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守城名将,比如曹魏的郝昭,蜀汉的王平,还有东吴的朱然等等,今天笔者就来谈谈蜀汉的另一位守城名将,他的才能不在王平之下,在刘禅投降曹魏后,他率领士兵毅然顶住了东吴长达六个月的进攻,保住了永安城,那么这位将军是谁呢?
年少成名
罗宪字令则,是襄阳人,他的父亲是广汉太守罗蒙,受父亲的熏陶,罗宪很早便有过人的气节,他博学多才,通晓军事,十三岁时便能写出很好的文章,因此在郡中小有名气,他师从谯周,学习十分刻苦,长大后的罗宪更加出众,诚实而严谨,轻财而重义,他不喜欢经营产业,而是热衷于仕途,后来到蜀汉中做官,成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在此期间曾两次出使吴国,因为为人忠义果敢,所以被吴人称颂。
交恶黄皓
蜀汉后期黄皓开始把持朝政,因为刘禅十分宠信黄皓,导致蜀汉很多大臣都纷纷依附黄皓,最终蜀汉朝政百弊丛生。
罗宪不与黄皓同流合污,因此遭到黄皓的不满,黄皓于是处处排挤着罗宪,并将罗宪贬为了巴东太守,当时阎宇是巴东都督,早就听过罗宪的才能,于是让罗宪领军,做自己的副将。
镇守永安
公元263年,魏国大举进攻蜀国,刘禅让阎宇率军援助成都,于是阎宇留下两千多士兵并让罗宪负责守卫永安城,不久,魏军围攻成都,刘禅投降,永安城的百姓听说刘禅投降,于是都十分的惶恐,驻守在长江边的长吏也纷纷弃城逃走,为了安稳民心,罗宪亲自斩杀了作乱的人,并率军驻守都亭三日。
后来,吴国听说刘禅投降,于是派出盛曼率军向西而行,表面上装作来救援蜀汉,实际上是想趁机袭击罗宪的永安城,罗宪看出了其中端倪,于是罗宪对部下说:“我国灭亡了,吴国是我们的近邻,不帮助我们也就算了,还想趁机占便宜,我宁愿投降魏国,也不会让吴国得逞”。于是下令整顿军队,并提升士兵作战的斗志,严阵以待,士兵们都纷纷赞同罗宪的主张,于是士气大增。
钟会率领士兵攻取益州后,野心逐渐膨胀,他想据蜀自立,结果遭到了部下的反对,最终死于乱军之中,一时之间群龙无首,东吴听到消息,于是派步协领兵西征,结果被罗宪率军打的大败,事情传达东吴,孙休十分气愤,于是让陆抗率军协助步协攻打永安城,吴军随即展开了攻势,面对吴军的强势来袭,罗宪镇定自若,率领士兵誓死抵抗,这一守就是六个月,无论吴军如何进攻,都被罗宪率领士兵一一击退,但因为孤守无援,永安城内出现了问题,此时城中很多人感染了瘟疫,一时之间难以解决。当时有人劝说罗宪弃城,要么南出去牂柯,要么北上去上庸,结果遭到了罗宪的拒绝,罗宪对部下说:“我身为人主,是百姓所仰慕的,如果在危难之际抛弃他们,这不是君子所做的事情,我一定固守到底,死也要死在这里。”不久,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国重镇西陵,导致陆抗腹地受到威胁,陆抗不得不退兵,永安之围遂解。
小结
罗宪因此一战成名,归降魏国后依旧受到重用,被封为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领任武陵太守,后来司马炎创立晋朝后依旧重用于他,再后来他病死在任上,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烈侯。
参考文献:《晋书》、《襄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