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起源于哪里?与大汉朝征战130余年的匈奴,最后究竟去了哪里

匈奴起源于哪里?与大汉朝征战130余年的匈奴,最后究竟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59 更新时间:2024/2/8 22:41:04

古代匈奴的身影一直伴随着中华历史的发展,从战国开持续到汉朝,匈奴都被统治者视为心腹大患。许多抗击匈奴的将领这时也应运而生,有千里长驱不可挡的卫青,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冠军侯的霍去病,投笔从戎、镇守边关的班超,他们都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历史上汉朝初年的时候,因刚刚建国的缘故,所以没有太多的力量去抗衡北方的匈奴,汉初的整个时期基本都在和北方匈奴作斗争。

到了汉朝之后,北方的匈奴就很少被人提起了,匈奴最后都到去了哪里?强大的匈奴是在哪里起源的呢?

按照《史记》的记载,匈奴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在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最简单的总结就是最初的匈奴人是由当时生活在欧亚草原上的一些游牧人集合而成。不过直到战国时期才被称之为匈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

那时的匈奴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不论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与中原有着天壤之别。其势力影响只能算作一个部落存在,并未引起中原王朝统治者们的注意,这样,匈奴得到了良好发展时机,直到后来统治者也无能为力,只能采取缓解、联姻等政策换取和平。

匈奴所造成的威胁绵延两三个世纪之久,一直到汉武帝刘彻继承皇位之后,派军士大规模抗击匈奴,将匈奴驱逐,自此之后,匈奴隐患才算是解决。

那么一度对中原造成困扰的匈奴人,最后都去了哪里?

1、北归

许多匈奴人在被汉武帝彻底击败之后,回到了自己最初的发源地,也就是如今的阿尔泰山一带。还有一部分被迫撤退到今天的蒙古地区。甚至有一小部分跨过了如今蒙古,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境内甚至是更远更寒冷的北方。

汉朝时也对当地加强了控制,设立一些官职如立辽东郡,辽东太守等负责管辖迁到大兴安岭一带的匈奴。

2、南渡

民族融合是统治者获取社会稳定发展的一种手段,从始至终历史上的主旋律就是民族大融合。

中国古代历史上,无论封建王朝政权如何更替,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前进的主旋律,一直贯穿着历史进程。

一些匈奴选择向北方游走,也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走向汉族人民,他们通过与汉族人结婚,学习汉语,穿汉服,接受优秀中华文化的洗礼。在这里,这些匈奴人选择了繁衍生息或和当地人一样的生活,逐渐成为了汉族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西迁

历史上游牧的匈奴其实是由各个部落组成的。

匈奴政权被汉朝瓦解之后,一部分部落南渡,一部分部落北归,也有一部分匈奴人选择继续向西行走。这些人选择在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继续他们的游牧生活,他们中一些毅力坚强的人甚至走到了如今的欧洲。

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当时的土地。有的人甚至到了波斯和印度一带,在大陆的西侧过着安稳生活,再无打扰中原王朝。

无论是南渡北归还是西迁等原因,曾经在草原上强大的匈奴人再也没有对中原政权产生威胁。自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再到大汉朝的将军们浴血奋战。这一困扰中原百年的民族最终平静地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民族也走向了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更多文章

  • 司马家篡魏的时候,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侯家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侯家在曹魏的地位,曹魏夏侯个人资料,曹家与夏侯家的姻亲关系

    然而,到司马家夺权之时,诸夏侯曹已不具备与之竞争的实力了。这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曹操时期:顶梁柱曹操时期,诸夏侯曹就是他的顶梁柱。夏侯惇坐镇淮南,曹仁坐镇荆襄,夏侯渊坐镇汉中,牢牢把握了军权。尽管五子良将将星闪耀,但无论级别多高,但彼此互不统属,需要协同作战时,都要受诸夏侯曹的节制。张郃、徐晃,

  • 刘邦在项羽死后是怎样处置项氏家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与项羽全集,项羽死后项伯的下场,刘邦是项氏家族吗

    据史书上记载,项羽出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32年,乌江自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说,项羽去世的时候,年龄差不多在30岁。按照古代普遍的十来岁的结婚年龄,项羽的这个年龄,加上他又是贵族出身,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早已经结婚,且膝下也应该有孩子。但是,我们翻遍整个历史书籍,与项羽有关的女人,只有虞姬一

  • 刘备为何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不直接说是汉景帝后代?其中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王之后的刘备现状,刘备靖王,刘备跟汉景帝的关系

    这是一套铁打的社会秩序制度,儒家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而家庭中又讲“三纲五常”,其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是宗法制度产生的基本点,说白了,就是维护父权和夫权的伦理关系。宗族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皇室,你出于哪一支哪一脉都是非常严格的,胆敢乱说就是僭越,要杀头的。特别是刘备这种,自称是中

  • 关羽的一位手下,当面斥责姜维,为何姜维却不敢回应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维临死,姜维关羽谁厉害,魏姜维和蜀姜维谁厉害

    不过,其中就有一个例外,也即廖化。在被俘获后,廖化采用诈死之计,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在回到蜀汉后,廖化受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重用。特别是在蜀汉末期,廖化更是直接斥责了姜维。那么,问题来了,关羽的手下廖化,当面斥责姜维,为何姜维却不敢回应呢?一首先,根据《资治通鉴》等

  • 他曾经背叛刘邦而被杀,他的妃子被刘邦看中,生下一个伟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临死三大预言,刘邦老婆对刘邦帮助多大,刘邦被谁杀的

    刘邦挟持各国为人质,攻打楚国的都城彭城,结果被项羽打败,狼狈逃窜。两败俱伤的诸侯背叛了刘邦,刘邦退到荥阳时,魏豹请求回国探望亲人的病情魏豹请求回国探亲。结果,魏豹回国后背叛了刘邦。刘邦首先向士兵敬礼,先派辩士郦食其去魏国劝魏豹归顺。魏豹道了歉魏豹刘邦见魏宝不听使唤,派韩信去攻打魏国,活捉了魏豹,带他

  • 司马懿起兵造反时,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权,为何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杀曹爽全过程,司马懿和曹爽谁厉害,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无人站出来反对

    曹爽兄弟如此麻溜地投降,是真的只是因为怯懦,还是因为大势已去呢?手头兵力对比司马懿起事后,迅速控制了武库和京城各处要害。随即,司马懿率兵保卫皇宫,联合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遏见郭太后,奏告曹爽兄弟不臣之心,请太后下诏废除曹爽。不知是正合其意(郭太后被曹爽软禁于永宁宫,对曹爽也应十分不满)还是被逼无奈

  • 蜀汉大将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都不投奔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儿子魏猛,魏延传

    到了这般田地,为何魏延仍不考虑投魏呢?魏延之死细看魏延被杀的过程,其实这个问题真没有那么多“深层原因”。诸葛亮去世前,与杨仪、费祎、姜维等讨论身后退军之事。其具体部署是: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命,“军便自发”!(即魏延不退,“次之”的姜维就承担断后任务,掩护各军后撤)诸葛亮去世后,秘不发丧

  • 蜀国五虎上将中,为何唯独赵云不受刘备重视,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为啥不受刘备重用,刘备收赵云视频完整版,刘备赵云开荒

    众所周知,根据《三国演义》来讲,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封了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这五人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刘备手下的主要将领。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在封了五虎上将之后,又对五虎上将各自的官职和爵位进行了封赏。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分别被拜为前将军,右将军,左

  • 司马懿选中的3个青年:1个灭魏、1个灭蜀、1个灭吴,成就司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成功史,司马懿是如何进入魏国的,司马懿发展过程

    说起司马懿,你可以说他是三国历史上的大才,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政治阴谋家。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之后,成为了曹魏实际掌权者,从此曹魏天下落入了司马氏之手,为三国统一做了铺垫。司马懿出生于大族司马家族,曹操曾经多次召见他为官,但都被他拒绝,后来因实在无法推脱,就在曹操帐下任职。此后司马懿的才华渐渐展露了出来,

  • 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说荆州是刘备借孙权的,历史上关羽是被孙权杀的吗,孙权和刘备争荆州的事迹

    关羽和张飞是最早跟随刘备的那一批人,属于元老派。因此,刘备得势后,关羽和张飞的地位都不低,一人在荆州坐镇一方,一人跟随刘备东征西战,都是手握实权的大将。从实际地位来讲,关羽在世时,他是刘备阵营下的二号人物,拥有假节钺之权,且坐镇荆州,地位之高,要胜于张飞,法正和诸葛亮。自关羽在襄樊之战取胜后,曹魏被