓的战国七雄之中,最出名,实力也最强的,就是秦国了。在当时,秦军有“虎狼之师”的称谓,令敌人闻之丧胆。正是靠着这支军队,秦王政才能成功地一统天下,让战国上百年的硝烟得以暂时消弭。[var1]秦国的胜利,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的成功。商鞅是当时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原本是卫国人,据说是卫国

  • 长平之战遗址,挖出55米万人坑,学者:世人误解白起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之战遗址全景图,长平之战发生的故事,长平之战真实发掘视频

    [var1]如此种种,无非是指长平一战,“四十万人,一夕坑之,残犹莫比”,清代学者梁启超更是直指战国约有200万人命丧沙场,而白起出征30余年,就拿下了其中的100万,杀神之名,正是由此而来。那么长平一战,白起究竟是怎么坑杀40万赵军人马的?《史记》记载,秦赵双方换将之后,对峙僵持局面被迅速打破,白

  • 齐国丞相一生有70多个儿子,大多数不是亲生的,为何他却不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最后君王,齐国的明君贤臣都有谁,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君王

    [var1] 田恒的先祖并不是齐国人,而是陈国人。陈完在父亲陈厉公去世后,为了避难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掌权的是齐桓公,见陈完为人踏实,故让他当工正之官。因古音中“陈”字与“田”字的发音相近,所以陈完将自己的姓氏改为田。 [var1] 自此,陈完为了感谢齐桓公的收留,勤勤恳恳地为齐国君主卖命,包括他的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全歼匈奴10余万骑兵,并数次打败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兵力,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是惨败吗,秦赵长平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乱世。数百年的历史却被大大小小的上百次的战役所充斥,正所谓:圈礼让而贵战争,在强者才能生存的时代,拳头似乎是评判话语权的唯一标准。维持周朝统治的“礼”,已经成为了诸侯心目中最大的笑话。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地的天子已经不如诸侯,所以华夏的乱世如果还寄希望于周天子来平定

  •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才是五国真正崩溃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赵国是现在的哪,韩国赵国,秦灭赵国多少年

    [var1] 战国时代,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诸侯国是韩国,当时韩王安非常崇尚阴谋权术,派遣水工郑国到秦国进行“疲”秦,企图通过修建郑国渠,来拖垮秦国的经济发展,可是,郑国渠是当时秦国最为重要的工程,涉及到的是秦国的整个民生系统。 当郑国疲秦事件爆发之后,秦国朝野上下异常愤怒,秦王嬴政也是直接派王翦带兵

  • 长平之战,考古证明,应还赵括和40万赵军应有清白和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发生在哪一年,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是惨败吗,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赵军

    [var1]长平之战尸骨坑先说一个基本的史实:至今考古界没有发现大规模的被活埋的尸骨坑,尸骨都有战伤。而且也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集中尸骨坑。杨宽先生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概述所说:“赵军大败,全军四十多万人全都被俘。白起仅仅释放二百四十个年幼战俘,竟把四十多万人全部活埋了。”(《战国史》,上海网民

  • 韩国人:我是战国七雄韩国的后人,中国历史:还真有点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时著名的韩国人,春秋战国韩国版图变迁,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影响

    作为中国东北方向的邻居,南朝鲜也就是韩国,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毕竟在中国历史,整个朝鲜半岛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其远古先民在血缘上,也与中国有那么一丝渊源,并且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朝鲜半岛始终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之一。自从明朝时期,高丽王朝被李氏推翻后,被明朝皇帝赐予"朝鲜"国名,并一直沿用了500

  • 长平之战后,面对足足40万降兵,白起还有其他选择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杀过赵国军吗,白起哪场战役坑杀40万赵军,长平白起可以打败赵军吗

    白起,战国后期名将,因长平之战后一次活埋赵国40万降卒,而留下千古骂名。但处在白起那个时代、那个地位,为了保证秦人“大出天下”的愿望得偿,除了杀降,他还有别的选择吗?[var1]降卒人数庞大,后勤不堪重负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军攻击韩国上党,上党军民15人集体投降赵国。随后,赵

  • 长平之战时,白起下令全军禁止吃羊肉,大胜后士兵这才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杀过赵国军吗,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白起赶赴长平

    ,更是战神白起的高光时刻。秦国在取得长平成立之后,这才奠定了盟主的霸权战略构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平之战的意义无论如何估量都不算过分。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作为秦军主帅,武安侯白起在战局已见明朗的大环境之下,还是能够谨小慎微把控细节,从而完胜赵军,这一点尤为值得后人鉴赏。在长平之战的决胜阶段,为什么白

  • 钱穆:秦始皇并没灭六国,秦历15年而亡,是因秦和其他六国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用现在的方式来理解,当时的周朝类似于现在的美国,全国有一个总统,但总统只是一个共主,是名义上的领导人,各州都是独立的。现在的美国已经确立了各州的疆域,自然不会再互相争地盘,但春秋时期不一样。这些封地都是属于某一个家族,是私产,经过长期的积累,便形成了贵族阶层。战国是春秋的延续。[var1]秦国成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