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经历了刑部冤案的事情之后,康熙帝已经对太子和老八越来越厌烦,在热河狩猎的时候,蒙古王公都支持老八,这些事情都使得康熙帝变得非常的焦虑,太子从这些事中也看出来了,康熙帝对他越来越不耐烦,在最初的时候,康熙帝还考虑到太子的地位,就没有对他过多的指责,比如在电视剧的开头,南方出现了灾情,而此时国库也没有多的银两。玄烨这么多年不理朝政,将国事交予太子……”
康熙帝看到众多的大臣,突然觉得这些事让太子去办,对太子很不利,于是就自己又加上了一句话:
以及众阿哥协调办理……”
后来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康熙帝知道太子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但是康熙帝还是没有说破自己的心意,只能自己打破牙往肚子里咽,最后硬是按照太子的意思,缓解两年再上交欠款,但是这个事情一直就没有成功,这件事最后在雍正帝即位以后,才真正的实现了追缴户部欠款事情的圆满结束。即使所有的事情,他都没有让康熙皇帝满意,但是康熙帝仍然抱有一线希望,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皇帝,康熙皇帝曾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
从这些事中都看得出来,康熙帝对太子非常的失望。后来老八在审理刑部冤案的时候,连夜将奏折上报给了康熙帝,康熙帝非常的为难,此时康熙帝仍然找到了张廷玉,希望能找出对策来缓解太子此时的危机。
但是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康熙帝越来越明白自己立的太子真的有很大的问题,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太子和蒙古的王公贵族、部落首领联系非常的紧密,康熙帝本来应该接受蒙古王公贵族的进贡,但是一个个蒙古王公贵族却死活想要把金如意奉献给太子。后来在热河狩猎的时候,康熙帝想要把金如意当做奖品赏赐给最有能力的皇子。在电视剧的画面中曾经出现过两个金如意,其实这两个金如意就象征着康熙帝和太子,在整部电视剧中,康熙的应该是帝国的首脑,但是却出现了太子和他平起平坐的局面,一山不容二虎,这摆明就是太子对康熙帝不敬,所以康熙帝对太子越来越厌烦。
紧接着就出现了肖国兴的事情,图里琛向康熙帝汇报了这件事情,康熙帝在知道事情的本来面目之后,对太子的态度稍微有了转变,但是还没到第二天,再一次陷入了崩溃的局面之中。
第二个问题就是,太子竟然把康熙帝的后宫嫔妃给睡了,康熙帝在后宫散步的时候,刚好遇见了太子和郑春华在一起,这个时候图里琛非常的聪明,"不小心"将太子的贴身太监给打死了,使得这件事没有其他的人知道。其实康熙帝在心里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在他的内心之中,他并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撤掉太子,所以他一直对太子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让康熙帝愤怒的一件事,凌普带着兵马包围了八大山庄,而且还告诉所有人,这是奉了太子的手谕,在最开始的时候康熙帝非常的恼火,但是后来经过张廷玉的提醒,康熙帝才明白,其实这个手谕是假的,如果将太子除掉,那么谁成为太子就会成为下一个问题,他渐渐的明白其实害太子的人是其他的皇子。此时情况非常的复杂,前面有老八其心可诛,后面老大跟着老三两个人要互相的举报,太子和老十三又走得非常的近,老四个冷漠的人,康熙帝看不清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但是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康熙帝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随着事情的发展,康熙帝猛然发现其实其他的皇子之所以盯着太子的位置不放,无非就是想要成为下一个太子,如果一定要追查出真相,那么很可能其他的皇子还要被无缘无故的搭进去,于是就出现了圈禁的事情。
随着事情的发展,康熙帝和张廷玉就开始着手准备立太子的事情。为了真的能把这件事情做到万无一失,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举荐新的太子,至于以前的太子,不管包围八大山庄的事情是真是假,废除它的事情是在所难免的。康熙帝此时故意没有把太子调兵手谕的这件事拿出来,是为了麻痹其他的人,这样才会在举荐新太子的事情中,让其他的皇子露出马脚。康熙帝之所以没有调查太子调兵的这件事,其他的皇子也知道无非是还想保住太子,所以其他的人就没有在举荐新太子的事情中站出来。
但是康熙帝在经历过被围的事件之后,他知道在争夺太子的位置的过程中,其他的皇子已经出现了白热化的斗争,如果不能把这件事情处理好,那么对这些皇子就会造成你死我活的局面,这些都是康熙帝不希望发生的。但是单纯的老八一心想成为下一个太子,就不知道这是康熙帝的计策,于是傻了吧唧的联合其他的大臣,举荐自己成为太子,而通过这件事康熙帝也明白自己的八儿子已经病坏了。古往今来,为了争夺皇位,很多人都不顾父子亲情,兄弟手足之情,置亲人于死地,很多人在看了众多的史书之后,都觉得身在帝王家,也许能拥有平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于亲情,于快乐,却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