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谈谈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会投靠刘备?

谈谈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会投靠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8 更新时间:2024/2/24 1:40:00

在当时名震荆州的学术领袖中有两位长者,即庞德公和司马徽,他们作为诸葛亮的老师,十分欣赏诸葛亮的超群才智,称诸葛亮为“卧龙”。

时,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在实力上,他统一了北方,兵多将广、钱粮充足。在个人能力上,他堪称雄才大略,当时的政治家无人能与他相比。特别是在对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贤若渴,三次颁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贤才。对此,天下读书人无人不知,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曹操呢?是他不知道曹操这个人吗?显然不是。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曹操是否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诸葛亮对曹操肯定是早有了解的。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性格很复杂。起初,他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与抱负,后来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曹操在看到民众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时,他会伤心落泪,并出台政策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安定社会。但是他也会因为父亲之死而迁怒他人,大肆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对待人才方面,他既可以连袜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去欢迎人才来访,也会因一些小事而翻脸无情,杀害跟随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诸葛亮对曹操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喜欢的。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在这位高风亮节、功业卓著的楷模身上,古人所提倡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位列第一的立德来说,儒家的忠孝仁义,就是他毕生践行的标准。作为一个有眼光、有头脑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当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经不是大汉的政府,要想践行忠义,自然不能投靠曹操为虎作伥;再者,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国理念是内儒外法,实行儒家的仁政,以法辅德,而曹操实行的却是霸者之政,强权政治,这明显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

诸葛亮虽然不会投效曹操,但他或许应该考虑考虑孙权。孙权文韬武略,胆识过人,不愧为一代豪杰。他据有江东,兵精而粮足。孙权爱惜人才,以诸葛亮的才干,在东吴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但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呢?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被他婉言谢绝。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诸葛亮说:“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不能留下。”

接下来,再分析刘备。刘备一生极其坎坷。起初,他在家乡起兵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后来又卷入诸侯混战,几十年东征西讨,凭着讲感情、够朋友和自己的那点谋略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拉起了一支队伍。但他没有聪明的谋士辅佐,所以只能时而投靠陶谦,时而联合吕布,时而归顺曹操,时而依附袁绍,始终被人利用来利用去,跑了大半辈子,也没跑出个名堂来,一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刘备走投无路时,只好跑到荆州投靠刘表

刘表把刘备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线,替自己守住大门,扮演“炮灰”角色,所幸的是,刘备镇守新野的几年里,曹操忙着在北方东征西讨,几乎无暇顾及刘表,所以刘备在新野一住就是八年。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认识了司马徽和徐庶,这两人极力向他推荐诸葛亮,并称赞诸葛亮是“卧龙”。很快,刘备就亲自去拜访这位年仅27岁、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诸葛亮。于是就有了千古传颂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史书记载,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佐的明主,诸葛亮一直显得很茫然,每当早晨和傍晚,他都独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长啸。当这位读书人倍感苦闷的时候,那个最赏识他、最可以发挥他才智的人——刘备来了。

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刘备在诸侯中被人称为英雄,靠的不是他有多少军队,有多大地盘,而是他对朋友很诚恳、很讲信义,即使对一般的人也很有礼数,另外对老百姓也很仁慈。所以,在天下动荡的那个年代里,很多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由于有这种号召力,当时的诸侯,包括曹操和袁绍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很重视刘备,很愿意与他结盟。刘备能“三顾茅庐”,抛开他急需人才不说,单说他作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大英雄、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将军,肯屈尊拜访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问题,这就足以让诸葛亮感动了。

在我国古代社会,道德高于一切,君主的道德品质尤其重要。有一个贤德的君主作为领袖,则上行下效,就能使官风廉正,官风正则民风厚,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而在道德方面,刘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有着皇族身份的刘备,参与了诛杀曹操的密谋,这是对大汉朝廷难得的忠诚。这在感情上就与深受忠孝思想影响的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层。此外,刘备在平原、徐州任上实行仁政,仁义之名远播,这对于崇尚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同样推崇仁政的诸葛亮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刘备礼贤下士,被称为天下英雄,在当时名头不小,这一点诸葛亮也必然会有所考虑。

刘备虽然声望很高,但此时除了手下有一批生死相随的人以外,并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说刘备还处在困境当中。诸葛亮如果能辅佐刘备脱离困境,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乃至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中间会大有可为。同时,刘备手下有一流武将,却没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说留给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可见,选择追随刘备,既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念——推行儒家仁政,又有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的空间。

更多文章

  • 此人追杀匈奴单于3000里,战绩比霍去病还牛,最后却被皇帝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抗击匈奴十大名将,酒泉抵御匈奴的英雄,霍去病凭什么横扫匈奴

    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了很多名将,但年纪最小的就是汉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他是汉武帝时期的将军,被称为天才将领,17岁的时候初次领兵就率领800人深入漠北几百里,将匈奴杀的溃不成军,后来两次的河西大战中,霍去病俘虏了匈奴的祭天金人,拿下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胜而归,经此一战匈奴元气大伤

  •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哭包皇帝还是枭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着,刘备任安喜县尉时,督邮因公事来到安喜县,刘备求见,督邮却不肯见面,刘备便闯入督邮的住处,用刑仗鞭打了督邮两百下,然后用自己的印系住督邮的脖子,把督邮绑在了马樁上,弃官而去。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为了把刘备塑造成封建社会理想的明君,而把鞭打督

  • 投入无数人力财力,汉武帝只为打下两个省,如今看来真是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突出了一个武字,事实上除了匈奴,汉武帝还和很多国家爆发过冲突。公元前126年,外出13年的张骞终于回到了汉朝,虽然对于张骞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计划,但是张骞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汉武帝十分开心。这个消息就是在汉朝的西南方向,还分布着很多国家,这让汉武帝很好奇,本以为荒凉的西部,没想到还有这

  • 说说《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的不实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的品质,有关诸葛亮的历史资料,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话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

  • 刘备若得了天下,首先要杀的就是这几个人,诸葛亮其实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三请诸葛亮完整版,如果刘备得了天下杀了哪些功臣

    刘备刘备虽然文不如诸葛亮,武不如张飞、关羽这些大将,但是刘备有这项特长让他能够招揽这么多的有才之士。那就是他的能言善辩和出色的用人能力。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曾经三顾茅庐,两人在茅屋内三分天下,相谈甚欢,最后成功让诸葛亮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前来投奔的才人虎将,刘备也是非常礼遇。除了能够招揽

  • 人人都在为项羽惋惜,仔细回顾之后,你会发现,他输得一点都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世人对项羽有何评价,为项羽惋惜的诗,项羽细节分析

    不少的网友都在说,如果最后项羽赢了是不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更好?我们中国也会因为他的带领走向强大呢?虽然说项羽的霸气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一个君王治理国家可不能只靠霸气。再加上秦末时期离我们实在太远,所以不管他是否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讲道理都影响不到我们的生活。想必大家知道蝴蝶效应,一个很细小的变化都会

  • 吕布在三国名扬天下,不是因为武功盖世,是因为一箭扬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的一生,赵云vs吕布,吕布最大的成就

    其实吕布这个人人品怎么样,三国演义中他就是个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莽夫,空有一生蛮力,四处被人利用,最后被曹操打败击杀,可以说一生没有什么风光时刻,后人流传下来的大多是他的赤兔马以及他和貂蝉的爱情故事。其实在三国初期,吕布是作为一个大军阀存在的,刘备那时候还未起家,还投奔过吕布旗下,而且吕布知人用人,知

  • 刘禅降魏后,他率军抵抗东吴大军,保住了永安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降魏后说了六个字,刘禅为什么拒绝东吴,刘禅真正死因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守城名将,比如曹魏的郝昭,蜀汉的王平,还有东吴的朱然等等,今天笔者就来谈谈蜀汉的另一位守城名将,他的才能不在王平之下,在刘禅投降曹魏后,他率领士兵毅然顶住了东吴长达六个月的进攻,保住了永安城,那么这位将军是谁呢?年少成名罗宪字令则,是襄阳人,他的父亲是广汉太守罗蒙,受父亲的熏陶,罗宪

  • 司马懿消灭了东北亚霸主,却将朝鲜整个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军师司马懿全集免费,司马懿的历史,杨修杀了司马懿后为啥大哭

    司马懿平辽东也成为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以至于后世一些网络文章上常说司马懿四万兵力对比公孙渊全境兵力,甚至有人吹嘘过公孙渊有二十万兵力。夸耀先祖功业的这件事情当然不能全信,因为司马懿兵力四万不错,但同时幽州刺史毌丘俭从征,鲜卑、高句丽等也出兵,东部鲜卑响应魏国号召,首领莫护跋从北面杀入燕国腹地

  • 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战争42年之久,为何还是没能消灭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大帝第一次对匈奴作战,大汉谁打赢了匈奴,汉元帝对匈奴的影响

    公元前89年,汉武帝暂停对匈战争,下罪己诏声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二年之后,汉武帝去世,但在武帝去世这一年,“匈奴入朔方(如今鄂尔多斯西部及巴彦淖尔西南部),杀略吏民”。历史上,刘邦七年建汉,李渊一年建唐,朱元璋十五年建明,抗战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